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米粱燙手不?

  保密意識不錯。

  朱由檢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大明的寶貝很多,但是被人偷取的更多,比如被泰西人偷去的火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本身火器的使用就是在南宋、金國和蒙元交戰的時候,大量應用,而在泰西還在中世紀滿世界都是鼠疫,鳥嘴醫生遍地的時候,中原王朝的火器就可以用鼎盛來形容。

  可是時過境遷,眼下佛朗機炮可以,大明炮不行。

  大明造炮因為銅很金貴而發展出的重型防御鐵炮,這也是大明守城的利器,同樣被泰西人學去滿世界建了不少的鐵炮臺。

  而此時大明又推陳出新,做出了新型野戰火炮,有一定的保密意識,可以讓技術流轉出去的時間更慢,為大明火炮技術進一步領先預留時間。

  “這炮不錯,拉午門兩架,等過年的時候,給宮里的孩子們放放煙花也是好的。”朱由檢看著銅炮,樂呵呵的對著孫承宗說道。

  三號炮的誤差只有不到十步的距離,而且開花彈的殺傷,讓朱由檢非常滿意,遠處的靶位的野豬,這種號稱生命力最是頑強的生物,也被直接炸的渾身是血,眼看著沒了氣。

  能穿透野豬皮的武器,那就是好武器。

  這倆炮一門只需要三百兩,朱由檢當然會付錢給薊門火炮局。

  之所以如此便宜,完全是因為所用的物料,都是源于大明的賦稅的實物稅,這些實物稅薊門火炮局只承擔了一部分的押解費用。

  若是折合成現銀的話,可能就要翻上五倍不止了。

  “萬歲,宮里還沒有孩子,還請萬歲以江山社稷為重,早日有嗣,國本才可安定。”孫承宗真心實意且意味深長的說道。

  大明皇帝這個搞法,孫承宗很擔心朱由檢,哪天說沒就沒了。

  孫承宗得虧是在天啟四年致仕回到了老家,否則的話,天啟五年,朱由校忽然落水之后,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大漸,他孫承宗這個東林黨的黨魁能脫的了關系?

  就比如韓爌為何一直遲遲不肯進京,東廠的番子都去了,還請不動人?

  韓爌哪里是不肯,他是不敢。

  他就是怕回到京師,就有人參他一本,到時候,韓爌說和自己沒關系,那也能摘的干凈才是。

  所以,韓爌不肯入京。

  大明皇帝是一個秩序,是這個時代里的符號,是不可撼動,無人可以代替,代表秩序的符號。

  哪怕是清軍入關,也很長時間里,借著為君父報仇的名義行事,收攏季明殘部,拉攏人心。

  直到多爾袞開始搞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政令之后,才逐漸的在瓦解著大明皇帝這個符號。

  但是哪怕是搞文字獄搞得轟轟烈烈的搞了一百多年,都沒有徹底瓦解之后,清廷終于反應過來,這樣下去不行,遍地狼煙,四處都是起義軍,越是文字獄,越是禁絕,就越多。

  清廷終于尋了個道路,開始遵儒,弱化百姓心中大明君父的地位,推崇朱程理學,才算是勉強完成了國家構建。

  大明皇帝不可撼動,可是不代表著朱由檢不可撼動,他可是個活生生的人,隨時都有可能如同天啟皇帝一樣,暴斃身亡。

  但若是有了太子,有了皇嗣,就代表著朱由檢現在這些政策,可以依托于皇嗣為符號,繼續執行下去,而不是人亡政息。

  不管是朱由檢,還是大明的臣子,都清楚的知道,大明,已經完全無法承受第三次人亡政息帶來的恐怖后果了。

  所以,孫承宗勸萬歲要孩子,不要太過于專注政事,忘記了后宮嬪妃,臣子們提著腦袋跟著你皇帝做事,也是需要保證的,而皇子,就是最大的保障。

  比如高拱、張居正在隆慶年間的改制,一直可以持續到了萬歷十年,就是團結在朱翊鈞的身邊,圍繞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對政策進行了連貫性的執行。

  朱由檢哪一天沒了,但是皇位上是他的兒子,就可以連貫的執行政令。

  所以,太子為何是國本?

  就是保證政策的連貫性的重要人物,若是沒有太子,皇帝的臣子,不太可能盡心盡力的辦事。

  不管是宋仁宗趙禎還是宋高宗完顏構,亦或者是明武宗朱厚照,再比如明熹宗朱由校,他們這些沒有子嗣,臣子們在朝堂里,簡直是群魔亂舞。

  國本,國之根本。

  朱由檢一臉苦笑,這能怪他?

  不管是周婉言還是田秀英,朱由檢也是白天忙著政事,晚上也忙著正事,造人的事,他已經很努力的在進行了,但是這沒有他能怎么辦?

  難不成找那個袁貴人試試?

  袁貴人是個清冷的人,在信王府的時候,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喜歡女工,信王和她的袁貴人說話,袁貴人都很少搭話,突出一個高冷。

  朱由檢想到袁貴人那個做派,就是一陣腦袋大。

  朱由檢站起身來,看著靶場外的山路上,兩騎快馬在策馬奔騰,像是在賽馬,但又不太像。

  并不是馬背上插著令旗的傳令兵,也不是身著驛卒服飾的驛卒,一個儒生,還有一個人朱由檢見過,是鄭芝虎,蠎二。

  “官道策馬狂奔,一人杖二十,是有這么一個規定吧。”朱由檢眉頭緊蹙的說道。

  如此驕橫,成很體統,撞到人了,就是條人命。

  “是有這么一條,不過是在城內,城外并無此禁忌和規定。萬歲要加上嗎?”李國普是文淵閣大學士,自然是隨行人員,他專門負責督辦刑部諸多事物。

  上一次大明正二品刑部尚書薛貞,勾結建奴尚虞備用處被坐罪,他李國普很長時間都不太敢說話,他這個出身刑部的閣老,刑部出了大亂子,他難逃其咎。

  “城外也要注意規避行人,既然無此規定和禁忌,朕就不能以自己的好惡來規定,制定法規。這還是當初續溪先生告訴朕的話。”朱由檢搖頭,既然是城外無策馬狂奔的禁令,他自然不會為了個人好惡制定這樣的規定。

  上次朱由檢開設西山煤局,李國普就和朱由檢掰扯了很久,最終確定,三十抽六的稅賦,這算是重稅了,當時李國普就是如此跟大明皇帝說的循名責實的法律規則。

  人生而有好惡,故民可治矣,人君不可以不審好惡。好惡者賞罰之本也。夫人情好爵祿而惡刑罰,人君設二者以御民之志,而立所欲焉。

  這是當時李國普給朱由檢念得經,人家商君是鼎鼎大名的法家子弟,李國普這個儒家弟子,背《商君書》倒是背的滾瓜爛熟。

  現在朱由檢原封不動的送給了李國普。

  朱由檢看著李國普一臉悻悻的模樣,心里就是一陣偷著樂,這種軸的只剩下一根筋的人,諫言真的不大好聽。

  他能在嘴皮子上占了這口舌之利,也算是在李國普這里扳回一城。

  “臣沈元興,參見萬歲爺,萬歲萬安!”沈元興的騎馬的實力,比鄭芝虎還要高上一籌,沈元興先到了,直接五體投地一個大禮。

  鄭芝虎狂奔而來,行了個拜禮,哆哆嗦嗦的說道:“你這廝!跑的也太快了吧!臣鄭芝虎,福建漳州守備鄭芝虎拜見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看著凍的打擺子的鄭芝虎,這個南方的娃,受不住北方這寒冷天氣。

  “取一件大氅來給蠎二披上。”朱由檢對著王承恩說道。

  恩賞也是分等級的,鄭芝虎這個守備是個從五品的官,還受不住大明皇帝親自解開大氅給他披上,若是哪天蠎二成為龍虎將軍或者建威將軍的時候,那就有這個資格了。

  鄭芝虎看著沈元興也不知道說什么好,這給大明皇帝辦事可是投獻,他們鄭家乃是海賊出身,需要大明皇帝給他們名分。

  可是這沈家居然不遠萬里從杭州跑到北京城,居然跑的比他還要快,沈家的糧食已經進了京師,但是他們鄭家的糧食依舊還在路上。

  鄭芝虎披上大氅跺著腳說道:“謝萬歲爺,這天兒真的是太冷了,感覺自己就是冰坨子。萬歲爺不是差人告訴大哥送五十萬石糧進京嗎?這好不容易籌措好了,可是這沈家卻是先到了。”

  “沈家運糧進京?”朱由檢有些奇怪的問道。

  沈元興就這樣趴在地上,一五一十的從收到鄭家往京師運糧之事說起,包括他父親的交待,毛文龍出自他們沈家,毛文龍幼年喪父,一直住在沈家,算是他們沈家的人。

  王伴伴親自到了皮島賜下了新的尚方寶劍的事,沈元興也十分隱晦的表達了沈家的謝意。而這次往京師運糧之事,沈家也是舉族之力,鼎力相助萬歲平抑糧價。

  “萬歲有所不知,若是京中米貴,我們這些跑海漕的也是要虧大錢的。”沈元興伏在地上,給自己往京師運糧找了一個好的理由。

  “起來說話。”朱由檢讓沈元興從地上站起來,這一直趴在地上,說話不嫌費勁了嗎?

  朱由檢也是好久沒看到人行大禮了,這沈元興上來就跪,跪的朱由檢都有點心慌,他是真的一點都不知道沈家往京師運糧之事。

  莫不是沈家做了什么虧心事,才上趕著投獻?

  這不怪朱由檢心眼小,完全是因為他自打登基之后,朝臣、豪商、鄉紳、勛戚、宗親都和他朱由檢對著干,大明皇帝在搞引資,引導大明百姓入股大明,這些舊股東不可避免的要被稀釋股份,他們當然不樂意。

  這上趕著給大明皇帝送錢送糧的事,朱由檢還是第二次見,第一次是鄭芝龍從福建趕到北京城,送了五十萬兩銀子。

  所以朱由檢才下意識的以為沈家這是做了虧心事,所以才如此興師動眾的運糧進京。

  “為何這京中米貴,你們海漕也會虧錢呢?”朱由檢有些好奇的問道。

  沈元興看萬歲對這生意經略感興趣,挑了一些重點,稍微解釋了一下,雖然朱由檢未曾聽明白,但是依舊還是懂了其中的邏輯。

  海漕這門生意很講究時令,這也是為何沈元興從陸上調糧,而鄭芝龍同樣是走的陸運,這都是時令生意。

  若是京中米粱漲價,他們進京依舊按照過去的規矩按時交付米粱還好,若是不能按照過去的價格交付,下游不吃貨,他們這上游就得等著,這等一天就是一天的倉儲的錢,上游不得已攤成本就得漲價,最終弄的一拍兩散,虧得一塌糊涂。

  時令生意最講究的就是出貨的速度,前后漲幾厘銀子卻反而是小事。

  朱由檢云里霧里的聽完這生意經,也是不太懂其中的邏輯,哪里有越漲價越虧錢的道理?畢竟沈家在湖廣、兩浙、蘇淞等地的進貨價和京中米價關系不大。

  朱由檢不會做生意,他聽不明白其中的關鍵。

  “也就是說這五十萬石米粱,不用朕付錢是嗎?”朱由檢有些奇怪的問道,他十分的謹慎的問道。

  他不太相信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所以非常猶豫,這到底是接這個餡餅還是不接?

  孫承宗看出了大明皇帝的猶豫,低聲說道:“就是一片赤誠之心,也算是投桃報李,毛總兵官在皮島知道此事也會安心許多。”

  沈元興一聽孫承宗搭腔,本來一臉的悲涼。

  孫承宗和袁可立不和,這件事天底下的讀書人都是一清二楚。

  兩個人在遼東戰略上發生了沖突,一個主張攻,一個主張守,以坐下兩名弟子,袁崇煥和毛文龍斗的最是兇狠。

  但是聽到孫承宗所言,又是一喜,這怎么好端端的幫著自己說話呢?

  孫承宗看了沈元興這一悲一喜,也是懶得理會他,既然是進京送禮,這禮送到了,也就是了。

  孫承宗為何要為沈家說話,換句話說,為何要為毛文龍說話?

  因為大明皇帝很是器重毛文龍,尤其是現在袁可立一個太保的位子,壓得孫承宗死死的,他隨著萬歲參觀薊門火炮局就明里暗里的說到了徐老師父閣老的江湖地位比他要高。

  那太保的袁可立呢?

  大明現在雖然和建奴在議和,但是連京師三歲的孩子都知道,大明這是在攥著拳頭蓄力之中。

  攻守之爭,其實在第一次御前會議,商議之后,孫承宗的守遼西固本的戰略,雖然還沒有全面拋棄,但是已經輸給了袁可立。

  所以,孫承宗哪里是為了毛文龍說話,他分明是緊跟萬歲的步伐,亦步亦趨不讓自己掉隊,他是在為自己說話。

  要不好端端的一號二號射程遠的實心炮不造,孫承宗造那么多的野戰銅炮是為了什么?還不是因為攻守之策,現在萬歲爺取了攻策。

  只是到現在袁可立也好,孫承宗也罷,都不清楚萬歲爺的這個攻策,到底會如何,用何種方式進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