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爾耕換上了厚重的棉服后,帶著自己的兩匹馬,將甲胄在馬背上扎緊,從柳氏的手中接過了早就封好的牛皮袋,這袋子里是驅寒的烈酒,還有兩塊剛烙好放在油紙中,小心包好的蔥花大餅。
“安心了,年節前回來。”田爾耕翻身上馬,緊了緊身上的棉服,一臉笑意的對著柳氏說著安慰的話,隨即策馬揚鞭,奔著城門而去。
田爾耕并沒有從城中西江米巷前的錦衣衛衙門調動人手,田爾耕已經有些信不過衙門里的人了。
上一次抓建奴的奸細,就有人走漏了風聲,到底是誰,到現在田爾耕都沒查清楚,內鬼這兩個字,最是讓人嫉恨,也最是難以追查。
田爾耕從西山的誅邪隊調了三百人手,出示了萬歲爺的詔書和賜下的王命旗牌,帶著三百誅邪隊的錦衣衛緹騎,就奔著山西太原而去。
大同府的代王,完全不需要田爾耕料理,自有耿如杞去處理,太原的晉王,田爾耕有一萬個信心,可以手到擒來。
“田都督,你這身子骨,咱們是不是趕路慢一些?”親從有些擔心的看著田爾耕。
田爾耕和郭尚禮都是一個毛病,這刺骨的風如同割肉,涼風灌進肺腔,一股火辣辣的疼痛在整個胸腔彌漫,一陣冷風吹就是臉色煞白。
田爾耕搖了搖頭,用力的咳嗽了兩聲,說道:“咱們辦得是加急的皇命,耽誤不得,快馬加鞭。”
這次田爾耕出動,還帶著甲胄。
這次的皇差,講究的就是一個快。
要快到晉王和代王都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把他們抓捕歸案,要快到正旦前,把這二王送進錦衣衛的詔獄去,讓他們在詔獄里過年。
錦衣衛是個特殊的部門,正旦給萬歲的賀年禮要有特色,那就要玩的出花樣來。
田爾耕冒著風雪,奔著趙州的涇陽古道而去,而此時的戶部尚書畢自嚴,也在籌謀著給萬歲的賀年禮。
當然,作為戶部執掌,給萬歲的賀禮,自然也要有戶部的特點,所以他琢磨了很久之后,才帶著一本奏疏來到了乾清宮前,準備以此給萬歲賀歲。
“萬歲,咱們大明應該鑄錢了。”畢自嚴將手中的奏疏交給了皇帝。
大明的皇帝要整改吏治,要從反腐下手,但是這件事在啟動之前,應該以鑄錢為起手,要有一定的資金儲備來應對吏治整改過程中的種種麻煩。
整治吏治,首先要改善經濟,若是經濟萎靡,再怎么整頓,也無法痛下殺手整治吏治。
畢自嚴要保證大明皇帝,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這是一個戶部尚書的職能。
既然已經和大明的明公們撕破了臉,處處都在和明公一文一文的爭利,這鑄錢之事,也應該著手去應對了。
董應舉當年也鑄過錢,召集回京之后,一直在跟著徐光啟忙活著推廣番薯的活兒,正好人盡其能。
朱由檢打開奏疏看了半天才愣愣的問道:“五月時,紋銀一兩核錢八百四十文,六月止八百二十文矣。至于鋪家所賣僅得七百六七十文不等。大明一兩銀子換六百五十文才對,為何可以換這么多?”
“萬歲,私鑄成風,所有的私鑄錢,都會摻鉛,所以這銀貴銅賤,這銀越貴,則越貴,百姓們壓根就換不起,也不想換銅錢。”
大明的物價是較為低廉的,一頭牛只需要八兩銀子,而一口肥肥,只需要一兩五錢銀,而豬肉一斤大約是一分銀,雞鴨鵝都是一分銀到兩分銀,而大雞和大鵝稍微貴一些,也就三分到四分銀左右。
豬頭肉折豬肉為五斤。
朱由檢知道這些,還是最近張嫣給他報賬,馬上的正旦大朝會,太廟薦新所用的“嫩雞”一只要七分銀,而張嫣說要省錢,要把嫩雞換成大雞,能節省不少的開支。
這些小地方的節省,都是朱由檢極為欣賞的地方。
但是民間的銀貴銅賤的結果,就是地主大量屯銀,百姓們捏著手中的銀子不舍得花,而銅錢價賤,嚴重的阻塞物資的流通,倒是市場的萎靡不振,本身就是小農經濟,再沒有了銀子流通,更加雪上加霜。
畢自嚴小心的將其中的危害一條一條的梳理清楚,十分充分的說明了萬歲,咱們該鑄錢了。
“景會,朕心里一直有一個疑問,不知道景會能不能為朕解惑?歷朝歷代,從前秦開始,大漢、大唐、哪怕是前宋、蒙元,私鑄都是重罪,唯獨到了咱們大明朝,這為何大明不能鑄錢哩?咄咄怪事。”朱由檢問出了自己一直疑惑的點。
大明朝堂不鑄錢,天下獨此一號。
畢自嚴沉默了很久的問道:“皇上,準備做到何種地步?”
皇上這個稱呼,多見于大明的奏疏之中,是一種極其正式的稱謂,私底下朝臣們都喜歡叫萬歲。
當畢自嚴這個皇上的稱呼一出,朱由檢坐直了身子,說道:“畢尚書這個問題,朕想過,在南海子的草甸旁想過,走在京師的大街上想過,在皇極殿前想過,在乾清宮想過,看到山道上的馱夫換了新鞋想過,聽到駝鈴想過。”
“朕想了很久,朕死后,是準備跌的粉碎的。”
朱由檢這句話說的極其認真,畢自嚴要問是這個回答,大明朝臣們要問是這個回答,大明的百姓們要問,他也是這個回答,無論做到什么地步,無論后世的史書被如何的記載,無論自己是獨夫還是民賊,他都做好了準備。
畢自嚴的面色十分的驚駭,隨后眉頭緊蹙的看著大明皇帝和王承恩,皺著的眉頭忽然舒展開來后,他又沉默了許久,才笑著說道:“那臣等自然緊隨其后。”
“萬歲問為什么大明不能鑄錢,原因很多,但是歸根到底,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去做。開國之時,印了大明寶鈔,后來大明寶鈔價比紙賤,就停了,要收回這部分權力,必然會觸動某些人的利益。”
“那沒事,錯非他們沖進乾清宮把朕給殺了,否則,這天大地大,還是朕這個皇帝最大。”朱由檢開了一個小玩笑說道。
他那句跌的粉碎,顯然有點嚇到了畢自嚴,這氣氛太過嚴肅了。
大明皇帝要做的事,是沒有人能夠攔得住的,除非把他朱由檢殺了。
朱由檢這是借著皇帝的名頭耍流氓。
“那萬歲,臣就去張羅此事。”畢自嚴沒敢接這個話茬,這是一個比較禁忌的話題。
畢自嚴在乾清宮呆了很久,還講了很多經濟層面的問題,讓朱由檢眼界大開,他也是第一次見識到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操作。
百姓們總是儲藏成色高、價值更高的貨幣,使用成色低,價值更低的貨幣進行貿易,而這些銀子最后都被埋在了豬圈里,再也無法在市場上了流通。
不管外來輸入了多少白銀,最后都會被埋在豬圈里,這樣導致了大明朝的商貿總是處于一種奇特的錢荒的狀態里。
明明銀子無數,但是就是流通不起來。
這就是大明朝的劣幣驅逐良幣的典型,因為存在通寶和的金花銀兩種法定貨幣,帶來的種種困擾,被畢自嚴說的清清楚楚。
倘若是能夠官方鑄錢,并且摻鉛等物的比例都是合理的范圍,自然可以讓良幣驅逐劣幣。
而這個官方鑄錢,則是以大明朝堂的國家信用作為背書,當國家愈加強盛,則大明發行的通寶的價值就會越高,而皆是百姓們就會把豬圈里的銀子刨出來,換成大明通寶去儲藏。
這樣就是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規則。
這一方面,需要大明皇帝不斷的讓大明的國力蒸蒸日上,則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規律一旦形成,大明的錢荒就得到了巨大的緩解。
說到底,戰敗國無人權。
大明皇帝只要拿下一個接一個的勝利,畢自嚴就能讓大明的經濟蒸蒸日上。
“也就是說景會你要和鄭芝龍和鄭芝虎他們做貿易,從倭國大量購銅、銀?”朱由檢咂咂嘴問道。
畢自嚴俯首說道:“是的,萬歲,倭國有大量的銅、銀,雖然前段時間沐王府上報,在滇南發現了大的銅礦,但是滇南銅礦還未開墾,相應的民夫運輸都不到位,還是從倭國來的銅更快一些。”
倭國不僅有銀子還有銅,這件事朱由檢倒是知道一些。
清廷很好的解決了大明的遺留問題之一,就是這銅之事。
早在萬歷年間,也就是努爾哈赤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大量從倭國購買銅料作為鑄造火器的配件,而在天啟年間,也就是黃臺吉時候,建奴的商賈就已經漂洋過海的前往倭國販銅。
而在順治年間,韃清的官商,還被倭國的官員斥責。
各商求如期而出以奉倭法,始有鑚謀求托之弊。島中給照、毀照之權,俱在通事,于是通事至唐館,踞首座,頤指氣使,直呼商名,少不如意,輒罵詈而去。商人蠖行鼠伏,媚詞泉涌,自同奴隸。積威約之漸也。
韃清的商賈在倭國奉行的倭國律法,而倭國的通事們,在唐館內,都是坐在首位,趾高氣昂,直叫他們的大名,稍有不順意,就會辱罵一頓,然后揚長而去,但是韃清的商賈們蠖行鼠伏,媚詞泉涌。
整個韃清從順治一直到乾隆末年,滇銅沒有形成產業鏈之前,一直仰賴的是倭國的銅。
韃清不是閉關鎖國,片甲不下海嗎?
這些貝勒府的貝勒們做這個生意,從萬歷年間就開始做了,韃清就是想禁,能禁的了?
鴉片戰爭之前,清廷的因為鴉片之物,大量流失白銀,導致銀貴錢賤,短短十余年,白銀的兌換銅錢從一銀兌八百文,飆升到了一銀兌一千六百文。
清廷的鴉片戰爭打輸了,所以林則徐也被清理出了朝堂。
而清廷為了應對這種白銀流失的局面,選擇了種植土藥,用土藥壓住了洋藥,立刻在經濟層面上打了翻身仗,穩定住了白銀的價格,但是很快,地方的軍閥們,就發現了種植土藥的財富密碼,徹底變成了軍閥割據的局面。
種植土藥,遺害豈止百年?
一直到了新朝成立,這股全民土藥的妖風才徹底剎住了風氣。
“朕允了。”朱由檢點頭說道:“朕會照會鄭芝虎。”
鄭芝虎在大明的京師,凍成了一坨,想起那個壯漢縮在火爐旁的模樣,就讓人發笑,但是鄭芝虎又住不得暖閣,受不住那種暖和,只能這么凍著。
“王化貞一案,景會你怎么看?”朱由檢略帶一些猶豫的問道。
王化貞該死,這是毫無疑問的。
但是什么時候死,怎么死,死后怎么善后,如何讓大明九邊失去的軍心重振,才是朱由檢需要仔細考量的問題。
難不成像魏珰那樣傳首九邊?
朱由檢倒是想這么干,爽是爽了,但是現實他不允許。
大部分的軍卒,并不知道王化貞到底干了什么事,當初的廣寧之戰的敗北的具體細節,其實軍卒們并不清楚,這要是把王化貞砍了,傳首九邊,無疑就是告訴軍卒們,朝中政斗的厲害,烏煙瘴氣。
軍心大喪,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年前砍了清凈。”畢自嚴稍一琢磨,還是以個人好惡回答了這個問題。
如果說田爾耕去太原捕晉王是錦衣衛的年禮,戶部的年禮是這鑄錢法,那么刑部和都察院的賀禮,就是王化貞的人頭。
王化貞不好殺。
王化貞要是好殺,當年的魏珰就殺了,直接以王化貞失陷廣寧之事攻訐東林,不是來的更加快捷嗎?
魏珰還用繞來繞去,把罪名扣在在山海關值守的熊廷弼頭上?
熊廷弼是西黨,王化貞是東林黨,王化貞的坐師是葉向高,葉向高是當時的首輔。
這朝臣們磨了半年的嘴皮子,終于把王化貞的罪名,以他實際犯下的罪過“失陷廣寧罪”論罪。
刑部尚書薛貞因為參和到了和建奴通曲的惡性事件,導致刑部最近在大明六部里面一直抬不起頭來,這王化貞的案子,就是他們辦得年末大案,明正典刑,也算是他們刑部博回了一點自己的顏面。
“王化貞一案牽扯甚廣,直接砍了,還是便宜他了。”朱由檢嘆氣的說道。
王承恩站了出來說道:“萬歲爺,前段時間辦得內監紫金閣官刻坊已經營建好了,要不要就以王化貞案為第一版,送往大明全境?”
朱由檢眼前一亮,這王承恩的主意,正是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的做法,甚好!
人頭不能傳,但是可以把文書通傳天下,尤其是大明各衛所的書舍里,將這輕敵的王化貞如何葬送廣寧寫的清楚,寫的明白,十分具有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