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自嚴的反應,其實并未逃脫自古以來,千年間建立的以道德為約束力量的君君臣臣的束縛和框架。
朱由檢看了無數大明朝從隆慶年間到天啟七年的宮廷御覽的文書存檔,對大明朝的脈絡了解的更加清楚。
大明亡于萬歷,這句話并非說的亡于萬歷皇帝,而是說亡于那個年代。
萬歷皇帝,年少的時候,在張居正的教育下,一直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這是張居正的要求,也是一個被經學教育的皇帝,這樣一個皇帝,無法逃脫輪回的宿命。
萬歷十三年之后,萬歷皇帝的惰政,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無奈的反抗。
大明皇帝,實際上是一個統治的象征,大明帝制這種制度,所需要的產物。
真正掌控大明帝國的是歷時近千年,從武周之后,發展到極其成熟的官吏集團。
官吏集團,以道德為托詞和約束,以輿論為力量和推手,對大明的皇帝、大明的朝局、大明的人情往來、大明的所有,去要求這個世界變成他們想要的模樣,力求將整個大明的世界,籠罩在四書五經之下。
然而,這群以孔孟圣徒自我標榜的官吏本身,大部分都是知行分離的偽善者,一嘴的道貌岸然,但是滿肚子的男盜女娼,蠅營狗茍。
名義上為了天下黎明蒼生,實在為了個人的利益,以道德為工具,操縱整個帝國。
一部分人純粹將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道德當做升官發財的工具,一部分人嚴格要求自己踐行儒家經學的宗旨,比如海筆架海瑞,就是其中的代表。
當然,更多的是介于兩者之間的官員,聞風而動,都是順風倒的墻頭草。諷刺的是,這完全符合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也算是踐行著他們心目中的儒學經學的秩序。
在張居正還活著的時候,萬歷皇帝這個小胖子,不用面對這些風風雨雨,他只需要按著自己心目中的那個明君的樣子去活著,所有的臟活累活,都交給張居正,他當然可以維持著自己勤政愛民的樣貌。
當張居正死后,萬歷皇帝朱翊鈞直面這表面上四海升平,海晏河清,實際上卻是千瘡百孔,岌岌可危,大廈將傾的朝局,朝臣們以同鄉分為浙黨、楚黨、西黨、京黨,又以座師人情分出了東林、復社、幾社,而又根據不同的科舉中第的年份,以同窗區分。
朝臣們這種不斷內斗,帝國的行政效率每況日下,面對這種局面的時候,張居正選擇了攝權,以師相自居,以考成法和一鞭法為左右手,企圖抹殺掉官吏體系中的分化,讓所有的官吏,都按照他的意志行事。
這種行為注定是失敗的,教員曾經說過,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想要禁絕黨爭,團結在一面旗幟下,在一個口號、目標、綱領下行動,就如同不讓官吏們吃飯喝水、拉屎放屁一樣困難。
而萬歷皇帝,作為張居正培養的接班人,當張居正死后,萬歷皇帝可以順手接過大明朝政這個爛攤子。
但可惜的是,萬歷皇帝并沒有順利拿到張居正的政治遺產,反而對其進行了全面的粉碎,這種粉碎的結果,就是典型的賊喊捉賊。
而繼任首輔申時行,又是一個典型的斡旋家,主張調和政策,努力維系著官吏集團的內部穩定,以及官吏集團和萬歷的和衷共濟。
極致的斡旋,并沒有讓黨爭稍加平復,反而在極致斡旋中,養出了東林和閹黨兩只龐大的怪獸。
中國社會歷來如此,在各種正式規定的規章制度之下,在種種明文規定的背后,實際上都存在這一個不成文而又獲得廣泛認可的規矩,一種被認定為內部章程的東西。
恰恰是這種東西,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是規定,支配者整個現實生活。
而申時行,將人們口頭上認可的公理、道德標準稱之為“陽”,而把不可告人的私欲和規章制度,稱之為“陰”,陰陽共濟,是申時行奉行的標準。
而斡旋家申時行,因為大明皇帝立儲之事,破壞了自己的斡旋政策,打破了自己本身的陰陽,不得已離開了文淵閣。
萬歷皇帝看著一塌糊涂的朝政,調和已經變得極其困難,甚至不可能。
他的選擇是逃避,躲在了皇宮里,三十年不上朝,一輩子也就出宮了一次,第二次出宮,就是自己出殯的時候了。
萬歷皇帝,本人就是在官吏集團的代表人物張居正的教育下長大的。
他已經沒有足夠的權威和能力,來使得整個官吏集團對他絕對服從,他縱然可以掌控任何一個官員的生殺予奪,但他沒辦法對付整個官吏集團。
他所采取的策略是消極應對,不上早朝,拒絕遞補官員職位。
在其御宇的萬歷四十三年到四十五年時期,六部尚書都無法湊齊,文華殿二十六席廷議席位,都空缺半闕以上。
高級官員的職位空缺嚴重,這相當于扼殺了官員晉升的途徑,使得他們努力考取的功名毫無意義。
而朱由檢毫不懷疑朱翊鈞,是以此作為對文官集團的報復。
這自然無可避免使帝國,陷入更深的危機。
朱由檢每次看到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至四百余萬,內帑千萬金的時候,都在苦笑,他要是有這么厚的家底,哪里還用得著這么累死累活?
萬歷皇帝可以選擇逃避,是因為當時大明帝國國力鼎盛,府庫充盈。
吏治在經過張居正改革后,還能夠完善的運行,而軍制在戚繼光的鼎力施為下,大明也從征兵制,成功過度到了募兵制。
雖然中間開中法鬧出了不少笑話和亂子,甚至導致了到現在大明朝廷每年倒欠浙江鹽政幾十萬兩銀子。
但是總歸算是完成了兵制的改良,大明軍隊還能贏下萬歷三大征的勝利,就是這種軍制改革行之有效的證明。
若非有薩爾滸之戰的敗北,萬歷皇帝的評價也并不會高上一個臺階,畢竟他的惰政,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黨爭的白熱化。
但是現在朱由檢面對的是連皇帝都要緊衣縮食的日子,連周婉言這位大明皇后,都以喜歡素色為借口,來節省開支。
他避無可避。
官吏集團和大明的百姓,從來都不是利益共同體,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極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寄生的關系。
但是這些官吏們也好,縉紳們也罷,他們總喜歡站出來,代表大明的百姓。
當然,這些官吏中,時不時的會出現一些“直腸子”的“叛徒”出現。
比如此時此刻在山西屠刀高舉的耿如杞;比如現在手已經伸向了六部的畢自嚴;比如現在南海子和軍卒們同舟共濟吃著大鍋飯的孫傳庭;比如正在遼東大地上吃著雪,奔赴義州戰場的毛文龍;比如帶著鄉勇們,明年開春奔赴陜西平定民亂的盧象升。
他們在某種意義上,都是臺下這群官吏的叛徒。
朱由檢此時身著皮弁服,端坐在午門設立的御座之上,俯視著面前廣闊的花崗石做成的廣場,年久失修的廣場有些斑駁,但還算有幾分大明帝國的體面。
而在朱由檢的身后左手邊是英國公,他帶著五軍都督府和五城兵馬司的都尉們,站在左側。而右側依次是文淵閣大學士,五部尚書和他們的左右侍郎。
刑部尚書薛貞被郭尚禮殺了,還在走流程,所以刑部暫時空缺。
近百名大漢將軍站在午門的左右兩側,而午門之下,站著三百二十名大漢將軍,今日萬歲親至午門觀刑,大漢將軍們,都嚴陣以待,唯恐出什么亂子。
朱由檢在午門上,觀刑,殺得是王化貞。
而在大量大明百姓、官吏和大明皇帝的注視下,錦衣衛將王化貞從詔獄中牽了出來,王化貞手上腳上都帶著鐐銬,一塊開了圓孔的紅布穿過頭顱,遮擋在胸前和背后,被錦衣衛的軍卒們吆喝拉拽著。
“跪下。”錦衣衛的軍卒們讓王化貞對著午門上的大明皇帝下跪,而王化貞帶著怨恨抬頭看了一眼午門上的人。
“今日我跪在這里引頸而戮,他日午門之上,人人都躲不過這宿命,哈哈!”
王化貞哈哈大笑的帶著枷鎖,跪在了午門外花崗巖廣場之上,嘴里對午門上的人發出了詛咒,這份詛咒,也包含了大明皇帝在內。
“若非萬歲爺仁善,饒你家人,此時在這午門外斬首示眾的豈止你一人?”李國普嘆氣的看著王化貞,搖頭說道。
什么叫做死不悔改?李國普在京執掌邢獄數年,見了太多太多死不悔改之人,這王化貞不過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
王化貞牙口一咬,兇狠的眼神透過凌亂而無序的發間盯著李國普,厲聲質問道:“還不是女眷充作教坊,男丁入西山煤局做那奴仆?世世代代為奴為仆?!你告訴我,哪里來的寬仁!哪里來的體恤!你說呀!”
李國普的面色終于變得奇怪起來。
按理來說,入了西山煤局做礦奴的下場的確是凄慘,但是大明朝的官吏們,都在互相嘀咕,若是真的入了西山煤局,也不算太壞的下場。
涂文輔和徐應元兩個內侍,為了自己活命,把西山煤局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條,而大明皇帝兩次出京,兩次視察西山煤局,每次都要求減少礦難次數,改善窯民生活,這給了西山煤局極大的壓力,而戶部的大使常駐,窯民們按斤支付,按勞所得,未有虧欠。
最近西山的窯民們,戶戶家門都掛著臘肉,還飄著肉香,連城里一些落魄的書生都到了西山煤局掛靠,因為最近西山煤局正在按照大明的慣例,組建學院。
窯民們的孩子,連學都有的上。
前段時間,大使們盤賬,多出來的錢財,每戶之中得銀一兩,雖然不多,但是放過去,能割肥肥肉一百余斤。
現在京中豆料價高,肥肥肉也應聲而漲,只能割五十余斤,但是也算是不小的收入了。
正式基于這種待遇,眼下想入西山煤局上工的流民不計其數,據李國普所知,現在入西山煤局成為在籍窯民,需要銅三百索,或者銀三十兩,才能打通關系,進入煤局下窯。
而這銀三十兩,經過一些閑來無事的會計們核算,只需要三年時間,就能賺回來。
而王化貞家中男丁,雖然充入了西山煤局,但是做工也是會給錢的,皇帝不差餓兵。甚至連王化貞的后嗣,也是可以讀書寫字的。
這待遇,不管是李國普還是朝中的官吏們,都私底下嘮叨,比當年的太岳相公要好上數倍。
太岳相公在大明就是指的張居正。
相比較之下,張居正的大兒子被逼死,其余孩子充軍相比,王化貞的下場還不夠好嗎?
王化貞可是自己因為自己執意要出城駐扎,被努爾哈赤一波帶走,丟掉了廣寧,最后還利用種種權斗之術,把屎盆子扣在了熊廷弼的頭上,導致的種種亂象,落得這個下場,大明皇帝還不夠仁慈嗎?
王化貞久在詔獄,并不清楚現在西山煤局在京師的地位,西山煤局的待遇可不差。
萬歲要是真的心狠手辣之輩,直接啟動非刑之正,連坐王化貞的全家,滿朝文武,也不會有人反對。
畢竟王化貞左右橫跳,得罪了東林又得罪了閹黨。
李國普沒有為王化貞解惑,他照本宣科的面對午門,將王化貞的罪行一五一十的交待清楚,包括戶部查賬,被建奴擄去的百萬兩白銀之事,也被李國普說的清楚。
“萬歲爺,文冤閣大學士兼刑部尚書李國普,請斬失陷廣寧之臣,舊遼東巡撫王化貞。”王承恩按著流程俯首對大明皇帝小聲說道。
朱由檢看著臺下面目猙獰的王化貞,點頭說道:“拿去!”
大明皇帝的天語綸音被王承恩以高亢的嗓音傳下,而站在午門兩側內侍,不斷的高聲郎喝著萬歲爺的口諭,二傳四,四傳八,而后十六人,三十二人相次連聲高喝,最后站在午門下的三百二十員大漢將軍,以最大的嗓音齊聲高喝“拿去!”
聲振屋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