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七章 手里有糧

  收割下來的水稻捆好之后,繼續晾曬,等到差不多了就送到了場院里頭,經行脫粒稱重,張廷蘭雇傭的老農全都在精心的照料,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他們種了一輩子的地,經驗十分豐富,光是看到沉甸甸的稻穗,他們就知道今年的收成一定十分驚人,甚至可能是這輩子都沒見過的,因此格外的精心。

  不只是他們,就連老張和王永江這些人也盯著呢,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奉天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如果弄好了,在整個東三省都推廣起來,奉軍就不愁沒有糧食了。

  就在眾人的千呼萬喚之中,終于到了徹底晾曬完畢,到了脫粒的時候,張廷蘭也親自前來觀看,當然好奇的不只是他一個張學銘,張廷樞,甚至連剛剛新堊婚的張學良都帶著于鳳至跑了過來看熱鬧。

  他們來了之后,講武堂的不少學員也都來湊熱鬧了,插秧收割的時候他們也都來過,大家伙都知道張老師指揮打仗是好手,玩經濟也是一流的,就是不知道他種田的本事,因此全都帶看好奇的心情來看看。

  學堊生到了之后,郭松齡,姜登選,還有李景林等教官也都趕來過來,到了最后,張作霖,楊宇霆,還有王永江也一個不落,全都湊了過來,美其名曰考察農業收獲,實際上他們也在打著自己的主意。

  張廷蘭種田成功的話,他們一定要把所有經驗全都榨出來,這些大人物平時難得見到一個現在都跑到了地頭上,弄得那些老農都有些不自在。

  老張還是很有親和力的,他也掂量了稻穗,然后沖著王永江笑道:“岷源我小時候就是苦孩子出身,所有農活,就沒一樣不會的,媽了巴子的還干過獸醫呢,誰能想到我有今天啊!”

  “大帥,這才叫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呢!”

  “別拽文了,我看著手有點癢癢咱們一起動手,看看到底有多少產量是拙言把牛皮吹爆了還是真把咱們都鎮住了。1

  張作霖都動了手,其他人更不敢怠慢,很快就脫粒完畢,然后到了最激動人堊心的稱重環節,上千個大號的麻袋整齊的擺在了場院里頭幾個老農用曬得黑亮的肩頭,扛起了杠子,一大袋子稻子離開了地面,早有人緊緊的盯著種桿子。

  “一百七十五斤………—”

  報數字的人故意把聲音拖得長長的,所有在場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大家把眼珠子都瞪圓了,嘴巴張的大大的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一袋子就幾乎趕上了普通田地一畝的產量了。

  而且大家都清楚的記得所有稻田之中,最少的一畝也幾乎裝了兩個麻袋,這豈不是說產量翻番已經成了定局么,大家全都露堊出了驚喜之色。

  尤其是那些學員,他們之中大多數人都是農家子弟,即便是稍微富裕一些的,也不過走出身小地主而已,都干過不少農活,對于糧食產量心里頭都有數,一看到現在的情況,簡直對張廷蘭敬佩到了極點,連種地都這么厲害,還有什么是他不會的的啊。

  隨著稱重的推進,所有人的熱情都被燃燒了起來,就等著最后能有多少收成了,毫無疑問,這將樹立起一個豐收的標桿。

  為了計算數據準確,還專門安排了兩個賬房先生,拿著算盤子不住的撥弄,噼里啪啦的算個不停。

  終于最終的數據就要出來了,兩個賬房先生突然滿臉的不敢相信的模樣,他們揉了揉眼睛,仔細看了看那些數據,還是不住的搖頭,大家的胃口都被他們調了起來。

  這兩位最后也不怕別人笑話了,他們互相看了看對方的數據,結果他們都得到了一個令人驚駭不巳的數據。

  “大帥,使用化肥的二百畝地,平均畝產六百七十四斤!”

  這句話一出口,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其實他們早都有了準備,這次絕對是一場空前的豐收,但是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數量竟然會這么多,遠遠的超出了大家的接受范圍。

  就連張作霖和王永江等人也都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處于謹慎,王永江又讓兩位賬房先生仔細核對一下,結果最終的數據還是如此,一點變化沒有,鎖定在了六百七十多斤的數字上面。

  對于這個數字張廷蘭倒不是太驚訝,在后世要是畝產這些,可不是豐收,而是歉收!水稻畝產基本在一千五百斤左右,甚至最高數字已經逼近了兩千斤,至于苞米的產量也差不多。

  不過放在了這個時代,卻是誰都不敢想的一個數字,簡直把在場的人都要砸暈了。就連那些老農都傻愣愣的,被這個嚇人的數字嚇住了,按照以往的經驗,就算是最好的土地,畝產也很難超過三百斤,六百多斤簡直就是一步登天啊!

  “先別急著高興,再把那些沒用化肥的畝產也測算出來,暫時還不能大量使用化肥,那個畝產才有參考價值!”

  王永江的腦子還很清楚,距離大范圍推廣化肥,還有一段漫長的距離,現在還是應該關心普通水田的產量。

  張廷蘭在城外一共種了五百畝百畝水稻,其中二百畝使用了化肥,另外三百畝只能使用農家肥了。使用化肥的效果顯而易見,但是相對于這個天文數字,那些老農也更關注普通的田地,畢竟那才是他們能夠達到的收成。

  大家七手八腳的一同行動,很快產量也統計了出來,最多的一畝達到了三百二十斤,最少的一畝也有二百六十斤左右,最后的平均數字是二百九十六斤,將近三百斤,比起使用化肥的少了一半還多。

  但是這個數字已經十分驚人了,相比高粱,產量幾乎多了一倍,王永江得到了消息之后,心里頭徹底有了主意,看來下一步在東三省推廣水稻已經成為了必然了,只要水源充足的地方,就要大力的推廣,雙倍的產量實在是太誘人了。

  “大帥,咱們忙乎了大半天了,您老是不是該嘗嘗咱們東北的大米啊,看看比起南方的大米有什么特別之處啊?”

  “好啊,要是好吃,以后帥府也換換口味!”

  他們人多好辦事,沒有多大的功夫,就把稻子脫去了外殼,露堊出了雪白晶瑩的大米,有專門的人手給淘洗過,然后放到了大鐵鍋之中。

  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一股濃郁的米香傳了出來,飄飄蕩蕩的,直接滲入了五臟六腑一般,聞著別提多舒服了。

  這時候莊園里面的廚師早就做好了各色菜肴,擺滿了桌子,老張的心情十分高興,有了糧食,就等于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錢,以后東三省養兵養民,都離不開吃的,解決了糧食問題,老張的根基就穩固起來了。

  “今天堊大家不喝酒,全都嘗嘗咱們的大米,大家都多吃幾碗!”

  隨著老張的話,大鐵鍋的鍋蓋全都打開了,米香更加醇厚,彌漫四方,離著老遠都能聞到。

  很快一碗碗晶瑩的米飯送到了每個人的面前,老張平時也經常吃南方的粳米,不過一看眼前這碗大米飯,就知道品質絕對不是南方的大米可以比擬的,米粒油亮,晶瑩剔透,香味撲鼻。

  放在嘴里頭,十足的肉頭,就算沒有一桌子的菜,光吃大米就能吃飽了。其他人也都是露堊出了驚喜之色,產量高,口感好,實在是太合適了。

  “拙言,吃了這個大米之后,別的大米就沒法下咽了啊,以后帥府的大米就全都靠你供應了啊,一點不能少了!”

  “張老師,講武堂也該有一份吧,我們可都走出力氣干活了啊!”吳凱杰在一旁也不住的爭取福利。

  張廷蘭滿臉含笑:“誰都有份,不過我這莊園里頭肯定不夠了,還要等著遼陽,還有其他農場的消息,今年一共試種了二十萬畝水田,喂飽大家的肚子,絕對沒有問題!”大家聽到這個保證,紛紛露堊出了喜色。

  張廷蘭繼續對老張說道:“大帥,水稻雖好,但是需要的水分也太多了,其實我更關心的是苞米啊,我一共試種了六十萬畝,苞米的產量超過高粱,而且病害還少,適應缺水的地區,雖然棒子面不好吃,但是也頂餓啊!”

  相比水稻而言,苞米在東北的推廣價值更高,而且苞米還能作為飼料作物,以后生活水平上去了,肉類消費肯定會快速增加,現在主要靠著從內外蒙堊古引進,以后就要靠著自己大量飼養了,苞米正好是最合適的飼料。

  隨著奉天各地展開了收獲,各種數據也都送了過來,遼陽等地的水稻也都取得了豐收,畝產將近二百六十斤,苞米也是如此,畝產在二百七十斤左右,實踐證明這兩樣作物都取得了成功,也為下一步的推廣,奠定了基礎。

更讓張廷蘭興奮的是另外一個消息,那就是農場的整體產量比起其他地主,要超過了三成左右,甚至有的超過了一半,果然是先進的生產模式更具有威力,靠著農場的增產,奉天糧食產量空前提高,所有人都感到了由衷的振奮!((,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an閱讀。)本文字由破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