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相關的小說友情推薦:
以下是: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同時也是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戰斗的大體過程很多中學生都聽說過,按照以前陳宇從中學課本上看到的描述,大約就是秦趙大戰,趙國一開始用老將廉頗出戰,廉頗根據雙方的形勢,認為“秦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因此利用占據的有利地利,筑起堅壁,固守陣腳,以不變應萬變,任憑秦軍挑戰,趙兵堅守不出,一連堅持了兩三年。這個時候,秦國使用反間計,派人到趙國都城邯鄲傳播謠言,收買趙王的左右權臣,挑拔離間趙王與廉頗的關系,說廉頗不足為懼,他之所以固守是因為他已經準備投降秦軍,秦軍最害怕的只有“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為將。
趙王聽信讒言,于是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趙括此前雖然隨同他的名將父親趙奢在某場大戰中力克秦軍、取得大勝,但是那個時候他只是參謀而已,并無親自指揮大軍的經驗。他的父親趙奢死前也曾對趙括母親說過,“打仗,是生死攸關之事,而趙括卻總是很輕率地侃侃而談。假如趙國不用趙括為將,也就罷了,但趙國如果一定要讓他當上將軍,那么滅掉趙軍的必定就是趙括自己”。因此,得知趙王要命趙括為主將,趙括母親很快前去求見趙王,請求不要讓趙括為主帥,趙王不聽,堅持讓趙括為帥,趙母無奈,只得請趙王答應,如果趙軍葬送于趙括之手,那么請不要因為此戰失利而牽連到家族里的其它人。趙王答應了她的請求,然后繼續讓趙括為主帥,前去替代廉頗。
趙括是一個有自己的智慧、但卻很輕率同時也缺乏實戰經驗的人,到任之后,不聽即將離職而去的廉頗的勸告,很快全面地改變了廉頗的做法。他也改變了廉頗的戰略防御方針,積極籌劃戰略進攻,企圖一舉而勝。
當然了,趙括的積極進攻戰略雖然在不少書上被簡單地寫成是趙括自己的主張,但是更多的史學家認為,長平之戰前三年,秦趙雙方各自帶著幾十萬大軍僵持了那么久,雙方的經濟都已經耗不起了,秦國還好一點,畢竟有著名的“關中平原”在,而且之前“商殃變法”后,糧食積累量也很充足,所以還可以再撐一段時間,但趙國這個時候就已經淪落到要去齊國借糧食的地步了——當然結果是糧食沒借到還引來周邊其它幾國趁趙國困乏而前來進攻——所以,趙國此時本身就已經快要撐不住了,用主張進攻的將領替代一直拖延、防守的廉頗,迅速結束這場快要撐不下去的戰爭,其實更多的是趙國王室的意見,趙括只不過剛好是他們所需要的人選罷了。
不過不管怎么說,趙括本人的確沒有實戰經驗,紙上談兵、魯莽輕敵。秦國確認趙國已經任命趙括為將之后,立刻也調整了自己的軍事部署:立即增兵,并征調實戰經驗豐富的白起為主將,統帥全軍。為了避免百戰百勝的名將白起引起趙軍的注意而小心謹慎,秦王還特意令軍中嚴守這一機密:“有敢泄露白起為將者,斬”。
就這樣,一方面是早已開始謀劃設伏,另一方面則是輕敵大意、以為破敵指rì可待,戰爭不久全面打響,秦軍出擊,然后佯敗,趙括不問虛實,立即親率主力實施追擊。然后,當趙軍被引至秦軍早已做好的口袋中時,秦軍奇兵迅速出擊,穿插到趙軍進攻部隊的側后,搶占險要之地,并截斷出擊趙軍和其存放糧草的大營之間的聯系,實現了全面的合圍。趙軍被圍四十多天,糧食斷絕,甚至發展到暗地里殺人相食的地步,趙括不得不孤注一擲,親率趙軍精銳部隊強行突圍,結果仍遭慘敗,自己也命喪于秦軍的箭下。趙軍失去主帥,又已經被餓了很多天,隨即幾十萬大軍全軍投降——然后,這40萬降兵除了幼小的240人被白起放回趙國報信之外,其余全部被坑殺,趙國全國精壯男子在此戰之中幾乎損失殆盡,從此一蹶不振,秦國趁勢進攻,幾乎直接滅掉趙國,幸好秦國內部將宰暗斗,同時魏國又發生“信陵君竊符救趙”的事情,趙國才算是勉強地存活了下來。
一舉滅掉東方六國中最有戰斗力的趙國40余萬軍隊,長平之戰對于戰國末期各國局勢的影響第125章兵仙韓信,殺神白起地址 (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