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九章小小的彈藥

  崇禎皇帝對錢益謙的自辨是什么態度呢?看都沒有看。因此可以看出,崇禎皇帝對于東林黨人和錢益謙本人的厭惡程度有多么的深了。

  這消息又傳到了詔獄里的錢益謙耳里。看起來朝廷的詔獄就象是個篩子,高墻什么的,隱瞞不了任何消息。

  不過這時候的錢益謙就急了,豬隊友幫忙沒有用,連自辨也沒有用,眼看著鬼頭刀就要架到自己的脖子上來了。沒辦法,組織不頂用,那就找老師。

  錢益謙當時中進士的時候,錄取他的老師,就是東林黨前輩孫承宗。

  孫承宗這人,三朝元老、文武全才、身為帝師、而且里外的關系都不錯,更為難得的是,他還可以堅持住自己的原則。連當時權勢滔天的魏忠賢都拿他沒辦法。所以說,孫承宗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大臣的典范啊!

  可是現在的孫承宗已經返鄉養老了好幾年,崇禎皇帝又與他有點心病,所以說話可能不好使了,甚至會在崇禎皇帝面前起到反作用。

  當然,錢益謙也知道這一點,他并不幻想孫承宗直接幫忙,只是要另外一人賣給孫承宗面子,讓他出面相救自己。而那個人就是崇禎皇帝的親信,司禮監秉筆太監――曹化淳。

  為什么要找曹化淳呢?錢益謙和曹化淳有什么關系呢?勉強說的上的,就是錢益謙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而這篇文章與曹化淳也沒有直接關系,因為那篇是王安的《墓志銘》。

  因為當時與魏忠賢相斗,所以王安就被豎立成為了一名好太監,而打倒魏忠賢以后,曹化淳這些太監就以王安的接班人自居,這首先就是政治正確的事。

  而曹化淳可是貨真價實的王安的親信。我們把這關系捋一捋啊:因為錢益謙曾經幫王安寫過《墓志銘》。而曹化淳是王安的親信。所以看在死人的面子上,多少要幫點忙。外加他的老師孫承宗,面子比較廣,托他出面,還有點活人的面子,死人活人雙管齊下,務必成功。

  由此可見。官場上的關系網是無處不在啊!沒縫都有辦法鉆出一條縫出來啊!

  本來曹化淳是存在著看戲的心態,欣賞著文官之間的狗咬狗,因為這不管太監什么事。可是當錢益謙通過孫承宗相托過來后,他還是一口答應,準備幫忙。除了曹化淳那司禮監秉筆太監的身份可以與首輔溫體仁相抗衡以外,曹化淳幫忙的原因主要是三點:

  第一就是有同情。明朝的太監都是在內書房學習過的,對于圣人教義的掌握和信仰也是比較根深蒂固的。因此。曹化淳比較同情東林黨的諸位君子;

  第二就是有良心。出于對王安的感情。再加上感覺到溫體仁的趕盡殺絕太過分了一點,所以激起了曹化淳的良心;

  第三就是不重視。曹化淳認為:殺人不過頭點地。為人留一線、他日好相見。政治斗爭搞個你死我活的就沒意思了。

  再說,曹化淳認為這是一件小事,又不是讓錢益謙復職,只是讓錢益謙保命,憑著自己的面子。首輔溫體仁肯定會相讓一二的。

  于是曹化淳就開始動作了。也別說,他的能量確實相當大。活動了幾天,就派人傳給了錢益謙準確的口信:“可安心矣。”

  這下子錢益謙總算是放心了。他開始打包裹準備出獄,認為這事已經是過去了。而曹化淳也以為自己搞定了這一切。可是偏偏事情又起波瀾。

  溫體仁那人可是一位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主,他本以為錢謙益必死,可沒想到過了幾天,竟然連曹化淳都折騰進來了,這樣下去,那事情可就黃了,既然干了,那就一條道走到黑吧!于是溫體仁決定:連曹化淳一塊兒整。

  這也要怪崇禎朝的那些大太監過于低調。象王承恩,他就醉心于在崇禎皇帝面前獻媚,不怎么管外朝的事。而曹化淳,無論其在執掌東廠的時候,還是作為司禮監秉筆太監,他都遵循著無為而治的原則,所以連當時袁崇煥平臺召見以后的對話,都沒打探到。或者說,打探到了也不到崇禎皇帝面前搬弄是非。高起潛則更妙,他索性外出打仗去了。所以這么一來,就給了溫體仁一種錯覺,那些大太監是不堪一擊的。

  再加上溫體仁和曹化淳這對內外相之間肯定會為了權力發生爭執,所以溫體仁決定索性把曹化淳拉下馬,再次擴大自己的權勢。可這行為也不知道該用什么詞來形容了,只能夠說溫體仁是相當愚蠢吧!

  反正現在的溫體仁是自信滿滿,他開始了倒曹的行動了。首先,溫體仁先散布消息,說錢謙益跟曹化淳合伙,然后還找了個證人,讓他出面,指證錢謙益給曹化淳行賄,最后為萬無一失,他還請了假。那意思就是說:在我請假期間,發生的任何事情,我既不知道,也不在場。

  在溫體仁看來,錢謙益已經是個平民,而袒護錢謙益的曹化淳,不過是個司禮太監,作為內閣首輔,要辦這兩個人還是很容易的。

  如果只是這樣,曹化淳可能還不會圖窮匕現。因為他援救錢益謙的行為主要是出于道義,所收的禮也屬于陋規的范疇,不屬于受賄,在崇禎皇帝面前也說的清楚。可就在這時候,溫體仁的豬隊友出現了。

  首告錢益謙和瞿式耜的張漢儒和陳履謙,他們本來就是些小人物,所求的不過是泄憤圖財,可見到形勢對自己有利,他們馬上就得寸進尺,又生出了一些妄想。

  于是張漢儒、陳履謙一不做二不休,趁機又開始造了些謠言,說江南東林黨人早有政治預謀,方針是“款曹和溫”。謠言說錢、瞿差人攜巨資買通曹化淳以謀求自救,而東林黨人想要彌合與溫體仁的間隙,以便為錢謙益解脫。

  之后,憑著這些謠言,張漢儒、陳履謙就直接出面對錢謙益、瞿式耜的家里人進行勒索,大有不裝滿腰包誓不罷休的勁頭。

  可這消息傳到朝廷,立刻讓曹化淳大驚失色。沒想到自己出于道義好心救人,卻把自己陷到了危局里了。于是曹化淳立刻開始了太監總動員。

  曹化淳此人根本不是一個善茬,他的經歷相當復雜。曹化淳原本就提督過東廠,到司禮監后,跟現任東廠提督太監王之心是鐵哥們,除了沒有一起嫖過娼,什么事都一起干過。

  所以曹化淳在第一時間就跑到東廠,找到了鐵哥們王之心商量對策,畢竟溫體仁老奸巨猾、無懈可擊,想要徹底搞倒他,必須要想個辦法。商量了半天,辦法終于有了,還是要發揮太監可以方便的,可以在皇帝面前煽風點火的特長啊!于是倆人就主動求見崇禎皇帝。

  首先曹化淳就坦白了自己的所為,對此崇禎皇帝相當理解。一般人對于曹化淳這種礙于情面,出手救人的行為都能夠理解。再說,崇禎皇帝也僅僅是對錢益謙有惡感,并不是一定要錢益謙性命的。

  接著曹化淳就開始敘述朝廷的不正常情況了。他說道:自己只是救人,首輔溫體仁如果不愿意的話,最多就是不給自己面子,依然要為錢益謙定罪。可是看現在的這種情況,仿佛是要把曹化淳也要打入十八層地獄。所以這問題讓曹化淳百思不得其解。

  所以曹化淳就分析了一下:首輔溫體仁現在絕對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妄圖在朝中只手遮天。更為可怕的是,溫體仁已經在朝中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勢力。為什么呢?因為溫體仁現在請假在家,如果他沒勢力的話,那到底是誰會把曹化淳往死里整呢?于是曹化淳就得出了一個結論:溫體仁在結黨營私。

  最后,曹化淳又猜測了一下溫體仁的用意。他說道:現在的溫體仁已經在文官中形成勢力了。而這次打擊曹化淳,不僅僅是曹化淳個人的事,更是證明了溫體仁想要把觸手伸到內廷來了。為此,一定要崇禎皇帝引起足夠的重視,這首輔的權力太大,那崇禎皇帝的皇位也就不穩啦!

  所以說,誰都可以得罪,就是不要得罪太監。他們太熟悉皇帝的心思了,只要搬弄是非,那絕對就會打動皇帝的心的。

  崇禎皇帝也是如此。他也被曹化淳的話給打動了。不過崇禎皇帝也不會去聽一面之辭,于是他下令嚴查,一定要把事情的真相給查個水落石出。

  而曹化淳這一動作,當然會引起溫體仁的注意。作為一名政治高手,溫體仁也立刻針鋒相對。于是他把棋盤再次擴大,要向崇禎皇帝證明:東林黨已經形成了一個包括文官、太監、武官的政治性團體了。

  所以作為其中關鍵的一環,吳世恭不幸的上了這張棋盤。而兩巨頭相爭,那每一發彈藥都是珍貴無比。所以溫體仁就給許夢起急信,讓其不惜一切代價把吳世恭弄往京城,然后用海量的彈劾奏章把吳世恭給淹死。

  應該說,在這場大戰中,吳世恭這發彈藥的威力幾乎是忽略不計的。可是誰也沒想到,這發彈藥卻突然的爆發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