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八章:前所未見的決斗

  美人如玉。

  薛依萱站在臺上,清風徐來,吹拂她的衣衫,笑意淺淺,便好像一幅畫。怪不得她之前所遇到的幾位對手,紛紛不戰而輸,甘拜下風,恐怕除了實力上的差距外,還有一些額外的因素。

  清新脫俗的容貌,加上高人一等的修為。

  此女風姿,確實令人心折。

  梁丘峰看著,也不禁叫一聲“好”。

  最后一戰,堪稱壓軸。

  本來一方是實力最強勁,最受看客青睞的女子;一方是橫空出世,出人意表的黑馬,彼此對撞,極抓人眼球,然而前面兩場苦戰下來,人們對于梁丘峰的實力剩下幾分頗為懷疑。

  尤其是禁術方面的使用。

  雖然梁丘峰那門不知名的禁術甚為了得,爆發出來的能量不僅僅翻倍,而且有三倍以上的效果,但一而再地使用,無疑對于身體上的負荷也是很大。

  這樣的狀態之下,能與薛依萱一戰?

  “梁師弟,這一戰對你不公平。”

  首先開口的是薛依萱。

  “師弟”“師兄”諸如此類的稱呼,原本用于宗門內部,但拓展開來,許多武者,特別是一見如故的武者之間,也常用這些叫法,能拉近些距離,增添親切感。

  梁丘峰淡然回答:“規則如此,沒甚公不公平的,請師姐出招吧。”

  薛依萱嘴角勾勒出一抹弧度,笑意流溢:“既然這樣,便討教師弟的劍法了。”

  客客氣氣說罷,長劍亮出,斜斜挑來。

  梁丘峰眉頭一皺,對方這一劍固然看著奧妙,但其中蘊含的真氣明顯偏弱,虛得很。

  何故?

  故意落圈套嗎?而或,只是起手式般的試探?

  他無暇多想,傷情劍出鞘,謹慎地見招拆招。

  很快,數招之后梁丘峰心中肯定,薛依萱的劍法中真得將真氣收斂住了,只表現出招式來。

  眾所周知,武道一途,不管什么兵器用法,如果沒有雄渾的真氣灌注,便等于是花架子。花架子耍得再眼花繚亂,當遇到強勁對手時,也會被輕而易舉的破去。

  在低階武者的對拼中,也許繁瑣巧妙的招數能占據一定優勢,但在高階武者眼內,卻渾然不同,有了新的領悟――絢爛之極歸于平淡。也就是老生常談的“返璞歸真”,將復雜的事物簡單化,最后形成法則。

  因此,實力超群的大能門舉手投足間,都是勁爆無匹,隨便一拳轟出,一劍刺來,都能產生驚人的效果,哪里還需要多少變化?到這個層面,變化往往還會成為形式上的累贅。

  梁丘峰自認自己遠未達到這般境界,可在《永字八劍》的浸銀中,也是越來越覺得流于形式的弊端。

  他能有此等領悟,不信薛依萱沒有。

  難道是……

  一個大膽的猜測掠上心頭。

  “薛師姐,你是想和我純比劍法?”

  薛依萱呵呵一笑,笑聲如鈴:“聰明。”

  一路來,她對于梁丘峰就顯得頗為關注,而看重的方面不是禁術,不是黑馬本色,而是梁丘峰的劍法。

  同為劍客,薛依萱目光獨到,隱隱察覺到梁丘峰劍法中的某些玄虛之處,大感好奇。

  梁丘峰的出身來歷,早不是秘密,所以很多人心目中都覺得他的劍法肯定源自終南劍府的傳承,才有這般沉穩大氣的章度。終南劍府固然沒落多年,但始終是立足千年的宗門,底蘊在那。

  當底蘊沒有被子弟發掘,取得傳承,自是一無是處,可若有某個天才弟子應運而生,那就不同了,底蘊可獲得發揚光大的契機。

  其實這些猜想,倒不離十,梁丘峰確實是獲得了《劍心雕龍》的傳承,才能走到如今。

  不過此門劍道自從張祖師仙逝而消失于世間,幾乎沒有什么人見過了,尤其是年輕一輩,更是無人得悉。

  因此薛依萱見到梁丘峰施展出的《永字八劍》,便見獵心喜地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她并不是認為《永字八劍》勝過自己的《魚龍九變》,只是覺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是能揣摩一二真意,或者能讓自己取得領悟,突破瓶頸。加上不愿意勝之不武,便干脆換一種比賽方式――

  不比實力,只比劍法。

  “好,那我們就比劍法。”

  梁丘峰也不多說,難得有個切磋機會,胡思亂想反而矯情。

  唰唰!

  永字八劍,全面開動。

  臺上劍來劍往,看著打得熱鬧,可觀眾們很快就瞧出了端倪,看呆了眼。

  一邊劍法百變,如同美人繡花,賞心悅目;一邊劍法質樸,簡單卻有另一番韻味,相當不錯。

  問題在于,兩把劍你耍你的,他插他的,每當兩者要交集磕碰的時候就一觸即分,化作無形。

  這,這個真得是俊秀比賽的決賽決斗?怎么看著像兩個師姐弟在玩內部劍法交流呢?

  還越玩越有默契來著……

  天呀。

  不但看場上的人們傻了眼,貴賓席上也是一片嘩然,不少目光紛紛瞄向九秋。

  九秋干咳一聲:“哼。”

  心里也有些納悶:萱兒這是搞哪樣?

  她之前賞識梁丘峰,有意吸納對方進魚龍宗,然而后來又改變了想法。可這些,都不曾跟薛依萱提及,以免影響她的態度。可現在看來,薛依萱自有主見,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主動與梁丘峰比劍法,而不是比實力。對于名次勝負,可以說已經看得很淡了。

  一場沒有任何火藥味的決賽,一場純粹以切磋為目的的決斗,觀眾們怎么會看得爽?

  然而其中,也有些修煉劍道的武者看得津津有味,其中包括古承陽。他目不轉睛,將臺上兩人劍法來往等諸多應對變化盡收眼底,要烙印到腦海里去。只可惜當下一個回合,當新的變化萌生,而或想回味先前的招式時,卻猛地發現,那原本以為記得很牢固的景象一片模糊,支離破碎的,勾勒不起來了。

  “這,就是意境嗎?”

  古承陽喃喃道。

  意境之變,水月鏡花,乍看清晰,實則虛無縹緲,只可意會,不能言傳。

  他只得努力記住,努力體會,只要領略其中一兩分,便能有莫大好處。

  一刻鐘后,臺上兩人劍舞突然一變,氣勢變得凌厲起來,速度猛地提升,只是相互之間,依然點到即止,精彩之余,始終沒有那種拼斗得你死我活的激烈熱鬧。

  兩把長劍終于發生交集,發出長鳴,顫音不止。

  也就是這一次,卻給全場比賽畫上休止符。

  梁丘峰徐徐收劍回鞘,抱拳道:“多謝薛師姐。”

  翻身下臺。

  薛依萱微微一笑,隨即若有所思起來,渾然不在意那裁判宣布她獲勝的結果,心內一個聲音在輕輕地說:也許該說謝謝的,是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