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41章 劣幣逐良幣

  中秋快到了,在遙遠的西伯利亞,氣溫已經降到10度以下,而在南京城,白天還是一派火熱。

  老天爺似乎注定不想讓秦牧過個舒心的中秋節,倒不是征戰在外的將軍們打敗仗了,而是國內又遇上了一個幾乎無解的難題。

  這天的朝會上,秦牧正準備宣布一下過節時給百官發點福利,這是歷朝慣例,逢年過節時,朝廷總得有所表示,發點東西,以茲鼓勵。

  戶部左侍郎許英杰卻先出班奏道:“啟奏陛下,根據各地分行上報,各州縣劣幣逐良幣的現象日趨嚴重,臣無能,苦思無治本之良策,只能上奏朝廷,請陛下與眾位大臣合議,以便盡快想出良策來解決這一問題。”

  所謂的劣幣逐良幣,是在這個鑄幣時代幾乎難以避免的一種現象:當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鑄幣——“劣幣”進入流通領域之后,人們就傾向于將那些足值貨幣——“良幣”收藏起來。

  最后,良幣將被驅逐,逐漸退出流通,市場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幣了。

  另外,如果是兩種金屬貨幣同為法定貨幣,比如銀幣和銅幣,朝廷規定一銀幣兌換十個銅幣,但市場上因為供求關系的變動,民間的銀與銅的比價不可以總是維持一比十。

  當大量銀子涌入國內,出現銀賤銅貴時,銀幣就必然被視作“劣幣”,銅幣則被視作“良幣”,人們會傾向于把良幣收藏起來,或者把良幣熔化成銅。去兌換更多的“劣幣”。

  這種現象在歷朝歷代都有出現,是個難以解決的頑疾。許英杰的話一落,朝堂上的百官便不免有些躁動。

  秦牧徐徐問道:“許卿,你細細道來,我朝如今出現的劣幣逐良幣。主要成因何在?”

  許英杰執笏躬身拜道:“啟奏陛下,如今出現的劣幣逐良幣之現象,成因是多重的,隨著大秦海上貿易量不斷增加,每年從海外輸入的金銀數量迅速增加,而銅產量一直不高。導致市面上銀賤銅貴.........”

  秦牧忍不住打斷他道:“許卿,我大秦發行的銅幣不多,只不過是用以輔助流通而已,銀賤銅貴當不至于導致嚴重的問題吧?”

  “陛下,這只是其次。最要的原因在于,銀質龍幣成色足,流通到市面上后,有不法之人便會從銀幣上磨下一些銀屑,只要少磨一些,便不易察覺,依然可當足量銀幣使用;

  而這些不法之徒通過這種手段,積少成多。只要磨一百個龍幣,就可以多得出一個龍幣的銀屑。最后你也磨,我也磨。久而久之,市面上流通的就全是磨損過的銀幣,百姓拒收,銀行收回也是虧損。”

  秦牧疑惑地說道:“為了防止此類現象,當初不是在銀幣邊沿壓了豎齒了嗎?”

  “陛下,現在被磨去的。就是這些豎齒。只要一次磨少點,依然難以覺察。”

  “那些這邊沿的豎齒可不可用鉛來代替銀?”

  “回陛下。臣嘗試過,這樣不但會增加鑄幣的成本。而且很難保證鑄出來的銀幣吹時仍有顫音。另外,現在就是兩個平面,一樣多有磨損。”

  秦牧掃了殿中眾臣一眼,問道:“諸位大臣可有良策?”

  宋部尚書宋應星說道:“陛下,臣建議把邊齒鑄得更細更短一些,這樣不法之徒只要磨去一點,就會很明顯,難以再花出去,即便仍有人磨屑,朝廷的損失也能降到最小。”

  許英杰答道:“宋尚書所議,下官也想過,這雖然可以減少朝廷一部分損失,但仍是治標不治本之策。”

  內閣大臣路振飛說道:“劣幣逐良幣,是歷代都難以杜絕的頑疾,能盡量減少損失已經屬不易,要想徹底杜絕,只有全面以紙質龍幣代替銀質龍幣流通,方有可能;

  但此事只能循序漸進,若貿然收回所有銀幣,全面發行紙幣,恐怕又會引發信譽危機,臣建議還是先采取宋尚書之策,先盡量減少朝廷的損失,等時機成熟,再逐漸加大紙幣的發行量,以代替銀幣。”

  路振飛所言,得到了不少大臣的附議。

  秦牧也點了點頭。

  他的腦袋里,卻在浮現一幅情景,無數的人拿到了銀幣后,都會鬼鬼祟祟地先磨下一頂點銀屑,無數的人在磨,無數個完好的銀幣在迅速地變瘦,無數的銀屑在掉落.........

  靠!朕省吃儉用,你們不勞而獲,把朕省下的錢都裝進了自己的荷包.........不甘心啊。

  “諸位大臣就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

  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馬里欽科諾夫只能把兩千兵馬收攏起來,迎著阿爾斯楞阻擊而去,雙方在草原上殿開了一場讓人驚心動魄的血戰。

  且說李定接到稟報,得知阿爾斯楞成功把敵人的主力逼出來血戰之后,考慮到秋明城里的守軍已不多,于是立即又派出參將張耀率領兩千人馬,繞過雙方鏖戰的戰場,直奔秋明城而去。

  秋明城建于萬歷八年,目前城中有人口一萬左右,而留在城中的守軍只有四百人,城墻以石條為基,以土坯為墻,鄂畢河支流托博爾河自城邊流過,建城時引托博爾河為護城河,寬達八丈。

  吳山東率軍迅速殺到城外,此時雖然還沒有下雪,但天氣已經很冷,泅渡護城河的話恐怕會讓很多人染上風寒。

  于是他讓人砍伐原木,用戰馬拖來,先扎成橋,城頭的守軍因為人少,不敢貿然出擊,只能眼睜睜看著。

  “轟.....”木橋扎好之后,吳東山一聲令下,十枚火箭彈狠狠地朝秋明城南門轟去,一時火光沖天,震耳欲聾。

  木質城門被轟飛,門洞上的城門樓被炸塌,嘩拉地倒下來,煙塵滾滾,瓦片紛飛。城門樓附近的守軍被轟得支離破碎,死無全尸。

  這是一種不對稱的戰爭,本應占盡優勢的守城一方,在秦軍強大的火力打擊下,卻是如此不堪一擊。

  把城門樓轟得七零八落之后,硝煙未散,城外的秦軍就抬著長長的木橋沖到護城河邊,吶喊陣陣,把木橋駕到護城河上,緊接著,千軍萬沖過去,殺聲如潮。

  正在二十里外與阿爾斯楞血戰的馬里欽科諾夫,看到秋明城方向騰起黑煙,心中暗道不好,連忙下令撤退。

  此時雙方已經殺紅了眼,草原上鐵蹄紛亂,驚天動地,吶喊聲,嘶鳴聲,刀劍聲,交織如潮,到處是尸體,血匯成溪,雙方殺了個旗鼓相當,傷亡都十分慘重。

  馬里欽科諾夫的撤退命令一下,哥薩克騎兵便要脫離戰場。阿爾斯楞及時地大吼道:“兄弟們,沖,敵人要逃跑了,秋明城被大將軍派兵拿下了,沖,擊潰他們......”

  阿爾斯楞身先士兵,一馬當先,緊緊地斯咬上去,想要退走的哥薩克人無心戀戰,士氣大跌,卻又擺脫不了蒙古大軍的纏斗,形勢一下子大變。

  幾千蒙古騎兵如同浪潮一般沖上去,愈戰愈勇,“阿啦!”“阿啦!”一浪浪的吶喊聲排云而上,一陣陣的箭雨掠空而起,遮天蔽日。

  蓬!阿爾斯楞那巨大的狼牙棒狠狠地砸落,把一個敵人砸得頭盔盡碎,整個腦袋如西瓜一般暴開;

  他連看也不多看一眼,急催戰馬,又如餓虎撲食地向前面一個敵人沖去。

  在他身邊的蒙古士兵,就象草原上的狼群在追逐著飛奔的黃半,死咬不放,激烈的沖殺,士氣如虹。

  馬里欽科諾夫見擺脫不了阿爾斯楞的追擊,急得兩眼冒火,他明白,自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不應該下令撤退的,不應該的......

  世上沒有后悔病,其實就算馬里欽科諾夫不下令撤退,看到秋明城騰起來黑煙,他手下的士氣也會低落,最后仍免不了落敗的命運........

  而落敗意味著什么呢?可能是被屠戮一空........

  ps:求訂閱,求推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