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后仰跳投

  (求收藏啊!!不要吝嗇你的一下點擊,會給作者帶來無限動力的!!收藏一個一個的漲實在讓人很傷心)

  歷史的腳步跨入了1982年,圣誕節的假期也隨著跨年鐘聲的響起而行將結束。

  甘國陽這個假期過的很充實,他只要有時間就會往大內特燒烤店跑,帶著朝拜的心情去見“大北斗”維爾特•張伯倫。張伯倫在圣誕節后并沒有離開,而是待在了瑟蒙德的燒烤店里。

  張伯倫的出現吸引了大量的舊金山球迷,很多人跑到大內特燒烤的目的不是為了吃飯,而是見一見張伯倫并和他合照要簽名。

  張伯倫的脾氣倒是出奇的好,有求必應,經常從早上到中午都在和他的球迷合影留念。但是下午張伯倫就不見了身影,因為下午他要和他的小伙伴打球。

  在見到張伯倫之前甘國陽一直認為自己已經非常有天賦了,可是在維爾特身上,甘國陽才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天賦,什么是非人類,什么才是籃球皇帝——雖然這個皇帝已經開始“垂垂老矣”。

  “加油,甘,我還沒用力呢!你的腳步很不錯,我幾乎要被你轉暈了,但是……你還是太慢了!”

  “嘭!”一聲拍球的的聲響,甘有為給甘國陽買的斯伯丁籃球便像一個排球般被張伯倫一巴掌從空中拍飛到了場地外面。

  “哦不,維爾特先生,我還是沒辦法在你頭上得分。”被一個大帽扇的有些暈頭轉向的甘國陽無奈地說道,他無法想像面前的這個巨人已經46歲“高齡”了。

  “維爾特在球場上對新人一向都毫不留情的,這點倒是和拉塞爾一樣。”站在一旁看著的內特•瑟蒙德說道。

  “別把我和比爾•拉塞爾那個家伙相提并論,你不覺得我要優雅許多嗎,哪怕是我的蓋帽?哈哈哈哈!”張伯倫用優雅來形容自己,在旁人看來可能有些可笑,像他這樣身軀巨大,蓋帽如同打排球的家伙,怎么看都是球風粗魯野蠻的球員。

  不過甘國陽卻能理解張伯倫所說的“優雅”這個詞。因為在這幾天的接觸中甘國陽發現,無論他怎樣利用身體與張伯倫進行對抗,張伯倫都絕少主動發力,而不用說做小動作了。

  而且,張伯倫蓋帽雖然看似大力野蠻,卻極其干凈。他從不在甘國陽球還未出手的時候起跳,而是在球飛到半空中的時候,才高高躍起伸出長臂把球拍飛。這種蓋帽方法體現了張伯倫高超的預判能力和驚人的彈跳。

  也就是說,張伯倫的防守是純靠技術與意識,絲毫不去利用他變態的力量或者其它歪門邪道。

  “沒錯,您總是可以在空中就把球給拍出去,而且從來都不會犯規。”甘國陽從場外把球撿回來,并說道。

  “哈哈哈聽到沒有內特,這個小家伙真是挺了解我啊!”張伯倫聽了甘國陽的話,出乎意料的開心,就像一個小孩子聽到老師表揚他一樣。

  甘國陽不知道,張伯倫雖然有著火星人一般的身體素質,但他卻很討厭被人認為他只是在靠自己的身體打球,他希望向別人展現出自己的籃球技術。

  所以張伯倫打球非常的干凈,無論對手多么的粗野他總能保持冷靜和克制,因而他也保持著NBA最長不被罰下場的記錄。

  現在他聽到甘國陽稱贊他打球技術好不犯規,自然很開心。

  “維爾特先生,我們再打一個回合吧?甘國陽拿著球再次“不知死活”地提議道。

  在幾天的一對一練習中,甘國陽竟然一球未進,雖然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甘國陽堅持要用內線技術在三秒區里,同時在張伯倫頭上得分,可是一球都沒進確實太夸張了。

  甘國陽幾乎把自己會的所有招數都用上了,尤其是他的得意技“翻身跳投”。可是在張伯倫面前,這個高中賽場上屢試不爽的招數卻變得又慢又笨拙,要么被蓋飛,要么在干擾下投不進。

  甘國陽現在好歹也是一個高中籃球明星了,況且他還身具特殊的天賦,竟然在一個已經退役十多年的NBA球員面前打的毫無辦法,好像一個從未接觸過籃球的人一般。

  “好吧,小朋友,我想看看你還有什么樣的招數。如果今天你能進一個球的話,我以后就帶你去洛杉磯的大西部論壇球館最前排看一場湖人的比賽。”張伯倫點了點頭,還許下了承諾要帶甘國陽去看湖人的比賽。那時候湖人的前排座位坐的可都是好萊塢明星大腕啊。

  張伯倫這幾天過的很開心,作為NBA著名的花花公子,號稱上過兩萬個女人的傳奇,他終生未婚未育,始終沒有成立自己的家庭,所以在圣誕節這個家庭團聚的日子他才跑到了老朋友這里。

  在這里他不僅能體會到家庭的一絲溫暖,還遇到了甘國陽這樣一個有趣的年輕人陪他一同享受籃球的樂趣。

  張伯倫甚至想,要不要故意放水讓甘國陽進一個,防止這個小家伙受挫太嚴重而不再愿意和他打球。

  不過當甘國陽拿著球開始做動作的時候,張伯倫開始感覺到也許不需要他來放水了。

  這次甘國陽沒有再像之前那樣,持球后立刻從面筐轉背筐,因為他早已知道在背身的情況下無論他自認為自己的技術多么好,都是沒有辦法撼動張伯倫這尊大山一分一毫的。

  所以,他不再與張伯倫做直接的對抗,而是利用面筐的腳步和運球躲開張伯倫,尋求出手的空間。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張伯倫身體素質再怎么強悍,畢竟也已經46歲了,歲月不饒人。甘國陽的面筐腳步雖然不純熟,但勝在靈敏快速。

  甘國陽從右側向內面筐切入,腳步非常零碎,讓人判斷不出是向突破還是佯攻。這時他突然一個急停,持球向外一拉,緊接著右手抱球一個右轉身,幾乎就把向內側移動的張伯倫完全甩開。

  但甘國陽的轉身技術還沒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所以在轉身以后他還要稍作調整才能投籃。而這一調整,張伯倫已經反應了過來,如獅子搏兔般張開雙臂撲了上來。

  不過,甘國陽并沒有因為面前的大山壓來而猶豫,他在離籃筐10尺(3米)左右的位置起跳投籃。

  張伯倫因為一開始的防守失位,已經沒有辦法再等甘國陽把球投到半空中再出手封蓋了,他見到甘國陽起跳投籃,也同時起跳,伸出了他的長臂去封阻甘國陽的投籃。

  張伯倫雖然彈跳和速度已經遠不及年輕的時候,但是他的意識、判斷以及變態的身高臂展都還在,在他看來甘國陽這球雖然腳步很不錯,停球轉身也很突然,但還是太慢了,依然無法逃過他的魔掌。

  可是,當張伯倫感覺到指尖快要碰到甘國陽手中的籃球時,卻發現,球離自己的手指越來越遠。

  “后仰跳投!”張伯倫腦子里冒出了這個他無比熟悉的名詞,因為這也是他曾經無所不包的武器庫中最具殺傷力中的一種。

  確實是后仰跳投,這門技術對所有的球迷來說都具有著一層神圣的意義,它好似一門至高絕技,凡是真正掌握了他,就能獲取NBA的最高榮耀。在后世,一個23號和一個24號把這門技術發揮到了極致,也因此獲得了無上的成就。

  而在1982年,23號正在讀大學,24號則還是一個四歲小孩。事實上在這個時候,后仰跳投的代言者,正是甘國陽面對的巨人——維爾特•張伯倫,這個無所不能的家伙。

  不過也許是張伯倫的得分手段實在太豐富,而且作為一個內線,他還有許多更為輕松的得分方式,所以后仰跳投很多時候都成為了張伯倫展現自己技術的手段,而不是摧毀對方武器。

  現在,甘國陽在祖師爺面前耍起了大刀,使出了這門絕技。只見球在空中飛行的很快,弧線很平,因為甘國陽在后仰的狀態下發力不充分,必須降低弧線來使球能夠飛到籃筐。

  球磕在了籃脖子上,但并沒有彈開,而是又在籃板上碰了一下,掉下來在籃筐邊沿彈了幾下,“刷”球在“猶豫”了一會兒后還是選擇了投入籃網的懷抱,球進!

  “耶斯!”甘國陽見到球最終還是進了籃筐,用力地揮拳表示慶祝,同時也暗暗慶幸自己的運氣好。

  他是抓住了張伯倫打球“優雅”的這一特點,知道對方喜歡“技術性擊敗對手”。既然如此,甘國陽就索性用技術對技術,同時依靠自己年輕速度快的優勢,外加出其不意的進攻套路,打了張伯倫一個措手不及。最后憑借著一點運氣,終于投進了和張伯倫單挑以來的第一個進球。

  “哈哈,你的后仰跳投竟然進了,雖然有運氣成份,但我以后還是會帶你去洛杉磯看比賽的,真是我的承諾。”張伯倫這種高傲的人對自己的承諾看得比什么都重。

  “謝謝張伯倫先生!”甘國陽進球的興奮勁頭還沒有過去,又聽到張伯倫會履行諾言,自然更加開心了。

  “不過,你的后仰跳投是臨時學的吧?你的姿勢可是一點都不正確。”這時張伯倫不忘給甘國陽潑冷水。

  確實,甘國陽這后仰跳投純屬靈機一動,照著自己記憶中的動作向后一跳就把球投出去,就算是“后仰跳投”了。

  事實上“后仰跳投”這門技術看上去簡單,不就是跳投的時候往后倒嗎?要把他學會也不是什么特別困難的事情,可是要將它運用好,在比賽中發揮作用,那可是難上加難了。

  “沒錯…我就是隨便向后一跳,然后把球投出去了…”甘國陽也實話實話,他就是蒙的。

  “所以你的滯空很差,手臂的發力也不對,球的弧線太平。你的球不是投出去的,而是扔出去的。”張伯倫一眼就看穿了甘國陽后仰跳投的蹩腳之處。

  甘國陽也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越發覺得自己能進一個球真是狗屎運。

  “我來教教你該怎樣后仰跳投吧!內特,我們也好久沒有單挑了eon(來吧)!”張伯倫看來是想好好教導一下華人小子到底什么才是后仰跳投,而且他還要拉上內特•瑟蒙德!

  “好吧維爾特”瑟蒙德聽了,沒有猶豫就脫下來自己的外套站到了球場上。

  這下可真是有好戲看了,甘國陽沒想到這兩個曾經球場上的好友兼對手,現在要在這里為了他來一次籃下攻防對抗。如果被外界的人知道了,少不得要被媒體記者大炒特炒一番。

  而現在,這場復古之戰的觀眾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甘國陽。

  張伯倫的進攻在NBA的歷史上是震古爍今,而瑟蒙德在防守端卻也絕對是數一數二。兩人在NBA賽場的巔峰對決,就是1967年的六場總決賽大戰,最終瑟蒙德仰望著曾經的偶像,跨過自己步入王座,捧起了沃爾特•布朗杯。

  現在,兩個早已卸甲歸田的中年男人,沒有了年輕時的血氣方剛與雄心壯志,拿著籃球站在了這個只有一個觀眾的小小籃球場上,繼續著他們宿命中的對決。只是這次對決少了些生死相搏,多了一分老友相惜。

  甘國陽在一旁是眼睛眨都不敢眨,他知道高手對決從來都是在一瞬間分出勝負。

只見兩個巨人一個持球背朝籃筐站在籃下,一個用左手頂住對方的背,右手高高舉起隨時準備封堵;兩人似乎回到了1967年的那場大戰,那場10年中唯一沒有綠色的總決賽  張伯倫稍作調整,巨大的身軀開始移動。雖然已遠離職業賽場近十年,他運球的身手依然矯健而協調。只見他以左腳為軸,整個身體向左手邊轉,同時右手運球向內擠。

  而瑟蒙德放在張伯倫背上的手早就察覺到了張伯倫的動向,在張伯倫身體還沒有完全越過自己的時候,一個跨步橫移用身體擋住了張伯倫的去路。

  同時用他強壯的身體不斷制造身體接觸,擠壓張伯倫的活動空間,這也是瑟蒙德在防守中的一大特點,擅長身體接觸,同時又不至于犯規,甘國陽在這方面可以說是深得真傳。

  但張伯倫是何許人也,NBA歷史上就沒有人能夠防住他。他在遭到了瑟蒙德的封堵與貼防后,并沒有硬往里擠,雖然他的身體素質比瑟蒙德還要好。

  張伯倫整個身體突然一松,好似放棄了和瑟蒙德的對抗,轉而整個人往后一拉,與瑟蒙德錯開了一段距離。緊接著甘國陽就看到,張伯倫巨大的身軀像比薩斜塔一般躍起在空中,球出手,“后仰跳投!”

  這個套路和甘國陽剛才的施展的如出一轍,可這才是真正的后仰跳投,從起跳到后仰到準備投籃到球出手,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唯一的一點缺憾就是張伯倫的投籃姿勢有點怪,感覺他不像在投籃,而是單手把球推了出去。

  而瑟蒙德的反應也非常之快,看來他對張伯倫這招也是早有準備,他在張伯倫向后跳的瞬間也高高躍起,伸出他可怕的長臂去封堵張伯倫的出手。

  不過張伯倫實在是太高了,7尺1的身材比瑟蒙德整整高出了2寸,球還是擦著瑟蒙德的指尖飛向籃筐。

  “嘭!”一個干凈利落的正面打板,球進!

  這個球加起來也不錯兩三秒鐘的時間,作為內線球員一旦打入三秒區肯定要快速結束戰斗,否則就三秒了啊。

  但從中甘國陽才第一次直觀地體會到了什么是高手的對決,什么是巨人的對抗。他能夠聽到兩人的肌肉在碰撞時的聲音,能夠看到他們的純熟無比的技術,能夠感受到兩個人對抗時內心的嘶吼。

  雖然戰火早已熄滅,但對籃球的熱愛從未冷卻。

  “嘿小子,怎么樣?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已經用這招在無數人頭上拿下30、40分了。”張伯倫球進后看著還有些發愣的甘國陽,得意地說道。

  “這就是后仰跳投嗎?”

  “是啊,想學嗎?我教你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