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籃球政治

  在21世紀,體育運動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蓬勃發展,其中現代體育運動的一大趨勢就是去政治化,但凡和政治掛鉤的東西,總給人感覺從毛孔中透著血的味道。

  但在上世紀后半葉,冷戰時期,體育運動,尤其是奧林匹克運動,不可避免地和政治掛上了鉤,運動場上的角逐也成為了美蘇冷戰斗爭的延續。

  所以,當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集體抵制1980年蘇聯奧運會后,在四年后的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蘇聯同樣帶領著一批社會主義國家拒絕參加這屆奧運會。

  不過,1984年在美國舉行的奧運會上,有一只代表隊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就是同樣身處社會主義陣營,并且是世界第二大社會主義國家的中華人名共和國奧運代表團。

  這其中的歷史原因和背景深刻而復雜,不過在這個歷史性的過程中,有兩項運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項就是中國的國球,乒乓球。

  在1971年,中美還未建交的時候,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和一小批美國新聞記者抵達北京,他們成為自1949年以來第一批獲準進入中國境內的美國人。

  之后雙方進行了一場乒乓友誼賽,中國的國家領導人作為觀眾出席了比賽。

  而這次兩國乒乓球隊的友好往來,也成為了推動中美兩國關系正常化進程中一個重要的象征件。

  緊接著在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便跨過太平洋訪問中國,實現了中美關系到正常化。

  這次以乒乓球為“先頭兵”的外交活動,在歷史上也被冠名為“乒乓外交”,“小球推動打球。”

  不過1972年以后,中美只是關系正常化,還沒有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直到70年代末期,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中美建交被提上了兩國外交事務的議程。

  而就在這個時候,另一項運動發揮了1971年時乒乓球所起到的作用,那就是一項大球運動——籃球。

  1978年,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和女子籃球隊一道訪問了籃球最強國美國。

  當時以張衛平為代表的國家男籃,前往了紐約、洛杉磯、格林斯伯勒、華盛頓、紐約等城市,和美國的大學籃球隊,像著名的ucLa,維克森林魔鬼執事等球隊打了幾場友誼賽。

  緊接著在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便正式建交,擁有了合法的外交關系。

  雖然不能說1971年的乒乓球友誼賽和1978年的籃球賽推動了中美關系的進步,但不得不承認,兩項賽事確實做到了兩國正常交流試驗田的作用,也表明了競技體育這種“既競爭又合作”的活動,和國家外交之間存在相似性。

  隨后在1979年中美建交以后,1978年NBa的總冠軍球隊,來自美國首都的球隊華盛頓子彈應邀訪華,體育運動再次成為了兩國交流的潤滑劑。

  當然,在中美雙方的友誼賽上,子彈隊打得中國隊是毫無脾氣,也是讓中國籃球運動員第一次見識到了世界最強籃球國的最高水平。

  時間的指針撥到了1985年,距離上一次中國男籃訪美已經過去了7年多,當年那一屆男籃球員已紛紛退役,新一波的男籃健將們開始為中國籃球的事業而奮斗,不過他們的教練還是大名鼎鼎的錢澄海錢指導。

  這一次,他們是收到了NBa方面的邀請,在NBa的休賽季前往美國,展開為期一周的籃球訪問活動。

  這一次的訪問活動和1978年那次充滿政治寓意的訪問不同,在斯特恩的盤算下,這將是NBa商業帝國向中國大陸伸出觸手的第一步,充滿了濃厚的商業氣息。

  只不過對于中國男籃來說,他們并不知道對岸那個精明的猶太律師心中的想法,錢澄海指導主要還是希望男籃的小伙子們能夠去美國好好見識一下籃球最強國的最高水平,希望他們能夠在眼界和心氣上有一個質的提高。

  當中國男籃乘坐飛機抵達紐約的時候,已經是1985年六月中旬,此時正當時NBa總決賽剛剛偃旗息鼓,同時選秀大會還沒有開始的“風平浪靜”階段。

  此次男籃的訪問團是一個擴大團,除了國家隊的成員,工作人員,教練員外,還有各地方隊的一些精英球員,他們都有機會入選新一屆的國家隊,來參加1986年的男籃世錦賽。

  “小鹿,看到沒,這就是老美的計程車,可比你們北京的夏利好多了……就是這顏色有點丑,一溜黃色的。”坐在前往目的地酒店的大巴車上,一個戴著眼鏡的高個子對旁邊留著一腦袋針一樣的頭發,像個刺猬一樣的小個子說道。

  “北京那最牛叉的,是雪鐵龍出租,那裝飾那感覺……不過,確實比美國這黃皮子差點,你說我們那兒黃皮全是小面包,他們這兒倒是大轎車……美國這車可真多,真不知道北京啥時候能變成這樣。”被稱呼為“小鹿”的刺猬頭小個子,就是來自北京首鋼的球員,閔鹿蕾。

  他當然不知道,再過幾十年,北京將車滿為患,比紐約還要可怕。

  坐在他旁邊的,就是男籃的主力內線,來自山東的大漢宋濤。

  由于閔鹿蕾屬于“擴編”人員,他并沒有入選男籃正式大名單,之前也沒有代表國家隊征戰1984年奧運會,所以到了美國以后看什么都新鮮。

  而宋濤雖然同樣沒有參加1984年奧運會的正式比賽,但他卻是那一年中國奧運代表團在入場儀式上的旗手。

  原因就在于,宋濤在正式參加比賽前,名單都已經確定,卻有一位老球員找到主教練錢澄海指導,希望在退役前參加一次奧運會,所以想新隊員可以讓一讓。

  宋濤成為當時男籃隊伍里年齡最小的球員,自然就這樣被做通“思想工作”而臨時退了下來,作為補償,他以代表隊旗手的身份在開幕式上好好風光了一把。

  正因為如此,對于紐約的許多新事物,他倒還算見怪不怪。

  當一行15人抵達NBa為男籃安排的紐約東48號大街的洲際大酒店時,正好是紐約人用晚餐的時間。

  “唉呀媽呀,這酒店高級的……這住一晚得多少錢啊?”閔鹿蕾在下車后抬頭看了看富麗堂皇的洲際酒店,不禁問道。

  “你管那么多干嘛,反正又不是咱掏錢……不過這酒店可比在洛杉磯的奧運村強多了,據說是四星級的酒店呢。”宋濤不禁想起了住在奧運村的經歷。

  “這玩意兒才四星級?我怎么覺著比北京的五星級還要高檔的多啊?這資本主義國家真是腐朽啊……”閔鹿蕾不禁感慨道。

  兩個人閑扯完了趕忙跟著眾人一起走進了洲際大酒店的大廳。

NBa方面之所以把住處安排在這里也是有原因的,既然洲際酒店的名  里有“洲際”(Intercontinental)這個詞,說明這個酒店還是經常承接國外客戶的業務的,其中當然也包括來自中國的客人。

  所以,當中國男籃一行人進到大廳后一聽那些服務員說的話,發現他們竟然會說一些簡單的中文。

  “這里的酒店員工都要經過專門的外語培訓,現在中國的客人越來越多,所以中文已經是他們必備的交流語言了。”隨行的翻譯人員聽了NBa的接機工作人員的解釋后翻譯道。

  當國家隊的球員們被安排到了各自的房間,稍稍放松一下長途旅行而勞頓不已的身體時,集合的時間又到了,因為晚上在酒店的一個小禮堂里,NBa官方將為中國男籃訪問團舉行一個隆重的接待儀式。

  “哎宋濤,我聽說咱們有個中國人現在就在美國打球呢,據說還打的挺不錯的,他是哪個地方隊的,我以前怎么從來沒聽說過?”閔鹿蕾總是對任何事物都保持著極強的好奇心,作為隊中的新人,他和同樣年輕的宋濤關系一向很好。

  “我聽門翻譯說過,確實有個中國的球員在NBa打球,還打的挺有名氣的,據說都進了那個什么全明星了!不知道他今天晚上會不會來……哎,門翻譯,那個在美國NBa打球的中國人是個什么情況啊?”宋濤上前和一個人問道。

  門翻譯就是這次男籃的翻譯員門雷,一個戴著厚厚的眼鏡,一副學者臉的家伙。

  “這個啊,我也只是聽美國這邊的朋友說的,據說他是從中國移民過來的,從美國的高中、大學一路念過來,后來拿了個大學聯賽的冠軍,然后就進了NBa了,聽說他挺厲害的。”

  在尚未完全開放的中國,中國男籃的球員對甘國陽這名來自祖國大陸球員的消息,全都是“據說、聽說”,沒有一點兒確切的信息。

  “又是據說,不知道他能有幾斤幾兩?”男籃隊伍中有“拼命三郎”稱號的呂錦清聽后說道,他一向都天不怕地不怕。

  “好了,能在美國打球,肯定是很了不起的,中國人可別看不起中國人,到時候上場走走你們就知道了。我們快走吧,人家在等著我們呢。”主教練錢澄海指導說道。

  錢澄海教練國際大賽經驗豐富,他對甘國陽也并不了解,但和美國球隊的多次打交道讓他明白,美國籃球和中國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天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