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回 劉備交兵任縣尉 典韋裸衣戰張飛(8)

  韓虎鬧出這么一場力分二將,比武也就到此為止。張飛、典韋此戰打得痛快淋漓,也無心再戰。南燁、劉備、關羽一致裁定,二人此戰不分勝負,以平局收場。

  劉備拍著張飛的后背贊道:“三弟真萬人敵也!洪飛亦是。”

  南燁自然不甘示弱,也拍著典韋贊道:“洪飛古之惡來也!翼德亦是。”

  兩人說完哈哈大笑,張飛和典韋撓撓頭都有些不好意思。關羽此時在一邊瞇著眼,板著臉搭腔道:“他們倆一個是萬人敵,一個是古之惡來,那將他們一舉推到的韓虎又該當如何?豈不是天神下凡?”

  南燁和劉備都沒想到平日不茍言笑的關羽也會湊趣玩笑,聞言一愣之后笑的更加厲害。南燁知道關羽平時話不多,但每次說話都能找準關鍵,卻還不知道他板著臉開起玩笑也這么厲害,堪稱冷面笑匠。看來這位武圣也是一個懂得幽默的凡人,并非不食人間煙火沒有七情六欲的神仙。

  張飛一聽二哥關羽說韓虎最為厲害哪里服氣?爭辯道:“若不是俺與洪飛交戰百合沒了力氣,哪兒會被韓虎推倒?這一戰算誰贏皆可,就是不能算韓虎贏。”

  典韋在一旁也點頭稱是,自己輸給張飛不丟人,可是要輸給憨虎,這人可丟不起。這時候他和張飛倒成了一個戰壕里的難兄難弟了。

  見到這一幕,南燁突然想起了一個“一龍分二虎”的典故,說的是劉、關、張桃園結義之前的故事。

  話說張飛在涿郡賣肉,在他家門口有一眼井,肉就掛在井里。張飛力氣大,井口壓著一塊千斤巨石。因為這石頭太沉了,平常人誰也搬不動,肉掛在井里從來沒有丟過。

  日子一長,張飛便夸下海口:“誰能單手力托千斤石,我就讓他白割走一刀肉。”過了很久,也沒有人能拿走他的肉,張飛干脆就在門口掛了個牌子,上面寫著:“單手提此石,割肉你白吃。”

  這一天,關羽推著一車綠豆在此處路過。一看見那牌子就把車停在了一邊,不聲不響走到井邊,左手搬起了千斤石,右手一提就把肉取出拿走了。

  張飛回家一看肉不見了,氣的火冒三丈。聽人說是一個紅臉大漢取走了肉往城里去了,張飛便直接追到了城里的集市。到了集市,他一眼就看到了關羽的綠豆攤子,旁邊還放著一大扇豬肉。

  張飛一見,氣就不打一處來。可是找茬打架又說什么呢?明明是自己寫的牌子讓人家白拿了豬肉。想要回去吧,又覺得沒有臉面,出不了這口氣。

  于是張飛走到關羽面前,問他:“所賣何物?”關羽瞇著眼答:“是綠豆。”張飛左手抓了一把綠豆用手一碾就成了碎面兒,右手又抓起一把碾成了碎面兒,而后道:“俺看分明是豆粉,哪里是綠豆?”

  關羽一看這個黑臉大漢來找茬,抬手便和張飛打在了一起。從集市東頭一直打到集市西頭,又從西頭打了回來。真是難分難解,不分勝敗。只打得天昏地暗,也沒有人敢上去拉架。

  正在這個時候,從西邊來了一個推小車的,車上都是草鞋與葦席,正是劉備。只見劉備躲也不躲,把車子橫在了道路中間看他們二人打架。

  張飛不管三七二十一,伸手就去抓車把,關羽也不含糊,馬上去抓另一個車把。倆人一奪,小車立刻就散了架。張飛關羽一人舉起一個車轅子又打了起來。

  木頭的車轅哪兒禁得住關、張兩個猛人當兵器用?磕碰了幾下之后便斷成數節,兩人又開始雙手握在一起角力。

  再說劉備,眼見自己的車子被毀掉,席子草鞋滿地都是,也不在乎。只因為打架的這兩人本領非凡讓他十分佩服。劉備心想:當今國難當頭,正是用人之際,人才不就在眼前嗎?于是他分開眾人上去勸架。

  看熱鬧的人一看他身材不壯,唇紅齒白,不像是個有力氣的人,就紛紛勸他不要去。劉備笑笑也不說話,不慌不忙走到關羽、張飛二人中間,抬起雙手一分。正在較勁的張飛和關羽竟然就被分開了。

  兩個大漢面面相覷,一下子就都服了,于是兩員虎將皆拜劉備為大哥,這就是桃園三結義的前奏。后來劉備稱帝,關、張輔佐,所以這個典故被稱為“一龍分二虎”。也有老人說劉備的武藝比關、張二將還強得多。

  南燁自從見過劉、關、張三人之后,就認定這個典故是瞎編的,武力值73的劉備怎么可能比關羽、張飛還厲害呢?可是今日一見韓虎竟將張飛、典韋都推了個跟頭,他又覺得或許傳聞屬實。劉備多少也會武藝,分開力盡的關羽、張飛應該也不是難事,只不過關、張二人因此就拜服劉備就有點扯淡了。沒見張飛、典韋一個個都不服韓虎嘛!

  這打完了架,就該談正事了。南燁將劉備、關羽讓進中堂落座。張飛、典韋兩個人渾身是土,滿頭大汗,便先去梳洗。這倒正合張飛心意,他是坐不住的性子,又和典韋不打不相識,便借著梳洗為名,光著膀子拉著典韋找地方拼酒去了,估計是想在酒桌上見個勝負。

  且不提張飛、典韋何處飲酒。單說南燁三人落座之后,劉備便道:“光華近日擺擂講法公事繁多,或許還不知朝廷封賞功臣一事吧。”

  南燁搖頭道:“我連玄德何時到的洛陽都不知道,更別提朝廷封賞了。”

  劉備道:“朱中郎因討賊有功獲封車騎將軍,河南尹。孫文臺獲封別部司馬。我師與皇甫將軍也各有封賞。前日備也得了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一職,過幾日便要上任去了。今日是特來與法師辭行。”

  南燁一聽劉備得了官職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一聲張鈞休矣。看來他昨日進宮就是去為劉備請封。現在張鈞應該已然入獄。

  “要不要救他?”一個念頭在南燁腦中一閃而過,便馬上被他壓了下來。此時此刻,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去得罪十常侍實在殊為不智。與張鈞的性命相比還是自己的小命比較重要。

  作為一個現代人,南燁有這種想法十分正常。在當今這個利益至上的社會,誰不是各家自掃門前雪?又有多少人會去做舍生取義的事?南燁的行事準則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他絕不會去為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送死。再說死在靈帝和十常侍手中的忠臣義士多了去了,他要救也救不過來。

  劉備見南燁聽了自己的話臉色數變,非但沒有恭喜自己,反而有些憂郁,便奇怪道:“光華不說話可是有什么心事?”

  南燁并不敢向劉備提起張鈞為他請封入獄之事,誰知道以仁德著稱于世的劉備聽了這事兒會不會冒險去搭救張鈞,萬一劉備求自己一起去救此人,那可就真是騎虎難下了。于是定了定心神道:“玄德此去任職我本該恭喜,可是我剛才心血來潮起了一卦。按卦中斷,玄德此去并不能盡如人意,反而會惹上不小的麻煩。”

  劉備與南燁相處了也不是一兩天,他深知南燁為人。雖說南燁法師平時愛開玩笑,總說些不著邊際的話。可關鍵時刻從不虛言,而且每言必中。老師盧植就曾被南燁救過一命。此時聽南燁說自己會惹麻煩就是一驚,急忙問道:“不知法師所言是何麻煩?可有對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