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一回 得圣眷南燁二拒官 設鏢局護商走長安(9

  司馬俱沒想到此時竟然還有人力挺自己,感動的眼淚差點掉下來。他向山上一望,原來是自己的幾個親信湊在了一處正要下山。

  徐和、吳霸、司馬俱三人在賊兵之中各有親信。司馬俱的親信見幾個小頭目鼓動眾人,不敢輕舉妄動,先是趁亂湊到了一起之后才出言投降。

  那些本想投降的賊兵見有人帶頭也聚攏過來。張白騎與徐和單挑前所說的話,他們都聽的一清二楚。全都知道這震遠鏢局是南燁法師的買賣,若是投降興許還有可能像張白騎一樣加入南燁法師的鏢局,那可比在山上做賊強得多了。

  幾個小頭目見有人帶頭反水頓時急了,領人攔住司馬俱的親信道:“你等要是敢下山投降,我便不客氣了!”

  司馬俱的親信此時也聚起了一百余人,有了底氣道:“你待怎樣?我還怕你不成?”

  兩撥山賊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對峙起來,反而把勸降的司馬俱晾在了一邊。南燁見山賊們吵成一片也是心煩,他從沒想到過勸個降也這么麻煩,看來還要典韋出馬鎮場子才行。于是將典韋叫到身旁囑咐了一番。

  典韋得了命令打馬上前一聲大吼道:“俺乃南燁法師親衛統領典洪飛!誰敢與俺決一死戰?”

  這如雷般一聲大喝果然將山上群賊都震住了。他們可是親眼看著典韋飛戟斬了大當家徐和,誰敢和他交戰?而且典韋一報名,山賊們才知道他便是南燁法師的親衛統領,這名頭可嚇人。南燁法師親衛那是可以力敵大賢良師黃巾天兵的存在,這親衛統領豈不是更加厲害?

  典韋見震住了群賊又是一聲大喝:“你等降又不降,戰又不戰,卻是何故?南燁法師有令,投降者跪地不殺,不降者定斬不饒!”

  聽典韋這么一喊,山賊們更加驚懼,難道說南燁法師也在此處?有膽小的噗通就跪下了。那些想要投降的見有人下跪便也都跪在了地上。

  幾個小頭目不敢來戰典韋,可又不想投降。他們還指望著人多勢眾一擁而上將這什么震遠鏢局給打劫了呢。此時見司馬俱的親信都跪下了,便想要殺人立威。覺得只要殺了這幾個帶頭的投降派,其他人就會聽從他們號令。

  司馬俱見幾個小頭目舉起屠刀要加害自己親信頓時睚眥欲裂,也不管手中無槍,便要打馬上前拼命。可典韋比他更快一步,十余只短戟從雙手中飛出,幾個持刀的小頭目無一例外都被釘在了地上。

  典韋這一手將山賊們都嚇呆了,一時間也忘了下跪。就在他們發愣的時候,只見大路上煙塵滾滾,一彪人馬由遠及近,足有千人之多。本來堵住南燁后路的山賊這回被來了個反包圍,全都被圈了起來。這下山賊們可不敢再打什么鬼主意了,全都乖乖的跪在了地上,等著南燁發落。

  帶兵而來的管亥見賊人已降,策馬來到南燁跟前翻身下馬道:“管亥來遲一步,還請法師恕罪。”

  南燁笑道:“不遲!不遲!來的正是時候。你若不來還不知要鬧到什么時候。王大俠可曾到了?”

  管亥道:“王大俠得知法師遇賊令我先行一步,他隨后便到。”

  他們二人對答被邊上的司馬俱聽得一清二楚,他這才知道騎紅馬的白面小將竟然就是傳聞中的南燁法師。于是跪倒在地道:“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不知是法師親臨,俱罪該萬死!”

  南燁下馬扶起司馬俱道:“司馬將軍已然棄暗投明,若不嫌棄,日后便在我這鏢局做個鏢頭可好?”

  司馬俱點頭道:“多謝法師收留!可是我這些兄弟……”說罷司馬俱回頭望了一眼那些山賊。

  南燁道:“你自己清點一下,若是可用的便留下做鏢師。若是不堪用或有異心的就讓他們散去自謀生路,我也不為難他們。”

  司馬俱叩頭道:“多謝法師寬宏大量!”說罷便去清點人馬。

  南燁一向對黃巾義軍中的窮苦百姓格外寬容,不過對于那些好吃懶做,整天想著不勞而獲以打劫為生的人卻沒有一點好感。剛才那些山賊中的小頭目明顯就屬于后者,所以典韋殺了也就殺了,南燁并不心疼。此時的南燁已經不是一個悲天憫人的濫好人了。

  看著司馬俱清點人馬之時只留下了親信青壯和他們的家眷,將徐和、吳霸的親信和那些老、幼、病、殘者盡數遣散,南燁輕輕嘆了口氣。他很難想象那些老弱之人今后以何為生,可是現在讓他來養這些人顯然并不現實。

  看著那些離去的沒落背影,南燁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假如自己將來有了錢,有了地盤,是不是就可以讓更多的人安居樂業?就能讓這些無家可歸之人也都有個家。

  典韋、周倉聽到南燁嘆氣卻沒有多問,倒是張白騎道:“法師因何嘆息?”

  南燁道:“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張白騎也粗通文墨,他感覺法師所作雖與尋常詩賦不同,但卻另有一番格律意境,將法師那種悲天憫人的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稱贊道:“好一個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法師果然慈悲心腸。”

  南燁苦笑道:“光有慈悲心腸可救不了百姓。我等還是齊心合力辦好這鏢局,保一方平安才是正理。”

  兩人聊著聊著,王越的大隊人馬便到了。那些隨行的商人百姓見數百山賊都被南燁法師收拾的服服帖帖頓時歡呼起來。而那些山賊則是面如土色,到此時他們才知道這震遠鏢局的隊伍竟然如此龐大,而且南燁法師就在這隊伍之中。

  司馬俱比起手下更是感到后怕,南燁法師所用的分明是誘敵之計,可笑自己還敢出來打劫。最終司馬俱留下了二百余人,又上山收拾了財物,燒了山寨,跟著南燁一起上了路,其他山賊則盡數被遣散。

  徐和這一伙山賊算得上是洛陽到長安途中最大的山賊團伙了。之后一路上暢通無阻,震遠鏢局的隊伍順利到達了長安城。

  長安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千余年,先后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于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長安的諸多朝代中,漢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強盛時代,當時的長安已成為國際性大都市。

  望著遠處那高大的城墻,南燁就發現這座大城并不比都城洛陽差多少。難怪在不久的將來,董卓火燒洛陽后會挾漢獻帝遷都于此。

  南燁看到了長安城,長安城上的守衛同樣看到了南燁的隊伍。這些守衛從沒見過如此龐大的商隊,頓時如臨大敵。好在南燁一路之上穿州過府早就有了經驗,早早命人馬停下,就派幾個人拿著通關文書去見城門司馬道明來意,這才順利的進了長安城。

  進城之后這趟鏢就算是走完了。隨行的商人、百姓紛紛上前繳納了鏢利與南燁、王越道別。待隊伍中的商人百姓離去了,南燁又被長安城中的百姓圍了起來。此時他的名聲已然從洛陽傳到了長安,長安百姓也想一睹西方大道圣人南燁法師的風采。

  百姓們這么一圍觀,寬闊的大路頓時變得水泄不通。于是長安令親自出馬來維持秩序。南燁使用技能一看,這長安令也是將星錄中在冊的人物,看來要想增加將星還要多出門才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