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六回 趙慈起兵殺秦頡 南燁定計謀交州(7)

  既然無法確定趙慈何時起兵,南燁便決定先把這新年過好。漢代的過年習俗雖說與現代相近,不過南燁還是發現很多不同之處。比如漢代過年不貼春聯,更沒有春節聯歡晚會,就連吃的食物都與現代不同。

  現在過年要吃餃子,而當時吃的卻是一種名為月牙餛飩的面食。這種食物形似餃子,可是吃法卻如同現代的餛飩,是連湯水一起食用,這可讓過年吃慣了餃子的南燁有些不習慣。所以南燁當即決定將現代過年的喜慶氣氛融入這個時代。

  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所有和南燁熟識的人都接到了一份特別的請柬,邀請眾人在除夕夜到南燁府邸與南燁法師共慶新年。而兵工廠中的士卒和工匠則每人都領到了一個大紅包,紅包里除了豐厚的賞錢外,還有一張校軍場的入場券,在大年初一那一天可以憑券入校軍場觀看演出。

  不論是南燁的親朋還是士卒全都知道南燁法師精通科學大道,心中有無數的奇思妙想。所以接到南燁下發的請柬和入場券后,大家就都紛紛議論猜測南燁法師到底要如何過年。這樣一來就給喜慶祥和的新年又增添了一絲神秘和期待。

  到了除夕這天,受邀的眾人只要無需與家人團聚的便紛紛前往南燁府邸過年。這些人中有蔡邕、蔡琰父女,王越、史阿師徒,張白騎和張寧一對情侶,戲志才與徐晃一文一武,典韋、周倉兩個保鏢,蘇雙、張世平一對豪商,當然還少不了韓虎這個兄弟和王翼這位大弟子。

  蔡琰為了避人耳目,前些日子就與蔡邕一起搬入了兵工廠中。所以這次她和蔡邕是跟著戲志才、徐晃等人一道來的。眾人還沒進南府,就見南燁門外被百姓們圍了一圈,遠遠便聽到百姓們議論紛紛。

  這些百姓見南府有訪客到來,紛紛讓出通路。蔡邕率眾走到門前立刻便被南燁的府門吸引住了,此時他才知道百姓們都在圍觀什么。原來南燁府門上除了貼著門神,挑著燈籠外,還在兩側門柱上貼了一副春聯。

  蔡邕念道:“春風春雨風調雨順,愛國愛民國泰民安。”

  念罷春聯蔡邕點了點頭,對于南燁能夠心系國家百姓十分滿意。轉過頭來問蔡琰道:“看這手字是出于昭姬之手吧?光華怎么不讓老夫來寫這……”蔡邕一時間還想不到詞稱呼這春聯。

  蔡琰笑道:“光華說這叫對聯,分為上聯和下來,用來代替桃符,寓意新年吉祥喜慶。這對聯不拘,只要工整、對偶便可。光華的字爹爹也知道拿不出手,便找女兒來代筆,實在不敢勞煩爹爹。”

  蔡邕點頭道:“看光華這副對聯,便知他心懷家國百姓,有大志向。這是好事,便是來找老夫,老夫也愿代筆。”

  蔡琰聞言“撲哧”一聲就笑了出來。蔡邕不知內幕才夸贊南燁,蔡琰可是記得南燁找她來寫的第一副對聯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個“財源廣進”的橫批呢,簡直是掉到錢眼里去了。

  蔡琰心想:這要讓爹爹知道,非大罵光華一頓不可。幸虧自己給他把關,才讓他換了一副對聯,將之前那副送到震遠鏢局去了。

  蔡邕也不知蔡琰為何發笑,瞪了女兒一眼便進了府門。南燁府中自有李岳、姚成兩個管家迎接招待眾人。

  王越、史阿等居住在洛陽城里的人早就到了,南燁就等蔡琰他們,如今見人到齊了南燁便傳令開席。

  清風、明月兩個姐妹端著菜肴一上來,眾人便感覺到一陣香氣撲鼻,韓虎更是饞的口水直流。待酒席擺上,眾人發現這桌上竟然有許多不知名的菜色,紛紛露出好奇的神色。

  南燁對大家的反應很滿意,為了這桌子菜肴他也下了一番功夫。南燁雖然不會做菜,可他畢竟吃過見過,和府里的廚師一番討論試驗,這才重現了幾道現代菜肴,算是給眾人嘗嘗鮮。

  現代的菜式比起漢代多了不少,就說最常見的家常菜宮保雞丁,漢代就沒有。桌上除了川菜的宮保雞丁、魚香肉絲和東坡肘子,還有魯菜的糖醋鯉魚,淮揚菜的獅子頭,粵菜的咕咾肉,北京的烤鴨等等。這些菜品只是色澤和香味就引得眾人紛紛側目,恨不得馬上開席嘗上一嘗。

  南燁起身舉杯行禮道:“今天是除夕,是合家團圓的日子,諸位能前來與燁共度佳節,燁深感榮幸。我離開故土來到大漢已近兩載,在這里我沒有什么親人,多虧諸位幫襯扶持,才能有今日局面。燁在這里謝過諸位!這第一杯酒便敬諸位。”

  眾人聞言紛紛舉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蘇雙、張世平和王翼是生意人,對于這種場面最是應付自如。添上新酒后蘇雙舉杯敬南燁道:“師父太客氣了!雙與世平最早與師父相識,直至今日雙還常常想起師父身穿仙衣,騎乘神車的俊雅英姿。若不是當初遇到師父,我等現在可能還在奔波于北地販馬,還在和賊寇劫匪周旋拼命,哪有今日這般風光?若說我等助師父一分,師父便相助我等十分,該是我等敬師父一杯才對。”

  聽蘇雙這么一說,眾人紛紛點頭。張世平和王翼就不用說了,跟隨南燁之后他們的生意做大了千百倍,賺到的銀錢不可計數。

  張白騎和周倉乃是黃巾出身,若無南燁,他們還是朝廷反叛,哪能在洛陽城里喝酒?

  典韋、徐晃、史阿等人跟隨南燁名為親衛、鏢頭實則手下有兵有馬儼然一方將帥。

  王越則是從一個門庭冷落的武館教習一躍成為每日門庭若市的震遠鏢局總鏢頭,登門拜師學藝的人又開始絡繹不絕。

  眾人的命運皆因南燁法師而改變,對于蘇雙的話自然贊同萬分,都舉起酒杯來敬南燁。

  一旁的蔡琰見南燁如此受人尊敬也是心中竊喜。她與南燁邂逅收獲了一份愛情的同時生活也變得精彩起來,因為在南燁的身邊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就算只是一桌家宴都能被南燁整出花樣來,不但菜色新奇,而且這座位也新奇。

  此次南燁宴請眾人用的是兵工廠中制造的大圓桌,還給每人配了一把椅子,就如同現代酒席一般。如此一來既不用分席也不用跪坐,舒適度大大提升。而且南燁讓蔡琰與張寧兩個女子也上了桌,還說圓桌精神就是人人平等,這讓兩個女孩兒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蔡邕本想說此舉有違禮儀,可是看到女兒坐在南燁身邊開心的樣子卻怎么都沒說出口。

  南燁見眾人敬酒再次起身一飲而盡。他的酒量一般,穿越之前只在同學聚會的時候喝點啤酒,好在漢代的酒度數不高,就像米酒、黃酒差不多,所以南燁就算干上兩杯也不會醉。

  喝了兩杯酒的南燁看到眼前這互相敬酒的熱鬧場面不禁回憶起了以前在家過年的情景,想起了家中的父母和爺爺奶奶,也不知道他們如今過的好不好,有沒有為自己的失蹤而擔心。

  想到這些南燁的眼圈有些發紅,舉起第三杯酒感慨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燁此生恐怕再也回不了故鄉,見不到父母親人,諸位今后便是燁的親人。這第三杯酒便敬給我等遠方的親友,愿他們也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說罷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并強忍住眼中的淚水,不想破壞了這喜慶的氣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