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五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群雄關前戰呂布(2)

  劉表見張白騎出兵討賊還不忘帶來禮物看望自己十分感動。資助了張白騎不少糧草,并表示自己無力出兵十分遺憾,請張白騎將自己的心意轉告南燁法師和各路英雄,祝討董之戰旗開得勝。

  張白騎謝過劉表繼續北上暫且不說,單說南燁在科學城中也得到了各郡起兵的消息。雖然曹操的討董檄文他沒收到,可是南燁的消息卻并不閉塞。李傕、郭汜被南燁偷襲了數次便龜縮在營中不出,時間一長也有所懈怠。

  南燁便是派三五個人出城,李傕、郭汜也并不阻攔,個別百姓遷入城中兩個人也懶得管。只要南燁沒有大動作,李傕、郭汜便不動大軍,免得又被南燁麾下神出鬼沒的親衛隊偷襲。如此一來南燁想要得到外界消息并不困難。

  得知各路大軍齊動,南燁哪里還坐得住?這可是將星云集的大事件,正是集星的好機會,他可不想錯過。于是南燁召集眾將道:“如今曹孟德高舉義旗,各路英雄皆來討伐董卓,我打算去與各路人馬匯合,見一見天下豪杰,城中大事便拜托諸位了。”

  從科學城被圍到各路諸侯起兵不過數月,張遼、高順這才信服南燁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此時事態果然如南燁之前所說一樣,內有糧草,外有援兵,按理說根本不用冒險出城,只要靜待時機牽制住李傕、郭汜的人馬便坐實了討伐董卓的首功。眾將實在不明白南燁為何還要冒險出城。

  張遼道:“各路大軍齊聚會盟便是為了討伐董卓,法師最先起兵同樣是為了討伐董卓。如今法師占盡天時地利,只要稍有機會旦夕可至洛陽擒殺董卓,又何必舍近求遠去與諸軍盟會?”

  南燁一身技能只有左慈、于吉知道端倪,便是蔡琰都不知曉。南燁當然不會說自己要去集星,只得找個理由道:“我去與諸侯盟會也不是光為了討伐董卓,更是為了討董之后的事。”

  在座眾將武人居多,行軍打仗或許頗有計謀,可是要論天下大勢便不如南燁了。王越問道:“不知討董之后又有何事?”

  南燁道:“曹操矯詔便可會集諸侯,由此可見春秋戰國復至矣!當今天子可比那周天子有名而無實,董卓可比五霸七雄狹天子以令諸侯。若董卓不死則群雄聯合相抗,董卓若死必然諸侯爭霸互相攻伐。董卓以后之亂,要比眼前亂上十倍,我又怎能不早做打算。”

  眾將之中尚無一人想到如此之遠,史阿目瞪口呆道:“法師深謀遠慮如此不知要作何打算?莫非也要爭霸天下,做那天下霸主?”

  南燁聞言一笑道:“天下霸主又有何益?以戰止戰這天下更亂。董卓倒是執掌朝綱還不是被百姓唾棄,被群雄討伐?我的志向并不遠大,只想將交州守住,經營成一片沒有戰亂的樂土,讓天下百姓有個流亡逃難之所,然后便是多救些百姓到交州休養生息。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戰亂總有結束的一天,若天下為明主所得,我便在其麾下做一州牧或是辭官回家含飴弄孫。若天下為奸人所得殘害百姓,或是有諸侯偏要與我交州為敵攻伐我等治下百姓,那就不要怪我翻臉無情,以一州之力橫掃天下,為百姓謀個萬世太平。”

  眾將還是第一次聽南燁說起胸中抱負,都被南燁說的熱血沸騰。以一州之力橫掃天下,這是何等氣魄?仿佛那一統天下之人法師都不放在眼中。眾將忍不住起身行軍禮道:“愿誓死追隨主公,為百姓謀太平!”

  南燁起身回了一禮道:“我此去盟會便是要與諸侯結盟,讓他們助我經營震遠鏢局,保護天下百姓。”

  話已至此,眾人不再阻攔。王越問道:“法師此去結盟要帶多少人馬?”

  南燁伸出三根手指。王越猜道:“三千人馬?”南燁搖頭。王越又道:“三百人?”“三十人?”

  南燁皆搖頭,最后說道:“城外大軍圍城,哪里帶的出許多人馬?只我與洪飛、元福三人足矣。”

  眾人聞言嚇了一跳,王越道:“法師不可大意!萬一有個意外該如何是好?”

  南燁道:“諸侯盟會大軍齊聚,我只要到了營中便無危險。最危險的莫過于從城中到諸侯軍營這段路程。若是人少,李傕、郭汜不會動兵,反而是人多惹眼。再說有洪飛、元福可抵得上千軍萬馬,無人能傷得了我。”

  王越想想也對,不過還是頗不放心,便道:“洪飛、元福雖勇卻不善馬戰,若是遇到呂布恐怕護不住法師。法師不妨將子龍也帶上,有史阿、文遠、高順三人守城足矣。”

  南燁點了點頭,答應帶上趙云,并囑咐王越等人道:“你等在城中做好棄城的準備以防萬一。”

  眾人聞言又是一愣,蘇雙問道:“之前文遠說要棄城,法師說有兵來援。如今援兵已至,法師為何反要棄城呢?”

  南燁道:“諸侯與董卓交戰必有一勝一敗。諸侯若敗,此城為孤城矣,不可再守。董卓若敗,勢必劫掠百姓而逃,洛陽將不復昔日繁華。科學城糧草、產出皆靠洛陽供給、消化,若無洛陽城,科學城難以獨存。所以還是早做準備為妙。”

  眾將聞言這才恍然,便按南燁吩咐準備。而南燁自己則只帶了典韋、周倉、趙云三人趁夜出城,去與曹操會盟。

  董卓在洛陽城中也知道了諸侯齊聚之事,心中深恨曹操。為了應對諸侯大軍,董卓命牛輔調兵五萬由趙岑率領來援,又征召各地青壯五萬與洛陽城中守軍五萬湊齊十五萬士卒日夜操練,應對諸侯大軍。至于李傕、郭汜圍城的五萬人馬董卓可不敢動用,生怕南燁趁機出兵偷襲洛陽。

  袁紹見了曹操矯詔,聚麾下文武引兵三萬,離開渤海來與曹操會盟。北平太守公孫瓚也統領精兵一萬五千前來會盟。

  當公孫瓚路過平原縣時,遙見桑樹叢中一面黃旗,緊接著便見幾人騎馬來迎。公孫瓚定睛一看,正是師出同門的劉備。

  公孫瓚問劉備道:“賢弟何故在此?”

  劉備道:“昔日承蒙兄長錯愛,保舉備為平原縣令。今日聽聞大軍到此,特來等候,請兄長隨我入城歇馬。”

  公孫瓚見劉備身后二人氣勢不凡,便指著關羽、張飛二將問道:“此乃何人也?”

  劉備答道:“此二人是備的結義兄弟,一名關羽,一名張飛。”

  公孫瓚隱約記得二人之名,便問道:“可是與賢弟一同大破黃巾之人?”

  劉備道:“皆此二人與光華法師之力。”

  公孫瓚聽劉備提起光華法師才想起自己這同門師弟與名揚天下的交州牧南燁有交情。此次檄文雖說是曹操發起,可是率先出兵討董的無疑是丁原、南燁二人。如今丁原已死,南燁就成了討董第一人,此時還在依托城池與董卓交兵。南燁也因此名聲大振,比起四世三公的袁紹和刺殺董卓的曹操來絲毫不差。

  公孫瓚想借劉備三人結交南燁,便問道:“既然是交州牧袍澤,現今又官居何職?”

  劉備慚愧道:“關羽為馬弓手,張飛為步弓手。”

  公孫瓚嘆息道:“唉真可謂埋沒英雄!如今董卓作亂,天下諸侯共往討伐。賢弟可棄此卑官,與為兄一同討賊,力扶漢室。賢弟以為如何?”

  劉備道:“愿與兄長同往。”

  張飛后悔道:“以前若讓我殺了此賊,也不至于有今日之事。”

  關羽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不如即刻收拾前去,將此賊斬于城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