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五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群雄關前戰呂布(14

  孫堅擲弓之后與華雄拉出一段距離,祖茂策馬到近前道:“主公頭上赤幘醒目眾人皆知。恐怕身后那賊也認識。主公可脫幘給我戴上引開賊人。”

  聞聽此言孫堅虎目含淚道:“大榮若代我而去豈不休矣?悔不聽法師之言,以致你我到此絕境。”

  祖茂道:“主公切莫多想!兩軍交戰馬革裹尸也是常事,茂既然身為將士便不悔戰死沙場。何況茂能助主公脫困也不算枉死。”

  孫堅聞言雙目含淚脫下赤幘換過祖茂頭盔,兩人分路而逃。華雄引領士卒再次追來,只認準頭上戴赤幘者,孫堅這才從小路逃脫。

  祖茂被華雄追得急了,自知不能脫困,心中也有些悔意。他倒是不怕死,可是想到因為自己阻攔孫堅退兵以致慘敗,祖茂心中便十分自責。他主動替孫堅誘敵,也有彌補自己過錯的意思。

  見前方無路可逃,只有一處被燒毀了的廢屋。祖茂便將赤幘摘下,掛于燒不盡的庭柱之上,自己則提著雙刀潛入樹林躲藏。

  華雄軍借著月光遠遠望見赤幘便以為是孫堅,大軍四面圍定不敢近前。片刻工夫華雄也追至近前,他怕孫堅這頭江東猛虎困獸猶斗,于是便命士卒用箭射之。

  士卒得令齊齊開弓箭如雨下,可是那赤幘卻分毫不動,也無人叫喊。華雄此時方知是計,便上前去取赤幘。

  祖茂躲在林中,四面皆是華雄大軍。他知道華雄取了赤幘之后定會四面搜索,那時自己再難躲藏,還不如現在出去廝殺一番,就算身死也落個壯烈,好過被人搜捕而死。祖茂剛一動念,還沒等從林后殺出,便聽身后喊殺聲四起。

  華雄手持赤幘也是心中一驚,不知哪里來的許多兵馬。待他細聽,就聽喊殺聲中有人高歌道:“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法師親我兮,勝如父母!觸犯軍令兮,身不自由……”

  一聽這首軍歌華雄更是嚇了一跳,不知道南燁為何到此。華雄可知道南燁厲害,麾下數員猛將堪比呂布。他再也顧不上搜索孫堅,提刀上馬就領人向外沖殺。隱約間似乎見到南燁一馬當先,身后典韋、周倉緊緊跟隨。左翼趙云領著張白騎、管亥、裴元紹如入無人之境。右翼孫堅領著程普、黃蓋、韓當奮力沖殺。身后還有張郃、于禁、張燕等人引領無數大軍而來。

  華雄見此情景簡直快被嚇尿了,引軍便往回撤。祖茂在林中見到孫堅平安無事,光華法師援軍又至,知道自己死中得活,激動的熱淚直流不能自抑。

  南燁一路跟隨孫堅,也在距離虎牢關不遠處安營下寨,每日觀望孫堅營中動靜。今夜守營士卒見孫堅營中火起,南燁立刻點兵來救。他先是接應到了程普、黃蓋、韓當三人,殺散了李肅兵馬,而后又來救孫堅、祖茂。

  孫堅與祖茂分道從小路逃脫之后也想與程普等人匯合,正遇南燁領兵而至。孫堅來不及說別的,只求南燁發兵一同去救祖茂。

  南燁正為此事而來自然應允,這才在最后關頭救下了祖茂,嚇走了華雄。祖茂抹了抹臉上淚痕,披頭散發從林中而出來見孫堅、南燁道:“祖茂見過主公、法師。我不聽法師之言以致主公兵敗險些身死。茂罪該萬死,還請主公、法師責罰。”

  孫堅見祖茂平安無事高興還來不及,哪里還有心責罰?對祖茂道:“大榮無事便好!幸虧法師來得及時,否則我等再難相見矣!”孫堅說罷又對南燁道:“堅多謝法師前來援手!今日之敗皆因我不聽法師勸告所致,還請法師莫要再怪大榮。”

  南燁笑道:“我既然領兵來救又怎會怪罪?事已至此,責罰何人都于事無補,何不一同追殺華雄再立新功!”

  孫堅聞言也來了精神道:“法師所言甚是!大榮與其請罪自責不如待罪立功,也不枉法師救你一命。”

  祖茂跪地道:“茂多謝法師相救!我這就去殺華雄。”

  南燁、孫堅救了祖茂之后合兵一處,追著華雄好一陣廝殺,直殺到天明,將華雄趕回虎牢關上才算罷手。兩軍扎下營盤,孫堅將營中缺糧險些戰敗之事報知袁紹。

  袁紹得知孫堅兵敗為南燁所救大驚道:“不想孫文臺敗于華雄之手!”

  帳下謀士郭圖道:“前鋒兵敗,主公當匯集諸侯一同破關。”

  袁紹按郭圖所言傳令諸侯關前相聚,眾人得到消息紛紛趕來。待諸侯再次齊聚,袁紹請眾人列坐商議進兵之事。袁紹道:“前日鮑將軍之弟不遵調遣擅自進兵,以致殺身喪命折了許多軍士。今者文臺又敗于華雄挫動銳氣,我等該當如何?”

  鮑信聞言面有慚色不敢多言,孫堅卻咽不下這口氣,手指袁紹道:“董卓與我本無仇怨。如今我奮不顧身,親冒矢石,來與董卓決一死戰。上是為國家討賊,下是為將軍家門之私。原本我已勝了一戰,取了那胡軫首級。皆因袁公路聽信讒言不發糧草以致敗績,若非法師相救,我命休矣。如今盟主不賞前功也就罷了,反而怪我挫動士氣又是何道理?難道只因袁公路與盟主為兄弟便無過錯?”

  袁紹早知前因后果,他雖與袁術不合,但好歹也是自家兄弟,要給袁術留幾分面子,便瞪著袁術問道:“文臺所言可有其事?”

  袁術見諸侯都盯著自己心中惶恐,根本沒膽量承認是自己所為,便道:“糧草晚至皆因下屬疏忽,絕非我故意為之。我這就命人將督糧之人斬首,以謝孫將軍,請盟主勿怪。”

  袁紹見袁術還算識趣,沒再給自己捅婁子便點了點頭,對孫堅道:“公路已然認錯,我再賞文臺良馬五十匹以謝前功,文臺以為如何?”

  孫堅心中清楚,袁術所謂的殺人謝罪無非就是殺個阿貓阿狗之類的無名鼠輩搪塞自己,倒是袁紹還有些誠意。關鍵是袁紹、袁術二人能當面認錯已然不易,孫堅也不想再抓著不放,否則事態鬧大只能是自己離開聯軍,總不可能把袁紹、袁術趕走。于是便點頭道:“既然是下人過錯,倒是我錯怪公路將軍了,適才言語沖撞盟主和將軍還請勿怪。”

  袁紹見孫堅借坡下驢不再追究松了口氣,可是帳中諸侯都不是傻子,誰又能看不出此中門道?大部分諸侯都畏懼袁家勢力,也不敢如何。南燁、曹操倒是不怕袁紹,不過二人都有些城府,為了顧全大局也不好再追究。可是別忘了這帥帳之中還有三個憤青呢。

  劉、關、張三人見袁紹、袁術這般嘴臉,都忍不住在那里冷笑。袁紹見公孫瓚背后立著三人容貌堂堂卻臉色異常很是不悅。心想:“這三人也不知是何人,諸侯都無異議,你等卻敢嘲笑于我,實在該死。”

  袁紹忍不住問道:“公孫太守背后何人?我等商議大事,三人為何發笑?”

  聽袁紹一問,諸侯都看向三人,袁術更是瞪了三人一眼。公孫瓚見狀急忙領劉備與袁紹見禮道:“此人乃是我自幼同門兄弟,平原令劉備。”

  曹操平定黃巾之時雖然未與劉備、南燁相遇,不過他那時就聽說過二人之名,便道:“莫非是與法師共破黃巾的劉玄德?”

  公孫瓚知道曹操在諸侯中的身份可以說僅次于袁紹、南燁,見曹操也認識劉備便面露笑容道:“然也!”說完便令劉備與曹操見禮。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