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三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4)

  全本小說吧網址為:www.

  .net千萬別記錯哦!

  曹操回到營中這慘相就別提了,須發、眉毛全都被烈火燒焦,用手一撫,盡皆化灰脫落,手臂也被燙出不少燎泡。

  眾將見曹操如此,皆拜伏在地問安,心中不免有愧。曹操卻不以為意,仰面大笑道:“諸君不必如此!今日誤中匹夫之計,他日必當十倍報之!”

  見主公如此豁達,眾將心中稍安。荀攸道:“主公若要報仇,當趁呂布得意之時速用奇計破之。”

  曹操點頭道:“公達之言正合我意!不如將計就計,詐稱我被火燒傷,已經身死。呂布必引兵來攻。我軍伏兵于馬陵山中,待其兵半渡而擊,呂布可擒矣。”

  眾將皆道:“真良策也!”于是令軍士掛孝發喪,謊稱曹操身死。

  呂布在城中得報,說曹操被火燒傷肢體,到寨身死,眾將撤軍。遂點齊軍馬,追奔馬陵山而來。行到半路,只聽一通鼓響,伏兵四起。呂布死戰得脫,折了好些人馬,敗回濮陽,堅守不出。

  待到入夏蝗蟲忽起,食盡禾稻。關東境內一斛稻谷要賣五十貫錢。百姓無以為生,多有易子而食,南下逃亡者更是不計其數。曹操軍中糧盡,引兵回鄄城暫住。呂布亦引兵屯山陽就食。因此二人權且罷兵。

  曹操與呂布休兵之時南燁已然進入了冀州地界。此時冀州也遭蝗災,且比其他州郡更慘。別的州郡遭災無糧,尚有鏢局護送的商人運來糧食販賣,雖說價格高昂,卻也還有東西可吃。唯獨冀、并二州查封了鏢局,驅趕了鏢師,封鎖了商路。根本沒有商人敢獨身往往這兩州運糧來賣。

  兩州百姓活不下去,紛紛往別處遷徙,南燁一路北上,沿途盡是骨瘦如柴的災民,看得南燁一陣心酸。眼看便要入城,南燁停下道:“郭太領親衛不要入城,便在城外鄉亭準備隨時接應。”

  郭太道:“法師只與兩位統領入城太過危險,萬一袁紹有歹念如何是好?”

  南燁搖頭道:“我若領兵入城,袁紹必知我來。若是將我接入府中,那該如何尋找飛燕?阻他行刺?”

  郭太道:“法師難道要先尋飛燕,再與袁紹和解?”

  南燁點頭道:“正是如此!”

  郭太搖頭道:“人海茫茫,法師要到何處去尋飛燕?”

  南燁有定位顯星的技能,只要張燕在城中,南燁相信找他不難。可是此事并不能對郭太講,只好忽悠道:“飛燕不是莽撞之人,他既然留下書信說要先去救人后去報仇,那自然會先往王當所在之處。王當一日不離牢獄,飛燕便一日不會去刺殺袁紹。我只要往監牢附近尋找,便可能遇到飛燕。”

  郭太恍然道:“難怪法師要先尋飛燕后救王當,原來是擔心救出王當后飛燕就會動手行刺。若按法師所言,十有可以尋到飛燕。”

  南燁說服郭太之后就讓他領親衛在城外待命,自己領典韋、周倉二人入城尋找張燕。按照南燁計算,張燕若與郭太同時啟程,應該會比繞道徐州的郭太早到冀州。這個推論成立的話,張燕此時八成就在城中。

  進城之后,南燁先與典韋、周倉分頭打探了一番,得知最近一段時間城內并無什么大事發生,這讓三人不約而同都松了口氣。如此就說明張燕還沒有展開行動,三人也就還有機會阻止他。

  南燁一邊在路上走著,一邊啟動了定位和顯星、尋星技能,方圓624引之內的人物一覽無余。這是南燁第一次在人口眾多的大城中使用這個技能組合,他就感覺自己腦海之中的小地圖上密密麻麻布滿了一個個代表人物的小點,看得他腦袋直疼。

  當腦海中密集的人群經過尋星技能過濾顯示出將星錄上在冊的名字時,南燁當時便倒抽一口冷氣。心中暗嘆:“袁紹不愧是四世三公之后,門生故吏遍及天下。”

  就這一座城中,將星錄中在冊的便有數十人。其中有袁紹四大軍師:郭圖、許攸、逢紀、荀諶。還有麾下四大猛將:顏良、文丑、高覽、麴義。四大內政人才:辛評、辛毗、陳震、陳琳。袁紹四子:袁譚、袁熙、袁尚、袁買。就連袁紹的夫人劉氏,外甥高干也是錄中有名,更別提還有焦觸、張南、呂曠、呂翔等等……

  這一群文臣武將本就讓南燁感到夠震驚的了,可是更震驚的還在后面。他竟然發現郭嘉和甄宓的名字也在城中。不光如此,這兩個人的名字還靠的十分接近,另外張燕的名字也出現在這兩人距離不遠的地方。

  “這是什么情況?”南燁當時就覺得腦子不夠用了。郭嘉不是曹操的首席謀士嗎?官渡之戰沒有郭嘉的十勝十敗之論,曹操還不一定勝得了袁紹,怎么他竟然在袁紹城中?難道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這天下大勢已然變得面目全非了嗎?

  南燁為了在這亂世中占盡先機未卜先知,一直想方設法不去破壞歷史大勢的走向。他將根據地選在交州的目的便是為了不要過早的加入到諸侯爭霸中來。至今為止,南燁一直以為這大勢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是此時見到郭嘉卻讓他有些猶豫。

  “不行!一定要將郭嘉拉到自己麾下,絕不能落在袁紹手中。否則未來的官渡之戰可就沒譜了。”南燁暗中下定了決心。

  典韋、周倉見南燁一動不動呆立半晌都有些擔憂。典韋湊到南燁跟前小聲道:“王東主!王東主!”

  南燁聽典韋叫自己才回過神來,如今他用王華這個化名已然成了習慣。只要需要隱藏行蹤,他便讓典韋、周倉改用這個名字稱呼。他朝身后二人擺擺手道:“我沒事,飛燕行跡我已然知曉,我等這就趕去。”

  典韋、周倉聞言一驚,他們可是剛剛進城。沒想到法師已經知道了張燕行蹤,看來法師的科學大道果然厲害。兩人對視一眼,跟著南燁便向城中行去……

  張燕在數日之前便到了冀州,進城之后他就四處打探牢獄位置和袁紹起居。一連幾日觀察下來,張燕就發現劫牢反獄根本不切實際,刺殺袁紹就更是艱難無比。

  古代的監獄都與府衙建在一處,設有重兵把守,憑一人之力很難攻破,就算有數十上百人,恐怕也很難攻的進去。典獄官完全有時間在監獄被攻破之前便將里面的囚犯全部殺死。這就是為什么《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經常劫法場、劫囚車,卻不愿劫監獄的原因了。

  張燕在牢獄之外轉悠了幾日,連王當的面都沒見著。那些獄卒都知道王當是刺殺袁紹的重犯,不論張燕出多少錢,都沒人敢讓他進去探監。張燕在人都見不到的情況之下又何談救人?

  當張燕發現自己救不了王當,便開始觀察袁紹。可是袁紹每次出行都是前呼后擁,周圍甲士無數,還有上將統領,根本沒法下手。幾日下來,張燕愁的人都瘦了一圈。他開始仔細思考起救人行刺的辦法來。

  張燕雖說不是聰明絕頂的謀士,可是好歹也做過黑山軍之主,手段還是有的。設計救人不是他的長項,打家劫舍卻是他的老本行。雖說追隨南燁之后張燕就沒再做過壞事,可是這并不代表他忘了如何做壞事。苦思一夜之后他還真想起了一招救人報仇一舉兩得的辦法——綁票!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張燕將目標放在了袁紹的次子袁熙身上。這樣做的原因有三,一是袁熙領兵殺害了孫輕算是仇人之一。二是袁熙身份特殊,袁紹為了兒子平安肯定會答應釋放王當。三是袁熙平日行為不檢,武藝不佳,比較容易下手。

  張燕的打算便是綁架袁熙之后逼迫袁紹釋放王當,一旦確定王當安全,便將袁熙撕票,與王當一起逃回交州。他當然也想過這樣做的后果可能會被南燁法師怪罪,今后不能再為南燁法師效力了,甚至會因為違反軍令被處死,可是張燕并不后悔。

  從張燕離開交州那一刻起,他就豁出了一條性命。因為張燕既想救出兄弟王當給孫輕報仇,又不想牽連交州百姓和南燁法師,只要事后法師將罪責推到自己一人頭上,獻上自己首級,袁紹便不會攻打交州與法師為敵,這就是張燕違反軍令獨行冀州的原因,他想自己一個人抗。

  蹲守在街角等待袁熙出門的張燕將整個計劃又從頭到尾思考了一遍,心中確認此計能行,便靜下心來,一雙眼睛緊盯著袁府大門。那眼神就像是蓄勢待發準備撲擊兔子的雄鷹一般。

  “咯吱”一聲,袁府的大門開了,袁熙領著兩個家奴晃著膀子走了出來。

  張燕見袁熙出門,眼睛頓時一亮,下意識摸了摸腰間的佩劍,抬腳就要跟上去。突然,一只大手輕輕搭在了他的肩膀上,頓時將張燕嚇了一跳,飛速轉身觀瞧。

  當張燕轉過頭來更是吃驚不小,當場便愣住了。站在自己身后的不是別人,正是南燁、典韋、周倉三人。

  看完記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