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八回 碧眼兒坐領江東 南光華訪賢荊州(3)

  吳太守躺在床上喘著粗氣,呼吸的聲音就像一只破風箱。自從他一病不起,家里已然請來了不少醫者,也給他灌了不少苦口藥湯,可是全不見效。今日兒子又請來三個游方醫者,看過之后既不說病情,也不開藥方,拉著兒子轉身便出去了。吳太守見狀難免有些心涼,看來自己這病是沒救了。

  就在吳太守腦子里想著要留下什么遺言的時候。只見那三個醫者又和兒子一起回到屋里,只聽那年紀最長的袁醫者道:“你爹的病情我已然看過,他這是心狹氣窄之癥。我看你爹平時一定是個小肚雞腸斤斤計較之人,才會得此癥。向他這種人平日肯定為了一點小利便會盤剝百姓,最招人恨。那些醫者恐怕不是不能醫,而是不肯醫,誠心想看此惡官病死。”

  吳太守聞言當時就怒了,他雖不敢說自己有多大度,可是也沒到為了蠅頭小利盤剝百姓的份上。當時強撐著身子坐起手指華佗道:“你……你胡說什么?滾!給我滾!”

  吳公子急忙過來扶住父親道:“父親息怒!這位袁神醫所言或有不實之處,可也算指出病癥所在,顯然比別的醫者強些。父親不妨讓他一試,若不能治好再定其罪。”

  吳太守雖然生氣,可是他被病痛折磨了月余,實在不想受這個罪,只好強壓怒氣道:“好!好!你說旁人不肯醫,便是你能醫了?”

  華佗狂傲道:“那是自然!他們不醫是怕醫好了你禍害本地百姓。我一個游方之人,才不管你是善是惡,只要你出得起金銀,哪怕你是十惡不赦的匪盜,我也肯醫。”

  吳太守越聽越氣,他認為眼前這袁醫者且不論醫術如何,這醫德是差到家了。可還是忍住怒氣問道:“你要多少金銀才肯醫我?”

  華佗道:“不多!不多!黃金千兩而已。”

  吳太守聞言差點氣暈過去,他做三年太守的俸祿也沒有黃金千兩,這不是要了老命嘛。搖頭擺手怒道:“不醫了!我不醫了!還是死了痛快。”

  吳公子在一旁勸道:“父親息怒!金銀乃是身外之物,便是散盡家財若能讓父親康復也是值得。何況袁神醫既然敢要此高價,必是有把握治好的。”

  吳太守被兒子一勸只能忍痛點頭,命人將家中積蓄取來盡數給了華佗。華佗看了看金子,便讓南燁、廖化挑著金子和吳公子一起回到旁邊的廂房。而后對吳公子道:“公子去取紙筆來,還有我讓公子找的那味藥也一起端來。”

  吳公子聞言先是取來紙筆,又端進來一個銅盆。銅盆上用布蓋著,也不知里面盛的什么藥材,只是有一股刺鼻的臭味從盆中傳出。

  華佗在紙上草草寫了些字,又等了片刻,便對吳公子道:“好了!公子把這信與藥材一起給太守送去吧。”

  吳公子猶豫了一下道:“袁神醫,家父不會被氣死吧?”

  華佗道:“你且放心!此病就是要怒極攻心才能醫治。”

  吳公子聞言不再猶豫,端坐銅盆拿著書信便進了太守臥房。吳太守見兒子進屋問道:“那醫者怎么去了這么久?可是去抓藥了?”

  “袁醫者已然走了,不過留下了書信與良藥,請父親過目。”吳公子說完便將銅盆放在床頭,又將書信遞給吳太守。

  吳太守接過書信一看,只見上面寫著:“狗官盤剝百姓,禍害鄉里,不配為人。愿你早死投胎轉世為狗,以屎尿為食。醫者去也!”

  看完信后,吳太守眼前一黑,好懸沒氣暈過去,大吼道:“氣死我也!呀呀氣死我也!”

  吳公子忙在一旁勸道:“父親且息怒!待我看看這庸醫留下什么藥材。”說完便將銅盆上的蓋布揭開。

  吳太守定睛往銅盆中一看,只見盆中是一泡臭氣熏天的爛屎,還冒著熱氣呢。吳太守此時簡直抓狂了,大吼道:“追!給我將那三個騙子抓回來斬首!”

  吳公子苦著臉道:“那三人早走多時了,恐怕此時已然蹤跡全無。”

  吳太守聞言氣怒交加,捶著床鋪“啊啊”大叫兩聲之后,一口黑血便噴了出來。吳公子見狀大驚,忙去拍吳太守后背,吳太守又連吐了好幾口黑血,腥臭難當,更勝盆中污穢之物。

  幾口黑血吐出,吳太守頓覺胸中暢快,再無阻塞之感。一下子來了精神,下地站起叫道:“來人!來人!給我去抓那三個賊人!”

  吳公子見狀大喜道:“父親息怒!您的病好了!袁神醫這藥果然有效!”

  吳太守一時沒反應過來,問兒子道:“什么病?什么藥?你這不孝子,怎么還叫那三個賊子神醫?”

  吳公子笑道:“袁神醫講父親之病是舊疾復發,心肺間淤血所致,需要怒極攻心吐出淤血方能痊愈。適才全是神醫故意氣父親的,還請父親息怒。神醫此時就在隔壁,黃金也絲毫未取。孩兒不孝,讓父親動怒,父親若要責罰便責罰孩兒便是。”

  吳太守聽兒子說完方知適才都是幾個人在演戲,不由嘆道:“果然是神醫!我豈會怪你?快命人設宴款待神醫。”

  華佗用心理療法治愈了吳太守之后沒要診金,而是索要了三人的通關文書。就這樣南燁三人才能有驚無險到了荊州。

  來到荊州之后南燁反而不急著回交州了,因為他想起在荊州有兩位牛人,算算應該已經成年。這兩個牛人就是號稱臥龍、鳳雛的諸葛亮和龐統。

  南燁平時頂著大道圣人和國師的頭銜也沒機會來劉表的地盤挖人,免得影響兩家關系。如今隱姓埋名到了劉表的地界,南燁怎么可能入寶山卻空手而歸?

  華佗一路在荊州行醫,南燁就一路打聽臥龍、鳳雛,可讓他郁悶的是根本沒人知道有這么兩個人。南燁一想,可能是兩個人年紀還小,沒有闖出名號。于是便開始打聽起他們的長輩龐德公來。

  龐德公的名聲果然比龐統要大,南燁一番打探之后還真有人知道龐德公住處。更讓南燁開心的是,水鏡先生司馬徽和襄陽名士黃承彥也與龐德公比鄰而居。南燁當時決定一一登門拜訪,將他們的學生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全都一鍋端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