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二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5)

  伊籍來見劉備也是為了蔡瑁等人秘不發喪,立劉琮為主之事。劉琦遣伊籍來,便是想邀劉備一道起兵,同往襄陽問罪。

  劉備看完劉琦書信對伊籍苦笑道:“機伯只知劉琮僭立之事,還不知劉琮已將荊襄九郡獻與曹cāo矣!”

  伊籍聞言大驚失色問道:“皇叔從何得知此事?”

  劉備便將拿獲宋忠之事一一道來。伊籍聞言道:“若當真如此,劉琮不為人子。皇叔不如以吊喪為名前赴襄陽,待劉琮出迎便將他擒下,誅其黨羽,則荊州歸皇叔矣。”

  諸葛亮此時推門而入道:“機伯之言是也!劉琮不義在先,主公可從之。”

  劉備落淚道:“景升兄臨終托孤于我,若我擒其子而奪其地,rì后死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與兄相見?”

  諸葛亮道:“若不如此行事,曹兵將至,何以拒敵?”

  劉備道:“不如暫避鋒芒可好?”

  諸葛亮智計雖高,卻敵不過曹cāo數十萬大軍,只能按照劉備所說進行戰略轉移。不過諸葛亮也不想讓曹cāo好過,在新野布置了一番之后,還將新野百姓、財物統統遷走,只把一座布滿陷阱的空城留給曹cāo,就算不能戰勝曹cāo也要惡心一下曹cāo,讓他多些損失。

  劉備領軍民渡江去投劉琦暫且不說,單說陸遜、魏延二人領命出了襄陽聚在一處。魏延問陸遜道:“劉表身死,劉琮降曹,事事皆如國師所料,只可惜未能說動劉琮去降國師。”

  陸遜聞言笑道:“此事也在國師意料之中,我已將荊州之事通過鏢局告知國師,想必國師此時已然起兵。”

  魏延道:“你說國師已然掌控了荊州南部四郡,我等還要前去送信嗎?”

  陸遜道:“那是自然!樣子還是要做的,何況我也很久沒有見過國師了。”陸遜說著露出懷念的神情。

  魏延嘿嘿一笑道:“說的也是。我雖投了國師,可還沒見過國師一面呢,這次正好前去相見。”二人說罷便打馬往南行去。

  這一年之間劉備請出了諸葛亮,曹cāo錄用了司馬懿,孫權招攬了呂蒙。南燁也沒閑著,除了啟用龐統、馬鈞之外,還招攬了一位賢才,便是年僅十六歲的陸遜。

姓名:陸遜字:伯言體力:74技能:無統帥:96技能:步兵、弓弩、水軍、輔兵武力:69技能:無智力:97技能:辯才、識計、用間、謀略政治:91技能:養民、商才、筑城魅力:94技能:智者將星:521特殊技能:謙遜、火燒連營  將星錄: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所率蜀漢軍,一戰成名。夷陵之戰也成為戰爭史上著名的積極防御的成功戰例。以后陸遜在東吳出將入相,晚年因卷入立嗣之爭,力保太子孫和而累受孫權責罰,憂憤而死。

  陸家本是江東大族,孫策攻打廬江時,陸康便把家小送往揚州以南避禍,陸遜正在其中。后來隨著劉繇投了南燁,揚州南部就成了南燁屬地,陸遜自然也就投了南燁。而南燁給陸遜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到荊州做臥底。陸遜的年輕加上與孫氏的仇怨讓劉表根本沒有防備便納入帳下。

  陸遜也沒有辜負南燁的一番苦心,不但成功混進了劉表陣營,還將名聲不顯的魏延挖了過來。他們二人主動擔當起通知各郡的任務就是想脫離劉琮與南燁匯合。

  魏延、陸遜一路南下通知各郡,所謂荊襄九郡是指襄陽郡、章陵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二人是從襄陽而出,江夏郡是劉琦把守不用通知,所以只通知七郡便可。

  七郡之中,章陵郡、南陽郡、南郡地處荊州北部,另外四郡在荊州南部。由于東漢都城在洛陽,所以靠近洛陽的荊北各郡便十分繁華,人口眾多,相比之下荊南四郡則地廣人稀。這種現象在益州、揚州同樣存在,荊南四郡其實和南中四郡的情況差不多,州牧刺史的控制力向來比較薄弱,反而是當地太守權利很大。至于地處更南端的交州,則被大漢百姓稱作蠻荒之地。

  這種北方比南方發達的格局在漢朝四百年間從沒改變過,直到南燁橫空出世成為了交州牧。南燁乘著各地紛爭不斷戰亂不止的時候,在交州休兵養民,吸收人口,發展科技,鼓勵生產,促進貿易。十余年的和平發展讓交州成了大漢第一繁華之地。

  交州的繁華也影響著周邊地區,受益最大的自然是早早被南燁納入管轄的揚州南部地區,此時繁華程度已然與交州不相上下。其次受益的就是一直與交州保持密切貿易往來的荊南四郡。由于劉表大力發展荊北,使得荊南四郡發展緩慢,而交州的繁華則帶動了荊南的發展,也吸引力大量荊南商人和百姓到交州貿易、打工。南中四郡由于劉璋閉關鎖國驅逐鏢局的原因受交州影響最小,不過那是以前,現在南中四郡已然納入南燁管轄,同樣得到了快速發展。

  正因為劉表對荊南四郡控制力薄弱,而交州對四郡影響較強,這就使得荊南四郡的官員、百姓更加親近交州。當陸遜、魏延將劉琮投降曹cāo的消息送到章陵郡、南陽郡、南郡的時候,三郡太守都表示服從。而當他們將這個消息送到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的時候,四郡太守一致表示不降曹cāo而降南燁。南燁的十萬交州兵也已經抵達四郡,將四郡納入版圖。

  陸遜、魏延抵達桂陽的時候,南燁正在太守府等著他們。這是因為南燁在交州一收到陸遜的飛鴿傳書,便起十萬大軍進入荊南四郡,而四郡太守劉度、趙范、金旋、韓玄四人也早就被南燁策反,根本沒做任何抵抗,便直接投降了南燁。

  南燁見到陸遜、魏延來投十分歡喜,將二人迎進太守府中設宴款待。之所以南燁會選擇在桂陽接待二人,是因為他想順便看看桂陽太守趙范的嫂子樊氏是否真的國色天香。可惜南燁忘了一件事,就是由于他四處征戰,導致了亂世進程的加快。此時趙范的兄長還沒死,樊氏更沒有守寡,自然不會隨便拋頭露面。

  魏延投效劉表的時間也不是很長,之前南燁到荊州拜訪劉表他也沒趕上,所以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名揚天下的大道圣人南燁國師。在魏延心中,南燁是與劉備、曹cāo共討黃巾揚名天下的人物,如今怎么也該人過中年才對。可是眼前的南燁卻甚是年輕,這讓他不由感嘆南燁國師大道無邊,竟能長生不老。

  陸遜之所以可以說動魏延來投,除了陸遜口才過人之外,與南燁的名聲威望也不無關系。還有就是因為南燁預言了劉表將死,劉琮投曹之事,并且一一成真。這在魏延和四郡太守心中都造成了不小的震撼。

  若非提前知道劉琮要投曹cāo改換門庭,魏延和四郡太守也不會輕易改投南燁,因為無端投效的話,他們少不了要背上一個不義背主的惡名,而此時連劉琮都投了曹cāo,他們投南燁也就不算什么大事了。在魏延和四郡太守看來,可以預知未來的南燁國師顯然比擁有八州之地的曹cāo更加厲害可靠。

  南燁此時也在不停的打量著魏延,他記得演義之中描寫魏延是天生反骨,先是背叛劉表投了劉備,諸葛亮一死又起兵作亂。不過在南燁看來,魏延不過是個頗有能力和野心的將領罷了。他就像是一把刀,使好了是殺人的利器,用不好也會傷了自己。

  劉備、諸葛亮有能力駕馭魏延,魏延便受其所用,劉表、劉禪駕馭不了魏延,魏延就要反噬其主。南燁相信自己完全可以用好魏延,所以根本不擔心魏延會反,于是第一時間存星、取星,總將星又提升到了778。

姓名:魏延字:文長體力:95技能:無統帥:81技能:步兵、騎兵、弓弩武力:94技能:騎術、武藝、遠射智力:69技能:謀略、偵查政治:49技能:無魅力:55技能:猛將將星:443特殊技能:奇兵  將星錄: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后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近十年,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后與諸葛亮會師于潼關,但諸葛亮不許。魏延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又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后,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被馬岱追斬,并被楊儀滅三族。

  酒過三巡之后,陸遜對南燁道:“如今荊南四郡已被國師所得,劉琮年幼,蔡瑁等人皆無能之輩,國師何不揮軍北上一統荊州?”

  魏延在酒席上見南燁并未小瞧自己這個新投降將,反而向自己頻頻舉杯十分禮遇,心中高興。此時聞聽陸遜之言當即表態道:“國師若取荊州,末將愿為先鋒!”

  南燁與身旁坐著的龐統相視一笑道:“曹cāo此來是與劉備、孫權交戰,我等何必此時出兵替人受過?”

  魏延恍然道:“國師之意是令二虎相爭,我等隔岸觀火再坐收漁利。此舉果然妙計!”

  南燁確實就是這個意思。如今是四郡太守主動相投,南燁還沒有與曹cāo正面交鋒撕破臉。假如此時發兵北上,曹cāo很可能為了盡占荊州之地,不與孫權爭鋒而來與自己交戰,如此吸引仇恨的事,南燁自然不會去做。

  陸遜雖然也明白了南燁的戰略意圖,可還是皺眉道:“曹cāo此來勢大,劉備、孫權未必能敵。若是曹cāo戰敗此二人坐穩荊北之地,國師再yù取之恐怕殊為不易。”

  龐統聞言笑道:“伯言差矣!劉玄德有我好友諸葛孔明相助,此人之才勝我十倍。孫仲謀麾下周瑜亦是才智過人之輩。曹cāo雖說勢大,yù要取勝也是萬難,何況國師還要暗中出手相助。”

  陸遜此時才明白南燁不光是要隔岸觀火,還要渾水摸魚,心中不由佩服。魏延初時見龐統相貌丑陋不堪本不以為意,可是此時聽了龐統之言,方知此人并不簡單,不敢再小看龐統。

  魏延新投生怕南燁小看,總想立一大功,以為覲見之禮,也好將那四個獻城太守比下去,于是便道:“國師暗中出手也需兵馬相助,末將愿助國師一臂之力。”

  南燁與魏延相處一番之后,便發現他有些急功近利。此時見他急于表現便笑道:“既是暗中相助,又豈能多帶兵馬?文長若真yù助我,我也確有一事想要托付文長。”

  魏延眼睛一亮拱手道:“國師請講,延萬死不辭!”

  南燁道:“文長敢于擔當重任是好,只是我還不知文長武藝能否擔當此任。文長可愿與席間眾將切磋一番,也好讓我知道文長根底,量才授命。”

  魏延自持有勇有謀,卻在劉表麾下不得重用,這也是他投效南燁的原因之一。他再三請戰便是想在南燁面前顯顯自己本領,此時聽南燁要他與眾將切磋正和心意,把筷子一放,起身拱手道:“我愿領教諸位將軍武藝,還請諸位將軍不吝賜教。”

  南燁一放技能就知道魏延武藝如何,他激魏延與眾人比武并非為了試他武藝,而是為了讓他明白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免得他目中無人自以為是。于是便笑道:“好!洪飛、子龍、孟起、漢升、令明、楊雄,你六人輪流與文長切磋一番。切記點到為止,每人只可交手二十回合,莫要傷了和氣。”

  典韋、趙云、馬超、黃忠、龐德、楊雄六人同時起身應是,不過他們心中都有一個疑問,不知區區一個魏延,南燁國師為何派出如此強大的陣容,還定下了二十回合的限制。

  魏延見南燁派出六將,還定下合數心中不由暗笑。他誤以為這六人武藝平平,只能在自己手下堅持二十回合,南燁此舉是怕六將輸了臉上難看。正因如此,魏延在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在二十回合之內戰勝六人,好在南燁面前顯顯本領。至于那六將是否丟臉,魏延根本不在乎。

  殊不知南燁的想法與魏延正好相反,正是因為他知道六人武藝都高過魏延,怕打的太久魏延輸了臉上難看,這才限定了合數,也免得魏延說眾人用車輪戰欺負他。

  此時眾人也都吃完了,桂陽太守趙范便領著眾人同往演武場,城中兩個校尉陳應、鮑隆則緊隨趙范之后,也想看看南燁麾下眾將武藝如何。

  魏延善使一口大刀,又因為他面如重棗,后世有小關羽之稱。湊巧的是陸遜男生女相,文武雙全,善用火攻,后世人稱小周郎。這二人湊到一處,南燁覺得還真是有些緣分。此時魏延已經提刀上馬來到場中,眼神中略帶挑釁的看著六將。

  六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目光不約而同聚集在黃忠身上。這倒不是因為他們尊敬黃忠是位老將,而是因為黃忠也用大刀。龐德雖也用刀,可是若論資歷、年齡、武藝都略遜于黃忠,所以也不搶先。

  黃忠見眾人皆看向自己當仁不讓,手提卷云刀,翻上燎原火來到場中。魏延見黃忠出馬便是一愣,他原本以為最先出馬的應該是體格最壯的典韋,沒想到卻是胡子最長的黃忠。這讓魏延心中產生了一種被人輕視的感覺,不由微怒道:“老將軍小心看刀!”說罷手中大刀掛風向著黃忠劈來。

  魏延武藝算不上超一流,可也是一流巔峰,這一刀來的又快又猛,掛起呼呼風聲。不過這一刀在黃忠眼里還不夠看,小關羽又如何,便是關羽本人來了,黃忠照樣單挑一百回合。只見黃忠也不招架,揮起卷云刀迎著魏延大刀就劈了過去。

  “當啷”實打實的一擊,發出一聲金鐵交加的巨響。魏延就覺得虎口一麻,仿佛不是劈在一口刀上,而是劈在一座鐵山上。

  黃忠與魏延對拼一招也是吃驚不小。正可謂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魏延這一刀看似平淡無奇直來直去,卻是把全是的力量有效的集中在了這一刀之上,能做到這一點的無一不是高手。黃忠從這一刀上就能判斷出魏延的武藝和力氣都不弱。

  “文長武藝不錯足當大任!我等好好較量較量!”黃忠笑著說完卷云刀便直劈魏延。

  魏延知道黃忠這話既是對自己說的,也是對南燁說的。雖然黃忠這么說有些像是高高在上的考官在評價學生,可是高傲的魏延卻沒有絲毫不悅,因為他知道黃忠有這個資格,不論是從年紀上講,還是從刀法上講。

  此時魏延早已收起了先前輕視之心,大刀橫在頭頂擋住黃忠一刀,而后順勢一抹,斬向黃忠。二人你來我往,轉眼就戰了十九個回合。魏延突然將馬一帶,與黃忠拉開了距離。

  黃忠見狀一愣道:“還有一個回合!”

  魏延聞言一笑道:“十九回合難分勝負,一合之間又豈能定輸贏?我見漢升將軍攜弓出馬必然箭術過人,為上將者就該弓馬嫻熟,既然我等刀法難分勝負,不如這最后一合比比箭術如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