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二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28

  正如闞澤所料,曹操所得書信正是蔡中、蔡和上報黃蓋受刑之事。曹操看罷書信對闞澤道:“有勞先生再回江東與黃公覆約定日期,屆時先通消息過江,我再發兵接應。”

  闞澤道:“我已離江東未想復還,丞相可另遣人去。”

  曹操見闞澤來了就不想走,心中更無疑慮,對闞澤道:“若遣他人我不放心,事有泄露豈不兇險?還是要勞煩先生一遭。”

  闞澤又推辭一番才道:“若是如此我便不可久停,這便告辭起行。”

  曹操命人賜以金銀,闞澤不受,辭別出營。駕著扁舟重回江東來見黃蓋,細說曹營之事。

  黃蓋聽闞澤說到驚險之處冷汗直流,慶幸道:“若非德潤能言善辯,我這打便白挨了。”

  闞澤笑道:“多虧都督先前留下蔡中、蔡和,才能騙過曹操。我這便到幼平帳中,再騙這二人一次。”

  黃蓋忍痛笑道:“德潤此計甚善。幼平與都督已然知曉我等謀劃,德潤自去便是。”

  闞澤辭了黃蓋來到周泰帳中,見蔡中、蔡和正在周泰身旁侍立便道:“幼平將軍昨日為救黃公覆被周公瑾所辱,我心頗為不平,莫非將軍能忍此氣?”

  周泰聞言心中會意,配合道:“周公瑾自恃其能,全不以我等為念。我被其辱,羞見江東諸人!”說罷咬牙切齒,拍案大叫。

  闞澤看了一眼蔡中、蔡和,而后在周泰耳邊低語一番。蔡中、蔡和聽不到闞澤所言,便察言觀色看周泰反應。只見周泰低頭不語,長嘆數聲。

  蔡中、蔡和猜測闞澤、周泰皆有反意,便言語試探道:“周將軍何故煩惱?闞先生又有何不平?”

  闞澤道:“我等腹中之苦你等哪里知曉!”

  蔡和道:“莫非二位欲背江東而投曹操?”

  闞澤聞言大驚失色道:“這……我等并無此意!這可如何是好?”

  周泰見闞澤驚慌失措詞不達意,拔刀而起道:“我等之事已被窺破還有何好說,當殺之以滅口!”說罷便砍蔡和。

  蔡中見蔡和左躲右閃險被砍死,急忙道:“將軍且住手!我等亦有心腹之事相告。”

  周泰提刀道:“你等莫想拖延!若言無用之事我必殺你二人。”

  蔡和道:“我二人乃曹丞相遣來詐降。二公若有歸順之心,我等當保舉引薦。”

  闞澤假裝疑惑道:“此言當真?”

  蔡中蔡和齊聲道:“千真萬確!”

  周泰聞言喜道:“若真如此,乃天賜良機也!”

  蔡中道:“黃公覆與周將軍被辱之事,我等已報丞相知之。”

  闞澤道:“我已為黃公覆獻了降書,今日來見幼平,便是相約同降。”

  周泰道:“大丈夫既遇明主,自當傾心相投。”

  四人道出心事之后立刻少了隔閡,于是周泰在帳中擺酒四人共飲。蔡中、蔡和席間寫了書信密報曹操道:“周泰與我等同為內應。”

  闞澤也修書一封令蔡中、蔡和轉呈曹操,書中道:“黃蓋欲投未得其便,但有機會船頭插青牙旗來降,丞相接應便是。”

  曹操連得二人書信,心中疑惑不定。聚集眾將商議道:“江東周泰被周瑜所辱愿為內應。黃蓋受責遣闞澤獻書納降。二者尚不可深信,誰敢入周瑜寨中探聽虛實?”

  蔣干自從盜書回來之后極不招曹操待見,他前思后想一番,也猜測自己或許是中了周瑜的反間計。曹操為了面子不提此事,蔣干自然不會自找麻煩去向曹操求證,只能在曹操冷眼中忍耐過活。蔣干明白,若無意外,自己此生恐怕都難再得曹操重用。此刻聽曹操又有任務去江東,蔣干覺得是個機會,當時出班道:“我前日往江東說周瑜未能成功深懷慚愧。今愿舍身再往刺探回報丞相。”

  曹操雖因蔣干中了周瑜之計頗為不喜,可是對他勇于任事的態度還是十分肯定的。說到底蔣干之所以中計是能力問題,而非忠誠問題,所以曹操就算不喜也沒殺蔣干。此時見蔣干愿將功折罪,曹操十分欣慰,便還令蔣干前去探看。

  蔣干與上次一樣,帶上僮仆駕著小舟來到江東水寨,令巡江士卒通報周瑜。周瑜聞聽蔣干又到,心中一喜一憂。喜是因為周瑜猜到蔣干來意,知道只要自己騙過蔣干就能騙過曹操行詐降之計。憂的是一旦黃蓋詐降成功,緊接著便要用火攻,而此時火攻準備尚未完成。

  周瑜想了想對士卒道:“你等便說我公務在身暫無閑暇,先領他到帳中歇息。切記暗中嚴加看管,莫讓他隨意走動探問。”

  士卒得令而去,周瑜又對魯肅道:“子敬速去請國師、孔明、士元前來,我有要事相商。”

  魯肅聞言不敢耽擱,片刻之后便將三人請到。周瑜見了三人先將前因后果講述一遍,而后問計道:“事到如今詐降之策已成,火攻之計成就大半。只是大江面上一船著火,余船四散,不知如何能竟全功?還請國師與二位先生教我。”

  諸葛亮聞言皺眉思索,南燁則是看向了龐統。龐統見南燁望來微微一笑道:“此事易也!都督可遣人獻連環計,將戰船釘在一處,如此便可成功。”

  周瑜奇道:“曹操奸猾,豈會將戰船釘做一處自縛手腳?”

  諸葛亮一聽連環計瞬間明了龐統所想,便笑道:“只要一番說辭,定可蠱惑曹操,都督可命人如此這般言講……”

  周瑜聞言眼睛一亮,望向龐統道:“能行此計而曹操不識者,非士元先生不可!敢請勞煩先生一趟。”

  龐統聽周瑜差遣望向南燁。南燁點頭同意道:“此計確實需要士元前往。只要小心行事,此去無憂。”

  周瑜聽南燁答應十分歡喜,龐統此去若能成事曹操必敗,就算不能成事令龐統被殺,也能除去南燁一條膀臂。于是一面與龐統、諸葛亮商議用計,一面遣人去請蔣干。

  蔣干這次前來,見周瑜不但沒有列隊迎接,反而將自己先晾在一邊,心中便是一慌,猜測自己盜書之事已然被周瑜察覺。不論周瑜上次是否用了反間計,蔣干盜書這件事都不占理。因此蔣干來之前就盼著周瑜沒有發現自己盜書才好,可是此時的情況恰恰說明周瑜對他已經有了防備,如此一來恐怕他又完不成任務了,說不定還會被周瑜所殺,這讓蔣干怎能不慌?于是蔣干留了個后手,命駕船僮仆就在船上等候,若有不妙便可溜之大吉。

  正當蔣干心神不寧的時候,士卒將他領入了周瑜帥帳。此時南燁等人已然離去,帳中只有周瑜和一群武士。

  周瑜見了蔣干當時發作道:“子翼因何欺我太甚?”

  蔣干此時只能笑著裝傻道:“我與公瑾是同窗好友,特來敘舊何言相欺?”

  周瑜怒道:“前次我念舊情,請你痛飲一醉,留你共榻而臥。誰知你竟盜我書信不辭而別歸報曹操,害得蔡瑁、張允身死,以致我大事不成。今日無故又來,必是不懷好意。若要說降于我,除非海枯石爛。”

  蔣干見周瑜如此大怒心中驚疑不定,也不知周瑜上次是否用了反間計,更不知該如何辯解。

  周瑜也不等蔣干開口,便接著道:“若不是看在舊日之情,定將你一刀兩斷。可若放你離去,你又要泄露軍情。來人,送子翼往西山庵中歇息。待我破了曹操,再送你過江不遲。”

  蔣干還想再言,周瑜早已離帳而去。帳中武士將蔣干直接送到西山背后小庵歇息,又派來兩個士卒看管伏侍。

  這山后小庵十分偏僻,若無人領路根本下不得山。因此兩個看守士卒倒也清閑,到了夜間自去休息,任由蔣干在山間行走。

  蔣干心中憂悶,寢食不安。見兩個士卒盡去,便趁著星光滿天獨步出庵。可是到了庵前一看,便見天黑林密道路難辨,遠處還有狼嚎虎吼之聲隱約傳來,害的蔣干不敢輕離。他見庵前難以通行,便又往庵后繞來,忽然聽得有讀書之聲。

  相比庵前狼嚎虎嘯,這庵后讀書之聲格外悅耳。蔣干推開后門聞聲尋找,見不遠處山巖畔有草屋數間,內有燈光射出。

  蔣干來到草廬前往里窺視,只見一人掛劍燈前,正在誦讀孫子兵書。蔣干心中尋思:“此人必是隱士高人,或可助我脫身。”想罷輕聲叩戶求見。

  屋中之人聽有人叫門便開門出迎,蔣干一看此人相貌便一皺眉頭。只見這人三角眼,掃帚眉,翻鼻孔,十分丑陋。可是蔣干此時有求于人不敢失禮,上前見禮自報家門,又問對方名姓。

  那人答道:“我名龐統,字士元。子翼先生請屋中敘話。”

  蔣干一聽龐統報名當時一驚,隨著諸葛亮火燒新野威名遠播,臥龍、鳳雛之名也廣為人知。只不過龐統投了南燁之后便在府中學習交州新法給南燁做幕僚,并沒有什么驚人戰績,因此少有人知龐統投效南燁。蔣干對龐統也是只聞其名不識其人,難免驚訝道:“莫非是鳳雛先生?”

  龐統微笑道:“然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