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四回 入南中張松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7)

  南燁對于強攻城池一向無愛,因此打下泠苞、鄧賢兩座大營之后便駐扎營中打造霹靂車。蜀道難行,交州制造的霹靂車運送不便,所以南燁還要現做才行。眾將不用親造器械,每日無事便到城前叫罵。能誘守將出城來戰最好,不能誘敵出城也無所謂,全當消遣。

  劉循增兵之時,恰巧典韋領著幾個親衛在城前搦戰。典韋就帶了幾個人來,見劉循大軍一到,自然是有多遠跑多遠。就算典韋再勇猛,也還不敢憑著幾騎和三萬大軍叫板。

  南燁聽典韋回報城中增兵,便命人打探,這才知是劉循來援。假如來的是旁人,南燁并不擔憂,不過劉循就有些麻煩。

  益州民心思變,有心投降南燁的不止張松、法正,城中若是尋常武將,在霹靂車的攻擊下很有可能開城投降,但是劉循作為劉璋之子便絕無投降的可能。南燁欲收益州民心,不能用霹靂車轟擊城中打擊有生力量,充其量就是轟開城門,入城之后還是一場惡戰。

  郭嘉見南燁皺眉卻在一旁笑道:“劉循來援乃是好事,國師何故心憂?”

  南燁聽郭嘉之言便知他有定計,問道:“奉孝可是有計破劉循?”

  郭嘉點首道:“劉璋若是派遣宿將守城,恐怕一時難以攻破。但劉循年少,總有破綻,待我明日城前一觀,再議計策。”

  次日一早,南燁便與郭嘉策馬來到城前,只帶典韋、周倉護衛左右。城上有士卒認出南燁,便報劉循知曉。

  劉循早就聽聞南燁之名,卻從未見過其人,心中暗道:“人言南燁國師大道神通,今日我便看看他如何厲害。”想罷便領士卒登城,往城下觀望。

  南燁見城頭一個少年將軍頂盔摜甲,扶墻遙望,便猜是劉循,于是施展技能查看。

  將星錄:劉循,益州牧劉璋長子。劉備進攻益州雒城,劉循率軍抵抗,堅守近一年。后城破被俘,與劉璋一同投降,劉備封其為奉車中郎將。

  劉循的六項能力都不出眾,最高的統帥只有63,不過將星錄卻有精彩之處,能抵擋劉備一年之久也算不容易了。這讓南燁更是憂心,手指劉循對郭嘉道:“城上便是劉循。”

  郭嘉點了點頭道:“國師且看我言語試之。”說罷打馬上前道:“城上小兒,國師大軍到此,何不開城早降?”典韋、周倉聽郭嘉聲音不大,也跟著喊了一遍。他們幫南燁喊話慣了,幫起郭嘉同樣不遺余力。

  典韋、周倉聲如洪鐘,劉循在城頭自然聽見。他年少氣盛,被郭嘉一激便向城下喊道:“早聞國師非比尋常,今日一見也并非三頭六臂。國師若有妙法上城擒我,我便心服口服,若要我開城而降萬萬不能。”

  南燁知道郭嘉此來便是要試探劉循性情,于是高聲道:“生擒你這小兒又有何難?你若敢出城一戰,我便可擒拿于你。”

  劉循見南燁四人在城下便敢大言不慚,心中大怒,便要命人開城出兵。可他剛一下令,便有一人匆匆趕來道:“公子不可開城!莫中南燁之計。”劉循聞聲一望,正是吳懿,身后還跟著劉璝、吳蘭。

  原來吳懿聽說南燁前來觀陣,劉循又親自上城,便擔心劉循有失,特意趕來相勸,果然見劉循要開城而戰。

  劉循見三將特意趕來阻攔便道:“你等無需多慮,南燁此來只有四人,正是擒殺良機。若能擒住南燁,大軍不攻自退。”

  吳懿道:“南燁詭計多端,公子不可犯險,這必是南燁誘敵之計。”

  劉循笑道:“南燁也太小瞧于我,四人來在城下,何用我親自出馬?隨意遣一將出城便可將其擒獲。”說罷便命自己副將領兵一千出城去擒南燁。

  吳懿本想再勸,可是轉念一想,讓劉循吃些苦頭也好,免得他不知天高地厚。一千人馬又不是損失不起,能買個教訓讓劉循懂得小心也算值了。總比日后中計丟了城池強。

  南燁在城下雖聽不到城上吳懿所言,但也能多少猜到三將在規勸劉循,不由微微一笑。自從黃巾之亂時,南燁就開始介入各大戰役,讓戰爭時間急劇縮短,這就使得他入蜀的時間比劉備提前了十幾年。顯然此時的劉循還不是那個能獨擋劉備一年的劉循,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子而已,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對付。倒是劉循身旁三將是個障礙,南燁連施技能存星、取星。

  將星錄:吳懿,字子遠,兗州陳留郡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蜀漢穆皇后吳氏兄長。隨劉焉入蜀,劉璋時任中郎將。劉備進攻劉璋,吳懿隨劉璋歸降劉備,歷任討逆將軍、關中都督、左將軍、車騎將軍等職。其妹吳氏先嫁劉焉三子劉瑁,后嫁劉備,吳懿因此在劉璋、劉備麾下皆得重用。統帥83。

  將星錄:劉璝,益州牧劉璋部將。建安十七年受命率兵抗擊劉備,旋即敗歸。武力73。

  將星錄:吳蘭,原為劉璋部將,后降劉備。在漢中對曹操的戰役中駐扎在下辯,被曹洪所敗,后被陰平氐族首領強端所殺。武力82。

  南燁這邊剛看完三將信息,城門已經大開,一彪軍馬殺了出來。郭嘉見有兵出城微微一笑撥馬便走,南燁更不久留也是撥馬就走,典韋、周倉護衛在后。他們四人所乘都是良駒,川軍馬矮追趕不上,又怕中計,只是追了一陣便收兵回城。

  劉循在城上見一千士卒毫不費力便趕走了南燁,不由哈哈大笑對三將道:“我看南燁不過如此。他敢再來,我還以此法應對便是。”

  吳懿見南燁退去也覺得自己太過小心,假如剛才被南燁四人嚇的不敢出城交戰,恐怕對城中士氣也是不小的打擊。劉循派遣少量兵馬迎敵,也不失為一種辦法。不過就算如此,吳懿還是叮囑劉循道:“公子莫要輕敵。南燁再來切不可親自出城,只遣兵馬就是。若是南燁領兵而來,便是兵馬也莫要出城。”

  劉循雖覺得吳懿太過小心,可還是點頭道:“我自有分寸,南門交與我守便是,絕不讓南燁有機可乘。”

  南燁與郭嘉回營之后商議一番,便將突破口放在了劉循把守的南門。而后命眾將輪流在城下叫罵,引劉循出城斗將。

  第一日趙云領一百騎兵城前叫罵,劉循知道趙云厲害不敢離城,派出一千軍馬來抓趙云。趙云見劉循不出轉身便退。劉循軍馬追出數里而還。

  第二日楊雄依然領一百騎卒叫陣,劉循不出,軍馬又追出數里而回。而后典韋、周倉、黃忠、高順輪番叫陣,只找劉循單挑。劉循并不逞強,只是麾下兵馬越追越遠,等到張白騎叫陣而走時,劉循派出的一千軍馬一直追到南燁大營方還。

  一連數日劉循日日出兵無果,心中郁悶非常。反而是吳懿三將見劉循穩重不出放下心來。開始幾日南燁遣將叫陣吳懿三人還來跟劉循一起觀望,擔心劉循一時沖動,時間一久三將也就不來了,由著劉循調兵遣將。

  第八日時,南燁麾下幾員武將已然輪了一遍,南燁親自領一百親衛城下叫陣道:“劉循小兒,可敢出城與我一決高下?”

  劉循只知道南燁會法術,還沒聽說過南燁會武藝。此時南燁叫陣斗將,劉循便有心出城一戰,不過又擔心是計,三思之后還是只派兵馬出城。

  南燁見劉循依然不出轉身退去,次日遣馬云騄帶女兵營城下叫陣。古時女子地位低下,劉循忍的了南燁叫罵,卻不代表他能忍馬云騄罵陣,而且就算劉循能忍,他麾下的將士也忍不了。

  每日領兵出城的副將對劉循道:“公子,城下只是百名女子而已,若還是千人出城勝之不武。末將愿領百人下城與其相斗,如若不勝甘愿領罰。若能得勝請公子將俘獲女兵賜予我等為奴。”

  劉循見城下馬云騄姿色不凡,同樣十分心動,便對副將道:“你且領百人前去相斗,若能擒那女將回城,我當記你首功。其余女兵任你處置。”

  副將聞言大喜,有道是當兵兩三年,母豬賽貂蟬。副將覺得女將無福消受,女兵也是不錯,興沖沖的領兵出城。

  這副將每日替劉循出戰,還有兩次追到了南燁大營之前,馬云騄都認識了。見他只帶了一百兵馬出城列陣,馬云騄便不再跑路,而是高聲喝道:“我手下不斬無名下將,你去換劉循來戰,莫做我槍下之鬼。”

  劉循副將聽馬云騄聲音清脆悅耳,嘿嘿一笑道:“小娘子要戰我家將軍,先過我這一關。”說罷拍馬舞刀來在陣前。

  馬云騄還不把一個副將放在眼里,不過她得了南燁、郭嘉囑咐另有謀劃,挺槍策馬與那副將戰在一處,卻不用全力,只是與那副將戰了個旗鼓相當,甚至略處下風。

  劉循在一邊城頭觀戰,一邊拍掌瞪眼心中焦急。每當馬云騄稍占上風,劉循便暗罵副將無用。可是等副將占上風時,劉循又為馬云騄捏一把汗,生怕美人香消玉殞,大呼:“小心!”搞的城頭士卒莫名其妙,也不知劉循在為誰擔憂。

  陣上二人戰了五十余回合,馬云騄假裝力竭,虛晃一槍撥馬便走。副將哪里肯放?策馬領兵便追。他身后士卒見了眾多女兵也是嗷嗷直叫,緊隨自家將軍追趕。不過這些士卒叫的再歡也追不上南燁的親衛女兵,馬云騄的玉蘭白龍駒更快,轉眼便與副將拉開了距離。

  副將再次領兵追到南燁營前,結果營中射出一片箭雨,將馬云騄接應回營,副將只好悻悻而回。雖說未敗也沒有損失人馬,可是沒能擒住女兵,還是讓副將失望,士卒傷心。

  劉循見副將空手而還,別說女將,就連女兵都沒擒住一個,當時破口大罵副將無用,心中后悔自己為何沒有出馬。劉循武藝雖然不如吳懿等人,但是自信比起副將強出不少,反正平日他與副將切磋從未輸過,至于副將是否讓著他這個公子,劉循卻從沒考慮過。

  南燁每日在城下換將已然成了規律,劉循便暗暗盤算,等南燁麾下將領換過一輪之后那女將再來,定要自己出馬生擒。令劉循意想不到的是,次日一早還是一個女將領著女兵叫陣。這女將不同于昨日之人,騎著一匹紅馬,背后插著五把飛刀,不過卻同樣秀色可餐美艷動人。

  劉循這次可不想錯過機會,領著一百士卒飛馬出城。他不敢多帶人馬是怕嚇跑了佳人,何況城門開著,援兵隨時可以出城,便有意外劉循也可以用一百兵馬墊后,自己跑回城來。

  花蓓見劉循總算出城心中暗喜,看來這破城之功要落在自己頭上。其實功勞對于花蓓來說也沒有大用,就算功勞再大,南燁也不可能放心讓她獨自領兵鎮守一方,即便讓她去她也不愿離開南燁身邊。花蓓開心的原因是她和馬云騄打了賭,誰能生擒劉循誰便多陪南燁三晚,何況能引出劉循也間接證明自己的魅力更大。

  劉循來到陣前見美人笑靨如花心中大喜,催馬上前笑道:“美人城下叫我半晌意欲何為?”

  花蓓聽劉循言語輕薄不由怒道:“自然是要與你一戰,你可敢否?”

  劉循哈哈大笑道:“有何不敢?只怕唐突了佳人。”

  花蓓大怒,挺丈八長標來戰劉循。二人驟馬交鋒,各動兵刃,可是卻都留有余力,花蓓是怕打的太猛嚇跑劉循,劉循則是怕傷及花蓓要害無法生擒回去享樂美人。他們雙雙留手的結果就是打的十分熱鬧,卻總不分勝負。

  轉眼五十回合已過,花蓓感覺到了詐敗引誘劉循之時,于是裝作呼吸急促,體力不支,手上力量更弱一分。

  劉循見花蓓面色紅潤香汗淋漓,喘息連連,心頭不由得欲火燃起,手中槍更快一分,一心想擒拿花蓓。

  花蓓又與劉循交戰十余合,假裝漸落下風,剛要撥馬而走,便見城門中殺出二將,正是吳懿、吳蘭。原來吳懿得知劉循出戰心中不安,這才與吳蘭領兵而出,以免劉循有失。花蓓見二將出城暗道不好,虛晃一槍拉開距離對劉循怒道:“無恥小人,與我一女子交鋒還要以多欺少不成?”

  劉循感覺自己馬上就要擒住這漂亮女將了,沒想到吳懿、吳蘭卻來攪局,心中大急道:“此二人只為壓陣而來,非是以多欺少。”說罷回頭喊道:“你等莫要出馬,看我生擒此女。”

  吳懿、吳蘭根本不理劉循,他們出城既是為了接應劉循,也是順便合力擒拿花蓓。所以二人繼續催馬上前。

  花蓓見二將馬不停蹄,便知今日計策難成,心中暗道可惜,口中怒道:“二將已至,還說不是以多欺少?如此小人行徑,恕不奉陪。”說罷轉身撥馬而走。

  劉循打了半晌怎么能眼睜睜讓花蓓跑了?手中槍朝天一舉,打馬便追,身后一百士卒緊緊跟隨。按照劉循想法,自己一追,吳懿、吳蘭必然追來,他二人身后還有軍馬,這么多人要擒花蓓還不容易?

  吳懿、吳蘭出城主要是想接應劉循安全回去,可不是為了擒拿花蓓。沒想到二人一出城反而給劉循壯了膽,起了反作用。吳懿、吳蘭見劉循對花蓓緊追不舍,便在后面高呼:“公子速歸!莫要中計!”

  劉循正恨二人擾了自己好事,怎肯聽二人規勸?何況此時形勢大好,數千人追一百女兵一個女將,哪有回馬的道理?于是策馬狂奔,緊追花蓓身后。

  花蓓見劉循引著二將對自己緊追不舍,心中別提多開心。她剛才還以為今日計策難成,沒想到買筐荸薺送個梨,娶個老婆送小姨,引來了劉循不算,還引出二將來追。急催卷毛赤兔馬向前狂奔。

  吳懿、吳蘭今日出城只是為了接應劉循,縱然交戰也不過就是對付花蓓和一百女兵,所以并未多帶人馬,只是各領一千騎卒。他們見劉循越追越遠漸漸接近南燁大營,心中暗道不妙,聲嘶力竭的喊劉循停馬。

  劉循之前派副將出馬之時曾多次追殺到南燁大營方回,因此在劉循看來,就算追到了南燁大營也沒什么了不起,因此并不勒馬,繼續飛奔。

  就在眾人遙遙望見南燁大營之時,就聽身后喊殺震天。趙云在左,楊雄在右,各領五千兵馬從路旁林中殺出,截住吳懿、吳蘭歸路。同時南燁營門大開,典韋、周倉、黃忠、高順一擁而出,領兵從正面殺來。

  “不好!有埋伏!”“公子快回馬!”吳蘭、吳懿雙雙大叫回馬往來戰趙云、楊雄。想要保住歸路。

  劉循不用二人喊話也知中計,剛要撥馬而后,便聽花蓓大喝一聲:“無知小兒哪里走!”話音剛落空中一道白光閃過,劉循不知何物,本能用手去擋,一柄飛刀正中左臂。劉循吃痛翻身落馬,眾女兵搶上,將劉循生擒。

  吳懿、吳蘭見劉循遭擒便想來救,趙云、楊雄哪里肯依?兩桿長槍一黑、一白如兩條長龍纏住吳懿、吳蘭,打的二人毫無還手之力。這還是趙云、楊雄手下留情想要生擒二將的結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