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零二章 管中窺豹(三)

  盡在尋書網()

  劉忠沒有追問怎么樣讓皇帝想起太子讀書的事,王守仁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兩人自然而然轉了話頭。

  “如今李公風光呢,就是司禮監那邊都多幾分客氣。誰都能看出來,劉公有了春秋,已經做了七年首輔,說不得什么時候就下來,到時李公定要再進一步。謝公那邊的人怕是要急了,只是急也沒有。雖說兩公是同年入閣,可謝公到底晚了一步,只能屈居人后,偏生他年紀與李公相仿,等到將李公熬下來,他也差不多了。”劉忠道:“他那個狀元女婿,也是沈尚書的族人吧……”最后一句,卻是對著沈瑞問。

  沈瑞點頭道:“正是九房族兄。”

王守仁聽了劉忠的話,想起沈瑞的“夢”,道:“棲巖,你對李公怎么看  “李公?性子滑不留手,同司禮監這邊相處的倒是融僑,不過與劉公、謝公比起來,到底少了幾分風骨。”劉忠想了想,道。

  因王華在朝的緣故,王守仁早年也曾接觸過幾位閣臣。對李東陽的印象,與劉忠說的差不多,如此倒是與沈瑞之前的“夢言”對上號了。

  王守仁心中沉了沉,卻是沒有再說別的,只吩咐沈瑞道:“倒酒”

  這一頓午飯,從午初直用到申正(下午四點)。

  王守仁滿身酒氣,起身要告辭。

  劉忠已經站不穩,口齒不大伶俐地留客。

  王守仁擺擺手道:“等我從山東回來,咱們再飲,下次定不醉不歸”

  “好”劉忠已經要人攙扶,不過神思倒是清明,還不忘吩咐旁邊人取了只錦盒。

  “雖與恒云不是初見,可如今既為長輩,總沒有讓小輩空手的道理。”劉忠親手將錦盒遞給沈瑞道。

  沈瑞看了王守仁一眼,見他點頭,才接了錦盒,道:“謝過師叔……”

  劉忠聽了這稱呼,臉上露出幾分欣慰,不過還是道:“師叔不師叔的不過私下叫兩句,這稱呼人前是露不得的……以后外頭見了,親近在心里就好了,稱呼什么的不必在意。”

王守仁不以為意道:“就算露在人前又如何?難道你不是家父教導出來的  劉忠搖搖頭道:“我到底是殘缺不祥之人,何苦為了我的緣故,使得先生與師兄被人詬病?那些腐儒,無風都能攪起三尺浪,何必為了賭氣去落人口舌?就算你師兄不在意,想想先生的難處。”

  王守仁帶了悵然道:“到底難以自在隨心……”

  王家的馬車就在胡同口等著,沈瑞將王守仁扶上了馬車。

  劉忠道:“我平rì出來的rì子少,也是摸不準哪rì出來。恒云要是有事,就打發人過來留話。不拘什么事,但凡我能做到的,總不會束手。”

  沈瑞再次謝過,才跟著上了馬車。

  馬車離開胡同,到了街道上,外頭傳來叫賣聲。

  王守仁本在閉目養神,此時卻是睜開了眼睛。眼神中一片清明,哪里有丁點兒醉意?

  “老師?”沈瑞滿心疑惑,卻不知該如何開口相問。

  王守仁輕笑一聲道:“恒云莫非在腹誹為師為何與閹宦為伍?”

  沈瑞忙搖頭道:“學生不敢只是有些奇怪罷了……”

  要知道王華雖至今沒有入閣,可狀元出身,曾為帝師,如今又是教授東宮的幾位老師之一,在士林中口碑甚好。正如劉忠所說的,讀書人多瞧不起內臣,要是旁人知曉王華之子與內臣往來頗深,且其中又有王華的淵源在里頭,還不知會編排出什么話來。

  王守仁冷笑道:“真正叫嚷熱鬧的又幾個在朝廷說得上話的?如今批紅權在司禮監,別說尋常文武大臣,就是內閣幾位閣老,對那邊不是也要溫煦如春風,誰敢端著不與閹宦為伍的架子?”

  沈瑞默默。

  王守仁看著他道:“東宮近侍我已經打聽過,氣候已成,想要未雨綢繆,只能多走幾步路……”

  沈瑞道:“宦官不過依附皇權而生,要是沒有帝王背后支持,不過是無根浮萍……真正想要與文官對峙的,從來都不是內臣……”

  王守仁面上露出幾分笑意:“你能想到這些,那些年史書總算沒有白讀……只是就算如次,又能如何?即是是身為臣子,總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時候,就算曉得皇上不喜,可事情還需去做……皇帝也是人,要是沒有臣子忠諫,只憑喜惡行事,會出大事……”說到最后,已是帶了鄭重。

  沈瑞聽了,心下凜然。

  這哪里是忠諫不忠諫,明明是文官集團聯合前來限制皇權。

  “可,臣子也是人,也有好惡之心既是都是人治,大家擔心皇帝,可誰就能保準臣子行事全無私心?”沈瑞想了想,道。

  “臣子畢竟是臣子,即便是高居首輔之位,皇帝一句話也能更換……且有多少人盯著,越是站得高,行事就越添了顧忌。行事全無章法之人,也做不到閣臣之位。”王守仁道。

  雖說知曉王守仁說的有道理,可沈瑞還是難以全盤接受這套理論。

  之前想起弘治、正德更替時,閣臣被逐,閹宦當權,朝局定是動蕩不安;現下再想起此事,沈瑞的畏懼少了幾分,反而越來越覺得當時閣臣與文官被打壓也是自作自受。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與壽哥往來了兩年,沈瑞心中的天平不知不覺已經傾斜。

“有幾個帝王會將權柄讓與臣子?那未來紛爭豈不是不可避免?”沈瑞道  王守仁點點頭道:“說白了,不過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舊更替之時,總有爭斗……”

  “老師可否有了準備?”沈瑞道。

  這下沉默了換做了王守仁。

  過了足有半盞茶的功夫,王守仁方開口道:“當年排擠父親,壓著父親不讓入閣的不是旁人,正是李東陽……要是真要讓恒云所說,三閣老三退二,只剩李閣老,父親怕是只有往南京去了……”

  沈瑞皺眉道:“那老師呢?”

  王守仁點點頭道:“等從山東回來,我會謀一任外任……”

  “那劉內官那邊?”沈瑞遲疑道:“老師是為了以后?”

  王守仁道:“正是。何必爭朝夕?不管更替時閹宦多囂張,不過是皇帝手中的刀。狡兔死、走狗烹。他們能蹦跶的時rì有限。與其與他們爭斗,還不若靜待時rì,以謀其他。”

  沈瑞面上不顯,心里卻是驚呆了。

  眼前這個不是未來的圣人么?方才口氣中還是傾向于眾閣老文臣的,怎么一轉眼就謀外任,規避風險了?

  王守仁身板挺得直直的,帶了幾分堅毅與自傲道:“我期盼的戰場,從不在朝堂之上……”

  要是王守仁腦袋一根筋,斗志昂揚地準備戰斗,他多半也會覺得那種行為太愚太傻;可眼前這樣的選擇?

  沈瑞覺得自己有些矯情,明明王守仁現下的選擇是最穩妥不過,可還是隱隱有些失望呢?

  五月十八,宜出行,王守仁離京。

  沈瑞身為弟子,就請了一rì假去送;何泰之聽聞,也跟著湊趣,趕過來送姐夫。

  一行人出了京城,直奔通州碼頭,王守仁將走水路轉陸路到濟南。

  鄉試主考前后不過小半年,算是公務,自是無需帶家眷,隨行的不過幾個老成家人與長隨小廝,五宣也在其中。

  五宣比沈瑞大七歲,今年已經二十三歲,不過因長著副娃娃臉,看著不過是十七、八的模樣。

  五宣是孤兒出身,本就沒有入奴籍,戶籍上是王家旁支養子,是民籍。這些年他雖以家仆自居,實際上王家上下早就也沒人視其為仆,王華與王守仁父子也多指點他讀書。

  去年王守仁在家鄉時,給五宣報了童子試,五宣過了縣試與府試,雖不是案首,可也在頭榜中,院試時因身體不適病了,耽擱了沒有去考場。

  “五宣哥,以后你是不是該叫我師兄?”沈瑞看著五宣道。

  五宣正式應童子試后,就被王守仁收入門墻。

  五宣輕哼道:“作甚不是恒云叫我師兄?真要論起來,我到先生身邊可比你要早五、六年……”

  沈瑞道:“可老師不是去年才吃了五宣哥的敬師茶?我這大弟子已經做了六、七年。”

  五宣無語了。

  何泰之在旁道:“不是說浙江與南直隸童子試最難?怎么五宣哥這樣容易就過了兩關?”

  五宣帶了幾分得意道:“還有什么緣故?名師出高徒唄”

  王守仁騎馬在前,正聽到這一句,回頭道:“等過了院試在說此話我可沒聽說誰家高徒,臨到考試了不擔心考試,反而貪嘴一口氣吃了兩只叫花激,吃的傷了腸胃臥床不起的……”

  五宣的臉“唰”的一下紅了,訕訕道:“我不就是好奇么?偌大名氣,味道還真不錯……”

  沈瑞嘴角彎了彎,終于明白為何五宣文章前幾年就不俗,王家父子卻拖到現下才讓他去年下場應童子試。五宣性子天真爛漫,有赤子之心,功名考早了,應付外人不及,也只有吃虧的份。

  長壽、長福騎馬跟在后頭,與五宣都是相熟的,聽了都哭笑不得。

  為了貪吃耽擱了一年考試,怎么聽都覺得稀奇,也就只有五宣能做出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