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北美的暑期檔一直是所有人矚目的焦點,票房大戰總是會讓人無比亢奮,今年也不例外,精彩的票房戰爭從五月下旬開始,一路咆哮著沖向了七月,從“龍卷風”四千一百萬的首映周末票房開始,到“碟中諜”五千七百萬美元的驚艷首映周末票房,今年的暑期票房大戰以不可思議的喧鬧拉開了序幕。
特別是“碟中諜”的強勢出擊,首映周末票房五千七百萬美元,打破了“永遠的蝙蝠俠”去年在首映周末創造的五千兩百萬美元票房,而“碟中諜”首周五天的票房狂攬七千四百萬美元,更是差一點就打破了“侏羅紀公園”首周五天所創造的七千九百萬票房記錄。
湯姆克魯斯以無可爭議的強勢表現宣告了他的回歸,重新回到了頂尖演員的戰線,已經有不少人提出,湯姆完全有資格躋身兩千萬俱樂部,成為第三個成員。
有的人認為“碟中諜”就是今年暑期檔的最高峰了,有的人則認為“獨立日”有希望打破諸多記錄,超越“碟中諜”創造全新的高峰。現在,僅僅用了一周時間,冰冷卻客觀的數字就證明了誰才是明智的預言者。
首映周末八千萬美元票房,首周四天一億一千六百萬美元的票房,“獨立日”不費吹灰之力就打破了“永遠的蝙蝠俠”、“碟中諜”和“侏羅紀公園”所保持的一眾記錄,更為可怕的是,“獨立日”將整個記錄的水平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樹立了一個超高標準,甚至有不少媒體都驚呼,“這是一個無法超越的記錄!”
如此驚艷的表現,甚至創造了近二十年來難得一見的萬人空巷場面,將“獨立日”的關注程度推向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新高,但即使如此,還是比不上過去一周時間全美國的狂熱,從電視到電臺,從報紙到雜志,從咖啡館到街頭小店,幾乎每個人都在討論著“獨立日”,比起個人喜好來說,更多人關注的是這部作品對整個電影產業所帶來的強大沖擊力。
從萬人空巷到一票難求,“獨立日”在商業方面的強勁表現正在改變整個好萊塢的傳統票房觀念,這也讓人們有理由對“獨立日”的次周票房給予更多期待。
對于一部商業電影來說,次周票房跌幅低于百分之五十就可以慶祝了,如果能夠低于百分之四十就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了。在這一數據上,“永遠的蝙蝠俠”次周跌幅是百分之四十五,“碟中諜”次周跌了百分之五十三,“終結者2”則是交出了百分之三十六的跌幅答卷。
作為反面教材,“未來水世界”在首映周末僅僅只有兩千一百萬美元的票房之下,次周還是暴跌百分之四十,結局十分凄涼。
最為驚艷的莫過于“侏羅紀公園”和“真實的謊言”了,前者在第二周下跌二十個百分點,交出了逆天答卷;后者也一樣以百分之二十的跌幅讓所有人跌破了眼鏡,不過“真實的謊言”首映票房僅僅只有兩千五百萬,級別自然是無法與“侏羅紀公園”相提并論的。
橫向對比之后,人們紛紛預測,“獨立日”的次周跌幅能夠達到百分之五十五,就可以稱得上是“大捷”——換而言之就是和“碟中諜”同一水平,畢竟考慮到“獨立日”首周周末高達八千萬美元的票房,即使跌幅交出五十五個百分點的超高數據,次周也將會有三千六百萬美元,這數據已經可以稱得上是駭人了。
不過,第二周一票難求的盛況還是讓“獨立日”的次周票房充滿了懸念。七月第二周,“獨立日”依舊是唯一的焦點,本周兩部全新上映的電影,“小偵探哈里特(Harriet。The。Spy)”和“生死豪情(Courage。Under。Fire)”都被認為是炮灰。
即使后者是由丹澤爾華盛頓和梅格瑞恩聯手主演的,也沒有人認為這部作品可以撼動“獨立日”的絕對強勢。值得一提的是,“生死豪情”之中還有馬特達蒙出演——這部作品的重要演員陣容都是來自于國際創新管理經紀公司。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關于炮灰的預測。
“生死豪情”在兩千間院線上映,結果卻僅僅只交出了一千萬美元的周末票房,讓電影的五千萬投資注定要打水漂了,有趣的是,這是二十世紀福克斯發行的作品,來自一家獨立制片商制作的作品,不少人也調侃說,二十世紀福克斯不差錢,不在乎這一點點發行費用。
而“小偵探哈里特”就更加悲慘了,六百萬美元的票房勉強躋身前十名,由此可見全新上映的電影受到“獨立日”的擠壓有多么嚴重了。不過這部作品僅僅投資一千兩百萬,這樣的首映數據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的。
在競爭對手疲軟的情況下,“獨立日”的市場號召力進一步達到了巔峰,最終在所有觀眾群起追捧的情況下,“獨立日”交出了百分之二十三的票房跌幅,整個北美電影市場都可以聽到一片錯愕的驚呼聲。
百分之二十三,僅僅百分之二十三!
這個票房跌幅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媒體綜評和影院分數讓“獨立日”的出色口碑廣泛地傳播開來,吸引了洶涌的人潮進入電影院;意味著一票難求的景象不僅僅是在舊金山,在北美其他城市也不例外,第一周萬人空巷的盛況再一次延續了下來;意味著高投資高成本支持派的觀點得到了北美電影市場的進一步支持,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超強活力……更加意味著“獨立日”的次周表現居然和“侏羅紀公園”、“真實的謊言”是同一個水平線的!
這件事本身沒有任何問題,有問題的地方在于,“侏羅紀公園”的首映票房是四千七百萬,而“真實的謊言”的首映票房則是兩千五百萬,它們交出百分之二十的票房跌幅已經是無比驚艷的數據了。
但是“獨立日”的首映票房呢?八千萬美元,足足八千萬美元,和“侏羅紀公園”、“真實的謊言”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線上,基數不一致所導致的下跌幅度自然不可能相提并論,可是最終“獨立日”卻交出了幾乎和“侏羅紀公園”、“真實的謊言”一致的跌幅,這樣的意義甚至遠遠大于“獨立日”的上映第一周所創造的票房奇跡。
因為次周票房跌幅的逆天表現,直接而有力地證明了一件事實:一部足夠出色的商業電影,在優秀的基本故事架構上,輔佐杰出的視覺特效,這對于整個北美電影市場來說是有著無與倫比吸引力的。
正如許多媒體所說,“獨立日”的故事十分簡單,不算復雜,而且對人物的刻畫也十分有限,但是它對節奏的掌控、對特效的運用、對故事的鋪墊,卻十分出色,這才打造出了一場視聽盛宴。
嚴格來說,“獨立日”和“侏羅紀公園”、“真實的謊言”、“未來水世界”等電影不一樣,它更像是商業版的“生死時速”——在一個基本的故事框架之上,為電影注入驚險刺激的靈魂,只是“生死時速”采用的是復古純粹的方式,而“獨立日”則采取了先進新潮的方式,但是二者殊途同歸,最終刺激的腎上腺素效果卻是一致的。
“生死時速”在當年暑期檔之中創造了一個以小博大的神話,而“獨立日”則用前兩周的驚艷表現證明了“高投資高回報”不是一句空話,成本的差距所造成的票房差距清晰地體現在了這兩部電影身上。
當然,這樣說是以偏概全的,票房的出色永遠都不是單一因素所導致的。更何況,“生死時速”當初以兩千八百萬換來了兩億三千九百萬美元,“獨立日”一億美元的投資又能換來多少回報,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
但不可否認的是,“獨立日”在上映第二周以百分之二十三跌幅的表現,驚世駭俗地狠狠地震撼了整個北美電影市場,并且讓好萊塢這場曠日已久的爭論天平開始緩緩地出現了傾斜。
五千三百六十萬美元,“獨立日”以百分之二十三的跌幅表現交出了貢獻出了五千三百六十萬美元的次周周末票房,更為不可思議的是,依靠著周中幾天的出色表現,“獨立日”兩周累積票房已經昂首邁步進入了兩億門檻,成為了北美最快突破兩億美元的作品之余,并且將自己的累積票房帶到了兩億兩千四百萬美元!
在一片嘩然聲之中,二十世紀福克斯自信滿滿地宣布:“獨立日”正式進入盈利階段!
這是一場不斷刷新三觀的暑期檔票房大戰,“獨立日”以不可阻擋的氣勢開創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以傲然之姿在北美電影歷史長河之中留下了自己的烙印,從首周氣吞山河的首映票房,到次周橫掃千軍的票房跌幅,“獨立日”僅僅用了兩周時間就將自己一億美元的投資成本換算成了利潤,如此強勢的表現,讓一眾競爭對手只能是無比驚愕地看著二十世紀福克斯,滿腔的心動和亢奮卻無法宣泄,只能是悶悶地吞下這一口悶氣。
這一把烈火在北美大陸熊熊燃燒著,可不僅僅是這里,大西洋對面的歐洲大陸此時也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大洋彼岸的狂潮,“獨立日”的強大聲勢已經開始震撼歐羅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