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90章 朕的命,交給你了

  “陛下,臣老朽之人,殘軀賤命,若是能為國戍邊,臣死而無憾!”楊旦又答應了,其他人氣得肚子疼。

  這個豬隊友,實在是帶不動了,該答應的時候不答應,不該答應的時候,非要充大瓣蒜,讓你領兵打仗?你配鑰匙嗎?你配嗎?

  朱厚熜不管這些,他喜歡的臣子首先是聽話,其次才是能力,更何況楊旦的本事不差。而朱厚熜心心念念的,正是九邊的防務,京城的安危,有人不避險阻,奮勇當先,天子除了高興,還是高興。

  “諸位愛卿,你們隨朕到偏殿,共同議事。”

  大會不及小會,人多是說不清楚事情的。

  朱厚熜,王岳,還有楊旦、趙鑒等二十多人,到了偏殿。等他們來了之后,另外還有三位大臣等在這里。

  首輔楊一清,兵部尚書王瓊,還有順天巡撫鄭谷。

  三位大臣之中,王瓊的身體狀況最差,甚至要人抬著,可他還是不能不來。

  因為今天要討論的事情,實在是太重要了。

  “王兵部,有什么話,您就說吧!”

  王瓊點頭,他顫抖著手,從懷里取出了一封長信,讓人遞給了朱厚熜。

  “陛下,這是王守仁前些時候,給我送來的一封信。我們數次討論邊防,這也是他的心血所在。”

  陽明公的見解!

  朱厚熜忙取出信件,一邊看著,一邊聽王瓊講解、

  身為一個老兵,對于大明王朝糟糕的邊防情況,有著深刻的認識。

  “有四地關乎大明生死,失去一處,則天下動蕩,朝廷不安……這四處分別是宣府、大同、薊鎮和遼東!而這四鎮當中,又以薊鎮的情況最為特殊,最不能有閃失……”

  王瓊說著,王岳則是讓人抬來了一個沙盤,好吧,每個穿越者大約都會弄的東西,他也不能放過啊!

  沙盤放在面前,說話就容易多了。

  大明朝天子守國門,還真不是一句空話。

  京城距離居庸關,不過百里,古北口也不過二百里,若是韃子進犯,騎兵撒歡,一天就能沖到城下。

  直接威脅大明王朝的心臟。

  朱厚熜剛剛登基,韃子就來了一次。

  從此之后,小豬就有了毛病,幾乎是夜不能寐,一聽到邊患,腦袋就大。哪怕這兩年折騰了不少事情,天子權柄大增,國家財力也不是那么困窘。

  但糟糕的邊防形式,卻還是半點沒有改變。

  這就是朱厚熜最大的心病所在。

  到了今天,該給小皇帝治病了。

  王瓊分析了九邊的嚴峻形式……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丟失了大寧衛。

  曾經的大寧衛在京師以北,遼東鎮以西,既是屏障,也是兩鎮的銜接。有了大寧衛在,京城就多了上千里的縱深防線,京城事實上處在二線的位置,根本不用擔憂。

  可失去了大寧衛的庇護,京城以北的關隘,全都變成了一線,一處突破,京城就危在旦夕。

  而且薊鎮和遼東之間,還失去了呼應,沒法協同作戰。各自為戰的結果,就是處處受制于人,整條戰線,宛如一潭死水,只能被動挨打。

  稍微看一下明代的地圖,就會發現,大明的雞頭和雞身,只有山海關一處連結,薄弱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住在這樣糟糕的環境,朱厚熜能安心就怪了。

  而且自從成化之后,蒙古的勢力不斷南下,將原來的無人區,緩沖帶都給填滿了,偏偏大明又無力北上,不能驅逐韃子,造成了弘治,正德以來,邊防形式一天比一天嚴峻,最后倒霉事都落到了朱厚熜的頭上。

  該怎么辦吧?

  王岳接過了王瓊的話,讓老尚書休息一下。

  “諸公,其實早在幾年前,陛下就布局此事了……首先說,為什么要清丈順天的田畝,平均賦稅,打擊豪強……道理很簡單,只有這樣,才能增加順天當地的糧食產量,能夠征用到更多的民夫,尤其是遇到了戰事,這一點尤為關鍵。所謂遠水不解近渴,想要保護京師安全,就必須動用京城周圍的民力財力。”

  王岳又道:“接下來的第二步,就是天津開海!在天津開海之后,物資云集,船隊萬千,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海路,調用山東和遼東的兵力和物資,形成一個拳頭!若是韃子入寇,可以快速從天津港口出兵,支援長城一線,協防京師。”

  “還有第三步,那就是編練新軍。原有的軍戶體系已經不堪用了,恢復軍戶,增加士兵數量,這都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在重新核定田畝的基礎上,征用年輕良家子弟。以嚴格的訓練,精良的裝備,加之保衛桑梓家鄉為號召,激發大家的軍心士氣,提升戰斗力。有了這一支強兵作為基礎,才有了對抗韃子的本錢!”

  王岳的這一番講解,將朱厚熜登基以來的一條主要施政路線,梳理得明明白白。

  這個倒霉的小豬,接的真是一個爛攤子。

  從登基的那一天開始,朱厚熜就開始了艱難的求存之路。

  對內,要鏟除楊廷和集團,對外,則是不斷為了強軍戍邊做準備,防止韃子南下,保護京師安全,這是王岳和朱厚熜早就商量妥當的事情。

  他們一步,一步,小心布局。

  終于到了收獲的時候。

  楊旦等人聽到,都嚇得不輕,我的老天爺啊,這個年輕的小皇帝,和同樣年輕的王岳,居然有這么深沉的用心?

  這倆小子也太可怕了吧!

  感嘆之后,楊旦躬身道:“陛下深謀遠慮,的確讓人五體投地。只是臣還不明白,接下來讓文臣移住九邊,又是什么用意呢?”

  朱厚熜沒說話,而是繼續讓王岳揭秘。

  “新軍不屬于軍戶,也不算是完全的募兵,而是一種對所有百姓的義務兵役……凡是經過清丈之后,得到土地的百姓,都是新軍的來源。兵源廣泛,服役的年限就會降低。我們要時刻保證有一支年輕能戰的強兵。”

  王岳說到這里,淡然一笑,“諸公,你們說要是這樣,還需要軍戶的存在嗎?”

  老軍頭楊一清感嘆道:“軍戶世襲,生生世世,固然在國初是很不錯的安排,可百多年下來,軍中老卒太多,補充的軍戶子弟,又良莠不齊,缺額嚴重,連自保都困難,更遑論主動出擊……若是能廢除軍戶,從所有民戶征兵,未嘗不是一個妙策!”

  有了首輔大人的贊許,整個局勢也就明朗了。

  楊旦趙鑒等人,也都明白了他們接下來的任務。

  說明白點,就是把那些衛所變成普通的州縣……說是普通,也不普通,因為這些州縣擔負著邊防任務,必須均田,均賦,把這些地區,變成一座座軍營,為包圍京城的安全,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

  這就好比是一出戲,唱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前面的都是鋪墊,能不能改變整個九邊,能不能提升戰力,保護京師安全,這才是一切的核心。

  朱厚熜道:“之所以選擇從薊鎮開始,是因為薊鎮從東,北,西,三面包圍京師,薊鎮安穩,則京師安穩,薊鎮不安,朕也睡不著覺啊!”

  說到這里,朱厚熜竟然用懇求的語氣道:“諸位愛卿,朕的安危托付給你們了,你們可愿意替朕效命?”

  撲通!

  有人比楊旦跪的還快,趙鑒痛哭流涕,拍著胸膛,“陛下,臣等為官幾十年,國勢衰敗,臣等難辭其咎。陛下不究臣等罪責,反而以重任托付,臣等敢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朱厚熜滿意點頭,上演了一出標準的君臣相得。

  只是把這些人打發走之后,朱厚熜才拉著王岳的手,“整頓薊鎮的事情,只有你去做了,朕的命——交給你了!”

  天才一秒:m.dushuzhe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