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07章 吞了鹽商

  東南的豪族湊到了一起,這倒不是說他們彼此勾結,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又或者有什么組織,把他們鼓動到一起。

  畢竟編造個神秘組織,充當幕后黑手,已經是很久以前的套路了。

  這些豪族世家原本甚至相互敵對,斗得你死我活。

  能湊在徐家,共同商議對策,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朝廷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已經撼動了他們的根基,再不行動起來,就真的沒活路了。

  廢兩改元,居然恐怖如斯!

  想當初王岳跟陸炳分析,世家大族控制地方,擺在臺面上的兩手就是土地和貨幣……廢兩改元,不簡單是把白銀鑄成銀幣那么簡單。

  而是為了兌換方便,各地都開設官銀號,首先在主要城市,主要的商業地帶,然后向廣大縣城推進,最終的目標,要讓任何一地的百姓,方圓五十里之內,就能找到一家官銀號。或者至少保證有一家兌換點。

  這套官銀號的體系出現之后,自然就壟斷了大宗交易。

  朝廷收稅款項全都存入官銀號,商人買賣貨物的款項,也要走官銀號。

  更恐怖的還在后面,官銀號會給百姓提供小額貸款!

  楊博就注冊了一家名為三義的銀行。

  這個銀行就是專門負責給農民貸款。

  其中由官銀號出資五成,楊家出資五成。

  三義銀行向百姓提供小額貸款,所有貸款,均以銀元計價,并且年利率不得超過百分之十。

  楊博欣然接受,實際上他已經在做這件事情了。

  比如他給韓三提供貸款,而韓三則是利用貸款,從他手上購買了鐵鍋和煤炭,然后又把生產出來的食鹽賣給他,他再拿著食鹽去賺錢。

  別看楊博給的利息很低,但是每個環節都有賺,最后下來,利潤是相當驚人的,基本上是直接翻倍,原地升天。

  跟王岳修煉了這么多年,楊博是終于能一展所長了。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位置,楊博過去想跟崔士林比,又想跟徐階叫板,結果到了現在,他看明白了,自己真正擅長的還是擺弄錢。

  師父跟自己講的金融,也沒有什么復雜。

  無非就是利用資本的力量,去調配資源,讓生產銷售,整個環節更加順暢。

  他和傳統的錢莊票號,區別也很明顯。

  那幫人是靠著貨幣牟利,追求的是不勞而獲,食利盤剝。

  自己不一樣,自己追求的是雙贏。

  雖說很多時候,這個雙贏是指他贏兩次,但又有什么關系呢,畢竟他不是吃干抹凈的人。

  還是拿韓三他們舉例子,這一群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灶戶,再幾次出售食鹽之后,累積已經賺了超過一千元。

  金錢的刺激總是最直接的,昔日混得最差的灶戶村,居然成了所有人羨慕的存在。

  韓三趁機吸收了周圍十個村子,共同成立個制鹽場……經過短時間的磨合,他們每年的產量突破二十萬引。

  這是什么概念,一引二百斤,差不多能夠三四十人一年吃的,二十萬引,就是七百萬人的量,差不多能承包一個布政使司了。

  這個產量放在以往,那也是頂級鹽商的極限了。

  這才幾個月的功夫,就輕易達到了。

  不得不說,資本的力量,在生產這一塊,真是摧枯拉朽,完全是橫掃碾壓。

  更可怕的是在利潤的驅使下,工人們瘋狂改進制鹽工藝。

  前面就提到過,兩淮等地的鹽場普遍采用曬煮結合的辦法,灶戶會先把海水引入鹽池,利用陽光蒸發,期間還會利用灰淋法,去除雜質,得到澄清的鹵水,然后再把鹵水放到鍋里熬煮,得到食鹽。

  但是在一些地區,人們已經發現了,即便不用熬煮,繼續放在太陽下暴曬,鹵水底部也會析出潔白的食鹽。

  這就是曬鹽法!

  曬鹽比煮鹽好太多了。

  一個鐵鍋能有多大?而曬鹽的鹽池,卻可以弄到幾畝,幾十畝方圓。而且由于借助陽光的力量,也不用浪費燃料了。

  優勢實在是太大了。

  過去既然有這種辦法,老百姓為什么沒有推廣開呢?

  道理很簡單,他們為什么要多生產食鹽?

  生產越多,朝廷鹽商剝削越多,根本看不到收益,替別人賺錢,傻子才干呢!

  現在卻是不一樣了,多產鹽是真的會賺錢的。

  就在鹽城,大面積的鹽池出現了。

  鹽工們首先將海水引入第一個池子,進行初步的晾曬,然后不斷向別的池子引水,期間海水的鹽分不斷濃縮,水中的雜質沉淀,當引入第九個池子的時候,就可以等候出鹽了。

  老天保佑,沒有下雨,一夜海風過去,池底析出了潔白的食鹽!

  成了!

  真的成了!

  這是多少鹽啊!

  保守估計,也有數百引之多!

  沒用鐵鍋,沒用煤炭,直接就弄出了食鹽,而且還是很干凈那種,這可真是發達了。

  他們原本被劃為灶戶,專門煮海制鹽,現在不用灶臺了,是不是灶戶這個名稱,也就到此為止了?

  “沒錯,你們現在都是鹽工了,很光榮的打工人!”

  楊博笑呵呵宣告。

  韓三下意識打了個冷顫。

  “楊,楊大人,我們只是胡亂玩的,您別在意。”

  楊博呵呵一笑,“這怎么是隨便玩的?從煮鹽變成曬鹽,可是一大進步啊!可喜可賀的事情。你不會覺得我會因為賣不出去鐵鍋和煤炭,就遷怒你們吧?”

  “錯了!大錯特錯了!你們太小看楊某的胸懷了。”楊博放聲大笑,“我現在特別高興,簡直高興得要瘋了。我可以跟你們簽個新協議嗎?”

  真正的關鍵來了!

  韓三下意識打起了精神頭,雙方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吵,終于達成了一元兩引的成交價格。

  不過雙方都留了一手。

  韓三希望楊博幫他弄到更多的鹽場,他們需要廣闊的區域,更好的沙灘,充當鹽田。

  而楊博則表示鹽田可以,但是收購價格還要適當下調,不然他大可以扶持別人。

  雙方達成了協議。

  一轉頭,楊博嬉笑著就返回了揚州!

  賺大了有木有啊!

  他立刻就以一元一引的價錢,向應天府傾銷淮鹽。

  作為江南的中心,應天鹽價下來了,其他地方也守不住,蘇州基本上和應天持平,徽州、安慶、六安,這些地方稍微貴一點。

  至于松江,泰州,還要更便宜。

  就連鹽商的大本營揚州,也撐不住了。

  鹽價一瀉千里。

  直接對折。

  那些還在撐著的鹽商,賣一斤虧一斤,他們的成本根本沒法和楊博比,而且過去的那些吸血螞蟥還都在,不管你們賺不賺錢,先要孝敬這些人,不然就別想順利運出來。

  直到這一刻,那幾位晉商代表,也包括揚州的大鹽商,終于嘗到了厲害。

  一共七個人,代表整個鹽商,向楊博來求饒了。

  “求大少爺賜見,我們有事要求他啊!”

  楊博的隨從看了看他們,呵呵冷笑,“頭些天你們見大少爺,還一副不服氣的模樣,說什么兩敗俱傷,拼個你死我活!現在知道了吧,你們就是一群笑話!告訴你們,大少爺沒空!陛下那邊還要召見大少爺呢!”

  這些鹽商一聽,眼前發黑,幾乎昏厥……怎么辦?放棄嗎?

  不行啊!

  這是最后生路了,只有跪下,等著楊博回來,等最后的一線生機!

  “師父,你看弟子干得怎么樣?”楊博一副討好的小模樣。

  王岳難得哼了一聲,“腦筋轉得不慢,竟然跟上了為師的思路,著實不容易啊!”

  楊博一拍胸膛,“那是!傻瓜才跟那幫人一條道跑到黑呢!”

  王岳點頭,“行了,就不用往自己臉上抓肉了。你也該明白,為師這一次最主要的目的了吧?”

  楊博急忙頷首,“師父,弟子也是最近才想通,您老人家借著改變鹽法,推行銀元,改革幣值,洗劫財富,這一手真是太高明了?”

  “洗劫?”王岳把眼睛一瞪,“我洗劫誰了?”

  楊博連忙討饒,“弟子說錯了,錯了,師父怎么會洗劫鹽商呢!師父大仁大義,宅心仁厚啊!”

  “行了,別拍馬屁。”王岳哼道:“現在該怎么辦,你清楚了吧?”

  “清楚了!弟子這就去安排!”

  楊博捂著小心臟,回到了住處,一聽說揚州的鹽商都過來了,嘴角上翹,來求我了吧!別看我跟師父那么說,但是面對你們,我可是不會客氣的。

  哪怕是山西老鄉,那也不行!

  “你們只要把手上的金銀交出來,兌換成銀元,也就是了。”

  楊博翹著二郎腿,淡淡道。

  為首的老者抬起頭,輕聲道:“那個大公子啊……我聽說市面上兌換銀元,是給溢價的,你看我們……”

  楊博瞬間把眼睛立起來,“怎么,你們也想溢價?”

  “不,不想!能如數兌換就行,如數就行!”

  楊博哼了一聲,“想什么呢!鑄造銀元不要成本啊?你們先交兩成火耗吧!”

  眾人的臉瞬間垮了,“兩成,太多了吧!”

  “多?那你們就徹底從鹽業滾出去,我自己獨吞這些錢,挺好的。”

  “可別,小的們答應了,答應了!”

  楊博又幽幽道:“好啊,不過想來你們的家產一定都不少,家里存那么多錢也不安全,就讓官銀號給你們立個戶頭吧!”

  這幾個人互相瞧瞧,臉都綠了,還不給現錢啊!也太黑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