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二百零六)倒霉的“止戰詔書”

  “這個朝鮮國旗設計得很好,這黑色老虎的圖案有什么代表意義嗎?”孫綱不想在女人衣服上面再“糾纏不清”,趕緊換了個話題,指著朝鮮國旗圖樣上那只黑色紅眼睛,取法中國漢代瓦當白虎的虎形圖案問道。

  “那不是老虎,是玄熊。”金舜姬看著他,眼中蕩漾著一絲笑意,給他講故事一樣的向他說道,“朝鮮古時有三韓之稱,紅黃藍三色即代表三韓之意,赤睛玄熊是取自我國上古天神熊女生檀君的典故。”

  “熊女生檀君?”孫綱一愣,這個故事他可是一點也不知道。

  “孫大人有所不知,此為我國開國之元祖檀君誕生之說,與天朝之上古炎黃之說相類,”金詠慶給他解釋道,“傳說上古時,一虎一熊向天神桓因求變為人,桓因告以變人之法,虎心急而未成,熊則化為美女,女即向桓因求賜佳偶,桓因遂娶之為妻,生子為檀君,為我國開國之祖,我族我民即由此而來。此番光復故土,遂以玄熊為幟,其形類虎又類熊,亦此意也。其玄色赤目,取代表鐵與血之意,令后世子孫永遠不忘,今日國家光復,乃無數先烈以鐵與血實現之。”

  想不到這朝鮮國旗的圖案還有如此之深意!

  孫綱聽了他的話,不由得肅然起敬。

  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國家地國旗就是這個國家的象征。其顏色,圖案都被賦予了極為深刻的民族含義,讓民眾一看見本國的國旗,就會產生出強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無形當中,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一個國家的國旗圖案設計,其實包含了本民族文化地精髓。

  可大清的青龍黃旗。代表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滿清皇族的黃色,和代表大清皇朝的青龍。

  和他頭頂上的假辮子一樣,完全是滿清皇權地象征。

  可即使這樣,也抹殺不了“國旗”的基本意義。

  孫綱的眼前象放電影一樣的出現了他親身經歷的一幕幕的戰爭畫面。

  大東溝海戰中,北洋艦隊發現日本艦隊的那一刻,各艦全都在桅桿上高高升起巨大地青龍黃旗。誓要和侵略者血戰到底!

  壹岐海戰中,愛妻的“東方公主”號巡洋艦也是升著高高的青龍黃旗義無反顧的殺向戰場,誓要和自己同生死,共命運!

  當巨大的青龍黃旗在平壤日軍炮臺上空飄揚的那一刻,無數中國士兵歡呼勝利地聲音響徹天宇,讓大地都為之顫抖!

  還有海外華僑見到龍旗后那激動的淚水。

  純樸的軍民百姓可能不知道這龍旗的含義,也不會想知道。他們只知道,那代表著自己的國家。

  只要龍旗還在飄揚,就證明國家還沒有滅亡!

  朝鮮已經有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國旗了,這個國家從內到外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再和以前一樣了。

  朝鮮和日本一樣,國家不算大。如果舉措得當,想改變的話能容易一些。

  可“天朝上國”的中國,改變起來,每前進一步,卻都讓自己感覺到心力交瘁。

  但是,他從沒有想過后退。

  一切地一切,只為了心底深處的那個強國之夢!

  自己既然能讓朝鮮這樣的小國從東方站起來,對于東方第一大國的中國,也沒有什么不可能!

  在安排完公務后。孫綱等一行人乘坐“開遠”艦出發,前往日本東京。

  臨行前,孫綱和葉祖圭召集海軍眾將商議,最后決定由“開遠”艦護送他們“四大鬼使”前往日本談判,一同去的,還有“海陵”號裝甲巡洋艦。

  因為劉冠雄建議,外交必須有軍事實力作為后盾。帶兩艘主力戰艦過去。日本人如果敢有異動就可以直接轟過去,估計日本海軍現在已經沒有船可以和中國這一戰一巡相抗衡了。同樣,西方列強看見中國海軍所展露的實力,在談判的時候就不能不考慮中國現在地軍事力量在亞洲地影響,就會有所顧忌,那樣的話談判就會對中國十分有利。

  劉冠雄地建議大家都十分贊同,葉祖圭甚至想讓孫綱他們坐“龍揚”號戰列艦去,因為除了在日本的兩艘“君權”,放眼整個亞洲,就屬中國的“龍揚”號最厲害,去的話不但可以大大的露一回臉,也可以向列強表明中國的海上大國地位。

  可這個想法遭到了劉冠雄的反對,他的理由是,“龍揚”號不但是北洋水師提督的座艦,而且是北洋艦隊主力,一舉一動都受人矚目,由北洋水師提督親自出馬帶艦護送使團赴日的話會被列強誤解中國是來挑釁的,再者就是日本人恨此艦入骨,聽說還曾做一首軍歌“龍揚為什么還沒有沉”在民間傳唱以示“詛咒”,一旦日本人暗中施行偷襲之舉,“龍揚”號哪怕只受一點傷,也會對中國軍民的士氣民心造成很不利的心理影響,“擾亂大局”,不如留在家里,時不時的出海遛一圈,“做猛虎在山之勢”,列強有所顧慮,談判的時候中國就可以獲得相當大的主動。

  再說了,派“開遠”和“海陵”去,這兩艘戰艦盔堅甲厚,火力強大,日本人輕易也奈何不得。最壞的情況,一旦日本人真的鋌而走險玩點什么“花樣”,兩艦即使受傷,戰斗力影響不會太大,而中國正好可以借此大造輿論,伙同部分列強向日本報復,借機擴大事態,把水攪得更渾,好從中漁利,得到戰場上沒有得到的東西。

  聽了劉冠雄的主意,孫綱和葉祖圭都深以為然,這個家伙的鬼點子還真不少。

  其實,孫綱私底下也不是沒想過,如果讓劉冠雄和其他三大“鬼使”去和列強談判,效果恐怕比他去要好得多。

  讓這家伙當艦長,其實真有些屈才了。

  當“開遠”艦行駛在海上,孫綱站在艦橋上,望著遠處碧藍的海天一色,呼吸著略帶咸味的海風,心情感覺無比暢快,即將到來的明爭暗斗的談判帶給他的陰郁,此刻已經一掃而光。

  金舜姬一身新式軍服站在他身邊,本就俏麗無雙的她穿上了專門給她訂做的法式的白色新軍服,多了一份女子特有的英武之氣,孫綱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清式”海軍軍服,不由得感覺有些自慚形穢。

  大清海軍的這個帶有“民族”特點的海軍軍服,和西方國家,甚至是眼前的新式朝鮮軍服比起來,都顯得無比“另類”。

  對了,自己頭上的暖帽上,還有著一根代表無上尊榮的“鳥毛”呢。

  金舜姬看著他一臉的怪笑的瞧著自己,可能有些發毛,她望了望自己身上,沒發現有什么不妥,她頓時明白了他是在“欣賞”自己的麗色,嗔怪地瞅了他一眼,目光掃了一下艦橋上其他的軍官。

  孫綱干咳了一聲,知道她是在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形象”,立刻收斂了自己的“淫笑”,一本正經地對她說道,“此次和列國談判,貴國提出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求日本政府交出貴國國王陛下,甚至是世子,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并要求懲辦殺害貴國國母的兇手和幕后主使者。這是坐下來和談的先決條件,如果日本人敢不答應或者說不知道,就告訴他們立刻退出談判,朝鮮仍然和日本處在戰爭狀態,不管日本現在是什么樣子。”

  看她驚愣的樣子,孫綱又補充說道,“大清同時也會提出同樣的要求。”

  這些都是他和其他三大“鬼使”商量好了的,這一條是熟悉國際法的羅豐祿先提出來的。

  因為日本被英法俄德四國占領后,日本明治天皇為了避免日本軍民無謂的抵抗造成的不必要的流血犧牲,曾經專門發布“止戰詔書”派專使分赴各地,要求日本軍民向歐洲四國的軍隊放下武器,想盡快結束戰爭,可是明治天皇沒有想到,他的第一個“大霉”,就“倒”在這份“止戰詔書”上了。

  那個“止戰詔書”的詳細內容孫綱已經通過北洋軍情處從美國情報人員那里弄來了,羅豐祿等人逐字研究了一番后指出,“止戰詔書”里可沒有提到中國和朝鮮(日本對朝鮮是不宣而戰的偷襲,事實上日本在被四國占領之前只向中國宣戰過),那么從法律角度上講,到今天為止,中國和朝鮮同日本仍然處在“戰爭狀態”,中國派使團來東京談判是接受英國的邀請,和日本政府沒什么“關系”,完全可以說是看在英國的“面子”上才停火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