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視察背后

  相對于三道溝村的百姓而言,縣委書記要來的消息,也讓村民們看到了邁向幸福生活的影子。都清楚這年頭,只有被官員記在心里的地方,才能可能得到重視。相比往年,這云嶺山腳下連車都進不了的偏僻小村,別說是縣里的官員,就連鎮上的官員都很少到這里來。

  有些腦子靈活點的村民都清楚,這應該跟上次村民大會后村委貼出的那張蔬菜基地展望圖有很大的關系。外加這次修通至三道溝村的公路,聽說資金也是從省里撥來的。這些渴望政績的官員,會到以前他們根本不曾聽聞的三道溝村視察,想來也很正常。

  也許正是這一連串從未有過的大事,讓原本還處于觀望當中的村民,開始三五成群的前往村委會,詢問有關于加入蔬菜種植基地的相關事宜。雖說他們都清楚,這座建設在村子里的蔬菜基地,很大原因是吳道創建的公司給辦起來的。

  但怎么加入其中,還需要他們跟村委的干部們好好商討一番才行。畢竟,那片蔬菜基地上千畝稻田,三道村每家每戶都有田地在其中。到底是拿田地入股,還是交錢參股,都有待于他們跟村委會商討之后,才能做出決定。

  同熱鬧的三道溝村一樣,經濟相對落后的云嶺鎮,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能見到縣領導的機會少的可憐。這次還是有望再進一步的縣委書記李正下來視察,鎮里這些頭頭腦腦的官員們,也是嚴陣以待。生怕那些工作做的不到位,讓這位姓格正直的李書記給落了掛頭。

  雖說只是一個縣委書記視察,按理說不用太過嚴肅,可云嶺鎮的領導們,昨天同樣進行了動員。將鎮上落魂的鎮政斧辦公大樓,里里外外都打掃了一遍,同時鎮上的派出所也是全員出動,生怕等這位書記一到,會發生些什么沖撞車隊的事情來。這派頭,比省委領導下來視察都小心謹慎。

  一大早云嶺鎮政斧的班子成員,都早早的站在鎮子口等待縣委書記的到來。而同樣一大早出發的李正,此次帶來的官員并不多。其實正如吳道猜想的那樣,李正此次視察三道溝村,更多的就是希望借勢。

  雖然上次的省城之市,讓李正結交到不少漢江商政精英。可他一個縣委書記,在那種場合之下,還是沒什么看頭。如果不是有幸受到馬家的邀請,那天那種場合他根本就進不去。

  而這次市里的常委副市長之爭,全市的正處級官員都眼巴巴的盯上,何況還有市里那些擔任其它部門領導的副廳級干部呢?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李正有機會,但這種機會在李正可能很少。如果省里沒有大佬發話,要想拿下這個位子,李正的希望還是很渺茫。

  上次在省城跟吳道見面,讓他搭上了馬家的大船,可關乎這種副廳級官員之爭,馬家愿不愿意替他說話,還真的未嘗可知。畢竟,馬家在這個市里的嫡系干部也不少,這種擁有不少權利的常委副市長,誰也不想輕易放過。

  相比別的干部開始拼命找關系,希望能從一大批競爭者中勝出,李正卻清楚自身的背景。他能當上這個縣委書記,很大情況都緣由他為官正直,幾次權力之爭都能不失本心。以至于亂打亂撞般的成為中立牌人物,當上了這個縣委書記。

  可隨著到了這個位子上,再想更進一步,沒有大人物的發話,他是很難競爭過別人。有些不甘心再就在這個位置停下腳步的李正,也曾給省城的馬功成去電話,請這位組織部長的公子吃飯。

  只可惜馬功成非常清楚李正打的主意,很痛快的拒絕了李正的邀請,這讓李正著實有些失望。好在馬功成也不是那般無情,因為對于馬功成而言,他也有自身的處世原則,那就是不參與任何的權利之爭。

  故此,他是無論如何也不好替李正說好話,但還是給李正出了個主意。那就是尋求吳道的幫助,只要吳道愿意開口替他說話,相信對于馬家人而言會更有利。

  就是因為這種原因,加上省里扶貧辦又下發通知,要修一條直達三道溝村的公路。李正從這些蛛絲馬跡中,很快意識到馬家對于吳道的拉攏,遠比他想象的更為熱切。

  這一條公路近千萬的規模,要是沒有省里大佬的點頭,是根本不可能分到三道溝這種以往聽都沒聽說的小村子頭上。雖然打的是支援鄉村建設,為三道溝村的蔬菜基地鋪路。可事實情況如何,已經在官場沉浮了多年的李正又如何能看不明白呢?

  上次從省城回來之后,他也特意找侄子李浩詢問過,有關于吳道的事情。可是從侄子口中得知,這個吳道并不是什么大人物的私生子,相反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鄉下小子。至于馬家為何如此熱誠的拉攏吳道,李正想破了頭也想不出原因。

  萬般無奈之下,李正只能主動出擊,希望借助侄子跟吳道的關系,自己也稍稍顯示誠意。相信以他們上次在省城打下的關系,應該會有一些作用。如果實在撈不到這個副市長的位子,那李正也只能繼續忍耐。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把著這種努力就不后悔的心態,李正才毅然做出了視察云嶺鎮三道溝村的決定。這個動作,也讓身邊的親信們,很是看不明白這位大佬的做法。為何在別人忙著跑官的同時,他卻如此淡定的往下面的鄉鎮跑。是真的胸有成竹,還是不參與這種權利爭斗呢?

  此次出行李正也沒帶多少人,除了縣委辦公室主任,就是自己的秘書跟司機,也算的上輕車從簡。可對于鎮里的官員而言,那怕就是他一個人下來視察,也值得這些鎮上的領導小心伺候著。踏入官場不想進步的官員,只怕真的不多!

  當李正視察的兩輛小車跟鎮里的人碰頭后,出乎這些鎮領導的意料,李正并沒有去鎮政委視察,而是立即帶上云嶺鎮的鎮長跟書記,外加負責保衛工作的派出所長,一行五輛車直接行進了三道溝村的道路。

  至于其它的鎮委班子成員,李正也只是下車稍稍跟對方握手一番,就交待對方安心回鎮政斧辦公,就沒其它多余的話,帶著有些摸不到是福是禍的兩位鎮領導,匆匆趕往了三道溝村。

  等到他們的車隊抵達三道溝口時,同時收到鎮里通知的吳兵,帶著吳明這位村支書也開著摩托車在道口等候。讓兩位鎮領導有些羞愧的是,李正對待這些村干部的態度,遠比對待他們鎮委班子成員更熱情。這讓跟過來視察的鎮領導,一下子對李正此行的目的多了一絲的懷疑。想來他們從李正的態度上可以看出,這個三道溝村只怕不簡單!

  聯想到省里下發修路的通知,兩個鎮領導很快就醒悟過來,只怕這三道溝村有他們忽視的東西。至于這東西到底是什么,還要進村之后才能得知。

  下來之前李正對于吳道的身份背景,也做過一番了解,因此他在選擇乘坐車輛的時候。特意選擇了吳明的三輪摩托車,只帶了自己的秘書跟司機,三人乘坐第一輛摩托車往三道溝村前進。

  等到車子行駛到三道嶺的山道時,李正也總算明白,為何這村子到這個年景還沒有一條通車的道路。敢情這山道確實險峻彎延,單憑人力挖掘費時費力不說,還不一定能有成效。也難怪修這么幾公里的道路,預算資金到多達千萬元。

  趁著吳明緩慢行駛時,李正也跟這位顯得有點緊張的村支書拉起了家長。在得知主導此次蔬菜基地公司的總經理,正是吳明剛從大學畢業的兒子時,李正也清楚眼前這個村支書,想來在吳道的心目中份量不輕。

  這家在省城注冊的桃源農產品公司,注冊資本是一千萬,替其辦理手續的也正是馬功成。因此,很多時候李正都懷疑,這家公司是否有這個資本。可看到馬功成替其墊資驗資時,李正就清楚這家公司,在某種程度上跟馬家有著密切的關系。

  說了不少家長里短的話,李正也開始有意識的詢問起吳道的消息,當然他的借口也很簡單。那就是在聽到吳道笑著說公司其實是侄子吳道創辦的時,他裝做恍然大悟般的道:“原來吳道是你的侄子啊!我說這次下來,我那不成氣的侄子,還特意讓我給你們村叫吳道的人問好呢!你侄子以前是不是在縣里讀過高中,去年剛剛回來的?”

  聽到自家侄子竟然跟縣委書記的侄子是同學,又打聽了一番李正侄子的名字后,吳明也很快想起春節時到吳道家游玩過的幾個年青人。有了這曾關系在里面,吳明在面對李正的時候,也少了一些畏懼,說話的語氣也變得相對正常了許多。

  唯有同座在一輛車上的李正秘書跟司機,對這個書記曾經念叨過的吳道,起了一絲注意。做為李正的絕對心腹,他們非常清楚李正此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個吳道。

  可這個村支書的侄子,到底有什么魔力值得他們的老板不折下交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