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75章 餐館布局改變

  吃了最后一道秧草燒河蚌,莊道忠覺得今天算是不虛此行。

  對普通的食客而言,來到蘇記這種本地菜館子里,可能會想要吃一些能叫的上名字的經典菜肴。

  松鼠鱖魚,獅子頭,或者櫻桃肉。

  但是對莊道忠而言,來這淮城,便是要吃一些比較應季的菜。其實這也是淮城包括淮揚菜系的一個特點。

  選應季選材,把應季的食材,遵循本身的味道,以最適合的烹調方式制作。

  河蝦,吃得便是一個鮮,若是用醬油去紅燒,便喪失掉那份鮮。

  必須要是類似清炒蝦仁一樣的清炒,養油過后,以很樸實的手法白炒,如此才能突出河蝦的那份鮮甜。

  再比如鱔魚,以重口的蒜、咸、胡椒去燒,再加上高湯的汆煮,能夠將鱔魚的一些雜味剔除,同時又能夠保留鱔魚的那份味道。

  每一道菜,都要依據食材的不同,去讓食材本身的味道凸顯,這才是一個好廚子。

  今晚,莊道忠算是見識到,馮一帆在蘇記傳承之上,一些屬于他個人的發揮。

  讓莊道忠感受到了,蘇記這塊老匾還沒有沒落。而且可以預見,早晚有一天那塊老匾,依舊會再次閃耀在世人的眼前。

  由于馮一帆一直在后廚忙碌,莊道忠在吃了今晚的菜后,一肚子的話也是沒機會跟他說道說道。

  所以干脆,莊道忠在結束晚餐,馮若若小朋友都陸續離開后,他依舊留下來等候,明顯是決定要等餐館營業結束找馮一帆聊聊。

  餐館的客人來來去去,在馮若若小朋友們吃過晚餐陸續離去不久,大約是晚上七點半時迎來高峰。

  當餐館里十張桌子基本坐滿,莊道忠坐在蘇錦榮身邊,看著餐館內的情景。低聲說:“錦榮,我覺得蘇記這內部格局應該改一改。”

  蘇錦榮看向莊道忠:“師叔,您說。”

  莊道忠便繼續說:“如今蘇記,既然是要走精品私廚小館,你這里十張大桌就有些累贅,只留下兩張,或者四張,其他換成四方小桌,這樣空間更大,也不會出現幾個人就要坐大桌情況。”

  聽莊道忠這么一說,蘇錦榮也是點點頭,覺得師叔說的是有道理。

  其實以前蘇記,多數時候都是不分桌,一般如果是一兩個人,都會讓別人拼桌吃飯。這可能也是后來蘇記生意逐漸變差一個原因。

  畢竟現在很多年輕人,并不習慣和別人拼桌吃,尤其是一對小情侶更喜歡那種四方小桌你儂我儂。

  所以在老街周邊還沒開始改建時,蘇記的生意一直也就是靠著老食客們支撐著。

  但是如今,周邊老食客很多因為改建搬離,而馮一帆因為孟詩彤視頻,逐漸吸引了一些新的食客上門。

  蘇記這么一家不算大,卻只有那么十張圓桌的餐館,明顯應付起來有些捉襟見肘。

  蘇錦榮轉念一想,老街面臨改建,可能現在去改造蘇記內部,時間上也不合適。又對師叔說:“老街要改建,現在還是不調整。”

  莊道忠點頭說:“嗯,也可以,不過我的建議是,既然還要營業,這方面還是要考慮,哪怕你先換成一些折疊方桌,至少可以多些位置招待客人。”

  盧翠玲聽到這,忍不住說:“親家,你師叔說得對,可以先用折疊桌嘛。”

  剛好,此時馮若若小朋友送完菜單回來,撲進了奶奶的懷里,聽奶奶說要用折疊桌,小姑娘自然是非常好奇。

  “奶奶,要用折疊桌干什么呀?折疊桌是什么東西?”

  聽到小孫女的問題,盧翠玲給小孫女進行了一番解釋,并且也給小孫女說了折疊桌的好處。

  馮若若小朋友聽完,立刻扭頭對姥爺說:“好呀好呀,姥爺我們明天讓爸爸改吧,這樣我們就能多好多好多客人呀。”

  說“好多好多客人”的時候,馮若若還不忘雙臂大大張開環抱比劃一下。

  對馮若若來說,她的想法很簡單,只要能多客人,那就好呀。

  蘇錦榮聽外孫女的話,笑了起來:“多了客人,若若爸爸更辛苦。”

  莊道忠接著說:“這其實也簡單,可以雇傭一些人,比如洗碗工,洗菜工,還有打掃的工人,這樣就能夠分擔一些,如果錦榮你們需要,我可以派幾個幫廚過來給你們幫忙。”

  蘇錦榮聽后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謝謝師叔,不用麻煩。”

  雖然是拒絕了莊道忠說派人來幫忙,但蘇錦榮也還是在心里盤算,是應該雇傭人手幫忙?還是改變桌椅的時候,少加一些桌椅,減少女婿的工作量。

  而看著餐館里熱鬧的情形,蘇錦榮心里確實已經確定,要嘗試重新擺放桌椅。

  莊道忠被拒絕,倒也沒有介意,笑著說:“錦榮,你們商量一下,其實我覺得一帆應該也能應付,而且改成小桌可能更好應付。”

  聽到師叔說“小桌更好應付”,蘇錦榮先是有些奇怪,不過很快他想通其中關鍵。

  小桌通常是坐上三三兩兩,最多也就是四五個人。

  人少,點的菜肯定也不會很多。

  而馮一帆從早上一直到傍晚,這么大半天時間備料下來,應該足以應付了。所以這么看起來,好像確實小桌來說更好應付。

  晚上的高峰時段過去,在八點半之后,今天馮一帆非常堅決,不再接待后面的客人了。

  果然,今天馮一帆又恢復了之前打烊時間,沒有再和周末一樣忙碌到十點多。

  停止了營業,餐館里的大家工作還沒有結束,打掃依舊是非常辛苦。

  甚至莊哲斌都選擇當了逃兵,只可惜莊道忠老爺子“深明大義”,硬是命令他去后廚幫忙打掃。莊哲斌也是避無可避,只能是在馮若若笑呵呵目光下,一副視死如歸走向后廚去。

  今天本來招待的客人也不算多,十桌如果不算莊道忠他們那一桌,實際上只算是坐了8桌客人。

  當然,因為不是周末,所以沒有那么多的客人,倒也不奇怪。

  如果蘇記不是九點關門,接著營業到很晚的話,或許還會接到一些宵夜客人。但是馮一帆明顯是不可能那樣去干的。

  好在,蘇若曦經過算賬后表示,中午炒飯和伊府面賣得更好,也彌補了一些晚上客人不足的部分。

  等里里外外打掃完畢,將餐館外門扣板一塊塊扣上,再把最后那扇門關上。馮一帆才終于坐了下來,可以好好聽一聽莊道忠對他今晚菜的評價。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