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27 東非開戰

  1月24日,李廣接到英軍東非司令官艾倫。坎寧漢中將的命令,要求海抗軍向著意軍發動進攻,盡量牽制意軍的兵力。艾倫。坎寧漢中將倒是不算苛刻,給李廣的命令很是寬容,幾乎沒有什么硬指標。

  率領雜牌軍作戰,很是不易。坎寧漢將軍在短短幾個月時間里,憔悴不少。英軍采取的戰術相當的“高明”?或者說亂套。

  坎寧漢將軍的麾下現在兵力已經不是兩萬六千人,而是整整十二個師,大部分來自非洲殖民地、南非和印度,七萬五千兵力。當然意軍現在紙面上的力量,也極其強大,僅僅在索馬里境內,就有意軍三萬五千,七萬黑非洲軍人的部隊,合計超過十萬的軍力。

  要說兩軍合計近二十萬人的戰爭規模,絕對不能算小了。但是坎寧漢采取的戰術卻是把大軍分成了數十股,在東非廣大的區域展開了亂戰。

  這種打法,別說是如此雜牌的軍隊,就是精銳部隊也無法有效指揮。但是這完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坎寧漢經過短短的幾個月根本就無法將人種不同,語言不通,信仰不同,裝備不同,目標不同,待遇不同,無數不同的軍隊整合在一起。

  丘吉爾首相已經催促多次,北非的韋唯爾將軍接連勝利,勢如破竹。中非的普拉特將軍也進展神速。坎寧漢無論有多少理由也必須開戰了。

  照李廣看,坎寧漢這就是破罐子破摔,反正指揮不了,干脆劃分一下區域,各自為戰吧。這就是坎寧漢將軍的核心戰術思想。在這種戰術思想的指導下,李廣率領的海抗軍當然是想打就打,不想打就歇著。

  你別說,坎寧漢將軍的這種打法,對于也是一堆雜牌軍的意大利來說還真是有效。

  元月二十四日,坎寧漢將軍帶領的主力“第十二非洲師”和一個旅的“國王的非洲來復槍隊”輕易就突破了肯尼亞的塔納河防線,意軍的邊境據點立波伊陷落,索馬里的大門立刻向英軍敞開。

  此刻,整個索馬里和肯尼亞邊境,隨處可見戰火。具體的戰斗情形,就連坎寧漢這個將軍也難以掌握,總之打的亂七八糟,全是糊涂賬。

  坎寧漢將軍掌握不了全局,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帶著他的精銳,主力繼續向南推進。

  索馬里是一個干旱的國家,那里荊棘叢一直延伸到天邊,到處都是蒼蠅,部隊的推進簡直是雜亂無章。

  坎寧漢和其他英國將軍一樣,老想創造個勵志名言,就到處發電報,并且在軍中揮舞著拳頭大吼:“打他們、使勁打他們并再打他們!”

  坎寧漢的鼓勵對于李廣來說毫無作用,對于他麾下的其他軍隊來說,士兵們還以為是要打蒼蠅。這個季節,索馬里的蒼蠅實在太多了。

  坎寧漢的第一目標是,推進到朱巴河(riverJuba)和基斯馬尤(Kismayu)港,以便在六月份雨季后向這片地區內部更深入地重點推進和進入埃塞俄比亞。這一點倒是給所有的部隊都通知到了,但是每支部隊如何達到這種目的,就只能是聽天由命了。(基斯馬尤在肯尼亞邊境和索馬里首府摩加迪沙中間。)

  意軍指揮官德西蒙將軍,就是他去年8月奪取了英屬索馬里蘭。和大多數意大利將軍一樣,兵書也讀了,戰略要點也很清楚。

  他現在正組織人力,在朱巴河構筑一條防線。他打得主意也是歐洲人一貫的那種軍事思想,想用這樣一條防線,把英軍拖入對峙,形成靜態戰線。以迫使英軍進入陣線作戰從而使其機動性失效。

  在這場雜牌對雜牌的戰爭中。說白了坎寧漢是交出了指揮權,任憑手下的各路雜牌們自由發揮。意軍的德西蒙將軍卻是拿著正規軍的戰術,來指揮雜牌作戰。

  這場戰爭的勝負,可以說勝負根本無從判斷。不過李廣知道,他只知道英軍是打敗了意軍的,隨后才惹出了大麻煩--希特勒派出了愛將隆美爾上場。

  所以在接到了坎寧漢的命令之后,李廣就開始了利益最大化的軍事行動。

  李廣的行動很迅速,海抗軍不進反退。

  當天海抗軍就撤出了卡林山谷,讓出了博薩索港口,反正胡博豐擔任‘特別后勤’參謀實在太盡職盡責,那里已經是石器時代了。全軍退守比利維科要塞。

  對于這個行動,李廣是得意洋洋:“叫意大利人見識見識什么叫示敵以弱。”

  這個動作,李廣可是想了好久,三十六計被他翻來覆去好多遍,才想了這么個歪招。海抗軍主動撤退,意軍自然是大勝了,被折磨了快一個月的比安奇上校總算松了一口氣,開始向德西蒙將軍報告:“我軍經過近一個月的激戰,擊退當面支那軍隊。”

  比安奇上校的電報,李廣倒是預計到了。但是德西蒙將軍的應對卻沒有達到李廣的滿意。德西蒙只是沒有繼續向卡林山谷增兵,并沒有減少士兵。原因很簡單,這么多雜牌部隊,他真的指揮不了,就是抽調到基斯馬尤,對于他來說也沒有用途。而比安奇上校面對海抗軍的后撤,更是沒有一點收復失地的覺悟,繼續駐扎在卡林山谷按兵不動。當然了,他想進攻的話,他能不能控制部隊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李廣第一次陸戰用計失敗。

  示敵以弱并沒有能夠減少對面的意軍數量,也沒有能引動意軍貿然進攻。對此李廣只能是尷尬一笑。

  不過無論如何,他是不會主動進攻的。英軍在基斯馬尤打得越激烈,索馬里半島的意軍早晚會減少。李廣不著急,著急也沒有什么好處。于是乎,李廣仍然是空軍陸軍一起練,戰場上照樣是熱熱鬧鬧。

  在李廣的軍事思維中,軍隊是一個整體,陸海空應當是整體作戰,在他的腦海中根本就沒有這個時代的軍種劃分,最近的戰場就是李廣的軍事思維的一種體現。

  二月五日,李廣期盼已久的大西洋號戰列艦到達索馬里。

  大西洋號戰列艦在經過了一系列改裝之后,戰斗力大增。尤其是防空戰斗力。

  當初繳獲了這艘戰列艦,李廣就對其防空能力大為不滿。改造方案中,把這艘戰列艦的艦尾副炮裁掉。僅僅保留的四門大口徑高炮。于此同時,海抗軍的技術人員又安裝了上百門高炮。防空能力大大加強。

  大西洋號戰列艦的戰斗力增強,可不僅僅是增加防空武器。除了海抗軍一貫的聲納安裝,電力升級之外。在艦尾部重新布置了水上飛機。經過改造之后,這艘戰列艦可以攜帶十二架水上偵察機,預警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阿拉伯海戰中的日軍重巡洋艦在太平洋戰爭中也做了改造,能夠搭載十一架水上偵查機。)

  大西洋號戰列艦的戰斗力,如果評估的話怕是在原來的太平洋號戰列艦兩倍以上。除了其自身性能的先進,還在于,這艘戰列艦上有一半的官兵都經歷過阿拉伯海戰。算是海抗軍海軍的精華所在。

  伴隨著大西洋號的到來,是嶄新的皮卡一號防空驅逐艦,以及經過改裝的pjp號水上飛機母艦(二十三節速度。)。至此海抗軍的戰艦編隊重新擁有了七艘戰艦:

  大西洋號戰列艦。

  皮卡一號防空驅逐艦。

  皮卡二號防空驅逐艦。

  貔貅一號潛艇。

  狻猊一號潛艇。

  pc號水上飛機航母。

  pjp號水上飛機母艦。

  令李廣更加高興的是,八日自由龍號輕型航母在黃中華的帶領下,完成了第一次遠航。從美國帶回了三十六架戰斗機。二十四架老式運輸機(已經在唐港卸貨。),十二架水上偵察機。

  黃中華的到來,立刻緩解了海抗軍戰機的緊張狀況。要知道,這幾個月來,海抗軍的飛行員培訓已經走上正軌,石像島每月都會有少則五六個,多則十個的飛行員送到唐港。空軍方面,無論是劉根生還是劉國邦,手下都是三四十個飛行員,但是合計才只有二十三架戰機(修復了三架),人員夠多,可惜的是這些飛行員撈不到飛機開。

  黃中華出手就是不凡,不僅順利的完成了海抗軍運輸飛機的工作。而且又找到了一條商路。美國人英國人現在也為飛機的運輸工作發愁。現在寇蒂斯公司的飛機不是制造不出來,而是有訂貨,但是大量的擠壓在碼頭,沒有合適的船只向英國,澳大利亞,甚至是美國自己的港口輸送。美國當然是有航空母艦的,但是航空母艦輸送飛機一則成本高,二則美國的航空母艦現在也已經枕戈待旦,預防突發事件。

  黃中華給李廣報告,他完全能輕松拉來一年的生意,保證可以使得自由龍號輕型航母生意不斷。

  當然了,李廣怎么可能讓一艘造價六百萬美金的輕型航母專門干這種事情,速度的確夠快,但經濟上不劃算,燃油的消耗量太大。計劃中,黃中華再跑一趟到兩趟美國,就必須開始最后的改裝,而且飛行員也將上艦訓練。

  不過由于水上飛機母艦的有兩艘,加上大西洋號戰列艦上也有十二架水上飛機,倒是可以騰出一艘PC號。

  李廣當即決定,PC號水上飛機母艦回烏拉圭改裝成運輸航母。PC號實際上比起自由輪要“高檔”,其速度輕松可以達到二十三四節。要改造的話,僅僅是改造上層建筑煙囪等部位的布局,艙室和甲板的結構而已。如果僅僅是從運輸飛機的角度考慮,不考慮戰斗。估計連三十萬美金的改造費用都花不了。

  如果有人會對李廣這種鑄劍為犁的行為嗤之以鼻,當他知道運輸一架戰斗機的運費是三千美金,運輸一架運輸機的運費是七千美金。這樣的價碼簡直令李廣眼中冒火。PC號的速度,足以使得他能夠一年跑上十趟。隨便算算就是五六百萬美金。這樣的盈利,完全能賺回一艘戰艦,這生意完全做得,動手晚的話,美國人的運力跟上,這種好生意就算錯過。(歷史上美國人其實是在六月四日才制定了一個計劃,改裝十五艘商船為護航航母,一則是為了護航,二則就是為了運輸飛機。)

  不過在此之前,PC號還有作戰任務。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