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有幾件事情,對海唐國產生了極大影響。
第一件事情,美國開始限制對海唐國加工電解鉛。要知道海抗軍從南美購買的都是火法冶煉的粗鉛,要想制造電池必須電解加工之后才可以使用。
電解加工倒不是多么困難,但是李廣一直以來不愿意無限拉長生產線,所以一直沒有上電解生產線。而是采取從美國電解加工的方式取得電解鉛。
這件事還好說,美國人雖然限制電解鉛的出口,倒是沒有限制設備出口。蘇茂德的商業集團已經著手購買設備,聘請技術人員。
第二件事情,海唐國通過杜魯門副總統和美國一家公司合作的主動聲吶技術,取得了突破,產品再次升級。但是這家公司現在被某一老牌聲吶制造商收購,海唐國別說主導權了,連影響力也已經沒有了。不過還好的是,產品對海唐國倒是沒有限制出口。
第三件事情,仍然是海唐國通過杜魯門副總統和美國一家公司合作研發雷達主要部件磁控管。現在也被美國研發雷達的主要公司-貝爾電器收購。
相對于聲吶技術,李廣更加重視雷達。聲吶雖然重要,但是卻比不上雷達的重要性。沒有雷達,李廣很多設想都無法實現。和聲吶不同的是,美國人根本就不對海唐國出口雷達。
這兩項技術合作,海唐國倒是賺到了不少錢,差不多有一百多萬美金。但是,李廣的初衷可不是為了錢,尤其是雷達,涉及到海唐國的長期戰略。
李廣知道,美國人更知道。因此出現這樣的結果,一點都不稀奇,合作之前,李廣也不是沒有對此有所預料。但是他認為美國頂多不對海唐國出口先進雷達,稍微落后點的產品應該問題不大。但是卻沒有想到,美國的手段如此惡劣,根本就不出口雷達。無論艦載還是陸基的雷達。
表面上,美國人使用的是正常的商業手段。各個財團之間的競爭肯定是不希望出現對手的。但是這兩種技術,如果放到其他國家,完全都是國寶級別的秘密。尤其是雷達的磁控管技術,雖然美國已經有了比海唐國提供的磁控管更加先進的技術,但是對于海唐國來說卻是前進的道路。美國這一手,直接就掐斷了海唐國的發展。
可以想象,從此海唐國只能自力更生了。
自力更生實在是太過困難,海唐國人力物力都嚴重缺乏,生產常規武器都已經是困難重重,研發制造這些高科技產品實在難度太多,幾乎不可能在三兩年見到成效。
磁控管這個研究項目,可以說,海唐國在合作中獲得的利益極少。
本來李廣搞到的磁控管就是峰值功率一千瓦,十厘米波長(3000MHZ)的磁控管。半年的研發,只是把實驗室產品給實用化了。功率和波長都沒有絲毫進步。
簡單的來說,磁控管的頻率越高,精度就越高。功率越大,探測距離就越遠。而且磁控管的頻率越高,同功率的情況下,天線體積就越小。
雷達技術,是美國和英國在四零年九月就已經開始合作的,現在兩國的雷達技術已經開始爆發性增長,不僅功率大,波長更是從一米五到三厘米,品種齊全。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開始換裝部隊,但是可以預計,半年到一年時間里,美軍的雷達將會出現質的提升。
雷達技術的提升,將會對戰斗力帶來什么變化,李廣很清楚,甚至比美國人還清楚。
日本海軍在中途海戰之后真的立即衰弱到了很差勁的地步嗎?不,絕對不是。即便是日軍損失了幾艘航母,損失了大量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和艦員。難道說,飛行員素質會降到比不過美國飛行員的地步?
但是在歷史上,太平洋戰爭的后期,從四三年開始,幾乎就是被美軍壓著打,雖然因素很多,但是雷達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覷。
一個最為明顯的現象就是,美軍即便有航母戰沉,但是艦載機的損失都很小,幾乎沒有出現飛機還在航母上,就被日軍擊沉的狀況。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雷達的預警功能。
海抗軍經過調整,李廣也不敢說飛行員的平均素質超過日軍。沒有超出對手一個層次的技術,哪里有必勝的把握?
海軍已經是一個高科技軍種,從李廣經歷的幾場海戰看,技術的因素已經越來越重要,甚至在中途島海戰中左右了戰爭的勝敗。
因此,再困難,李廣也下定決心,自己組織人力,研發雷達。在和美國人的合作中,倒不是對海唐國的技術一點提高都沒有。把一千瓦,十厘米磁控管技術由實驗室制造提升到工業化生產,就是一個極大的進步,更關鍵的是海唐國有三名華人工程師參與了其中的工作。制造磁控管的設備倒是不復雜,連十萬美金都用不到。和很多產品一樣,難度在于發明和提高,磁控管(微波爐里的加熱元件就是)的制造倒是的確不難的。海抗軍完全可以自制。
但是要想有所發展,難上加難。無論是提高功率還是提高頻率。
雖然實用性有待于提高,但是卻不能說沒有一點用處。
首先,這種一千瓦的磁控管完全可以使用在靈巧炸彈的控制之中,磁控管代替電子管,最大的變化就是體積的減少,重量減輕。雖然功能上沒有進步,但是減少重量本身就是對轟炸機戰斗力的提高。
其次,海抗軍搞到了三架英軍裝備搜索雷達的戰機。上面的雷達是ASB艦載雷達,也不過是峰值兩千瓦功率,而且還是波長大約六十厘米的真空電子管發射器。
英軍這種機載雷達,算是最后一代電子管發射器雷達。其原理是:利用兩根固定在飛機上的八木天線,飛行員通過比較兩根天線的回波,確定目標方向。簡單的來說,就是兩根天線的回波反映到示波器上一樣,那么目標就在飛機的前方了。
在二戰中,這款雷達不算先進,但是一直到四四年以前都是盟軍的主力裝備,原因是簡單好用。
現在,海抗軍完全可以仿制這款雷達。把真空管換成磁控管,天線也可以縮小到其原有體積的六分之一左右。當然主頻由于變化,也需要重新設計電路。但是,有了參照,山寨起來不算困難。
至于雷達技術中的另外幾個關鍵零件,市場上很難買到。李廣也準備山寨生產,畢竟英國人在幾年前的產品,難度雖然有,但是也不算很高。
事情很奇怪,美國人分明也很重視雷達技術,但是到目前為止,李廣還沒有聽說美國戰機上有裝備雷達的,仍然是英國人在雷達的使用上遙遙領先。或許美國人現在全力在發展對海雷達,和對空雷達,或者是炮瞄雷達。總之美國現在對于機載雷達不夠重視。
李廣的想法是,我可以在具體技術上做不到先進,但是理念上的先進將會彌補技術缺陷。他把雷達發展的方向,定在了預警機上。
雖然探索距離短,但是小功率有小功率的好處,裝到飛機上正合適,比如TBD魚雷機。
簡單的來說,李廣的發展方向不是美軍雷達的大功率,高頻率,遠距離。而是以數量勝質量。要是海抗軍艦隊周邊,隨時布置個十幾架對海搜索戰機,和對空預警戰機,怕不是已經接近二十一世紀的水準了吧。接近不了那個水準,也能接近那個概念。
不過想法很美好,但是前路漫漫,需要一步步的努力。想想后世美國人的做法,一貫是最先進的武器自己使用,嚴格控制高科技技術出口。要想使得海唐國真正的有競爭力,海抗軍有強大的戰斗力,必須自己發展技術。所謂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種思想,在最尖端的武器產品上,完全不適用。
一直到了四二年中期,海唐國的研發項目上才加上了雷達這個高科技項目,或許對于二戰來說,有些晚了,但是長遠的看,絕對不晚。
第四件事情,美國對海唐國的采購限制現在又增加了一項--高辛烷值汽油。這種專門為戰機使用的汽油,在這個年代也是高科技產品。雖然不貴,但是卻不是每個國家都能生產的。
雖然蘇茂德已經在籌備建設一個煉油廠,本身的目的只是生產普通汽油為制造凝固汽油彈做原料。由于技術和多方面的原因,怕是生產不出來高辛烷值汽油的。
高辛烷值汽油,除了美國和英國等幾個有限的國家能夠生產,連小日本都造不了,而蘇聯僅僅能生產極少的一部分。
穿越人士又能如何,即便是面對這個年代的美國,也深感無力。除了外交上繼續努力,現在海抗軍只能是在訓練和巡邏任務中使用普通汽油,以節約高辛烷值汽油的消耗。
戰爭中,有的物資價值不高,但是卻異常重要。高辛烷值汽油就是其中之一。要知道,像印度洋號航母,戰機一次全甲板出動就要消耗上百噸的汽油,消耗相當恐怖。
不得已,只好再次加大投入,升級設備,以期待能夠煉出合用的高辛烷值汽油。
這還是李廣期望中的模式嗎?要知道,李廣是打算在戰后才開始基礎工業建設的。到了那時,物價低,運輸成本低廉,才是投資的好時機。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干。目前一個比較無奈的投資項目是:水泥。馬達加斯加甚至連一點點水泥都沒有,不投資這東西,所有的項目都無法開展。很低端的產品,還很少直接用于戰爭,但是卻不得不投資。
自詡后知七十年,李廣此時也只能硬著頭皮投資。有限的資金竟然不能全部用到軍事工業本身上,而是被迫投向上游或者基礎產業。
為了基礎產業的投資,李廣出讓了烏龍船廠所有的股份。加上美國中途島之戰的犒賞,海唐國擁有了一億美元的初始資金。
這一億美金,如果放到世界上,已經是不小的一筆財富,甚至超過一個小國的財富。但是對于擁有一支海軍艦隊和陸軍空軍的海抗軍來說,支持不了三年消耗。
考慮到建國的國際政治,海唐國這筆錢還要用來移民。沒有足夠的移民數量,根本無法應對未來的國際輿論。
總之,這一億美金的本錢,交給袁總理,不僅要承擔軍費開始,還要投入建設,更要加大移民力度。這一個億的本錢,就是海唐國所有的根本。從四二年的中期開始,袁總理真正的開始“經營”國家。開始把整個海唐當成了一個超大規模的企業在經營。
關于移民,由于海抗軍應蔣委員長的要求參加了中途島海戰,蔣委員長答應了一個優惠條件,云貴川滇的所有乞丐流民,將會被送到昆明和綿竹兩地,然后經過空運,移民到馬達加斯加。以后這個范圍將會擴大到全國。
這一項政策,對于海唐國有益,對于蔣委員長更加有利。委員長倒是做了一筆好生意哈。
在袁總理的經營計劃中,移民加上農業將會是最為重要的核心項目。農業排除土地成本,投入產出比絕對超過一倍。對于馬達加斯加來說,對于中國目前農民的素質來說,絕對是再合適不過的項目了。而移民和農業則是連在一起的,兩者結合不僅能為海唐創造經濟效益,更是可以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工業方面,投資反倒是比較少的。除了和軍工企業配套的幾個加工廠,倒是沒有什么投資項目。一則資金不夠,二則現有的項目已經抽干了海唐國的人力資源。
不過,在商業方面。政府開始全力扶植商業集團,不僅大量投資貸款,商船的護航也由海軍承擔起來。戰爭年代,國際貿易中能達到一半利潤的商品委實不少。
這一方面,袁總理的政策很特別,他仍然沒有收稅。而是采取了投資分紅,和利潤分成的辦法,獲取收益。雖然這樣比起收稅還要厲害,但是戰亂年代,沒有武力作為后盾,生意肯定是沒有辦法做下去的。不僅沒有辦法做,還要承擔船沉人亡的后果。
有利可圖的前提下,蘇茂德代表的商人集團和袁曄代表的政府雙方吵吵鬧鬧,倒是也能達成協議。
這樣一種方式,潛移默化的發展幾年后,稅收制度變成了順利成章。袁總理此舉關系頗大,海唐國公民的納稅意識形成,甚至直接影響到了以后的立法形式。國家意識也慢慢的深入人心,人民和國家之間的契約也有了雛形。
對于袁總理的經濟崛起計劃,李廣并不奇怪其形式的新穎。而是奇怪,袁總理明明不是穿越者,怎么會輕易放下了政府官員的身份,和商人們討價還價。
中國幾千年的官本位思想還是很根深蒂固的,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紀仍然沒有什么改變。
某年某月,袁總理嘆口氣道:“錢的壓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