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章 絕戶計(九)

  “若為師所料不差的話,你只怕上午已分派手下親信,快馬南下,去廣西那里調工匠、軍器、親兵心腹上京,想要盡快教這支頑劣的軍兵成軍。然則你可曾想過,韃子會否給你足夠的時間?”于謙很有些恨鐵不成鋼,說到后面,語氣又漸重了起來,“想來你必又以為,如玉那邊的兵力,再不濟也能抵擋上二三十天,如玉又是知兵,不是王振那樣的角色,是吧?二三十天,你又有海船之利,在這期間發奮練兵,海船把軍器運到了,便好裝備練了一月的軍兵,以你練兵之能,若真有這二三十天,這大明第二師兩萬人,出了關,遇上一萬韃子,應也能陣而戰之,是這道理吧?”

  丁一不得不點頭,能指揮京師保衛戰的于謙,絕對不是白給的,在戰術上他沒法跟丁一那幾百年的知識相對抗,但在戰略上,于謙的眼光和天賦,那是沒有問題的。于謙看著丁一承認,竟閉上了眼,半晌才睜開:“如晉,為師之意,仍是如前所述,汝不宜涉足仕途。”

  聽著這話丁一就不明白了,怎么就不合適當官了?自己身負比這時代多出幾百年知識不說,自問所受過的反偵訊訓練、臥底的經歷,也足以讓自己很好地融入到這個時代,這不幾年之間就官居二品了么?于謙于大司馬于先生,可是當了二十年的侍郎啊!

  “甘羅十二為相,卒。”于謙一句話就讓丁一清醒了過來。甘羅死。十二拜相十二而卒倒也罷了,主要還是死得很無厘頭,說是他捏了王后的腳……這真是后人連給他翻案都翻不起來。紂王殺比干也好,漢高殺淮陰也好,總還有個分說,這捏王后的腳,還說是故意捏——十二歲能說回十幾座城池的人,就算對王后有什么不滿,甘羅不是擅長舌辯嗎?說就是了。為何要去捏她的腳?這細思起來,得多猥瑣的死因啊?

  丁一清楚于謙的意思,就是不單大明第二師是給他殉葬的。而且只怕死后還得跟甘羅一樣,搞出一個極滑稽的死因,教人一笑就啞然失笑的由頭。的確,要讓丁某人死后身名皆裂。以他現時取得功業。以他的言行,都不太可能掩盡眾生之眼的,但如于謙所說,就是一個極好的辦法,可以是丁一親臨沙場,看到興起,提刀上陣,被流矢所中;也可以是見敵馬神駿。硬要馴服不可,結果臨陣馬驚跌死……這些事。本來也是丁一愛做也廣為流傳的嘛!正如甘羅捏王后腳,若不管他說回十幾座城的事實,單從他年紀來看,一小孩,不也很合理么?

  只要丁一死了,大明第二師覆沒了,滑稽的理由,總是不缺的。

  “汝自以為是誰?”于謙說到此處,完全是進入罵兒子的模式,開始不顧自己的哮喘,拍案而起,指著丁一狂噴,“朝廷兵馬何時出關,安是由得汝來定擇?出關之后,應守何處、應守幾日,安是由汝來安排?我軍如何,敵軍如何,當戰當退當守,安是由汝來決策?莫非汝以為,真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么!”

  丁一被噴得一臉唾沫星子,但卻沒有對于謙有什么意見,這是真真正正于謙在履行著他當老師的本分,此時此刻,才是當真把丁一按著親傳弟子來看待了。每一個問題,都教丁一心頭大顫,的確他先前不是沒想過這些問題,而是沒有考慮到,面對外敵之時,朝廷或是皇室,敢從這些問題上來做手腳。

  “弟子受教。”丁一被噴了半天,不得不起身行禮,因為于謙真的是在教他。

  于謙聽著卻冷笑起來,接著沖丁一開口,再就把聲音壓得極小,對于敢說出社稷為重君為輕的于謙來說,這當真是個罕見的事,只因他要說的話,不能為他人所聞:“汝與太子送藥,有百害而無一利!這等極其愚蠢之舉,汝到底是犯了痰,還是鬼上身?怎么的會做出這等事來?退一萬步說,便是南宮那位,也必有恨于爾!”

  丁一聽著有點愕然,前面也罷,怎么這事也不對了?但仔細一想,丁一卻又了然,只是苦笑道:“弟子以為,總歸是一條性命,看著皇帝心焦,弟子想著能幫……”說到此處,便已說不下去。

  因為于謙都把事說透了,盡管他似乎什么也沒說,但畢竟丁一再不適合當官,也在大明的高層混了這么多年,這點見識就算沒有,有了于謙這么引導,也能想得明白:送了藥,無非就是治得好與治不好兩個可能,若是治不好的話,那景帝必然遷怒于丁一了,就算再怎么事先說明,又是他親手注射等等,一個小孩不幸的父親,別說是皇帝,就普通人,還能指望他講道理?只不過普通百姓不講道理至多就發瘋打人,然后被制服;可當這不幸的父親偏偏是皇帝,那么一發作的話,真是抄家滅族不至于,擼官殺頭那真是都有可能,要找罪名,那多的是,莫須有三字就足夠了,只要到時景帝暴出是丁一送的藥,朝堂間敢在那當口出來騙廷杖的,只怕也是不多的;

  這倒罷了,若真的治不好,朱見濟死了,只要扛過景帝那一輪瘋勁,其實倒也還好。

  因為朱見濟死了以后,孫太后就沒有選擇了,必然是只能立英宗的兒子——那好幾個都活蹦亂跳呢,所以就算跟王驥一樣被變相關押,只要熬到景帝死了,丁一倒也就出頭。

  若是治好了呢?若是治好了,那景帝會留著丁一這樣的人嗎?這不一定,景帝是個沒底線的家伙,天知道他會干出什么來,也許會對丁一很感動,從此不再懷疑丁一的忠誠,也不是沒可能。

  但對于孫太后來說,可就不是這么回事了,于謙緩緩地說道:“一條性命,是啊,貓兒莊你救了一條性命;今時若是治好了病,又救了一條性命;若是你跟王直一樣年紀倒也罷,偏偏你只青春年少;若是只會治病也罷了,偏偏你還能練兵打仗,又是進士的根底,更高中探花。無論是哪一脈承得大統,你都圣眷不減,除非當今萬壽無疆,按著過往來看,太祖、成祖不論,惠帝三年、仁宗一年、宣宗九年,太上也不過十四年,一旦新主登基,十四年后汝正當壯年,卻就是臣強主弱,戰功天下無匹,身領海內人望……太皇太后向來疼愛你,只怕是要你時時承歡膝下的了。”時時承歡膝下,這話丁一是聽得懂的,就是孫太后死后也要丁一去承歡膝下,那便也只有把丁一也弄死了才行。

  也就是說,真能治得好,景帝容得他,孫太后也容他不得的,放不得這等權臣存于朝班!

  而對于南宮那邊來說,就算英宗,于謙認為也會對丁一送藥的行為很為不爽的——要是朱見濟沒了,不就是英宗的兒子登基么?丁某人硬生生要去把太醫束手無策的太子救過來,不論能不能救得過來,就這行為,能討好得了誰?

  “這是一條性命。”被噴了一臉口水的丁一,在于謙的目光之下,仍然沒有退縮,他有他的底線,他有自己的堅持,“學生可以為了大明或百姓,手刃千萬人;但若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眼睜睜看著一個給學生寫過信的孩子,病成這樣,有辦法可以一試,卻不說出來,學生做不到。”對于這一點,他沒有一絲猶豫,也沒有一絲遲疑,或者很傻,但也傻得很堅定。

  饒是于謙,手握大明相權的于謙,聽著也不禁動容,望著丁一,于謙張了張嘴,終于沒有再說出什么話來,于是書房里就這么沉默著,沉默得連外頭于冕的媳婦在喂雞的聲響,都能聽得見。于謙終于開口道:“赤子之心,也罷,汝能留存著這么一點正氣,為師自然也不好再勸你。你便在這里呆著吧,你病得很重,老夫明天上朝,就把此事提出,教朝廷另派他人督師。”于謙并不是跟丁一商量,而是直接就替他下了決定,“然后明天當有旨意下來,你老老實實回廣西去吧,這是成全你的唯一辦法,此時再不抽身,便抽不了身。”

  然后于謙就去處理部務了,畢竟他把握著相權,龐大的國家眾多的政務,能提出時間來和丁一吃一頓飯,和飯后聊上這么一節,已是不易。這時于家的老仆就搬著凳子坐在書房門外守著,于謙起了身對丁一說:“汝可一拳將為師這老仆打倒,然后揚長而去,無人阻得你。”

  這就是畫地為牢的概念了,也是以丁一之矛去攻丁一之盾。他方才不是說了,不忍心看著那給他寫信的小孩,就這么病死么?那現時又忍心把這老仆打倒?于謙走出了書房又對丁一說道:“大明除了丁如晉,便無一能督師之文臣,無一能率兵之武將?小子猖獗,小看了天下英雄!但是如玉,便真的需要你去救她?這天,塌不下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