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飛當然不是認為歷史上著名的隨侯珠就是料器!因為他有更重要的發現!
再此之前,于飛最認可的是第三種說法,即:隨侯珠是寶石級的金剛石。因為金剛石的晶體多成呈珠球狀,無sè透明,而且有強烈的光澤。更重要的是金剛石在rì光下爆曬,在暗室里可以看見不同顏sè的磷光。這也符合“夜光”一說。經過地質勘探:在隨州境內的大洪山北麓與桐柏山南麓之間,確實有寶石級金剛石存在,隨侯珠是寶石級金剛石的說法也就可以自圓其說。
但是大多數人認可的還是最后一種說法,那就是隨侯珠其實是一塊螢石!于飛曾經和馬尚都討論過這個話題,作為收藏界的泰山北斗,馬尚都就認為所謂隨侯珠其實是一個體積稍微大一些的夜明珠,歸根到底就是一塊jīng美的螢石!原因有二:首先隨州的北部確實有螢石產出。其次,螢石確為發光礦物。雖然于飛覺得把隨侯珠說成普普通通的螢石,情感上但是說不過去,但是他不得不承認馬尚都的螢石說確實比金剛石之說更有說服力。不過現在么……于飛很想看看當自己把隨侯珠放到馬尚都眼前的時候,他會是一個什么表情了。
“雖然我也不敢肯定,但是我有一種預感,隨侯珠就在其中。”于飛點了點頭,神情激動的說。
“隨侯珠在其中?”秦小衿也被于飛的話弄糊涂了。按照于飛之前的話。那么隨侯珠就應該是料器珠子,那么曾侯乙墓中出土的173顆和面前的這五顆料器珠子就應該都是隨侯珠,但是于飛又說在其中。難道說這些料器珠子里面還有什么乾坤不成?
于飛拿起其中最大的一顆玻璃珠,這顆玻璃珠直徑在五厘米左右,比傳說中的隨侯珠要略微大那么一點。
“于飛哥哥,你的意思這一顆就是隨侯珠?”秦小衿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
“把手伸出來。”于飛突然說道。
“干什么?”秦小衿雖然覺得很奇怪,但還是依言把自己的右手伸出來。
“用點力氣,別把它摔了。”于飛說著將那顆琉璃珠放在了秦小衿的手上。頓時秦小衿覺得手中一沉!
“這是?”秦小衿的臉sè也變了。因為這可玻璃珠的分量要比普通的重上不少。
對于秦小衿的意外,于飛一點都不驚訝。他早已經知道了。在回來的路上,于飛已經用混沌之氣里里外外的檢查過了,表面上這是一顆普普通通的料器珠子。但是在他的里面卻包裹這一個直徑較小的珠子!大概的尺寸確實在三四厘米左右!而且確實在發出白sè的光芒!它不是料器,不是螢石,更不會是珍珠,甚至不是寶石級的金剛石!這到底是什么?于飛根本就無從知道。但是他可以肯定這就是隨侯珠!失落近兩千年的隨侯珠。它的珍貴確實難以想象!要是攤主知道他五百塊賣掉了包括隨侯珠在內的幾顆chūn秋時期的古玩。而這些古玩的價值絕對不會在《蘭亭序》之下的話,恐怕會后悔得發瘋掉。
更讓于飛感到驚訝的是,當混沌之氣進入隨侯珠的時候仿佛一下子見到了久違的老朋友一般,展現出了興奮而喜悅的情緒!甚至于附著其上,留戀不肯聽從自己的呼喚而收回。
“你也感覺出來了?”于飛笑著說:“這個珠子中絕對有古怪!”
秦小衿點了點頭,贊同的說道:“于飛哥哥這么一說,我也感覺到了。只是為什么這顆玻璃珠會比普通的要重呢?難道是里面另有乾坤?”
聽了秦小衿的猜測于飛也不由不佩服秦小衿的思維敏捷了,他有混沌之氣當然非常清楚實際情況。但是秦小衿只是憑著重量就猜測出了與實際情況幾乎一致的結果,這確實很不容易。
“要不咱們把它打開看看?”于飛說道。其實他早就想這么做了,雖然不知道里面的珠子是什么材質,但是憑感覺,于飛知道他的堅硬絕對不在金剛石之下。既然這樣,于飛就想把外面的琉璃球敲碎,然后取出里面的隨侯珠。
秦小衿被于飛的想法嚇了一條,這么珍貴的琉璃球,他竟然說要把它敲碎!剛才秦小衿已經仔細的鑒定過了,這些琉璃球的年代久遠,甚至不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料器球之下,撇開藝術價值不談,其考古價值可謂非常巨大。而于飛同學竟然說要把他敲碎?要是被考古界的老前輩知道于飛的想法,恐怕一個個會吹胡子瞪眼,大罵于飛敗家子的。
“于飛哥哥,咱們還不清楚這些琉璃球的價值,貿然行動不太好?而且里面有東西也只是我的猜想,要是沒有的話,那不是得不償失?即便真的是里面藏有東西,我們現在也沒有工具,要是連里面的東西一起敲碎的話,那不是白忙活一場嗎?”。秦小衿理智的分析說。
于飛知道秦小衿說得很有道理,便也只能按捺下心中的sāo動,將這些料器珠子收了起來。心中已經暗暗下定決定。等回去之后,一定要像解石那樣一點點把外面的琉璃擦掉,讓里面的珠子露出真容。憑直覺,他感覺里面的珠子絕對不是一顆寶石那么簡單!不過現在說什么都沒有用,秦小衿說的很有道理,現在確實不適合解開。
那么問題就來了,隨侯珠怎么會在這樣一個普通的料器中間呢?而且又怎么到了秦皇島了呢?
后來在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之后,于飛做了這樣的猜測。
首先隨國積弱,當楚國攻打的隨國的時候,隨侯為了保護隨侯珠,便將它藏在料器中。據記載,那時候隨國已經有了琉璃的燒制技術,要將隨侯珠放置在琉璃器中并不算難!估計這個事情做的非常秘密,甚至做這件事的工匠還被滅了口,所以這個秘密竟然沒有人知道!
但是隨國還是背楚國打敗,隨侯珠也就歸了楚王。
而隨侯珠到了秦皇島恐怕還是要與秦始皇有關。秦始皇滅了楚國,也就獲得了隨侯珠。
但是秦始皇開始求長生,就在秦皇島還曾經派人出海尋仙。既然是出海,那么隨侯珠就派上用場了,因為根據隨侯珠由來的故事可知,隨侯珠是龍王之子為了報恩送給隨侯的。先不管這個故事是真是假,但是古人肯定是相信的。
很有可能秦始皇為了提高尋仙的成功率,便讓屬下帶上了隨侯珠一并前往。隨侯珠雖然珍貴,但是被藏在料器中之后就顯得普普通通了。估計秦始皇之所以還把他當做寶貝,完全是因為世俗的眼光。所以把它拿出來去尋仙完全有可能。一個是普通的寶物,一個是長死不死的希望,秦始皇該怎么選擇幾乎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秦始皇還不放心,又多帶了幾顆料器珠子,以增加成功率。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負責出海尋仙這件事的大臣并沒有將這些珠子送還給龍王,而是悄悄的藏匿了起來。為了躲避懲罰,也是怕別人惦記,所以一直以來都不敢張揚。隨侯珠就這樣失落了。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劉邦在滅了秦國之后只找到了chūn秋二寶之一的和氏璧,而沒有找到隨侯珠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于飛的猜測而已,真像還需要于飛以后慢慢的尋找!
不過,這次來秦皇島可不是那尋找隨侯珠的。雖然明知道京都人頭骨化石在秦皇島的可能xìng微乎其微,但是兩人還是打算照例尋找一番。不然再見到魯遙思的時候還真不好意思。
接下來的兩天,于飛和秦小衿到圖書館翻越了大量的資料,有關于京都人頭蓋骨的,有關于秦皇島地志的,特別是抗rì戰爭前后的歷史,兩人看的非常仔細,希望能從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因為有混沌之氣的幫助,于飛查閱資料的速度非常快!不過,讓于飛感到失望的是,他們連一點有價值的信息都沒有查到。
其實于飛也不想想,關于京都人頭蓋骨的尋找持續這么長時間,所有的文件幾乎都泛濫了,又怎么會有新的發現?
“埋”在故紙堆里讓兩人感到非常的疲憊。第三天,于飛提議先緩一緩,放松一下身心。要是這樣找下去,恐怕京都人頭骨化石沒有找到,他們兩個人先成骨頭了。
對此,秦小衿當然沒有意見。沒有想到的是正是他們的這個決定讓他們開始慢慢接近頭蓋骨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