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回 籌糧之法

  一間大宅,一人斜著身子躺在上面,兩名侍女半蹲半跪輕輕敲擊雙腿,一人彎身敲擊肩膀,桌案之上放著糕點,那人用手指了一下,侍女連忙上前用手輕輕捏起放在嘴邊,咬上一口連連點頭。

  身后恭恭敬敬站著幾人,一人上前,“爺,舒服不?”

  “后背這再加點力!”

  那人頓時臉色一沉,“再敢偷懶不給你飯吃!”侍女嚇得身子一抖,手上頓時加了力氣,那人哎呦一聲,家奴吼道:“是不是存心的!”拳頭揮去。

  “奴婢不敢。”侍女嚇得連忙跪在地上。

  “多大的事吼什么。”

  “爺,說的是,都怪小人嗓門大失了分寸!”

  那人擺手,“繼續!”侍女起身,拳頭加力,看上一眼,那人眼睛微閉神態極為享受,頓時放下心來,如此陣勢可以看出必然非富即貴,普通人尚且要為生計奔波,如何能有如此閑情在這里享受,腳步聲響起,一人快步進入,看到眼前情形猶豫一下放輕腳步來到近前。

  家奴上前,“什么事?”

  來人道:“外面來了人,說要見爺。”

  “打發了算了,爺是什么人都能見的?總是要問過身份才行,教過你多少次就是不走心。”

  家人愣了一下,家奴道:“怎么還不去?”

  “那人交給小人一樣東西,說爺見了之后一定會見。”

  “拿來看看!”家人手心攤開,不過是一件不值錢的玩意,家奴接過拿到那人近前,眼睛微微透出縫隙,看上一眼,只是一眼瞬間睜大,整個人直接從椅子上掉下。

  “爺,摔著沒?快,扶起來。”

  身后家人連忙上前,那人從地上被人扶起“人在哪?”

  “就在門口。”

  撒腿就跑,光著腳完全不顧,家奴頓時愣住,這人什么身份,還是第一次看到爺這么緊張過,連忙拎起一旁的鞋履快速跟上。

  那人來到門口,一輛馬車停在門前,身后跟著幾人,身上所穿都是平時衣物,無怪乎家人無法看出對方身份,都是看衣服認人的主,如今確是看錯真神,跪倒在地,“不知太后親臨,老奴罪該萬死。”

  簾子掀開,趙太后面帶笑意,“這么多年過去還以為早就忘了,不想還記得!”

  那人抬頭,眼中泛起淚花,“沒有太后便沒有老奴今日,太后之恩從不敢忘。”

  “快起來吧,一把年紀了,進去說說話。”

  “恭迎太后!”那人站起身形恭恭敬敬站在一旁,馬車緩緩駛入,家奴上前,“爺,穿上。”

  “好了,把最好的點心拿來,記住一定要最好的那種。”

  馬車停穩,有人上前掀起簾子,趙太后緩緩走下,查看院落連連點頭,“倒也布置的典雅!”

  那人道:“平日里就喜歡這些瓶瓶罐罐的,就怕入不得太后的眼,太后若是喜歡盡數送到宮里。”

  “不用,今日出宮一是敘敘舊,多年不見人都老了,腿急的都跟著先王去了,二來是有事相求!”

  那人忙道:“太后一句話,上刀山下火海絕不含糊。”

  趙太后點頭,“不急,家里都有什么人?”

  “兩個兒子,三個孫子!”

  “好哇,兒孫多了,福氣也就多了,人也跟著精神。”

  一名孩童接近,胖乎乎小臉十分招人喜愛,看上一眼帶著幾分好奇同樣帶著幾分忌憚,“還不過來見過太后!”

  “孫兒見過太后!”

  “快起來,過來。”趙太后上下打量連連稱好,趙王丹雖娶了女子始終不見動靜,伸手從懷里掏出一件東西,“這是當年你的爺爺送給太后的,如今太后送給你,若是想太后了,拿著這個進宮里來。”

  “孫兒謝太后。”說完接過小物件,正是方才家人交給主子之物,孩童快步跑開,趙太后目光隨之遠去,“多好的孩子,日后必然成為趙國棟梁!我們都老了,趙國唯一能靠的就是這些年輕人。”

  “有太后這句話老奴也就放心了。”

  兩人寒暄一番,所說不過是一些瑣事,始終要說到正題,趙太后身子接近低聲在那人耳邊輕語幾句,那人聽罷連連點頭,站起身形,“太后放心,這件事交給老奴,一定給太后辦得妥妥當當!”

  大院頓時忙碌,喚來家人暗中叮囑一番,十幾道身影快步走出,腳下不停,時間慢慢過去,精致糕點拿上,那人道:“太后嘗嘗,雖比不上宮里倒也多出幾分特殊味道!”

  趙太后拿起一塊放在鼻前,“還是你細心,這里有家的味道!”

  “自來趙國始終沒有回去過,想想快三十年。”

  趙太后咬上一塊連連點頭,“好吃,一下子好像年輕了三十歲,還是當年的味道,真好吃。”說完連連點頭,那人一臉恭敬始終守在一旁,府上家人終于清楚,眼前這位面帶慈祥的女子便是當今大王的母后趙太后。

  一輛輛馬車駛出,來到府門前紛紛停住,身影從上面走下,不乏拄著棍子身形不穩老者,眾人相見十分熟絡彼此打著招呼,進入院門躬身跪拜,“太后。”

  “這里不是宮里不必在意那些規矩,看到大伙身子還硬朗也就放心了!”

  “托太后的福。”

  眾人落座,盡是邯鄲老世族,相比依附趙穆那些世族不同,這些人大多跟著惠文王立過戰功,在邯鄲根深蒂固,最主要的是對趙國絕對忠心,趙太后此舉無非是要解決長平大軍糧草,邯鄲無糧只是國庫有所不足罷了,不代表這些世族手中沒有,于是找到自己以前的一個家奴,如今同樣做了世族,在世族中威望頗高。

  那人站起身形,“諸位老兄弟,今日把大伙叫來是為了趙國,為了咱們后代子孫,長平那打著仗誰都清楚,不容易!魏國、韓國懼怕秦國不敢出兵,只有咱趙人的骨頭是硬的,敢跟秦軍正面一戰。”

  “不能怕,秦人也是爹娘養的,刀子刺進去同樣要見血。”

  “對,打出咱們的威風。”

  那人擺手,眾人停止喧鬧,“今個把諸位請來就一件事,借糧,太后說了不是要是借,都別藏著掖著,多是情義少是本分。”

  話音落下眾人頓時議論紛紛,一人手里握著棍子臉上始終掛著笑意,從見到趙太后那一刻起已經猜出必然不會是什么好事,這種借法和要沒有什么區別,太后開口都要出一些顧忌情面,只是出多少最是講究,不能太多,太多難免露富,下一次再缺糧如何應對,太少面子上難免過不去。

  眾人底下議論紛紛,誰也不愿主動開口,趙太后面帶笑意看著眾人,老家奴已經說得清楚,對于這次老世族手中借糧還是有些把握。

  老家奴咳嗽一聲再次站起,“既然大家都不愿開口那就由青侯府先來。”眾人目光紛紛投來,那人高聲道:“二萬擔!”

  “二萬擔,真是不少。”

  “未免太多了,一年收成也沒這么多。”

  “太后身邊近人,土地可是要比我們多上不少。”

  “說的也是,你出多少?”

  一人伸出一根手指,“一萬擔?”

  那人搖頭,“一千擔。”

  “太少,太后那不好看。”

  “只能出三千擔,不然所有人都要餓肚子。”

  “這還說得過去。”

  “五千擔。”

  “三千擔。”……眾人紛紛報出擔數,一人仔細記錄,趙太后暗自思量,現場老世族不下二十余人,總能籌集到十幾萬擔糧食,雖無法長久,總是能夠解燃眉之急,此舉不僅是為了雅兒,更是為了丹兒還有整個趙國,只望能夠早些振作興盛趙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