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袁方是怎么做到的?

  平原郡,北接冀州,南通兗州,東為青州門戶,黃河貫穿其中。

  名符其實的戰略要地。

  入夏的這一天,袁方將他的旗幟,插在了平原郡治所,平原城的城頭。

  平原城一陷,附近的安德、鬲國諸縣畏于袁方之勢,紛紛不戰而降。

  除了東面瀕海的西平、樂陵幾個縣,以及黃河南岸,為劉備退守的高唐城外,半個平原郡皆落入了袁方的手中。

  現在,袁方這個“平原郡太守”,終于不再是虛銜。

  苦戰數月,外斗劉備和孫公瓚,內斗袁譚袁熙,袁方終于在夾縫中殺出,奪取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塊地盤。

  雖然只有半個郡,但袁方深信,這半個君就如同燎原星火一般,早晚會燒成沖天的火海。

  當天晚上,袁方已坐在郡府的大堂中,那原本屬于劉備的位置上,大擺慶功宴,與諸將盤點著此戰所獲。

  平原城重鎮,數縣的地盤,近五萬的在編戶口,這自然是最大的收獲。

  此外,這一戰袁方還斬敵三千,俘敵近兩千,軍械旗鼓所獲無數。

  如果將這兩千俘虜消化失收,編為自己的兵馬,袁方手中所握的軍隊數量,就將邁上一萬這個臺階。

  除了這些,還另有額外的收獲。

  單經被斬,劉備逃往高唐,平原城不戰而下,城中所積的數十萬斛糧草,原封不動的盡入袁方囊中。

  那可是數十萬斛糧草啊,在這個天下大亂,經濟嚴重被破壞的時代,這些糧草甚至比士卒還要重要。

  袁方有了這一筆糧草,至少數月時間里,不用擔心糧草會被郭圖他們暗中克扣,這讓他的底氣就更足了幾分。

  當袁方在鄃縣斬單經,敗劉備,戰旗插上平原城頭時,四方安插在平原郡的眼線,迅速的將消息震驚的消息,傳播開來。

  兗州,東郡,濮陽城。

  郡府大堂,面色焦黃的中年男子,觀看著手中那份帛書密報,深不可測的目光中,閃爍著幾分驚訝。

  “袁本初幾個嫡子我都見過,均是資質平庸之輩,怎么突然冒出個袁方來,這般了得?”曹操撫著短須,好奇道。

  “彧在袁本初麾下時,只知其確有一個私生子,名作袁方。只是聽說此子是個天生的瘸子,生情軟弱,卻沒想到竟是深藏不露。”

  說話者儒士正是荀彧,不久之前才從袁紹那里辭官,前來投奔曹操,沒有誰比他更了解袁紹的底線。

  聽得荀彧之詞,曹操愈加驚奇:“連文若都沒看出這個袁方深藏不露,看來他藏得可是夠深的,此子年紀輕輕就有此城府,不簡單,不簡單,真是不簡單啊……”

  曹操一連說了三個“不簡單”,多年以來,這還是他頭次對一個人,有如此評價。

  “今主公為兗州士人所請,將接任州牧之位,對付黃巾賊寇,倘青州為公孫瓚所據,必會給我們添不少的麻煩,眼下這袁方忽起,為我們牽制住了公孫瓚,倒是一件好事。”

  聽著荀彧的分析,曹操微微點頭。

  他曹操雖為一方郡守,但與袁紹卻既有盟友,又有屬從的關系,袁紹安排他做東郡太守,就是為了讓他守住袁紹的后背,抵擋來自于袁術和陶謙的威脅,好讓袁紹能專心對付公孫瓚。

  從這種意義上來講,公孫瓚也是曹操的敵人。

  “文若言之有理,看來我有必要派人去結好一下這個袁方。”

  曹操贊成荀彧的提議,卻又喃喃嘆道:“眼下結好此子,將來此子坐大,恐怕將成我的一大患啊……”

  冀州,龍湊。

  成千上萬的袁軍士卒,默默的進入剛剛安扎好的大營,一個個都士氣低迷。

  馬上的袁紹,神色凝得,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此番他率大軍北上,原以為可以趁著界橋一役的余威,一舉蕩平公孫瓚,吞并幽州。

  誰想,公孫瓚的家底遠比他想象中的厚實,巨馬水一役,他被打得大敗,兵馬死傷近有五千余人。

  兵敗的袁紹,只能灰溜溜的率軍急撤,一直退到了龍湊,將剛剛收復的河間等諸郡,又拱手讓給了公孫瓚。

  如今大勝的公孫瓚,聲勢復振,正率強大的幽州軍團,長驅南下的追擊而來。

  袁紹退無可退,決心在龍湊安營,抵擋公孫瓚的幽燕鐵騎。

  懷著沉重的心情入往中軍大帳,袁紹將頭盔往案上一人,眼睛便盯著地圖不再移開半分,沉思著御敵之策。

  帳中,諸將與眾謀士們,都不敢多言,唯恐觸唯了袁紹。

  一片沉寂的氣氛中,田豐忽然興沖沖而入,高興著手中帛書,欣喜道:“主公,青州大捷,二公子于數日前大敗敵軍,陣斬單經,殺敵無數,一舉攻陷了平原城!”

  平原攻陷?

  袁方,又是一場大勝?

  大帳中,眾人身形劇震,臉色驚變,沉頓了稍許,轉眼就炸開了鍋。

  “二公子真是了不得啊,竟然攻下了平原。”

  “是啊,單經是何許人物,那可是公孫瓚手下大將,竟然給二公子陣斬了。”

  “咱們以前真是看錯了,二公子真乃大將之才啊。”

  大帳中,眾人議論紛紛,對袁方無不刮目相看,甚至是那些袁譚一派的人,也有不少對袁方贊嘆不已。

  袁紹當然也是滿臉驚異,那般震驚的眼神,仿佛不敢相信所聽到的捷報是真實的。

  直到奪過田豐手中帛書,細細審視后,袁紹才接受了這驚人的事實。

  “熙兒麾下兵多將廣,卻屢戰屢敗,他手下不過幾千兵馬,除了一個朱靈,別無良將,竟然能大敗單經,攻取平原,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袁紹滿腦子的狐疑不解,將那帛書越攥越緊,仿佛隱隱有種恨意,正在手心中醞釀。

  “主公,二公子再創大捷,屬下以為,主公當厚加封賞,以表彰二公子的功勞。”田豐拱手勸道。

  袁紹沉默片刻,表情卻恢復平靜,只淡淡道:“我不是已經封了他做平原太守,還給他增加了部曲么。”

  “可是,主公的這些獎賞,是上回甘陵大捷的,此番二公子又獲大勝,是不是應該另行封賞呢?”素來秉公的田豐,執意勸道。

  袁紹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悅。

  這時,許攸出列,拱手笑道:“二公子獲勝,本來是理當封賞的,但眼下與公孫瓚決戰在即,主公若一再的升賞二公子,難免會讓外姓諸將們以為,主公只偏心于自己的親子,所以攸以為,這封賞嘛,還是暫時放一放吧。”

  此言一出,袁紹馬上道:“子遠言之有理,這樣吧,我就修書一封,書面贊揚他一番就是了。”

  說著,袁紹已坐將下來,提筆寫起了書信。

  田豐這時也沒有辦法,只是搖頭暗嘆,無奈的退在了一旁。

  袁紹修書一封,當即派人南下,送往平原郡。

  此時的袁方,已經在整頓兵馬,準備殺過黃河,奪取南岸重鎮高唐。

  一年之期轉眼即過,那時袁紹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將他召回,袁方必須要在余下的時間里,盡可能的增強實邊,唯有如此,袁方才有違逆袁紹之命的資本。

  太守府。

  正堂中,袁方正與朱靈等將,共商著渡河奪取高唐的計劃。

  “公子今攻陷平原,立了大功,主公一定會給公子再增部曲,那時,我們就有足夠的兵力,可以打過黃河去了。”朱靈樂觀的說道。

  袁方卻不為然道:“我那父親一向瞧不上我,他若是打了勝仗,一高興或許還會給我添兵,今打了敗仗,灰溜溜的退還龍湊,會給我添兵才怪。”

  朱靈等皆是一怔,個個都面露疑色,不太相信袁方的判斷。

  正這時,袁貴匆匆而入,將那道袁紹剛剛送來的書信,奉于了袁方。

  袁方漫不經心接過,掃了幾眼,冷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你們自己看吧。”

  他將書信示于眾將,朱靈等人傳閱一看,無不沉眉變色,皆露慍色。

  書信中,只是幾句不痛不癢,應付般的贊賞之詞而已。

  除此之外,只字不提論功行賞之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