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9章 科考

  八月十八日,秋高氣爽。

  這一天,在廣州城的東市劃出了一大片區域,建立一座簡便的考棚,官兵將那里團團圍住。只留南北兩個轅門,衙役在維持著秩序。

  廣東十府,分三批次進行考試,林晧然所在的高州府為第一批。

  林晧然頭戴儒巾,身穿著生員服,提著一個考籃,排在高州府的考生中。人的名,樹的影,不管是新老考生,都讓這位竹君子站在了最前頭。

  在對廣州府和肇慶府的考生檢查完畢后,便輪到了高州府的考生,同樣需要對他們進行“搜檢”。

  這一路走來,林晧然從最開始的強烈抗拒,到如今已然麻木。哪怕蛋被捏了,亦是翻一個白眼了事,權當這兩個混蛋沒長卵。

  科考是參加鄉試的一場資格試,淘汰率相對較低,往年都是在各府進行。只是今年的情況特殊,都聚到了廣州府進行考核。

  一些自知鄉試無望的生員會主動放棄這次科考,但更多的生員選擇過來撞撞運氣。畢竟科舉的不可預測性很大,沒準真的中了舉,那就一舉邁入鄉紳階層。

  經過“搜檢”后,又需要核對生員的身份,不再由作保的稟生來驗明正身,而是根據先前的“學籍檔案”進行核對,正是曾經惹得林晧然極為不滿的“體弱偏瘦,面白無須”等信息。

  林晧然從南轅門進場,里面的考場區域擺滿了桌椅,中間留著一條甬道。前面是一個高臺,自然是屬于宋提學等官員的專座。

  考生入場完畢,轅門關閉,身穿四品官服的宋提學領著一行官員走上高臺進行監考。

  林晧然的座位靠前,很快試卷便發放下來。

  試卷分為三類,是按廩膳生、增廣生、附生進行劃分。由于林晧然是廩膳生,所以他拿的是印有“廩膳”的試卷,號數是二十九。

  跟著以前的童子試不同,科考是要寫上名字的。

  現在的這些考卷呈到宋提學面前,考生的信息亦暴露在他的面前,他完全可以結合這個考生先前的表現再審定試卷。

  像李時珍三次科考均以失敗告終,怕是得罪了當時的提學大人了。

  隨著幾個鑼聲響起,衙差舉著木牌來回巡場,考試已然正式開始。

  題目只有兩道,一道是八股文,一道是策論。

  只是當那道八股文放出時,眾學子都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甚至有人已經用家鄉話咒罵了一句,因為四書題只有兩個字:子曰。

  相對于上次院試的圓圈,這次似乎要好一些,但亦是僅此而已。

  這“子曰”無疑是最熟悉的兩個字,大家學的正是圣人之言,從而懂得了很多很多的大道理。但就像老師教導了你幾年后,突然問你都教了些什么。

  你想一一說出,不說沒那么多的考紙,怕沒幾個月是講不完,但你只挑一些道理來講,這自然又不能算是標準答案。

  林晧然的眉頭輕輕蹙起,抬頭望向了高臺上的宋提學,發現這人很像是個奸臣。

  一直以來,他其實都有一個擔憂,那就是這個宋提學會不會再給他使拌子,讓他止步于科考中,無緣參加鄉試。

  如今出現了不樂觀的一面,誰都知道他這類書呆子是不擅長于截搭題,但如今宋提學在科考竟然出的正是截搭題,而且這種題型還如此刁鉆。

  意識到宋提學可能又動了將他打落的心思,他的表情嚴峻。這次越發的認真,哪怕是磨墨,亦是顯得一絲不茍。

  研墨如磨刀,好的墨汁,能令字會更加飽滿和飄逸。林晧然拿起一塊上等的徽墨,大拇指和中指持墨條于兩側,食指置于墨的頂端,用力輕輕按在端硯中,并用均勻的力道細細地研磨。

  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

  好墨好硯,硯池如同一潭墨池,飄起淡淡的墨香,這準備功夫算是做得了極致。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林晧然捻袖潑墨揮毫,狼毫筆沾著墨汁,便在潔白的宣紙上作答,全神貫注地書寫著,沒有絲毫的雜念,仿佛整個天地只有試卷和他一般。

  很慶幸,他以前為了泡妞,看到過這道截搭題的文章。

  這是被后世譽為最精妙的破題,這里的“子”對應的是“匹夫而為百世師”,而“曰”對應的是“一言而為天下法”,將一個匹夫舉到了圣人的地位。

  這里巧妙在于,沒有陷于孔子說了什么的陷阱中,而是著重宣揚孔圣人的地位。破題好與壞,不僅看是否得當,更得觀其氣勢。

  “一言而為天下法”,這是何等的霸氣,世上有誰還敢如此?

  在破題后,林晧然又是繼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一篇極標準的八股文便呈現在面前。

  或許由于擔心,或許真的不餓,又或許里面摻了什么泄藥,看著小吏將午餐發放下來,他并沒有動的意思。又看向那道策論題,然后認真地做了起來。

  策論在鄉試、會試和殿試中,會越來越重要,甚至在殿試只考策論。不過在鄉試中,其實還是以四書五經為主,故而這科考的策論題并不會太刁鉆。

  “安國全軍之道!”

  這是本次科考策論的題目,出自孫子兵法火攻篇。

  全文是:“故曰:明主慮之,良將惰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意思是說不到危難的時候不要輕易發動戰爭。君主不可以因為一時的憤怒就輕易發動戰爭,為將軍者也不可以因為一時的不快而出兵作戰。對于國家有利益的時候才能參與戰爭。以感情代替理智,考慮不當,計劃不周,其結果必敗無疑。君主的一個錯誤決定會喪失江山,將帥的一個錯誤命令會導致全軍覆沒。氣可以消,忿可以平,怒氣過后可以轉怒為喜,但國家一旦滅亡后就不復存在,那些在戰爭中逝去的人們也不能夠重新活過來了。作為君主、將領,切不可意氣用事、輕舉妄動,應以國事為重、大局為重,冷靜地處理國務和軍機大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