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九章:蓄勢待發

  是夜,陳氏大營靜悄悄的,卻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不過誰都不敢睡下,其實陳天利倒是曾倡議過,明軍夜襲,天知道是上半夜還是下半夜,理應讓人輪番睡下,如此這樣,一旦敵襲才可保持最佳的狀態迎擊。

  可是很快,這個倡議便受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對,以請化公為首的一批有經驗的將軍反對尤為激烈,他們的理由很簡單,絕不能讓人睡下,因為一旦開戰,突然傳出喊殺,那么熟睡的士卒被驚醒,很可能在慌亂之下炸營。

  炸營是極為恐怖的事,一個人精神過于緊繃,又聽聞到敵襲,也黑夜之中便會手持著武器不分敵友相互砍殺,不必明軍登陸,自己的陣腳都可能亂了。

  所以與其如此,不如約束所有人保持清醒,否則必敗。

  古時有諸多的戰例,什么數百鐵騎突襲數萬大軍的大營,斬殺數千,數萬大軍潰敗,這種戰例固然有吹噓的成份,而誕生如此大的傷亡其中最重要的是因素就是炸營而起,黑夜之中,突然發出警訊,緊接著一隊騎兵殺入營中,驚醒的兵丁受了驚嚇,立即拿起武器,四處都是喊殺和火光,此時任何一個人對靠近自己的人都會變得戒備起來,他們會毫不猶豫拿起武器,不辨敵友,相互殘殺。

  陳天利顯然經驗不足才遭致了大家的反對。萬余大軍,誰也沒有歇下,一直等到上半夜,并不見明軍派人登陸。

  原本預料,既然上半夜不來,那么必定下半夜要來,可是一直通宵達旦的等候,許多人又困又乏,已是有些吃不住了。

  陳天利眼皮子已經開始打架了,整個大營人困馬乏。倒是那清化公卻是命人前來相告:“殿下,黎明將至,明軍必定要來夜襲,此時海上多霧。他們正好可以趁此機會登陸,此時將士們人困馬乏,若是他們上岸突襲,則勝負難料了。”

  陳天利一聽,頓時打起精神,這請化公果然是個老將,一下子道出了天機,都等了這么久,料來明軍就是趁著這個時候夜襲了,于是他連忙下令讓所有人抖擻精神。

  可惜……他們還是失望了。這讓陳天利有點慍怒,這清化公一副沙場老將的樣子,倚老賣老,次次都是信誓旦旦,可是左右都不見明軍攻來。現在大家又累又餓,料來明軍是不會進攻了。

  只是陳天利卻不能將那請化公如何,心里有萬般的不悅,卻也只能作罷。

  待曙光露出來,眼看天要大亮,陳天利只得下令將士們歇下。

  卯時三刻。

  突然,一陣呼喊傳出:“明軍的船動了。船動了。”

  整個大營霎時混亂起來。剛剛打了個盹兒的陳天利被驚醒,便聽到大營有些混亂起來,他連忙沖出大營,帶著人前去灘頭,果然看到七八艘戰艦緩緩靠近海灣,向海灣駛入。

  陳天利不敢大意。連忙大叫:“傳令,傳令,把所有人都叫醒,在灘頭聚集,準備迎戰。”

  眼前的戰艦。其實體積并不算大,不過二十余丈而已,船身也是狹小,通體黝黑,如今在晨霧之中緩緩破霧而來,越來越近,陳天利見這龐然大物,心里還是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他一聲令下之后,武官們便紛紛去驅逐那些疲憊的士卒從營中出來,大家的精神狀態都不太好,本來就耗了一夜,剛剛睡下才片刻功夫便被人叫醒,因此所有人的腦袋都不太清醒,卻不得不倉促迎戰。

  戰艦在靠近海灣一兩百丈的地方又穩穩停下。

  之所以陳天利選擇固守這處海灣,正是因為這里屬于深水區,明軍的船艦要登陸,勢必會選擇這里,因此即便是百丈之外,依舊可以行船。

  而此時,那一艘艘的船開始放下繩索和小船、舢板,很明顯,他們是準備派人登陸了。

  聚集在灘頭的叛軍也越來越多,大家小心翼翼的規避著陷阱,分發著弓箭,一個個晨霧之中打起了最后一分的精神。

  在大船上,郝風樓精神抖擻,漸漸克服了暈船之后,整個人渾身輕盈,昨夜又飽睡了一陣,用過了茶點,顯得精神奕奕。

  他迎著晨風,肉眼可辨,便可看到灘頭上那密密麻麻的叛軍。

  此時的郝風樓似笑非笑地扶著船舷,眼眸中掠過一絲冷意。

  “傳令,轉舵!”

  “轉舵,轉舵……”

  一個個聲音響起,船上吹起了號角。

  艦船得到了消息,紛紛轉舵,巨大的船艦掛起了側帆,船身微微一傾,調轉了船頭。

  而面對著海灘,是八艘艦船的船身,通體黝黑的船身黑乎乎的,宛如一道城墻。對此,灘頭上的叛軍大為不解,這是什么緣故,這些漢人到底故弄什么玄虛?

  只是他們的思維有些遲鈍,一宿未睡,又沒有埋鍋造飯,趕到灘頭的時候,這種感覺還不明顯,可是一旦在這里屏息等待的時候,許多人的眼睛就開始打架了,在這靜寂的等待之中,不少人的精神顯得有些恍惚。

  而此時,在艦船上,郝風樓下達了第二個命令:“準備!”

  “準備!準備!”

  此時,沒有再吹牛角號了,不過郝風樓的座船上,在船艙第三層的地方,一個個打著赤膊,精神飽滿的力士放下了一個個擋板,右側船身,頓時三十多個黑乎乎的方洞露出來。

  帶隊的一個武官呼喝道:“將火炮推出去,固定!”

  這里存放著三十多門火炮,每一門火炮的下座都由金屬固定了一個滑軌,倒頗有點像是火車鐵軌一般,平時的時候,將火炮約束在軌道的末端,一旦用時,取下固定用的插銷,眾人便可奮力將火炮直接推出去。

  這樣的設計乃是郝風樓和一干鐵匠們努力了半個月的結果。火炮沉重,而船上顛簸,一旦遇到風浪,這沉重的火炮便會四處晃動,可能會砸傷艙中的人手,甚至破壞船身。使火炮固定,可以前后滑動,在船上射擊時,也可保持極好的精度。

  這些力士準確來說就是炮手,早在半年前就已招募,他們先在陸地進行操練,隨后再到船上,今日這種情況,他們已經不知試練了多少次,聽到號令,便熟稔地將火炮推出,炮口伸出了船身,隨后,他們再用插銷將火炮下身固定。

  這火炮的船艙進行過特別的加固,每一層木板用的都是最堅硬的鐵力木,尤其是這艙板,更是比其他艙室多增加了數倍的用料,在中間又填充了沙石,用以抵消后座力。

  而為了實驗船艙能承受多大的火炮后坐力,船匠們曾花費了不少功夫,一次次的進行實驗。于是乎,這種艦船上專用的火炮便出現了。

  這個時代,之所以火炮不能上船,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火炮笨重,許多火炮重大千斤乃至于數千斤,而笨重的原因說來也是可笑,只是因為材料不過關而已。

  尋常的鐵鑄炮因為鐵料太差,雜質太多,強度不夠,所以若是將火炮做的輕巧、做得輕薄,只怕火藥在膛管里一炸,整只炮便炸上了天,莫說傷敵,連自身都難保。因此大明的匠人們沒有把火炮的工藝改進放在加強煉鐵工藝上,而是使命的增加炮管的厚度,有的所謂神武大炮,炮管的厚度竟比小臂還粗,如此一來,這樣的火炮不但沉重而且笨拙,在陸地上使用都極為不便,主要的用途不過是放置在城頭,用于防守罷了。至于將這玩意拿上船來,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而鐵匠們對火炮的不斷改進,將這炮身盡量的輕薄,與此同時,為了適應船上的需要,鐵匠們還進行了重新的設計,比如減小口徑,加強底座,盡力的減輕后座的沖擊力。

  在幾番不斷的實驗和改進之后,半年多的時間終于定型,眼下這艘戰船炮艙里一口口火炮探出了船身,露出了猙獰。

  “裝藥!”

  “填彈!”

  指揮的武官熟稔地發出了命令,而力士們也十分輕松,一切按部就班,先是填實了火藥只要,撞入專用的炮彈,由于重新設計了膛線,所以船上用的炮彈和陸地上不同,口徑小了不少,裝填起來也是便利了許多。

  “大人,三號位準備妥當。”

  “大人,七號位準備妥當。”

  “大人,二十一號位準備妥當……”

  火炮進行加固,一個個炮位上,傳出了傳報聲。

  武官面無表情,下達了最后的命令:“引火!”

第一章送到,停電了,沒有保存,結果廢了幾百字的稿,好傷心。求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