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刀筆酷吏,齊文昌

  云海帝國,此年清秋,注定要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驚天浩劫!

  這場由方雷一手引起的颶風已經卷入了十余個大型修真門派,幾十個小型宗門,甚至驚動朝野。

  隨后幾天,風平浪靜,各方勢力并沒有做出什么出格的舉動。

  甚至,花帥連監察元寶宗山門的斥候都完全收回來,免得徒增傷亡。

  元寶宗的那條千劫道上,尸體和血水都已清除!

  除了因為激戰帶來的破損外,這條蜿蜒而上,步入山門腹地的羊腸小道,似乎并沒有什么改變。若有嗅覺敏感的人來到方圓十余里,卻能聞出還沒有散去的淡淡血腥氣味。

  那場以方雷主導的偷襲戰役,慘烈之極,元寶宗伏尸千余。而后怎么收場,方雷也無法預知,但他知道,在這場暴風驟雨來臨之前,當務之急是突破境界至少達到氣宗級別!

  而要達到這個境界,必須得找到節點人物——甄厲,將其消滅,才能真正被天道認可,自己的形意才會圓滿。

  大戰之前,平靜如淵。

  站在縣衙內一座小閣樓上,方雷忘著著迷霧重重的天空,感受到到一股蒼茫宏偉的壓力,從蒼茫天道,隱隱挪移到以洛川縣為中央的地圖上。

  他絲毫不知,此時此刻,距離此地千里之外的京師,在那金鑾殿上,因為元寶宗事件已經引來了兩個勢力的激烈交鋒!

  儒道真傳——儒神門!

  法家之后——六扇門!

  這兩個勢力形如水火相遇,每一次爭端,無關事情大小,一定會提升到一個讓人頭痛的高度。

  京師之中,朝堂之上,群臣激亢爭論,早已有無數奏折遞呈,但圣上似乎對這些都不感興趣,自早朝到現在,圣皇一直惻然傾聽,沒有任何表態。

  這次意見居然非常統一,無論是儒神門還是大理寺、六扇門,都一直要求朝廷剿滅元寶宗,爭議之處在于是由朝廷直接出兵鎮壓剿滅,還是六扇門作為主導,利用修真聯盟的力量與之火拼。

  六扇門當然堅持自己這邊的態度,利用修真聯盟的力量前去鎮壓,其實就等于驅狼吞虎,兩邊拼得差不多,在未來幾十年甚至百年間,西南諸多省份就再也不會出現像元寶宗這樣的大型宗門。

  六扇門也希望通過這次剿滅元寶宗,在朝野也修真界,建立無上榮威!

  早朝無非就是儒神門和六扇門的這種爭執,一個要求朝廷出兵,而六扇門卻說朝廷出兵過于緩慢,軍隊乃是國家之本,理應對外迎敵。如若拖延,不利于順利剿滅元寶宗。

  高坐皇位的圣帝,一直沒有傾向任何一方,這種權衡策略是任何一位帝王都必須把控好的。

  而且,圣上知道,到必要的時候,大理寺卿一定會出現,簡單直接解決問題果然,直到群臣口干舌燥,斗志衰竭,腦瓜已然混沌的之時,一位三十多歲束著青色發髻的官員,從群臣中走了出來。

  這人清瘦,卻顯得非常挺拔,便是當朝權臣,法家之后,年僅三十二歲的刀筆酷吏——齊文昌。

  齊文昌早年初中進士,入朝為官,并沒有任何后臺,幾年之后,卻已擔任大理寺卿,封晉陽公,位列三公之榮,御史之首。那薄薄的嘴唇,清冷如劍的目光,殺伐決斷冷血無情的做派,縝密無雙的判審能力;昔年以來,不知殺過多少權貴,使得朝廷重臣談虎色變,人人自危。

  而且,自上一任大理寺卿手中接過對于六扇門的管理權后,六扇門才真正的變成了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兵刃,時刻都高懸在眾人脖頸上。

  就是這位恰恰沒有任何煉氣境底蘊的文官,那一抹高高在上,清殺如刀的眼神,顯得如此與眾不同。想想也是情理之中,圣武侯之子花少帥,是何等心高氣傲之人?獨對齊文昌俯首稱臣,這位大理寺卿的本事,可見一斑!

  齊文昌朗聲說道,“圣皇帝萬安,微臣早已命令六扇門準備了一份絕密檔案,關于元寶宗這些年的斑斑惡行、劣跡,悉數羅列!以微臣之見,圣皇帝看完這些,也許能更為果斷,贊成我們六扇門的提議!”

  “既然文昌已有主意,把折子呈上來吧!”深諳群臣心態,這年齡四十如許的圣皇帝用淡淡語氣說道。他登基已有十余載,面色如玉,體態輕盈,身為真龍天子,圣皇帝卻是一位真正的練氣高手,境界未知。

  盡管此前,無數官員秘密彈劾齊文昌,卻石沉大海,誰也猜不透圣皇帝真正心思,依舊一如既往賦予他絕對權力!

  齊文昌隨手一招,立刻,數名身穿黑衣,未帶佩刀的六扇門成員抬著一口大箱子,上面全是捆好的密卷,成色已有些古舊,搬到了金鑾殿上。

  拿起第一卷,高坐龍椅的圣皇帝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眼,這位中年皇帝就立刻動怒。朱唇輕啟,如昂龍吐音,充滿殺伐果斷。

  “六扇門,必滅之!文昌,隨你之意,我準許出動一百騎龍駒影騎士助你!此外,你先前奏請的那位從四品陳道安,只要他在后面還能立下軍功,我允你提升他正四品。我也累了,就這么定吧,如若有人阻撓,你便以逆君之罪拿下,退吧!”

  圣上此話一出,不少臣子互相對視,用失望的語氣輕聲說道,“我們,我們……哎!又被齊文昌得手。”

  任何一個朝廷,官至五品之后,已經算是大官,能夠調撥的資源將會非常巨大。陳道安是從四品已經身處高位,若再向上拔半截,必須按照朝廷的相關規矩,層層報請,最后由圣上定奪。正因為有這樣的一個繁雜程序,一旦有人阻撓,失敗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早先,花帥為了提拔陳道安,千里飛騎送來提拔的折子,在向上匯報的通道時,定是遭到儒神門成員的層層攔截,而齊文昌必是有所動作,一邊按照朝廷程序,按部就班的提議、審核,另一邊直接匯報圣帝,這種雙管齊下的手段既尊重了律法,又提防了敵人作梗,這才使得皇帝早就知道這事,當朝金口一開,誰敢忤逆?

  齊文昌得令哈哈一笑,之后眉如利劍,眸似寒星,恢復到一如既往的酷吏神態,掃視眾人。

  “難道,你們想悖逆圣旨?”

  “沒,沒有……圣皇開明,我們朝廷當中又將得到一位像齊大人這樣的清官!”

  “哼!豎子野心,我齊文昌安能不知?”說罷,這位大理寺卿一擺衣袖,帶著兩袖清風斷然離去!

  顯然,這次爭論,儒神門已經徹底失敗,六扇門的勢力又進一步。

  待到群臣潮水退去,圣皇帝也在美侍的扶持下,緩步入書房,這位君臨天下的雄主,沉思起來!

  方才,圣上拿起關于元寶宗那份秘密檔案,只看了一眼就已經動怒,這也是有原因的。

  檔案是這樣記載的,早在百年前,那時候的元寶宗掌教還不叫金元寶,只是個流浪的羸弱少年,因為搶了一個西瓜,在爭執中怒殺瓜農,結果,被村里人抓住關了起來,飽受痛打和潑糞的凌/辱,最后被送至官衙。后來因為囚牢年久失修,被他挖了個地洞逃走。等到官府發出通緝,這才發現少年已經回到那個侮辱他的村莊,以一己之力,血洗四十余口,上至老者,下至稚童,無一幸免!

  從此,這少年一入江湖,化身成龍,用了十年時間,終成一方江湖巨擘,這才有了今日元寶宗的根基。

讓圣皇帝惴惴不安還有另一個因素,既然六扇門代表朝廷,陳道安設計埋伏重創元寶宗長老,又帶人前去偷襲,這已經在最大程度上得罪金元寶!這和那個村落的人凌/辱金元寶,有著驚人相似的過程,也就是說,若不以雷霆之勢將其滅之,豈不是養虎為患  想到這里,圣皇帝搖搖頭,說實在的,他倒是滿心希望六扇門的花無虛和陳道安,盡早除掉這塊隱害,雖然可能會損失一些人馬,但沒有切膚之痛,又何來滿朝歡顏?

  “看來,這些修真門派一旦得勢,將會對朝廷產生重大壓力;若與外蠻勾結,長此以往,可謂內憂外患,國破山河之日,近在眼前啊!”

  俗言說的好,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沒有憂患,就會死于安樂!

  更別說要管理這朗朗乾坤,近千萬公里的遼闊疆域了!

  皇帝顯然已經意識到,平時并不在他眼中的幾個巨型修真門派,已隱隱有了與朝廷分庭抗禮的本錢!難怪最近有幾個有著修真門派身份的朝中官員,相繼辭官。

  如果說些請辭的官員,率先觸動了當今圣上的敏感心弦,那么,也只能怪元寶宗生不逢時,在不該出現的時間,惹了不該惹的人!(更新稍晚,這章很難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