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三章 城池拉鋸(二)

  如果只是到大凌河城下面走一遭,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吳三桂很快就明白宋慶在想什么了,祖大壽那邊被包圍已經一個月,軍心士氣恐怕都快到冰點了,之前也曾經有人去救援過,但不是因為兵少,就是因為打不過,總之沒起到什么作用,對城內的士氣不但沒什么促進作用,反倒是還幫了倒忙,如果這次能夠耀武揚威的走一趟,倒是真沒準能夠鼓舞一下。

  想到這里,吳三桂很鄭重點了點頭,說道:“這主意不錯,舅父那邊被困rì久,確實應該去走一趟,好歹讓城里的人知道,外面并沒有放棄他們,還在想法子救援,順便也能讓那些建奴知道我大明的厲害!”

  大明的厲害之類,宋慶不太在乎,因為這不太現實,雙方打了這么多年,明軍那兩下子后金方面早就熟記于心,根本不當回事,反倒是后金力量蒸蒸rì上,讓明軍每次遇到都有全新體驗,連爽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不過鼓舞士氣是必須的,宋慶打過京城保衛戰,對于困守城池的感觸也很深,當時知道外面有十幾萬甚至更多的援兵,他守城時候依然心里打鼓,如今大凌城內的人已經目睹過援兵被打退,在不知道是否還有援軍的情況下,心情如何可想而知,若是此時能夠耀武揚威的在城下走一圈,隨即在不遠處安營扎寨,對士氣軍心絕對是一個提升。

  同樣的,對于進攻方的后金來說。附近有這么一支能戰之兵,同樣也會讓他們在攻城時候不敢用盡全力,畢竟宋慶這邊也有一萬多人,又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追殺過皇太極的,哪怕高層明白這不是什么大事,可那些基層士兵,尤其是那些漢人包衣們會不會有別的心思。那可就說不定了,畢竟他們在那邊過的也不是什么好rì子,歸根結底是明軍太過廢柴,才讓他們死心塌地的跟著后金,若是明軍展現出點不一樣的東西。哪怕不會棄暗投明,好歹心里也會多一把自己的小算盤。

  兩人商議已定,可做主的依然是吳襄和秦良玉,自然還要去求教一番,秦良玉對此毫無意見,老太太方才一番大戰。雖然有些疲憊,情緒卻很興奮,畢竟遼東戰場上明軍多少年沒打過這么提氣的仗。竟然將皇太極都逼走了,盡管沒取得什么實際戰果,己方損失甚至還要超過對方,但畢竟也是很難得了。對于宋慶再立新功的意見非常贊成。

  吳襄雖說很不愿意再出去招惹是非,很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順便考慮下一步該如何繼續保全自己,可困在大凌城中的不是別人,是跟他互為大舅子的祖大壽,倆人是親戚中的親戚,遼東人講話關系杠杠的。還真不能看著不管,加上吳三桂對此也表示贊成,四票中三票都要前去走上一趟,他自然也不會特立獨行,更何況這也不是什么體面事情,當即應允此事。

  后金大隊沒走多遠,明軍也再次出發,朝著大凌城的方向浩蕩而去,只留下少部分人回了中左所,通知那邊的川兵過來收斂友軍尸體,順便把后金兵的腦袋都割了去,那東西可是跟軍功銀子能劃等號的。

  大軍前行途中,宋慶得到了大概的戰損,后金那邊傷亡大概在一千三百上下,其中真夷估計有二百來人,其余都是包衣,明軍這邊則死了兩千七百多,明顯還是打不過人家,不過在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下,他已經比較滿意了。

  何況狗營的損失只有不到二百人,這是他最欣慰的事情,要知道狗營可是他的子弟兵,無論忠誠度還是戰斗能力都要遠遠超出其他部隊,加上訓練方式有所不同,死掉之后哪怕就地補充都不行,因為新人如果不經過一段時間cāo練的話,根本就不知道該怎么打,加入到狗營也只有單獨使用的命,充其量就是一幫炮灰,也只有徐州衛的人勉強能夠補進來。

  見狗營傷亡不大,宋慶心情勉強保持平衡,和薛五、吳三桂等人走在隊伍最前方,隨時和派出去查看的夜不收保持聯絡,確定后金兵依然在朝大凌城方向開進,總算露出幾分微笑,開始盤算起等會兒要如何在大凌城下顯露威風。

  快到傍晚,rì頭已經呈現下落之勢的時候,兩軍一前一后總算趕到了大凌城,皇太極不是不知道明軍跟在后頭,只是他一時也摸不清對方想要做什么,心里還琢磨是否宋慶信心爆棚,腦袋發昏之后打算再去沖擊后金大軍,如果當真如此,他倒是求之不得,當初進軍的時候,德格類和岳托率領兩萬人卡在大凌河與錦州之間,如今戰事順利,岳托已經帶著一萬人馬過來幫助攻城,加上本部的三萬余人,吃掉一萬四五千明軍太簡單了,簡直幸福的有些不真實。

  不過很快他也覺得不對勁,宋慶雖說勇猛果敢,但打仗也不是沒腦子那種,若是想要猛攻自己,方才途中是最好的時機,他不會不知道城下有不少后金兵,即便他不知道,難道那些關寧軍的人還不知道?

  在這種情況下,對方一路只是吊著,根本沒有要攻擊的意思,這讓他十分困惑,難不成是要直接進入大凌城?城中的糧食情況,關寧軍那邊也該有所了解,三萬來已經不夠吃了,再進去一萬多還有活路?

  這種低級錯誤,想來對方也是不會去犯的,可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明軍究竟在做什么呢?

  皇太極的戰略眼光從來都是極高的,戰術方面水平也是不低,若是平常什么計策,他大概其都能猜想得到,可宋慶的思維方式卻太不走尋常路,明軍那邊也只有吳三桂能夠勉強跟上他的思維,皇太極跟他只見過兩面,還都是在軍陣之中遠遠眺望,對這人的印象就是勇猛果敢,應該也知道些兵法,除此之外一無所知,當真猜不出對方的意圖何在。

  若是他知道宋慶如此大動干戈,只是為了到大凌城下耀武揚威的走一趟,享受享受趕跑皇太極的優越感,順便給城里的人增加點信心,也不知會不會不顧身份的破口大罵,不過此時此刻,他的心思卻已經明顯進入了牛角尖,在沒弄清楚宋慶的意圖之前,他幾乎都不想回去了,若不是明軍實在不像有這么企圖的模樣,他真的很想回身再打一場。

  又過了一刻鐘后,四千多后金兵回到了大凌城,經過城下的時候,皇太極向城頭眺望著,正好看到人群之中的明軍將領,雖然距離有些遠,但兩人從前沒少碰面,他自然知道那人正是祖大壽,嘴角下意識的扯出一絲弧度,他知道城內守軍已經快要堅持不住了,不光是糧食的問題,同樣也有軍心的問題,當松山方向兩千援兵被干掉之后,城內士氣便一天不如一天,再往后拖上十天半月的,估計就可以考慮一下勸降的事情了,若是能夠招降祖大壽,遼東轉眼便可以平定。

  全取遼東之后,就該想辦法攻下山海關了,畢竟繞道蒙古太過麻煩,如果能夠直接從山海關出兵,幾乎能夠每月都到關內去掃蕩一番,無論是對后金的實力增長,還是對大明的實力削弱,都會有顯著的效果。

  當然,這座雄關易守難攻,想要拿下恐怕不是件容易事,還需要……等等,那是什么聲音?

  皇太極的心思突然被打亂,他聽到了身后劇烈的喊殺聲,立刻問索尼道:“后面的明軍在做什么?”

  索尼一直都是隨身陪伴,自然也不知情,忙派人前去查看,片刻之后來人回報,說是明軍已經殺過來了,皇太極幾乎有些難以置信,因為這時候明軍殺過來絲毫沒有意義,哪怕僥幸勝了一陣,也不敢將他怎么樣,畢竟岳托就在附近,大營的兵隨時能夠趕過來,這么做完全沒有意義,明軍打仗手藝雖說不怎么樣,但保命手段卻是不錯,沒理由做這種蠢事。

  既然看不清動向,那就肯定是有陰謀,皇太極本打算再考慮一下,倒是索尼建議道:“大汗,那些漢狗素來狡詐,此番定是又有什么陰謀,不如先回大營觀其動靜,也免得在這里空耗。”

  當然,他還有句潛臺詞,宋慶就是個滾刀肉性子,萬一真是蠻牛脾氣發作,您老人家和我不值得陪此人玩命。

  作為身邊的近臣,同樣也是以謀略著稱,皇太極對于索尼的建議倒是很看重,最重要的是他也是這么想的,立刻下令加速前進,立刻向大營方向靠攏,反正雙方還有段距離,對方這么點時間也追不上來。

  一時間,后金大隊開始瘋狂前進,倒讓城上的軍民人等看得一愣,自從大凌城被包圍之后,后金兵從來都是很沉穩的在城外行動,還很少出現這么惶急的時候,祖大壽心中第一個便起了疑。

  很快釋疑的人來了,一萬多明軍浩蕩而行,高喊著皇太極休走,耀武揚威的出現在大凌城下。

  第二更,晚上還有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