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45章 打臉

  一時間,空中人兒羽紗如云,秀發飛舞,似鳳凰遨游,如大鵬展翅,“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鼓聲停止,擂鼓的侍衛僵著身子望向半空。

  喝彩聲也停止,似乎要看她飄到哪里去。

  又或者是不忍心見她摔成肉泥。

  杜鵑也跟張均宜一樣踏空而奔。她身姿要輕盈多了,下降過程中平衡度掌握也穩,因此將假山和深壑都甩在身后,直接在欄桿附近落地。

  眼看就要撞上欄桿,她加速前奔,右腳在欄桿上借力一點,又往前竄出一段;再點,再縱身而起,如此將下墜沖擊力消逝干凈,也正好回到回廊下。

  山上山下狂呼吶喊聲直沖云霄,她也不管了,拎著那黃色繡球對呆愣的趙晴道:“走,去那邊燒菜去。”

  趙晴激動地應道:“是,姑娘!”

  兩人竟不等眾人,直接趕下一場去了。

  張均宜看著她們背影,扭著手帕道:“該死的趙晴!膽小鬼!自己不敢來,找這樣一個高手來,壞透了!”

  其他少女聽了急忙圍過來,打聽黃衣女子是誰。

  張均宜懶得解釋,說“自己去問”,就匆匆走了。

  她也要趕下一場,還想看看杜鵑下面比什么。

  因此,正元四十六年蘭桂會的武比前所未有的快速,奪冠者以空前實力壓倒群芳,取得繡球,最后那凌空虛度的絕世風姿更是讓無數公子王孫傾倒。大家交口稱贊之余。紛紛向周圍人打聽這黃衣女子來歷,卻無人知曉,問來問去也沒頭緒。

  這下,更讓她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世家子弟們那肯罷休,吩咐隨從去桂園門口守著。等佳人出來,定要弄清她出身來歷和各種情形;有些干脆親自去了。

  于是,桂園門口就擠滿了少年。

  再說正院也不平靜,竟是平地起波瀾。

  既因為比試彩頭,也為了繪畫比試方式——經幾位主持比試的考官決定,要臨時更改繪畫比試方式。

  這要從林春送來的梳妝盒說起。

  他拿來了一大七小八個梳妝盒。

  他對考官們說。七個小盒子是他以前做的,送給比試折桂者。但是,他不會告訴開啟方法;若沒能力開啟,那便守著吧!

  那大些的梳妝盒他花了兩個月的工夫制作,若算上里面內容。說兩年也不為過。此盒集書法、繪畫、雕刻和機關設計于一體,內里藏有農田水利和生活民用機械圖紙多份,還有他撰寫的策論,囊括“士農工商”幾方面,這才是他為這次蘭桂會精心制作的彩頭。

  他要求:只有現場打開那七個小盒子中的任何一個,才有資格碰這大盒子。若有能力開啟,這盒子便送與她,連同里面的圖紙一齊由她獻給朝廷。作為皇上萬壽節的節禮,利國利民,這才是無上榮耀;若是不能開啟。那他就要收回去,親自獻給朝廷。

  他說,無論大小盒子的開啟方法,都要領會他雕刻在盒面上的圖文意境,并依此找對機關,才能順利打開。

  林春話一說完。不論男女,都盯住一個盒子。

  此次蘭桂會由三品女將軍鄭溶溶總理安排。文試各項目分別請了擅長此項并在京都極有名望的夫人來主考。另外還請了國子監祭酒沈從儒等幾位大儒。雖是男女有別,因他們年高有德故破例許進入桂園內。可見對蘭桂會的重視。

  “畫癡”沈從儒盯著那最大的梳妝盒挪不開眼。

  他呆呆地看著盒子正面圖文,臉越湊越近。忽然猛往后一仰身子,似乎要將目光從圖畫中拔出來,口內贊道“好!好!妙哉!”又抬眼看向林春,再贊道:“真是后生可畏!周老弟有你這樣弟子,真真是好福氣!”

  林春忙道“慚愧”,說他才好福氣呢。

  然沈從儒等人反復研究大小梳妝盒達半個時辰,竟然無一人能開啟任何一個盒子。不是他們繪畫眼光不夠,而是光領會畫中意境還不行,還要有巧思破解機關,他們這些整日沉浸在書畫堆中的人如何能行?

  偏又越看那雕刻越愛,紛紛要林春開啟一只解釋。

  這些人隨便一個都是林春素日仰慕的,然他今天一反常態,很堅定地告訴他們:今天他不能解開任何一個;過了今日,他自會開啟一個盒子給他們看。

  沈從儒急了,先跟幾個老者嘀咕了一陣,最后對鄭將軍說要更改繪畫比試方法:參加比試的也不用畫了,只觀看那七個梳妝盒上的雕刻圖文。若是能領會并開啟者,便算奪得頭名;若僥幸有兩人都開啟了,再觀看大梳妝盒,以能開啟者定輸贏。

  鄭將軍答應了。

  以這些人的名望,更改比試方法不會有人抱怨的。

  再說,幾位前輩如此推崇林春的雕刻,讓參加比試的貴女們觀摩研習只會對她們有好處。

  誰知這時宮里來了個太監,傳正元帝旨意,也是關于這梳妝盒的,要他們無論參加比試的還是主考官,有能開啟大梳妝盒者,朝廷重重有賞。

  為何?

  因為林春把自己研制出來的機械圖托勇親王獻了一部分給朝廷,說還有多份在這次蘭桂會彩頭梳妝盒里呢。若是有人能開啟,便以此作為萬壽節禮獻給皇上;若是不能,便要請靖安郡主來開啟。

  正元帝明知他刁難,也是龍心大悅。

  一來他確實展現了非凡才能;

  二來就算皇帝女兒不愁家,求的人越多也越顯尊貴,所以,要不要把靖安郡主嫁給他先不論,就憑他這副求親的態度和誠意就讓他做爺爺的感到開心。他總算承認。林春拿出了點“夠分量的東西”,再不像之前那么輕視他了。

  因此,他才傳旨蘭桂會上下人等都竭盡所能來開啟梳妝盒。

  沈從儒聽了更喜,立即讓自家夫人和另一位何夫人告訴所有參見繪畫比試的貴女,觀看七個小梳妝盒并試著開啟。

  為何做這樣決定?

  難道他們這些老的反不如十幾歲少女有眼光?

  這是出于機關方面的考慮:年輕者思想活潑多變。不肯拘泥常規,或許就有心思靈巧的想到了呢!反之他們年老者思維有了一定的定式,要艱難些;再說,他們也是要以此名義把這蘭桂會混過去再說,等會后,他們再仔細研究這盒子。眼下讓少女們先試。

  眾貴女卻聽得目瞪口呆。

  這簡直是生生的打臉!

  此時林春也來到桂園,一身寒素的青衣,冷冷淡淡的,站在沈從儒身邊,仿若冷翠青松。渾身上下都是錚錚傲骨。

  面對姹紫嫣紅的貴女們,他用實際行動告訴她們:就算蘭桂會的折桂者,也休想他送盒子——送了也用不了——想要就去花錢買;把他當木匠使喚,他就用這方法提醒她們“木匠”的真正內涵,絕不是她們可以輕視的!

  少女們憂心忡忡:若照沈祭酒和夫人說的,今日所有參賽者都將白忙一場,不僅荒唐,而且丟人!

  梳妝盒。代表的可不僅僅是彩頭,還有榮耀。

  如今捧著這榮耀回家,要是一直打不開。那就不是榮耀了,那就是恥辱了。

  所有少女看著林春,心思苦澀又復雜。

  同時,她們也被挑起強烈斗志。

  杜鵑弄清了原委,簡直笑翻了天。

  她當即要趙晴去補報名,她要參加繪畫比試。

  趙晴忙小跑著去了。

  杜鵑隱在人后遠遠看林春。覺得他憔悴多了。

  心中一酸,想他日子跟自己一樣也不好過。

  正想著。考官們已定下章程:讓參加繪畫比試的女子就在正院上房內進行比試。比試分每批七人觀摩梳妝盒,一刻鐘后若不能打開。就換下一批。如此輪換著來,直到結束。

  宣布已畢,眾女便進了正堂,主考的夫人們在一旁監督,沈從儒等男主考們另在前面倒座屋等候。

  且說杜鵑,正被分在和王澄一批。

  王澄沖她微微一點頭,也顧不得多說,就走向桌邊,按順序取了對應的梳妝盒,走到一邊椅上坐下細細研究。

  杜鵑也拿了自己的,走到一旁坐下。

  凝目一看,盒蓋上雕刻了一幅山澗圖景:一輪圓月懸在盒子左上角,照得林木反射朦朧光輝,一只鳥兒飛在山澗上空。旁題一首詩: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是王摩詰的《鳥鳴澗》。

  接著她又將盒子轉過來,看向左側面,也是一幅圖配一首詩: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依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依然是王摩詰的詩,《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跟著她再看右面和后面,都雕刻了一幅圖畫,并配了詩句,分別是夏景和冬景;盒子正前面則雕的是一戶農家生活場景,小院里,大人小娃都在忙碌。

  杜鵑隱隱有些明白了:這盒面雕刻將春夏秋冬都涵蓋了,唯有正前方不同,開啟機關肯定就在這上面做文章。

  她盯著那幅農家生活圖深思。

  這一家人影射什么?

  并未想多久,腦中靈光一閃,忽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林家兄弟不多不少,把春夏秋冬都占全了,開啟這盒子的方法,只要依次按下詩句中的春夏秋冬字樣就行。總共有六個字,共六個暗扣。但是,順序不是按“春夏秋冬”來的,而是按他們家兄弟排行順序來的,分別是秋,夏,春,冬。

  想畢,她飛快地先按下“秋”字,就聽盒內“嗒”一聲輕響,在寂靜的廳中格外刺耳,引得眾人一齊看了過來。

  跟著又是連續“嗒嗒”聲響,眾人震驚。

  全按過后,杜鵑輕輕一掀,果然盒蓋打開了。

  親們,原野從來沒進過粉紅前十,這次最靠近,你們能創造奇跡讓原野見識一下嗎?謝謝所有支持原野的讀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