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3038、起碼有好幾層樓那么高

  酒杯一杯又一杯,一次次從小溪上游流下,停在誰面前誰就要作詩。

  “桃花水潭洗腳丫,

  春風撓我腳底啦。

  藏進柳簾偷偷看,

  花瓣粘滿小鼻夾。”

  這是趙小姐寫的。

  要說寫的最好的,應該是程程的那首《撈月亮》

  春溪踮腳過籬笆,

  撞碎滿河銀鱗甲。

  拾片桃花當補丁,

  掌心開滿小星星。

  喜兒把這次活動上所有的詩作都記了下來,第二天不小心被馬忠看到,馬忠把詩集交給院長打小報告,舉報梁山伯、祝英臺等人喝酒寫打油詩。

  院長小小懲戒了他們,安排他們負責打掃學院衛生一周。

  馬忠對此很不滿意,但是無可奈何,只能靜待時機。

  這個馬忠的作為讓現場的小觀眾們氣憤不已,都認為他是個大壞人。

  這不僅是他的行為蔫壞,而且演的也很賤賤的。

  沒錯,馬忠是小杜演的。

  這小子挺有演技的,也或許是本色出演,竟然把這個其貌不揚的馬忠演出彩了。

  雖然這個出彩招人恨,隨時有被套麻袋挨揍的可能,但是黑紅也是紅嘛。

  更何況挨打的小杜已經習慣了挨打。

  小杜演的好,把榴榴得意的不行,畢竟小杜是她推薦進組的,小杜能演好,說明她眼光好,看人準,自己小弟能力壓小花花的人。

  這天,盲人古箏老師給大家上課,這是小舟的戲份。

  小舟飾演的老師不僅是古箏老師,而且還擅長辯論,在教學完后,班上同學們展開了一場經筵辯,主題是“男女有別”。

  率先發難的還是小杜飾演的馬忠,他這個角色盡干一些壞事,演完回到小紅馬,估計要被群娃討伐好長一段時間。

  不過小杜愿意為藝術獻身,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他不顧自身安危。

  小杜一開始就搬出圣人云,講到男不言內,女不言外,男女有別,認為女子就應該堅守婦道,呆在家里不要亂跑。

  學子們對此并沒有太大的反響,唯獨女扮男裝的小白聽了十分氣憤,她忍不住辯論。

  “你讀過《詩經》嗎?《溱洧》中講,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男女結伴一起在溱水洧水邊逛,相互戲謔喜洋洋,贈朵芍藥毋相忘。按照你的說法,那文王治下的百姓都是大逆不道的人嗎?!”

  馬忠不甘示弱,繼續辯解,他祭出了班昭的《女誡》,其中有講到,婦德尚柔,主靜為美,認為賢婦應該以柔順為美,以屈從為善,哪怕她的丈夫有惡行,也應該以柔順之心屈從,以此希望她的丈夫能夠改善。

  這話把小白氣的不輕,她憤怒的說不出話來。

  梁山伯見狀,示意她稍安勿躁,然后高聲反駁道:“我不同意!《尚書》中說,治水的大禹‘娶于涂山’,如果沒有他的妻子幫助疏通河道,他怎么能夠問鼎中原?”

  隨著辯論越來越激烈,更多的人加入其中,有的站在了馬忠的一方,有的站在了梁山伯的一方。

  讓祝英臺心寒的是,站在馬忠一方的人中,許多是她平日里玩的比較好的同窗。

  甚至,站在馬忠一方的人更多!

  忽然,辯論聲漸漸小了,大家從書桌下掏出了一張空白儺面具,戴在自己臉上,整整齊齊地坐在座位上,手捧書本,搖頭晃腦,機械地朗讀書文。

  觀眾們通過大屏幕,可以看到眾人手中的書本封面上寫著《女誡》二字!

  大家齊聲朗讀:

  “女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

  “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

  小白她們不一定理解這些文字的意思,但是成年人基本能夠看懂,自然明白其中含義。

  眾人無不心中嘆了一口氣,身處在那樣的社會,自由戀愛要面對的是如獄一般的社會牢籠,個人的力量太弱小了,是不可能沖破意識的藩籬,最終只會頭破血流,生死道消。

  這一幕,已經暗示了梁山伯與祝英臺后續的悲劇。

  在一聲聲朗誦聲中,大家把《女誡》拋飛到半空中,大屏幕通過光影技術,《女誡》被撕后,化作了蝴蝶如煙一般消散。

  經筵辯之后,祝英臺感受到了危機感,她開始逐漸向梁山伯表露心意,有一次梁山伯在紙扇上題了一首打油詩送給她。

  打油詩是打趣她上課心不在焉,時常打瞌睡。

  墨池忽躍錦鱗光,

  毛筆偷沾蜜糖香。

  《千字文》中藏虎將,

  一聲哈欠震學堂!

  祝英臺看了,惱羞成怒,正要教訓一下梁山伯,忽然想到什么。

  她拿起毛筆,在紙扇上也題了一首詩,送還給了梁山伯。

  梁山伯展開一看,只見寫的是:

  流螢綴夜幕,

  亮滅編星羅。

  快解此間謎:

  真心有幾顆?

  梁山伯愣了愣,旋即笑了笑,沒敢多想。

  祝英臺見他傻傻愣愣,氣走了。

  日子就在這樣的朦朧情愫中度過,三年同窗時光一晃而過,終于到了要分別的日子。

  萬松學院里的學生們陸續離開,各奔前程。

  梁山伯也要離開了,祝英臺萬分不舍,長亭送別。

  送了一程又一程,一連三送。

  一送,剝離了他們的學子身份;

  再送,消解了祝英臺的性別偽裝;

  三送,確立了他們的戀愛自由意志。

  終于走到了十里外長亭。

  祝英臺問梁山伯可有什么想對她說的。

  梁山伯愚笨,卻只叮囑祝英臺要保重身體,保持書信來往。

  祝英臺氣急,眼淚在眼眶中打轉。

  她委婉地表示,自己家中有一個妹妹,相貌品行俱佳,希望梁山伯不久便來提親。

  她怕梁山伯還是不懂其中意,要來了梁山伯的折扇。

  折扇打開,上面還有當初兩人的題詩。

  祝英臺下筆疾馳,寫下了《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其意已經昭然若揭,表明如果你梁山伯不來找我,那今天我們就是訣別,今生再無緣。

  梁山伯如遭雷擊。

  “此去一別,希望不久后就能見到梁兄。”祝英臺盯著他的眼神說道。

  “我,我,你等我。”

  梁山伯終于放下了心中的負擔,決定不負意中人。

  祝英臺聽到這句,才展顏一笑,眼神中充滿了憧憬與希望。

  “我等你。”

  兩人長亭外依依惜別,其他小朋友悄悄地站在了舞臺上,童聲唱道: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然而,之后的發展沒有按照他們設想的進行。

  梁山伯自感身份卑微,配不上家世顯赫的祝家,他沒有立即去祝家提親,而是等到自己有了功名,當了知縣后,才上門提親。

  然而這個時候,祝英臺已經被許配給了馬文才。

  兩人互訴衷腸,誤解解開,但是為時已晚。

  梁山伯悲憤交加,回到家后不久,就病亡了。

  祝英臺聞此噩耗,在出嫁途中,經過梁山伯的墳墓時,投墳而死。

  這幾幕高潮劇情由小白和榴榴演繹的極具感染力。

  兩人本來演技就很好,這會兒是真的完全代入了其中,氣質由內而發,相互成就,相互感染,共同提高。

  這應該就是常說的棋逢對手,相互飆戲吧。

  這次過后,榴榴和小白的演技應該又能提高一截。

  尤其是榴榴,這家伙充滿了靈性和可塑性,任誰都能看出她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

  至于小白,她可以吃好多碗飯,碗碗不同。

  通過光影技術和3D呈現,梁祝的墳墓裂開,一聲巨響,兩人化作兩只蝴蝶飛了出來。

  等了大半夜的小小白和筱筱終于可以上場了。

  兩只蝴蝶憋了一晚上,這會兒逮到機會,那叫一個跳的歡快。

  背景音樂響起,張嘆寫的《雙飛》,卻是曲調悲涼。

  然而,眾人卻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妥的。

  蝴蝶越是跳的歡快,越是能夠襯托出現實的悲劇。

  為人時不能相守,化蝶后卻能成雙,這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兩只蝴蝶翩躚起舞,讓她們自由的去吧  小小白和筱筱跳追蝴蝶時,小白等所有演員也站在了舞臺上,充當背景,童聲清誦《擊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舞臺上桑葉片片飄落,光幕漸漸暗淡,全體小演員們站成一排,朝現場的觀眾揮手,兩只小蝴蝶被帶到了小白和榴榴的身邊,這是C位呢。

  現場掌聲如雷,四面八方都在鼓掌。

  這一個多小時里,他們仿佛親身經歷了這個傳頌1600多年的愛情故事,難以想象這是一臺兒童劇。

  水平很高,起碼有好幾層樓那么高。

月底了,小白帶領閨蜜團求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