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11家用電腦?”
楊慶元嘴里咂摸了一下,眼睛都亮了,猛地吼了一嗓子,“好!”
吼完了才意識到這個舉動未免有些失態,不好意思的對林錚道,“林總的這個建議實在是太貼合我們聯想家用電腦的定位了,等于花一臺電腦的錢買了一臺電腦和一臺家用電器,這個說法好……讓林總見笑了,這段時間我整為了這件事發愁呢,林總您可是幫我們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豈止是發愁啊,簡直是愁得不行,雖然柳先生和楊慶元都是中科院出來的技術型人才,不過他們倒是沒有犯那些出來創業的技術型人員最常犯的錯誤,對產品的設計和市場定位、易用性以及宣傳等十分重視,e系列家用電腦的成功讓他們嘗到了準確的市場定位的甜頭,也堅定了他們在這個市場繼續發展下去的信心,但接下來應該怎么發展呢?這段時間來這件事一直在困擾著他們。
林錚的話仿佛撥云見日,一下子為楊慶元指明了聯想公司在家用電腦方面的發展方向,沒錯,既然是家用么,就以超值為賣點,11,買我們聯想的一臺電腦等于買了一臺電腦和一臺家用電器,你說值不值?他甚至已經開始飛速的思考這么一臺家用電腦應該如何配置、如何提升易用性等等諸實際性的技術問題……呃,這也是技術型人員的通病。
“我這個建議的作用這么大?”林錚開玩笑的道,“那不知道有沒有獎金給我?”
“有!當然有,”楊慶元連連點頭,“不過以林總您的身價,估計我們公司給員工的那點獎勵您是看不上的,您看這樣好不好:您去坤山基地的視察的時候通知我一聲。我一起去看看?”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舒服,他們永遠都知道在什么時候說出最合適的話,林錚一臉的驚喜:“固所愿也,不敢請耳。”
兩人對視了一眼。都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隨即哈哈大笑。
有了對對方的初步了解,雙方接下來的交流就痛快的多了。林錚和楊慶元不停的交換著在很多事情方面的看法,比如林錚就對首都市場高度重視,在林錚看來,作為共和國的心臟。首都是任何一個有志于在全國發展的公司都絕對不會、也不敢忽略的市場,這里有挑剔的消費者、有最全的新聞資訊和獲取手段,有“共和國的硅谷”之稱的中關村,對于商家、尤其是國內正在蓬勃發展的民族電子工業商家來說,這是最好的市場,也是最壞的市場。
對于這一點,不僅林錚是這么認為的。聯想公司微機事業部的總經理楊慶元先生也是這么認為的,他認為,作為共和國北方最著名的高科技中心,首都以及首都高科技輻射圈范圍內匯聚了國內所有的民族自有品牌的電腦企業。對于任何一家電腦企業來說,都是“得中關村者得天下”。
在談及代工事宜的時候,楊慶元則是一肚子倒不完的苦水,“林總,其實不怕你笑話,如果可以,咱們誰愿意讓灣島的企業給咱們做代工啊,人家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比鐵老大還牛氣,可不讓他們代工不行,咱們國內的民族企業根本做不了這種工作,這次如果不是你們能夠拿下來戴爾和康柏的訂單,我們是真的不敢將訂單交給你們,不止是我們聯想,估計浪潮、長城、方正、紫光他們也不敢這么做,因為我們輸不起。”
林錚了解的點點頭,誰讓這個時代的民族電腦企業不夠強大呢,聯想、浪潮、紫光、方正和長城是國內計算機工業的五強,聽起來似乎很牛逼,有共和國計算機工業的“五朵金花”之稱,其生產的產品也一再成為各大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的采購主力對象。
看起來很厲害吧?但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實是,這“五朵金花”家的個人微型計算機其實都是由仁寶代工的,但就算是這樣,仁寶其實也不是很情愿給“五朵金花”代工,因為仁寶這家牛逼哄哄的公司認為給大陸電腦企業代工影響了他們給其他公司代工。
仁寶這么牛逼當然也可以理解,截止到1994年年底,大陸的個人計算機消費市場容量有限,這有限的容量幾乎全部為康博、ibm、惠普、ast等國際品牌占據,以聯想和長城為主的民族電腦企業的銷量其實很有限,比如聯想,他們在去年推出了國內第一款價格在萬元一下的聯想e系列家用386電腦,上市第一個月就取得了月銷量超過5500臺的銷售奇跡……你沒看錯,只有5500臺,還是新機上市之后引起最大反響的第一個月,但哪怕是這個在后世絕對會被認為是恥辱的數字,現在卻已經被國內電腦行業公認為這是一個銷售奇跡了,可想而知大陸民族電腦企業的日子過的有多么苦逼。
面對這個苦逼的局面,林錚相信他們絕對不會想到將來的某一天,國內個人微型計算機的產能高達3.37億臺(包括內銷和出口),而他們聯想集團僅僅是個人計算機的年銷量就能達到驚人的5500萬臺,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在內的產品,總出貨量高達1.2億!
林錚覺得,自己如果敢向老楊同志展望聯想不到20年后就能夠達到這個高度,十有會取消和聯創科技的合作:我們可不敢和瘋子合作。
“我能理解,”林錚連連點頭,“對仁寶的情況我們也做了一些了解,實話實說,仁寶并不是一個很好地代工合作伙伴,窗口的富士康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富士康似乎更加傾向于做外貿,或許楊先生知道,在這次爭奪康柏和戴爾代工訂單的競爭對手當中,聯創科技的競爭對手就有富士康和華碩。”
“我聽說了,”聽林錚說起這個,楊慶元的臉上露出笑容,毫不吝嗇的對林錚豎起了大拇指,道,“作為一家當時連工廠都沒有的企業,您竟然能夠先后說服康柏和戴爾選擇你們,說實話,當第一次看到這個報道的時候,我們都以為是國內報紙放的衛星,根本就不敢相信,這怎么可能?還是后來多次求證之后才敢相信這個報道是真的,林總您可是給咱們的民族企業掙了一把氣啊!林總,您能說一下您是怎么說服康柏和戴爾的么?”
楊慶元對這個問題好奇極了。
周圍聯想公司的陪同人員也一個個豎起了耳朵,他們同樣對這個問題十分好奇。
不僅楊慶元和他的同事們好奇,國內外知道這件事的人就沒有一個不好奇的,在他們看來,聯創科技要做的這件事不管怎么想都沒有可能啊,甚至在知道了聯創科技的野心之后,國內不是沒有人說些嘲諷的風涼話,可就是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時候,這么一個沒有任何可能的事情,偏偏在林錚手里變成了現實,簡直就像是變魔術一樣的神奇,大家自然也就開始好奇:這魔術到底是怎么變的?
“這個,其實算是我一點個人的小秘密,就不拿出來獻丑了。”知道楊慶元肯定會逮著機會問這個問題,林錚打了個哈哈將這個話題繞到了一邊去。
“這真是太遺憾了。”雖然早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楊慶元就知道林錚九成九的不會回答,但聽到自己耳朵里的依舊是這個答案,卻讓楊慶元心中小小的有點遺憾,不過林錚不愿意說,他也不好勉強,今天林錚說的這些,對于聯想來說最起碼受用10年,再追問這些問題可就不地道了,隨即岔開了話題向林錚問到,“林總,去年年底的時候從我們中科院出來了一個做電池的小兄弟,說現在在窗口市那邊做的有聲有色……聽說林總您還是我那個小師弟的合作伙伴?”
都是中科院出身的,雖然現在不在中科院工作,可聯想和中科院的交流互動、獲取的技術支持可不少,對于王船夫這個從電池研究所出來自主創業的年輕小師弟,楊慶元自然有耳聞,此刻倒是正好拿出來說說。
林錚笑著點頭,“也投了一點錢進去,將來跟著分點紅、賺點便宜。”
“林總太謙虛了,”楊慶元搖搖頭,“船夫到窗口創業的時候手里總共就300萬,其中就有你的200萬,你除了三分二的錢,卻只要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股份……小王在這件事上做的可有點不夠地道。”
“沒關系,反正我也沒打算插手他的公司的經營和管理,就等著分錢呢,有三分之一的股份也不錯,”林錚笑著道,“對船夫的能力和他的這家公司的前景,我其實是挺看好的,說起來還是我占了便宜。”
楊慶元就搖搖頭,不說什么了,船夫的顧慮他當然能夠理解,自己辛辛苦苦創造出來的企業卻讓別人絕對控股,換了是自己也不會干,但人家出了三分之二的資金、聽說還幫你解決了大部分的產品銷路,最終就只換來35的股份,這小家伙的心胸也著實是小了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