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都虞候

  郭紹等隨大軍繼續班師回朝。

  一路上他很真切地感覺到了:出人頭地、有錢就是爽!哪怕暫時官還沒升,錢還沒賞,目前拿到手的好處就那么一點點,但就只是這一點點上升,也讓他心情無比舒暢。

  出征的時候,長的短的、大包小包很多東西,就一頭騾子還要幫忙運小隊的帳篷等物,聊勝于無,自己要背負很重很多必須的物品,時時扎營起營,繁瑣沉重苦不堪言。

  但回去的路上,因為郭紹他們有軍馬二十幾匹,就算不騎這么多馬馱東西慢行也完全夠了,何況將士們知道他要猛升,都表現得十分尊敬甚至巴結……在長途旅行中,牽馬就走的瀟灑輕巧,難以言狀。郭紹想起了上大學那會兒,曾羨慕幻想過別的同學家里有車接送的瀟灑,而今似乎也隱隱有種滿足心愿的滋味了。

  ……各鎮節度使的將士陸續得到封賞,然后分流回駐地,禁軍仍舊回東京。

  一路上雖然有少數人因作戰不力被算了賬,但更多的將士受到了嘉獎。人們升官又得錢,這是千里步行、提著腦袋玩命苦戰應得的豐厚回報!而且馬上就能回家了,帶著官職拿著獎賞回家,真是歡樂無比啊!世上難得有如此美妙的旅行,如果有,便只能是歸途。

  郭紹一想到回家,首先想到的便是玉蓮。這個只是雇傭名義的女子,卻不知怎地,讓郭紹有種家人一樣的牽掛,那么親切,那么溫暖。

  如果五代十國沒有玉蓮這個默默無名的婦人,此時此刻,郭紹看到大伙兒興高采烈的樣子,該會感到有一絲寂寞有一絲凄涼吧?

  《百年孤獨》里說,當人們遷徙到一個地方,那里埋葬過親人,就成為故鄉……五代十國的東京,還沒埋葬過郭紹的親人,但這里已經有了他內心牽掛的人,他覺得自己越來越融入這個時代這個地方,慢慢會成為其中一員。

七月初,大軍至陳橋驛,離東京只有四十里地,給郭紹的封賞就兌現了  據說前方遇到了衛國夫人的儀仗,她思念國君,出城四十里迎接官家;隨行的還有東京留守馮道,在戰前說官家不如唐朝唐太宗有能力的前宰相。77nt.Com千千小说网東京來的人帶來了大量的財物、酒肉犒軍,頓時陳橋驛一片喜慶,比過年還熱鬧。

  官家似乎非常高興,當即就恢復了馮道的相位,完全不計前嫌;控鶴都指揮使趙晁在戰前勸官家說錯了話,被解除兵權關押在懷州,大軍班師路過懷州時就被放了,此時也被官復原職,毫發無損。

  接著官家在陳橋驛就迫不及待地在軍中論功欣賞,又一大批有功的將士得到了滿意的封賞。郭紹得到消息,他的封賞讓他自己都極其意外:擢升內殿直都虞候!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有資格出入皇帝中軍大營的一干高級武將。小底軍的武將還沒來得及過來通知郭紹去面圣,向訓先來了。

  這回向訓不像之前幾次見面一樣,派人來請郭紹去,而是親自到小底軍營地找人。

  “內殿直都虞候!”連向訓都表現得非常激動,一張骨骼突出的臉上的情緒難掩,“王溥王丞相一推薦,殿前司張都指揮使很贊同,史彥超那廝也說了句人話,竟然連皇后……對了,官家當眾親口說要封衛國夫人為皇后。皇后也幫你說話!當時皇后在官家旁邊坐著,輕輕說了一句,沒聽清,不過肯定是好話……”

  完全超出了預期!內殿直的編制級別是一個軍,人數不多,但那是真正的皇帝親軍,隨便立點功都在皇帝眼皮底下。總之是個非常好的差事。

  什么?指揮使,那差得太遠了!通常的軍下面還有左右廂,廂的指揮官都是都指揮使的級別了;廂下面才是指揮……而都虞候,相當于副長官的一個稱號。

  內殿直都虞候,在郭紹看來,就好比中央軍直轄某王牌軍的副軍長。他今年秋才能滿十九歲,這樣一個年齡做副軍長在現代是不可想象的。

  那些出身軍閥世家的人,父輩封王的人如符彥卿,就干過內殿直都虞候等職務。郭紹這種出身,當真是天大的不易。

  郭紹已經有點失態了,拍著大腿道:“哎!哎!我欠了大家天大的人情,一輩子都還不清吶!”

  向訓大笑道:“也不能完全這般說。有的人,就算有人推薦,本身爛泥扶不上墻,誰有辦法?這也是和郭虞候勇冠三軍、立下不世奇功的事分不開的。”

  郭紹抱拳道:“向兄,向兄若不嫌棄,今后我便以兄弟相稱。”

  向訓又大笑:“好好,郭兄弟!”

  二人開懷暢談,旁邊還站著楊彪等兄弟和將士,莫不敢隨便出聲。就連一開始桀驁不馴的楊彪,此時在郭紹面前也一副膜拜的神色。權勢之威,非凡人可以反抗。

  稍過一會兒,郭紹才稍稍冷靜下來,用隨意的口氣問道:“皇后還能對軍政之事說話呢?”

向訓不以為然道:“兄弟不知道,將士們都很敬重符家這位皇后!官家高興的時候還好,一發起火來,隨便逮著個看不順眼的人拖出去打個半死,那是輕巧的  。皇后還是衛國夫人的時候,就經常勸官家善待將士;官家也很聽她的,這樣嫻淑有氣量的皇后,誰不敬重?”

  向訓沉吟片刻才輕輕說道:“衛王生了好女。”

  郭紹頓時懂了,其實在忻州打遼軍時,恐怕向訓也對衛王耿耿于懷吧,只是嘴上不說。

  郭紹沉吟片刻又忍不住問道:“有一個叫趙匡的將軍,在高平時專程前來嘉獎過我,卻不知受到封賞沒有?”

  向訓瞪眼道:“高平之戰時,趙匡就在官家身邊,那是救駕之功!當時那些人,別說武將了,內殿直的馬仁瑀就是一個士卒,大喊了一聲什么‘主辱臣死’猛射一通,不顧命猛沖,高平之戰一結束立刻升弓箭控鶴直指揮使……趙匡在戰前我都不知道是誰,禁軍那么多將校,怎知道誰是誰?不過現在肯定大伙兒都認識了,一再提拔,已是‘宜授殿前都虞候’。”

  都虞候也有很多種,就是副主將的意思,有殿前都虞候、軍都虞候、廂都虞候等;趙匡那個都虞候是殿前司的,殿前司相當于一個軍委,下轄很多軍。殿前都虞候顯然比內殿直都虞候大,不過趙匡現在還沒被正式任命,只是個預備。

  按向訓的說法,趙匡在高平之戰前只是個不認識的將校,可能職位并不高;才幾個月,一下子就進入了帝國最高級武將的預備隊伍,不可謂不是平步青云……想來也是他善于把握機會,高平之戰起初那種敗局,差點整個國家都要壞在一場戰役上,趙匡在皇帝身邊立功實在算得上救駕之功,像救駕、擁立、從龍這等上上的功勞,想不富貴都難。還是趙匡更厲害,不愧為開國皇帝之才。

  郭紹當然也很想救駕,只是沒機會……如果當時有機會在皇帝跟前,又如果那北漢張元徽直接沖皇帝的臉來,一箭弄死那才厲害!現在雖然也勉強算救駕之功,但皇帝沒有直接感受到張元徽的壓力,射死張元徽也是聽別人說的(幸好還有人說、反復說),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就在這時,帳外又有人喊郭虞候,郭紹等出去一看,來了個武將報消息的。那武將本來一臉笑意,但見到向訓笑容立刻就淡了,看來是有人捷足先登報了喜。

  武將上前來寒暄了幾句,報上自己的姓名云云。向訓道:“為兄先告辭了,后會有期。”

  郭紹忙執禮拜別。

  他當下便和報信的武將一起,去禁軍中軍大營面圣。

  郭紹離中軍比較遠,等他們到的時候,可能好多受賞的將領已經到了。因為豎著周朝大旗的大帳外,刀架上擱著整整兩排武器,郭紹解下佩刀后幾乎都沒地方放。

  一進大帳,果然見文武分列兩邊,來了很多的人。前面有人喊道:“內殿直都虞候郭紹見駕!”

  郭紹忙躬身前行,一眼看去,周圍沒一個人他認識的,也許張永德在列,但郭紹沒見過;上次想見,沒見著。然后郭紹才理清其中關系:張永德和自己以前不可能有任何干系,現在也沒什么關系,猜測張永德的關照完全因為賣符皇后一個人情。并不是就說,他關照過你,就把你當自己人了;還得分清楚!

  反倒是地位遠不如張永德的向訓,倒是可以好好結交的;張永德是比向訓厲害得多,但人都不愿意見,顯然不如向訓的交情來得實誠。

  大帳中,也暫時沒發現趙匡在那里,那個武將版的黑臉包青天,郭紹見到還是認識。主要是因郭紹此時不敢左顧右盼,所以沒敢仔細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