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

  烏云在天上涌動,就好像墨汁倒進了水里,大片的云層在風中涌動著。烏云縫隙之間,太陽的光暈躲藏在后面,卻依舊光芒刺眼……它潛伏了,卻依舊掩不住鋒芒的邊角。

  細雨灑在路上的水坑里,讓水面好像粗糙的毛玻璃。“啪!”沉重的靴子踐踏在上面,渾濁的泥水四濺。

  大路上,步、騎、車在緩緩地移動,人們在泥濘里步伐沉重,卻仍舊保持著井然有序。

  將士們走著走著,就回頭看雨簾云煙深處矗立的幽州城。它現在還離得不遠,卻又好像在天邊,就好像海市蜃樓,又像一座山的影子。

  幾十年前,丟掉這片土地的時候,或許很少有人想過,要再次拿回來是那么不容易。

  就在這時從岔道上步履蹣跚地來了一大群百姓,他們提著籃子、挑著擔子,在泥濘里跋涉過來。婦人們從籃子里拿出了雞蛋,往路邊的士卒懷里塞。

  一個老頭杵著目光,佝僂著背仰著頭看著將士們,問道:“兒郎們啥時候回來……還回來哩?”

  將士們無話可說,默默地跟隨著隊伍行進。那老頭一連嘆息了幾聲。

  就在這時,董遵誨的人馬經過,年輕的董遵誨從馬上跳下來,鐵青著臉說道:“這不是結束,只是個開始!”

  細細的雨水在頭盔上匯聚成珠,水珠沿著董遵誨風吹日曬的年輕的臉往下滴落。

  幽州城頭,一臉疲憊的蕭思溫望著細雨蒙蒙中城外狼藉的工事營地,長長地噓了一口氣。他抬起手,但沒地方扶,這段城墻光禿禿的,女墻早已塌完了。

  “周軍真的這么快就退兵了……咱們要不要派馬隊出去追?”蕭阿不底問道。

  蕭思溫轉頭看了他一眼:“追?怎么追幽州軍騎兵,和大遼宮帳精銳能相提并論么?宮帳軍都被打成什么樣了,幽州軍出去怕是要鬧笑話。”

  蕭阿不底皺眉道:“這周國人也是挺會嚇唬人,那么多人過來,把幽州城圍得水泄不通,末將還以為要打個一年半載。這才多長點時間,說走就走……”

  蕭思溫道:“你們莫忘記了晉陽城半月就破城!郭鐵匠就是沖著攻陷幽州城來的,現在攻不破,又不想和我大遼主力交鋒,所以退了。郭鐵匠此人……”

  他“嘶”地吸了一口氣,“此人有點意思,挺難捉摸。”

  他見蕭阿不底一忙茫然,又緩緩嘆道:“一個稱帝的人、以往百戰百勝,要果斷退兵,并不容易。你或許不懂那種位置的人。”

  一個武將道:“耶律休哥這回到幽州來,可得一副救命恩人的模樣了。”

  阿不底聽罷有些惱怒:“要不是咱們死守幽州城,能贏得了周國人?功勞不能讓他一個人領了!”

  “說贏還為時尚早。”蕭思溫輕聲道。

  阿不底問道:“周國人畏懼大遼跑了,還有臉再來?”

  蕭思溫轉身離開城頭,又看了一眼南方遼闊的原野,說道:“必定會來……傳令在城內慶功,告訴將士們,郭鐵匠不是三頭六臂的怪物,同樣能被大遼鐵騎打敗。”

  及至晚上,蕭思溫的書房里來了個灰黑布蒙著頭的來客。

  書房里就一盞豆粒大的油燈,那人用契丹語低聲問道:“我家主人問南院大王,對此番的機會有什么看法?”

  蕭思溫皺眉道:“我的意思,暫時不能急于求成,要以大局為重。”

  “哦……”那人輕輕應了一聲。

  蕭思溫道:“在這種關頭,大遼若有動蕩,會讓外人坐收漁利……輿情也不利,時機尚不成熟。”

  ……檀州遼軍大營,年輕的耶律休哥并不高興。

  草亭下燃著一堆篝火,周圍都是帳篷。火光中耶律休哥棱角分明的臉一絲笑意都沒有,他伸手撫摸著正在吃豆料的坐騎鬃毛,陰沉著臉一言不發。

  這時幾個武將大步走了過來,手按胸口鞠躬道:“賀喜大帥再立新功!”“待歸上京,大汗便更加倚重大帥了。”

  又有人說:“咱們兩天后就能重新聚集各軍人馬,趁周軍敗退,可以瞅準機會增加斬獲!”

  耶律休哥興致索然,點頭應付眾將。

  楊袞見狀轉身對幾個武將小聲道:“本將有幾句話想和大帥談談。”

  眾人便知趣地告退。

  楊袞走進草亭,拾起地上一塊柴禾丟進篝火堆上,緩緩開口道:“大帥贏得不高興?”

  耶律休哥冷冷道:“咱們四萬宮帳軍,在草原上也是縱橫無助的人馬;周國人不就是種地的,居然和咱們馬戰。打成這般模樣,四萬軍到現在還聚攏恢復不了,楊將軍能高興得起來?”

  大遼宮帳軍是精銳中的精銳,和那些衣甲不全人馬松散的部落軍、五京軍是兩碼事。耶律休哥作為遼國炙手可熱的名將,十分了解遼軍的戰力。

  此戰,他的預計不是這樣冒險的。

  他認為,北路遼軍、兩萬多騎宮帳軍突襲(李處耘部),雙方人數相當,但遼軍馬戰能一擊擊潰周軍(李處耘部)馬隊;然后各個擊破北上再擊潰周軍(羅延環部)。

  南路遼軍迂回出溫渝河,襲擾威脅周軍中軍,主要通過進攻周國皇帝達到震懾周軍的目的;逼其幽州各路收縮防御護駕。然后向西進軍得勝口周軍(韓通部),人數略占上風,擊潰周軍。

  耶律休哥的想法是,一戰擊潰周軍機動馬兵!然后游走在幽州城外圍的廣闊地區,隨時襲擾幽州城攻城人馬。

  周軍馬軍比遼軍援軍騎兵的人數優勢不大,而且遼軍的馬匹更多,耶律休哥很有自信先擊敗周軍騎兵。

  正如他此前所言:南人的騎兵就不叫騎兵,就是為了上陣跑得快點而已。他就沒見過騎兵行軍長期靠步行的。

  耶律休哥看得起中原的城防,但野戰從來沒看得起過南方諸國。

  楊袞好言道:“不管怎樣,因為大帥率軍前來援軍,周軍才退兵了。這也是勝利,大帥回去一樣可以領功。”

  耶律休哥看著篝火,神情十分復雜。

  他的腦海中浮現出那一次次心跳加速、如騎瞎馬狂奔一樣的經歷。

  比如在溫渝河,對陣(李處耘部)毫無進展,右翼周軍又迅速逼近,不顧一切遁走、稍遲一步就要被夾擊,后果不堪設想!

  又比如南路軍在幽州城外襲擾之后,剛要西進,(李處耘部)周軍便威脅了后背;差一點就可能被合圍。在進軍得勝口時,因后路隨時可能被襲擊,慌忙之下竟然潰散而奔。

  耶律休哥閉上眼睛,仰起頭深吸一口氣。他有種從刀尖上走過的錯覺。

  他咬牙道:“我不信種地的國家,在馬背上能與大遼較量。這回本將輕敵了,下次一定要好好與郭鐵匠會一會!”

  楊袞提醒道:“咱們的使命是保幽州,不是為了爭強斗狠。”

  耶律休哥冷笑道:“做武將就是為了戰陣上贏!咱們摻和那些陰謀詭計,沒什么好果子。”

  楊袞聽罷反而用稱贊的口氣道:“大汗倚重大帥,不是沒有道理的。”

  耶律休哥沒有理會,猶自琢磨道:“郭鐵匠是個天生的武將。”

  楊袞松了一口氣:“他是周國皇帝。”

  耶律休哥搖搖頭道:“此人……嗅覺非常靈敏,不太像南人,反而像獵人……”他的聲音變低,若有所思“或是狩獵的猛獸。悄悄地靠近獵物,一點動靜都沒有,尋找著機會,剛一發現風頭不對,調頭就跑。但是它還在,你不知道他啥時候又會游走回來。”

  楊袞道:“大帥或許說得對。他打仗很好,確實一個有資質的武將,不過這也回去,以周國的情勢,恐怕有麻煩了。”

  耶律休哥道:“我還巴不得他不跑,他那樣做有什么錯?”

  楊袞道:“此時他就不該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