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

  雪光刺眼,水早已結冰,數十路步兵在遼闊的雪原上行軍,縱隊一短,道路十分暢通。將士們從霸州過拒馬河而來,天氣雖然寒冷,但負重步行還能走出汗來。

  王璋看到北面大量的人馬來了,雪地上的黑云十分顯眼。他騎在馬上依舊保持著慢行,只是觀望著……此時出現在北面的,應該是固安縣來的三萬騎馬的步軍。

  果不出其然,沒一會兒就有斥候前來稟報:“袁江軍率人馬到了!”

  王璋長吁一口氣。

  良久之后,南北兩股大軍逐漸靠攏。一支馬兵小隊舉著旗過來了,王璋也率部將策馬上前迎接。兩支小隊見面,王璋已認出了袁彥的臉來。

  二人同是殿前司大將,只是認識而已。平時并不太熟,交情更談不上好。

  但此時此刻,王璋忽然對袁彥生出一種親切感,看袁彥面色有激動之色,恐怕也差不多。二人在馬上執軍禮,相互對視一眼,“王將軍!”“拜見袁將軍!”

  王璋道:“此番會面,咱們的人馬就有四萬五千人了!”

  袁彥故作淡定,遙指西北邊白茫茫的大地:“楊將軍(楊彪)還有二萬余精騎在不遠處,咱們這邊的人馬抱團有近七萬人!”

  二人又是一拱手,一切盡在不言中,近七萬精兵抱團,信心便充足得多。

  兩軍匯合成一支大軍,袁彥部將帶來的一些騎兵調配的坐騎分給王璋,馬匹仍然不夠,不過這些馬不用作戰,有的便一馬雙人騎著行軍。大軍調頭,一起又向北面行軍。

  袁彥道:“霸州離固安城一共就七十五里,現在只剩幾十里,咱們馬不停蹄趕到固安便安生了。”

  王璋故作輕松道:“到了固安,咱們弄只羊來烤。”

  袁彥笑道:“還得有酒!”

  王璋瞭望四周,白茫茫的平原仿佛大海一般,短短幾十里路,心里還是有些不安的。

  天氣晴,沒有再下雪,雪地上袁彥部來時留下的馬蹄腳印仍舊在,仿佛是茫茫天際的一條路。

  當晚步兵主力就騎馬到達固安,隨之入城。調動非常順利,步兵騎馬還是有一定作用的;遼軍就算知道了周軍的調動,大家都騎馬不過幾十里路,遼軍臨時出動也趕不上了。

  但次日大軍從固安西行去涿州的路上,便遇到了狀況。遼軍主力就在涿州北面,對這條路的威脅太近!

  袁彥問前來急報情況的騎兵武將:“李點檢可有軍令?”

  那武將道:“末將是楊將軍(楊彪)派來向袁江軍預警的人,尚不知李點檢軍令!”

  一旁的王璋提醒道:“騎馬步兵萬一沒跑掉,對陣遼騎不堪一擊,年初楊將軍就吃過大虧,羅猛子都在那一戰中死了。”

  袁彥當機立斷道:“傳令全軍,照預先安排的順利陳列方陣!”

  “得令!”

  大軍里頓時大鼓擂得震天響,號角也隨之嗚咽起來。一隊傳令兵,四散奔向各部,他們在馬上就急匆匆地大喊起來:“有敵情!中軍令,全軍照方略結陣!”

  四下里大量人馬運動向中間聚攏,人多嘈雜,卻各有秩序十分迅速!畢竟是百戰精兵,從武將到小卒都十分熟悉戰陣。

  不多時,又有隨軍軍府官員帶著書信找到了中軍大旗,送來楊彪的書信:楊彪部騎兵即將運動至東面,位于步軍大陣右翼伺機而動;楊彪快馬傳信去涿州,建議李處耘部出涿州,屏護步軍大戰左翼。

  過了許久太陽尚在東天,北面無數人馬形成的黑云果然漸漸吞噬了原野上的白色,來勢十分龐大!

  周軍步兵披甲執銳整容整肅,已各部列成嚴密的方陣,原地等待。

  大規模的對陣雖在意料之中,來時卻十分突然!

  遼軍在大約一里余地外停了下來,遠遠地能看清了他們的旗幟、人馬的輪廓。兩軍遙遙相望,小股馬兵在中間的空地上來回奔走,看得清那些騎馬的人拉弓的動作,已經發生了沖突。

  這時遼軍中央一大股馬隊從大陣里沖出來了,很快便驅散趕走了前面的周軍斥候。馬兵徑直趨近至二百步內,周軍各方陣前方的神臂手已經從箭壺里抽出箭矢來了!

  可是遼軍前鋒竟然并不上前,只在不遠不近處緩緩游蕩。

  緊張刻不容緩的局勢一下子僵持下來……就好似一匹飛奔的良駒,風聲呼嘯猶如利箭,卻忽然被勒在了原地。

  ……遼軍出動了大股主力,連遼皇耶律璟都騎馬來到了軍前!

  “若非在此地逮住周軍,他們竟能在咱們眼皮底下聚集重兵。”蕭思溫沉聲道,“周軍的禁軍步兵是騎馬行軍的!”

  耶律休哥觀察了一番周軍的部署,說道:“此時不宜進攻,周軍步兵結陣后也不是軟柿子。”

  遼皇皺眉瞧著龐大的人馬場面,一言不發。

  耶律休哥之前的計策是引誘周軍步兵前來決戰,然后在半道憑借機動打擊那些援兵,但現在周軍近十萬步騎都調動到了這一帶,策略似乎落空了。耶律休哥當即又道:“可列陣對峙不戰,待其兵馬調動、大陣動搖,再以鐵騎尋機破陣!”

  “那只能等等。”耶律璟脾氣雖燥,此時也沉得住氣,畢竟交戰兩國誰也擔不起大敗的后果。

  耶律休哥道:“打不打是咱們說了算,有機會便打,沒機會便從涿州撤軍,再攻東邊津州。牽著周軍向東走,重新尋戰戰機。”

  蕭思溫道:“涿州離幽州近,大遼可從幽州調攻城兵器和步兵攻城;若再去津州,離得就遠了,輜重過去很費時間。”

  耶律休哥道:“那堡壘低矮,不用攻城器械也能攻下;給奚兵和女真人一些戰馬,讓他們騎馬跟去津州。咱們再到四處抓一些漢兒來填溝!”

  蕭思溫皺眉道:“如此作戰,就算守住了幽州,今后治理幽州也更難……”

  耶律休哥不以為然道:“恐懼和敬畏,更能讓漢兒順服!”

  不管怎樣,反正眼下這仗還沒法打。戰陣上遼軍人馬略勝,同等數量的騎兵也比步兵更厲害;但騎兵的成本和平素的消耗比步兵大得多,遼軍吃撐了才愿意拿騎兵大規模地與周軍步兵拼命!

  而且眼下周軍的部署很難攻,左右兩翼還有大股精騎庇護,難以對步兵進行包抄側擊。

  但周軍也不敢輕易上來,其步兵追不上,跑快了還會讓方陣散亂;騎兵又不足以單獨擊敗遼軍主力。

  一時間戰局暫時僵持下來。

  霸州行宮,郭紹身邊的禁軍就剩五千步兵,全部的實力都押上去了。他聞報之后的壓力可想而知。

  但郭紹沒輕舉妄動,無論心里再急也只能忍著。此時前線有大將李處耘能調動部署各部,李處耘來主持距離更近、軍令速度更快,而且他了解實際狀況也更清楚更容易……現在如果對前線指手畫腳,有可能起反作用!

  郭紹反復在思量推測狀況,只是放在心里,或者寫在紙上。

  此戰部署和安排還沒達到完美嚴密,郭紹一個人沒能完全考慮周密;哪怕有前營軍府許多官吏幕僚出謀劃策,但古人在龐大信息運算、管理等方面,似乎還是缺少某種系統化的方法,畢竟不能什么都讓郭紹滿意。

  比如有一個漏洞,先期因為騎馬步兵作戰太差,取消了這個兵種;騎兵由此增加了長途奔襲的能力。但實際戰場中,又出現了步兵快速調動的需要。

  臨時調馬給一部步兵,但倉促出現的問題是:戰馬全在固安……這是前期部署安排的失誤。

  如果霸州步兵有馬,當即就可以騎馬快速趕去固安;而不需要為了防備半道被襲擊,采取保守安全的兩軍對行匯合的法子。

  郭紹這種時候哪里還能隱藏、去在乎什么喜行不露于色的講究?他鐵青著臉,太陽上方的青筋都鼓了起來。

  給他端茶的親兵都緊張的手微微發抖,小心得仿佛在捧著一盤豆腐似的。

  郭紹疾步在上面走了好幾個來回,問道:“董遵誨來消息沒有?”

  魏仁浦道:“暫且還沒有,不過按照既定方略,他昨天從霸州出動去固安,休整一天出擊。正好是今天……”魏仁浦看了一眼外面的光景,“這會兒估計該派人回稟了。”

  話音剛落,一個官員從外面的屋檐下走進大堂,疾步走到魏仁浦跟前交上一封書信。魏仁浦展開一看,拜道:“董遵誨的消息,他已于今晨率軍自固安城出發,方向未改。”

  郭紹聽罷轉身看著墻上掛著的一面大圖,上面五顏六色的線條,看起來很花、不過倒也實用。他不動聲色地瞧著上面未標注的路線,仿佛看到了董遵誨所率的馬群正在圖上奔跑!這條路線除了郭紹自己和董遵誨沒人知道,這是最高級別的保密措施,當然董遵誨出動之后可以照自己的判斷隨意改變路線……前期沒什么狀況,應該還是郭紹目光所在的地方.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