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艾薩克·牛頓爵士已經十分狼狽了。
不久之前他還在遲疑自己要如何在保存最多狀態的前提下擊殺攔著自己的斯特蘭奇,下一刻就看到了張角出現在了鏡像空間之中。
到了這一刻牛頓爵士終于是放棄了所有的幻想,也預見到了自己的結局。
他是有信心在一對一的情況下絕對不會輸給斯特蘭奇或者張角,但是一對二的情況下他也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可以勝利的可能。
他們三人雖然在戰斗力上存在一些小小的起伏,但最終也依然是同一個層次的強者。
至于用智慧去抹平實力上的差距?
這可是一個不怎么好笑的玩笑。
或許斯特蘭奇因為年紀不大的原故所以底蘊上會稍微欠缺幾張有力的底牌,但張角可不是一個年輕人。
更別說斯特蘭奇可是一個奈非天法師,奈非天的底牌未必就會比他所準備的那些遜色!
“現在我離死不遠,你們是否愿意聽我說幾句?”
牛頓爵士一邊釋放出強大的力量暫時隔絕了攻擊一邊問道。
他對這沒什么信心,但也算是一次嘗試。
他有一個不得不以敵人身份出現的理由,但又不是真的想要死在這里。
如果可以的話,誰又不想好端端的活著呢?
斯特蘭奇暫時停下了攻擊,只是張角卻完全沒有和他交談的意思。
一道強烈的雷光直接沖破了隔絕,直接讓張角成為了戰斗的主導者。
戰斗的開始的確是因為維山帝不合時宜的出現,但那不是根本原因。
或許維山帝沒來的話雙方還得用語言的方式交鋒一段時間,但最后一樣會演變成如此時一樣的廝殺。
反倒是牛頓爵士,在張角看來如果牛頓爵士一開始就沒打算進行這場注定你死我亡的戰斗,那一開始就應該選擇束手就擒。
雖然張角承認自己并不是一個多么善良的人,但是他至少會愿意聽聽沒有了威脅的牛頓爵士要說些什么。
其他的至尊法師中可沒有像是張角這樣決絕的類型,他們一定很愿意聽一下一個無害的牛頓爵士的心聲。
而不是像此時表現的一樣,用看上去像是蠱惑一樣的語言哀求一條活路。
牛頓爵士又一次的開始丟出自己的造物了,并且用其中一個擋下了張角釋放的雷光。
他明白,如果外邊沒有支援到來,張角是不會直接突入鏡像空間的。
外邊畢達哥拉斯正在一點點的取代他對鏡像空間的掌握,這種事情還瞞不過牛頓爵士。
甚至他也猜到了畢達哥拉斯的身份,畢竟至尊法師說到底也就那些人,這并不是一個難猜的答案。
牛頓爵士只能嘆息一聲,然后毫無保留的加入到戰斗之中。
有了張角到來,那么戰斗的方式就一定會發生一些改變了。
斯特蘭奇不想承擔無謂的風險,相對的牛頓爵士也不想嘗試和一個奈非天法師近戰廝殺的滋味。
雙方出于謹慎考慮都沒有進行危險的嘗試。
但是張角不同,牛頓爵士可以保證自己的手段張角絕對不會感到陌生。
甚至他的底牌張角都可能猜出幾分。
這種情況下再尋求穩定的戰斗方式就純屬浪費時間和精力了,他們的戰斗會直接進入白熱化!
牛頓爵士扔出的那些小零碎在地面上移動了起來,一個個的開始自主構建成了其他的形態。
比如一座避雷針,又或者是一個法拉第籠。
這些玩意在面對其他的至尊法師時可不會有太多的效果,畢竟魔法和自然界之中的雷霆差別還是挺大的。
但是在面對張角的時候反倒是意外的可以起到一些效果。
畢竟張角不是一個喜歡從其他維度魔神那里借用力量的家伙,反倒是自然界的雷霆成為了他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張角可不是單純的召雷。
那些雷霆之中也少不了張角的法力,但避雷針和法拉第籠多少還是能起到一些效果的。
只是牛頓爵士不認為這點準備就可以讓張角的攻擊無害化了。
張角的確是老家伙,但不代表張角一直都守著老一套不放。
沒有哪個求知的法師會對科技毫無了解,最多也不過是不會去了解太過于深奧的尖端科技而已。
但很遺憾,避雷針和法拉第籠并不在尖端科技的行列之中。
而且張角作為卸任的至尊法師,他和其他文明也是有著聯系的。
老家伙不代表就是文盲,甚至在“常識”的范疇中,這些至尊法師應該是比現在的地球人掌握更多的知識。
斯特蘭奇看到張角一言不發的直接主導了戰斗,在稍微遲疑了一下之后也加入了其中。
只不過他沒有像是張角一樣直接進入全力搏殺的狀態,而是冷靜的以遠程打擊的方式協助起了張角。
合作戰斗可不是一起使用全部的力量去廝殺這么簡單,尤其是在占據優勢的二打一環節。
魯莽的攻擊或許可以很快就讓戰斗落下帷幕,但也很容易付出無意義的代價。
反倒是他這樣在戰斗中查漏補缺,會讓戰斗結束的更加穩妥。
畢竟他們才是優勢的一方,穩步推進才是最好的選擇。
就像是在古代戰爭之中,沒誰會在戰斗力翻倍壓制的情況下搞什么兵行險招。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牛頓爵士的境遇一下子就岌岌可危的了起來。
他的小玩意構建出的東西不光在張角的打擊下無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斯特蘭奇也在不斷的清理著那些小玩意。
事實上斯特蘭奇的做法比他和張角一起發動猛攻更讓牛頓爵士難受。
那些小玩意在具備一定數量之前還無法起到關鍵的作用。
那些小東西可不脆弱,只是面對斯特蘭奇和張角的攻擊也做不到不受影響。
要是牛頓爵士的造物可以達到那種效果,他可就不是現在這個實力層次了。
牛頓爵士隱隱感覺到自己的死亡就在眼前了。
只是他還不想這么輕易的放棄,既然注定要以死亡作為終結,那么他還是希望可以更壯烈一些。
牛頓爵士的心里忍不住再次埋怨起了維山帝,如果不是維山帝不合時宜的出現,他雖然不會好過,但也不至于直接落到這般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