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50章 大疫紀要

  深秋天涼,大地烏沉沉一片。

  既無風雨也無晴,壓抑。

  趙是隔著一道簾子,一丈開外的距離與魏驍龍見面的。

  看著雪白的垂簾,魏驍龍堂堂七尺兒郎,說到營中疫情眼圈眨紅,幾近落淚。全是出生入死的兄弟,眼睜睜看著倒下,無能為力。

  “若是敵人來犯,末將有長矛大刀,大可拼死一戰,可這他娘的算什么事。大都督,眼下當如何是好……”

  趙沒有馬上回答他,一只手緊緊攥著椅子扶手,沉思了片刻,說道:

  “循舊例,染疫者先行隔押,派醫官看護,不可與之相近。”

  魏驍龍喉頭發緊,“就沒有別的法子了嗎?”

  趙道:“太醫院正在問病研方,但有法子,便會傳達軍中,魏將軍請稍安勿躁。”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大都督讓末將如何能安下心來。”

  魏驍龍語氣里幾乎都是噴著火的,心中焦急可想而知,但趙的聲音仍是平靜模樣,“魏將軍。大疫當前,主帥若不能平心靜氣,軍中豈不大亂?一旦激起兵變,猛過疫情。”

  “大都督……”魏驍龍又是一陣哽咽。

  趙閉眼,“驍龍,國運艱難,你我兄弟當攜手共渡難關。當務之急,穩定軍心,是重中之重。”

  魏驍龍鼻子微微一酸,突然抱拳,“末將領命!”

  在魏驍龍返回大營的時候,趙贈送了他兩匹粗棉布,便將時雍做出來給府中丫頭的“口罩”拿出幾個,讓他們依樣畫葫蘆,自行裁剪使用,照著隔離。

  這都是時雍離府前的交代。

  兩匹粗棉布,對神機營自是不夠,魏驍龍離去前,又自行去布店馭了幾匹,這才出城而去。

  一個又一個消息傳入錦衣衛衙門。

  稟報疫情、求助、要物資,要醫官,絡繹不絕。

  而此刻的京師,已然是被愁云慘霧籠罩,整個大晏朝廷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都有些措手不及。

  在整個人類歷史長河中,大疫次數并不少見,而每次出現都是死傷者眾,故而,瘟疫與戰爭并例為災難之最。

  在趙的面前,是今日他從宮中帶回的一本大疫紀要。

  跨越兩千多年歷史,每次大疫,在紀要里寥寥幾筆,卻是人類傳承之痛。

  “天奉三年,丙子,二月大疫,士卒死于疾疫者十有六七。”

  “地皇三年,壬午,大疾疫,死者且半。

  “建武十四年,戊戌,會稽因大疫而死者萬數。”

  “延熹五年,壬寅,軍中大疫,死者十有三四。”

  “建寧二年,己酉年,疫氣流行,死者極眾。”

  “建安元年,丙子年,南陽自此連年疾疫,不到十年之間,張仲景宗族兩百余口,死者竟達三分之二,摘自《傷寒雜病論·序》。”

  “黃初四年,癸卯年,三月,宛許大疫,死者萬數。”

  “咸寧元年,乙未年,十一月,大疫,京都死者十萬人。

  “太元元年,丙子年,冬,大疫,延至明年五月,多絕戶者。”

  “嘉定二年,己巳年,夏,都民疫,死去甚眾,淮民流江南者,饑與暑并,多疫死。”

  大疫死亡人數,大多是“死者不可計數”一概而過,“滅門,絕戶”的描述比比皆是。

  而自大晏朝以來,有史記載的疫情有兩次。

  一次是洪泰元年,戰事連年,就一句話“曲陽大疫,二月至十月,人牛多斃,疫死無數。”

  另一次是建章二年,仍是發生在戰事,當時還是晉王的永祿帝領兵靖難,遇大疫。紀要里,也只有一句話,“武邑瘟疫,晉軍有染,疫死者五千余人,流民數萬。”

  這算是近代有清晰記錄的疫情了。

  趙翻閱舊典,找到的最重要也最有用的一份檔案,便是在建章二年的這次疫情里,由永祿爺親自抄錄的《晉軍戰時醫療保障應急預案》,在這份檔案里,有對疫病的防治相關,但由于武邑疫情沒有擴大,又發生在戰爭年代,許多資料已是不齊。

  可惜。

  趙揉著額頭,顱中隱隱作痛。

  良醫堂。

  時雍、褚道子、孫國棟,還有從太醫院趕來的兩個吏目和太醫,在商議了兩個時辰后,共議了應急的藥方,含噴灑消毒和內服之用。

  就在湯藥出鍋前的一個小時,最先發病的沈家夫婦與世長辭。

  同在良醫堂的沈家兒媳錢氏抱著孩子哭得聲嘶力竭,但沒被允許送公婆最后一程,也沒有人告訴她,她在京畿大營服役的丈夫,也已染疫,被隔離至軍中。老夫婦倆的尸身用他們之前使用的棉被裹了,由官兵抬到了城外的一處墳地,就地掩藏。

  下葬時,沈家親眷也沒有一人出現。

  為了將來親眷認領尸骨,官府豎了一塊木牌了事。

  此事按下不表,只說時雍,等藥方審定,并帶著嫻衣告辭離去。

  “師父,這里有勞你。注意休息。”

  褚道子看著她,點點頭,欲言又止,“公主府上,可有醫官關照?”

  時雍知道她擔心陳嵐,勉強笑了一下,“沒有。不過,還有比我娘更好的醫官嗎?”

  褚道子道:“那不同。醫者未必能自醫,更何況,此乃時疫……”

  時雍道:“我已去信,叫我娘好生防備,不可外出。她曉得個中厲害,倒是師父你……”

  褚道子擺擺手,說得平靜。

  “我無妨。孤家寡人,一生醉心醫理,便是染病至死,也是死得其所,并無遺憾。”

  “師父!”

  時雍不贊同他這么說自己,但是想想,身為大夫,治病救人而死,其實也是最高榮譽,她同褚道子又何嘗不是一樣?

  “好。你我師徒共渡難關。”

  褚道子嗯聲,“去吧,仔細點。”

  “明白。”

  看時雍掉頭就要走,孫國棟眉頭都揪到了一處,良醫堂今兒又收治了幾個病患,看到這么多染疫之人,他焦慮得頭發都白了許多,腦子里無時無刻不是寫著“完了”兩個字,甚至覺得若是祖父再熬上一年,這疫情說不定就有辦法了。

  而時雍,就是他此刻的救命稻草。

  “師姑……”

  孫國棟跟在她的后面,“你要去哪里?何時再來?”

  時雍看他一眼,“我還有事。”

  孫國棟苦著臉道:“這些人,師姑就不救了么?”

  時雍腳步微微一頓,“這里有你們,我要去做的,是為了救更多的人。”

  孫國棟不是很理解她的意思,時雍也沒有時間跟他解釋。

  這個點兒,已是夜深人靜了,離發現疫情過去了幾個時辰,時間就是生命,她耽擱不得。

  回到無乩館,在門房一問,趙尚未回府,時雍立馬和嫻衣調轉馬頭,直奔錦衣衛衙門。

  在門口,她就被擋了駕。

  守衛告訴他,大都督正與幾位大人商議要事,大疫當前,錦衣衛不得任何人進入。

  嫻衣問:“夫人也不可能進嗎?”

  出門的時候,時雍為了方便,穿著男裝束帶,臉又戴了個面罩,守衛經提醒,這才認出她來。

  可惜,仍然被拒絕了。

  “大都督說,天王老子也不行。”

  嫻衣:“你這人怎么不講理,你不去通傳怎知大都督不肯見……”

  時雍猛地擋住她的手臂,看著那個守衛。

  “我們在這等。不進去,煩請知會大都督,就說我有十萬火急的事情。他會見我的,去吧。”

  防疫要求,一視同仁。時雍沒有什么異議,但是她要做的事情,如果沒有趙的許可,或說是協助,根本就成不了事。

  而且,這事越快越好。

  守衛躊躇著看她,似乎不肯。

  恰在這時,一個人從里面走出來。

  “盛大人。”

  時雍看到是盛章,松了口氣,拔高嗓子道:“能不能請你幫我告訴趙,我要見他。立刻,馬上。”

  她內心太著急了,腦子里全是防疫的事情,根本就沒有什么尊卑和禮數的想法。

  不管是盛章,還是守衛,聽到她幾乎直白的稱呼和表述,都愣了愣。

  但盛章與她熟識許多,遲疑一下,示意守衛開門,將時雍迎到衙門的一個小偏廳里,倒好熱水,“郡主稍候,大都督正與張院判等人擬定大疫章程,結束便會來見你。”

  一聽這個,時雍更急了,屁股就像長了癤子似的,根本坐不住。

  “你告訴他,我有現成的,現成的章程,科學的……相信我。”

  什么是科學,盛章不懂,可是她看出來了時雍眼里的急切。

  這個郡主是有本事的,盛章明白,看她說得緊張,他沒再猶豫,點點頭,出去了。

  不到片刻,再次傳來腳步聲。

  這次來的人,除了盛章,還有趙和張院判,以及時雍完全不認識的幾個官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