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04章 李司空的幕府,當然是大漢朝各個利益集團都要代表

第(1/2)頁  李素的調研、移民、新城規劃等工作,都是可以并行安排下去的。

  所以整個臘月里,雖然忙碌不堪,但各項事務的推進倒也井井有條。

  河南河內各縣人口分布現狀如何、移民來了之后該如何分配安置、未來分田怎么分……諸多瑣碎細密的政務,在諸葛亮等人的操辦下,基本上都沒有拖延。

  李素不光能指望周邊幾個郡的地方官,還有他自己司空府、總督府的那套幕僚班子,從司空主簿鄧芝,到長史、參軍,六曹屬官和各種專項從事,也都比較給力。

  尤其是李素卸下了對益州、滇州和交州的總督權后,改加司隸校尉,這段時間里他也趁機把自己的幕僚班子調整了一下,加入了不少有才干而又年輕資歷淺的新鮮血液。

  略加磨合之后,班底使喚起來便如臂使指。

  還是那句話:給朝廷選九部尚書、侍郎,給地方選布政使、太守,你得看人家的資歷,不能像打三國志游戲那樣隨心所欲看誰屬性值高就重用誰。

  否則一碗水端不平,下面眾人離心離德都是小的。

  但是,給司空和總督選私人幕僚,就沒那么多窮講究了。

  可以充分發揮李素“熟知歷史、前世打過三國游戲知道誰屬性高資歷淺”的優勢,直接把這些可造之材拉來,任命為近臣。

  從十一月開始,到年關將近,一個半月多的時間里,李素的幕僚班底也充實了不少新鮮血液,換了一大波人。

  主簿鄧芝還是老人,這個不用說。李素原本有考慮過升鄧芝到司空長史,但后來考慮到鄧芝缺乏其他方面的資歷,以后還是把鄧芝放出去治軍理民、補足履歷之后再另行重用吧。

  長史的位置,李素給了當了多年夷陵太守,如今總算從地方上調離的李嚴。

  李嚴從六七年前,關羽拿下夷陵和武陵開始,就一直在夷陵和荊南任職,一開始只是縣令、郡丞、郡長史,還參與過趙云平荊南的不少戰事,前后三四年的時間,積功做到太守。

  196年開始,李嚴一直是夷陵太守,又做了快三年了,因為孫策孫權覆滅之前,夷陵很重要,是扼守荊州通往益州腹地的門戶要害。

  所以哪怕官不大,這個職務依然得是比較可靠的人才能擔任。尤其李素去年勾引孫策偷襲南郡、隨后相持數月熬到冬天,打防守反擊把孫策干掉。

  那一次誘敵冒險的行動中,李嚴卡死了孫策拿下江陵后繼續西進的道路,最終的功勞僅次于太史慈和甘寧。

  今年李素徹底反推平定了江東政權,揚州的江南部分都整個拿下了,夷陵這個益州門戶徹底成了大后方,沒那么重要的戰略價值了。李嚴這個扼益州門戶六年的老人才能挪去別的地方。

  加上李素要放棄對益州的總督權了,夷陵之前被劃歸益州防區,所以李素就把他調走,擔任司空長史。

  李嚴歷史上在季漢的地位也比鄧芝要高,如今這一世的官場資歷也比鄧芝高。所以拿一個當了三年太守的人,空降過來做司空長史,鄧芝也不至于不服,覺得領導空降人堵了他的上升通道。

  而司空長史的品秩雖然比地方太守要低,但李嚴心里對于這個任命也是非常滿意的。他完全知道再犄角旮旯的后方戰略險地當個太守,絕對不如到當朝文官第一的李司空帳下當個長史更有前途,所以哪怕俸祿待遇降低了他也很愿意來。

  何況李素有錢,他一貫會給那些身邊俸薄而責重的下屬,巧立名目額外發賞賜,補足朝廷體質僵化、待遇倒掛的缺憾。

  這種事情也沒什么不對,就好比后世地方主官都會自掏腰包給自己的師爺額外發津貼。

  最重要的長史、主簿、參軍(徐庶)搞定之后,其他各曹幕僚就容易得多了。

  戶曹的王累、功曹的張松,這些都是老人,繼續留用。

  張松李素準備讓他再干一年,到明年再舉行科舉前夕,就舉薦張松調任到文部去當個郎中,甚至是侍郎,看張松自己爭不爭氣。

  因為李素已經預估到今年科舉錄取率會提高、劉巴的工商稅改革會需要大量新的數學官員。所以,今年的科舉到時候會帶有一定的“恩科”性質而出現“擴招”。

  這是皇帝給世家大族示好開恩的機會,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把一部分之前向世家大族妥協、讓出去的權力,再巧立名目收回來,比如“舉人初選權”。

  張松在李素身邊做過功曹,管過官員升降考核,也處理過第一屆南場科舉的刺頭,有這方面的經驗,到時候再去做那種改革中斡旋攪混水的孤臣,再合適不過了。

  也便于張松法正這對好基友這一世也扮演類似的角色——法正之前就多次在劉備的改革中,扮演過得罪人的孤臣角色。張松去了之后,一個在刑部一個在文部,遙相呼應互補,豈不美哉。

  另外,明年秋天如果張松真的走了,誰來接替他的職務,李素也有想過——反正功曹從事是得罪人的角色,要經常幫領導干臟活,

  所以讓那些“科舉最初幾期突圍出來的不義寒門士子”來扮演這種“蒙蔽司空,欺上瞞下”的惡人,跟世家大族斗法,就最好不過了。

  用完之后如果真得罪人多了,李素還能隨時當衛生紙一樣扔掉——當然也不是真的卸磨殺驢,那樣影響不好。

  只是說讓這些人一輩子仕途也就到某個高度無法再升上去了,絕對不會出現“給丞相當秘書當久了,到了下一代官員成長起來的時候,他們自己也能入主中樞要害”的情況。

  這方面的人選,第一期科舉里那幾個取中的佼佼者,北場的孫資、賈逵,南場的楊儀等輩,都可以這么用。

  但是孫資賈逵這些人給李素當過秘書之后,絕對不會像歷史上那樣“因為給曹操當過秘書,所以資歷攢到曹睿朝就自己成了大佬”。

  這些人一輩子的上限就是個大領導的秘書,外放出去最多也就是個太守。哪怕熬到退休,連布政使都不一定當得上。

  李素身邊原本戶曹、財曹沒有跟朝廷九部的民部、財部那樣拆分,所以李素原先沒有專門的財曹。

  今年要治理地方民政種田,李素覺得很有必要單獨弄財曹,他就打算把賈逵孫資一個用來當張松的替補、一個直接任命為財曹從事。

  李素身邊還剩工曹、兵曹、刑曹、文曹無人,一番梳理之后,李素選了五年前跟著太史慈一起回來投奔的陳矯,擔任兵曹從事。

陳矯是原廣陵太守陳登的堂侄兒,五年前糜竺派太史慈回來跟劉備聯絡、由劉備留用時,太史慈走長江水路,路過廣陵時,跟周瑜一行接上了當時跟孫吳聯手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的陳登侄兒(當時周瑜還在鼓吹孫堅跟劉備的聯盟,雙方關系還很不錯)

  陳矯那時還是個少年人,看在陳登的面子上,劉備留他干了五年基層打雜的工作,稍微積攢了點資歷,陳矯也展露出了一定的在軍事調度協調方面的才能,李素反正只是需要個從事幕僚,不講究品秩,就破格讓陳矯當了。

  另外,說句題外話,廣陵太守陳登,前幾年一直處在半獨立的軍閥狀態,跟孫家聯手但不被孫家徹底控制。

  只是,今年隨著孫策被殺、李素攻略孫權,逼得孫權倒向曹操,去江北忍辱負重給曹操當女婿。

  如此一來,之前因為曹操屠徐州而跟曹操有仇、聯孫抗曹的陳登,也就走投無路了。孫權勸他降曹,曹操也趁機派兵要接收廣陵郡。

  當時因為吳越三郡還沒被李素拿下,也確實不好救援陳登。另一方面,李素當時平江東的部隊絕對人數規模并不大,也就十幾萬人,是不可能同時跟曹操孫權的全部主力決戰的。

  李素只是仗著他的戰船絕對先進、長江防線曹操過不來,才能在江東這個局部戰場上各個擊破先把周瑜、于禁這些滅了。

  真要是李素主動分兵一部分渡江北上救廣陵、遇到曹軍陸軍主力尋求決戰,李素肯定是要崩潰的。所以哪怕時間來得及,李素也不可能去救援廣陵這塊孤懸江北的地盤。這事兒必須等跟曹軍決戰的全面準備做完后才能考慮。

  于是,陳登支撐不下,只好帶了部分嫡系部隊和文武屬下,坐了一些廣陵郡僅有的堅固戰船,試圖南下尋求李素的庇護。當時李素在江南就有甘寧接應,所以陳登等人也安全南下了。

  后來吳越之地徹底平定、尤其是現在都十二月了,建業攻城戰也已經結束,江東全部領土都落入了劉備陣營之手。為了建業攻城戰的勝利,劉備原本為黃忠準備的第二波升官也兌現了。

  孫家的孫靜等人當然是都在破城時亂軍中戰死了,孫家人知道他們有背盟之罪,投降了也活不了。吳景和吳國太當初說過,被虞翻張纮勸說和平移交后,倒是跟陳登剛好走了“交換場地”,去了江北的廣陵隱居安置。

  其他江東文官幕僚集團,除了對孫家特別死忠死硬的,基本上都投降了劉備,能寬容留用的劉備也都留用了。

  畢竟,歷史上赤壁之戰前,張昭等人也都是一堆地勸孫權投降曹操的投降派。現在劉備如此勢大,還已經攻下了江東,這些文官也不會傻到給孫家陪葬。

  江東文武,只有一群武將還是比較有骨氣的,程普黃蓋雖然都是戰敗受傷被俘,但只是削職為民,堅持不再為劉備打仗。

  韓當如今還在動搖軟化的過程中,但也沒為劉備效力,于禁也只是降而不仕。

  文官里面,地位最高的張昭,都在張纮和虞翻的勸說下歸順了(張纮和虞翻是主動帶路,虞翻是王朗故吏,算“起義”,張纮算“主動投降”,張昭算“被俘后勸降”)

  其余級別更低的桓階、全柔、薛綜、嚴畯、張溫、駱統等就更不用說了,這些人全部投降,其中有些劉備還看不上呢,只是象征性給點小官做。

  孫家的文官幕僚,除了在江北的朱治朱然父子,還有老一輩的呂范,依然為孫權效力。肯從江東逃到江北繼續投奔故主的,居然只有一個歷史上赤壁之戰時主張堅持抵抗的闞澤,不辭辛勞偷偷找船渡去江北。

  不過,這可能也跟闞澤出身貧寒、自學成才,并非名士,全靠孫家的拔擢才做官有關,所以不愿忘恩負義。

  江東文官大部分投降之后,李素跟劉備商量過地方上的人事應用,還聽取了揚州布政使顧雍的舉薦意見。

  最后廣陵難逃的陳登被任命為丹陽太守,駐建業,算是得到了江東諸郡最高的待遇,防守最要害的南朝政治中心。

  張纮為吳郡太守,算是獎勵他臨陣勸說吳景投降。

  虞翻作為王朗故吏又是起義的,提拔一級,當會稽太守。

  張昭在江東文官中原本級別最高,雖然來降方面不是最積極的,但是為了穩定人心,就讓他做揚州的觀察使,以示朝廷的開誠布公、行政透明,不會給揚州派本地官員穿小鞋。

  如此一來,顧雍的布政使,張昭名義上觀察他,兩人也算平級,但實際上張昭哪有膽子觀察顧雍,他知道自己就是一個吉祥物,兩人的資歷和地位也差了很遠。

  這些人安排完之后,李素也從江東投降謀士里,選了一些能當幕僚從事的。

  除了前述陳登的侄兒陳矯司職兵曹,還有江東的桓階抽調來當工曹。

  最后還剩一個刑曹從事,需要找個擅長得罪人但又表面上公允的,李素從今年的河北降臣里抽了一個辛毗——

  辛毗這人肯得罪人,有一定的政治能力,而且也擅長作秀。

  歷史上司馬懿在關中被諸葛亮打得滿地找牙根本不敢出戰,眾將憤怒,司馬懿就是作秀上書請戰、然后魏帝曹睿派了辛毗來配合司馬懿作秀,嚴令諸將不得出戰。

  那時候辛毗都七十多歲了,還“毅然仗黃鉞”站在營門口,裝模作樣要拿著假節鉞斬私自出戰的將領,著實是個擅長扮演“執法嚴明”姿態的老戲精。

  既然辛毗這次幫著沮授和陳宮從中斡旋、枉做小人給雙方臺階下,和平解決了雒陽問題,那就也算有點功勞。

  沮授已經按關羽戰前的許諾、只要勸降雒陽和平光復,就表薦他去長安朝廷當侍中,如今也兌現了。

  辛評帶著他救出來的沮授家眷、包括沮授的兒子沮鵠,在嵩山耕讀隱居。但辛毗并沒有想隱居,還很想混點差事做,那就讓他當司空刑曹從事。

  其余文學從事(兼科舉、教諭工作)王粲、幫閑從事甄堯等等全部照舊。

  如此一來,李素的司空府的諸曹從事擴充到了八個曹,除了中央管祭祀禮儀和外交工作的部,李素這兒沒有對應的曹,其他都配齊了。

  而且人選也包括了益州派、荊南派這些老人,還有關中和荊北的科舉新秀,最后加上平吳、戰勝河北軍后新俘獲、受降的文官,可謂是四平八穩充分考慮到了每一派的利益。

  無論是劉備入主關中前的元從,還是稱帝后科舉考上來了,還是新征服光復地區來降的,都有可用的精英在李素手下做事。

  那時候很傻,不知道開頭寫爛后、沒成績就重開,靠信仰傻愣愣免費白寫到190萬字才簽約上架。恍如隔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