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01章 牽一發而動全身

  李素和劉巴討論的那幾項新的財政補充措施,很快通過了朝廷集議,被作為正式政策文件下發各州。

  考慮到路程遙遠,真到落地實施基本上也快十月底了,好歹也能趕上今年的秋稅征收工作。

  另一邊,科舉的閱卷和放榜工作很是順利,十月初十就正式公布了成績,為朝廷又收獲了一批秉性還算相對清廉的年輕候選官員。

  今年錄取的官員里,李素也掃視了一下名單,確實沒發現什么歷史上就赫赫有名的才干之士,但本該以廉潔正直著稱的倒是頗有幾個。

  看樣子要把科舉工作和德育結合起來,也不是完全沒可能,科舉只要運營得好,別給人摸清規律,還是有可能勸人向善的。

  傳統察舉制舉孝廉之所以崩壞,說到底是道德考察的標準太單一了,而且明面上拿來說了,年份太久之后被人摸清了作秀規律。

  所以,只能是明面上宣揚唯才是舉,同時暗中偶爾考查一次道德,這樣結合著干才能偶爾有效果。

  時間很快到了十月底,長安那邊的朝廷百官,基本上已經有一半多都順利遷到雒陽這邊了,各部衙門也重新開始進入正常辦公流程。

  留在長安最后走的那部分,基本上也都是禮法性的官員,比如管禮部的宗正事務、太廟祭祀事務的,沒什么實際用途,也不影響朝廷運作。

  九卿里面唯一還留在長安的,只有老掉牙的劉表。誰讓他是宗室的代表呢,也沒有實權,跟鐘繇一樣退居二線,還要被鐘繇監督著工作,也沒什么可怨言的。

  這些人,基本上再有一個月的時間,到十一月底之前,也能全部到雒陽安頓好,確保不影響劉備明年正月初一在雒陽這邊郊祀天地,正式宣布還于東都。

  與此同時,隨著時間進入十月底,李素和劉巴的新財政政策也先后落實到了地方。

  朝廷宣布了印鈔引的每年上限總額之后,民間富商的認購果然積極了些。

  尤其是已經富得飆油的幾大主要豪商家族也很捧場,尤其是今年才剛剛帶著遼東正式歸順朝廷的糜竺,更是急于表現,證明他對陛下的忠心絕對不在甄家和其他從龍十幾年的家族之下。

  所以今年新增的戰爭債券認購者里,最大的增長點就來自遼東。

  糜竺這些年治理遼東也攢下很多家底,一口氣一家認購了價值35個億的戰爭債券,硬生生吧今年的剩余總發售額從150億壓到115億。

  別小看這個數字,這里面其實頗有微妙。因為去年發售的戰爭債券總額是120億,今年如果高于132億的話,就意味著所有買了去年債券的人只要想換購就能都換購到新的、并且面額膨脹一成。

  當然,事實上不可能所有人都來換購,而且去年賣的里面,有接近三成今年都實際用掉了,用于官營壟斷行業的進貨和特許權折抵。

  但不管怎么說,糜竺拿著多年積攢的家底全部入場,人為制造了一定的“稀缺性”,風聲傳開之后,示范效應出現之后,告訴了解放區的百姓:

  從淪陷區剛剛成為光復區的人民,也是高度信任朝廷的!最多再過一兩年,等關東地區徹底光復后,關東百姓也要來享受這項惠民的利息、分潤國債的購買!

甚至于,看到糜竺大額購買后,劉巴心中生出一個念頭,覺得可以再添一把火,把一部分場內資金假裝成  “曹操治下的百姓,主動悄咪咪把錢財轉移到劉備治下,然后買劉備的戰爭國債,只因為他看好劉備,覺得把財產往劉備統治區轉移更有保障”。

  當然了,實際上劉巴也沒必要完全造假,因為他動了這個念頭之后,下去排查摸底了一下,居然真的發現尤其是在荊州和揚州,真有敵占的淪陷區豪強富商偷偷偽裝了財富來源、然后越境到劉備境內買戰爭國債的。

  只不過,一般這些豪強富商家族的勢力,本來就是跨郡跨州的,他們會借助自己家族已經提前逃往到荊州的旁支打前站,把財產轉移到這些旁支名下,然后出資。

  至于購買的動機,也不用多說,肯定是覺得劉備會得天下,怕關東五州的家族財富將來在統一戰爭中會遭到兵火毀壞。為了保值、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他們這就往已經光復的地區轉移動產了。

  這種例子,劉巴當然要好好宣傳,但又不能暴露他們的具體身份,不暴露的理由也很充分——

  這些家族還有一些旁支甚至是主宗,目前還生活在曹操的統治區,如果暴露他們的身份,會害得他們被曹操清算、殺害,認為他們“通敵”(通劉備)

  所以,對于淪陷區義民來認購,劉備朝廷當然要嚴格保護認購者身份了,做到絕對保密。

  劉巴只是執掌財部的,按說沒有執法權,所以遇到有些個別情況下有經辦官員泄密、或者那些認購者的競爭對手刺探的,劉巴也沒法懲處執法。

  加上保密條款確實是經辦過程中才出現的緊急新情況,既然需要多部委聯合工作,那就只能再上報丞相統籌。

  李素知道這事兒之后,才牽頭協調,讓劉巴、諸葛瑾和法正三部聯合執法,民政財政刑法一起上,嚴格保護淪陷區認購義民的身份,泄密者最高可以處斬!

  最后,還真在十月底和十一月初,殺了好幾個本來就手腳不太干凈的中層和基層新進稅務官員。

  罪名既包括上下其手收受好處幫民間商人偷稅漏稅,也包括泄密淪陷區認購者身份,一般都是兩種罪狀都犯了。

  最近這兩三年,朝廷的稅務工作官僚團隊膨脹本來就極為迅速。施行工商稅之后,劉巴的稅務系統每年要多配數千人級別的官員和稅吏。

  科舉的明算科更是年年滿額錄取、一有中舉的立刻實際給官給吏,這樣的隊伍膨脹速度,泥沙俱下確實是免不了。

  這次也是亂世用重典,直接把最過分的殺了一小撮以為儆誡,那些人也不好說什么——

  往年如果只是因為協助偷稅、撈點錢就斬首,還會有人心不服,覺得懲處重了,因為漢末之前也確實很少有貪錢就直接殺了的,畢竟吏治和財政已經崩壞到這種程度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但這一次,因為泄密有可能害了別人性命,讓遠人不敢來歸,那罪名就大了。朝廷把罪官明正典刑之余,把罪狀和危害說清楚,就博取了其余沒死的人理解。

  免得他們兔死狐悲人人自危,既起到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還穩固了團隊的過渡。

  這么一折騰,民間富商們對于“章武四年的戰爭債券肯定會不夠買,會被新光復區和淪陷區的有錢人一起搶著買”的認知,也就更堅定了。

  畢竟糜竺那一刀砍完之后,剩下的部分已經比去年的總額還低了,擺明了手快有手慢無,這還不搶?

  至于你問除了糜竺之外,具體還有哪些人在搶……這是奸商配問的么?沒見哪些想打聽消息的、敢泄漏消息的,都被名正言順當成“曹操的細作”斬了!

  畢竟,犯了法的稅務官都殺了這么些,那些跟他們勾結的奸商,也不可能完全不死。那些“刺探行情內幕信息”,想搞“債券內幕交易”影響決策的,可不該被殺么。

  從官到商,對于三部聯合執法都是不得不心服口服。

  劉巴再次精準操盤,重新制造出了絕對的稀缺。于是乎一百五十億錢的“戰爭國債”,再次在十一月底之前完全售罄。

  朝廷也及時信守諾言,說了今年只賣一百五十億就真的只賣一百五十億。

  劉巴果斷踩了剎車,一點都不多賣,還把財部的數據上報丞相,由李素過目點頭之后,明發天下,給各個州都公示這一百五十億的分配、今年每個州分別賣出去多少。

  這些數據都是真的,也就不怕民間對賬。如果富商們有懷疑朝廷給各州的賬和總賬有陰陽,他們可以趁著經商的機會到各州都看當地公示的數據,看看有沒有出入。

  最后發現所有數據都是真的,朝廷的信用自然愈發穩固了,大家都知道朝廷是真的說印多少就印多少,說不超發就不超發。

  劉巴足額賣完了配額的國債額度,還這樣公然宣揚以取信于民,產生的影響可謂深遠。

  不僅是劉備治下各州更容易建立起信任,關鍵是曹操也不是吃干飯閑著的,曹操同樣有派出大批的細作在劉備陣營轄區滲透,曹操那邊很快也知道了劉備的新舉措和新收獲。

  曹操當然是如坐針氈,很清楚自己治下是如何橫征暴斂的,這事兒沒法改。畢竟曹操的生產力科技比劉備落后太多,他只能指望屯田制的高征收比例來維持財政。

  否則曹操靠著只有劉備一半略多的人口,如何在民用生產力科技有代差的情況下,維持劉備一半數量的戰斗部隊?

  現在聽說劉備已經能吸引得關東一小撮富商因為擔心戰火波及、開始轉移動產兩邊下注,曹操哪能不害怕?

  偏偏劉備還對認購人保密,曹操一時間不好甄別。如果亂搞清洗,那注定會傷及無辜。雖然也能暫時斂財,可那效果顯然就跟董卓暴政差不多了,不可持久。

  相信假以時日,曹操能穩定剝削的,就只有農民階級了,因為商人多半識點字,消息也靈通。

  如果曹操清算這種事情,甚至搞冤獄,弄寧枉勿縱,只會把工商業者進一步逼到劉備那邊。

  到最后,曹操這邊就會淪落為一個純農業社會,只剩農民不識字也不知道遠方的消息,可以被穩定剝削,工商都會徹底崩潰。

  但是,就算知道這個結果,曹操有得選擇么?

  就在這個當口,鄴城的最后破城時刻也即將到來了,曹操不得不在考慮如何處置鄴城里那個爛攤子時,把劉備對工商業階級的吸引力因素考慮進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