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中醫后來可好了

  外面熱鬧非凡,許陽在針灸練習室里面瞠目結舌。

  眼前這人他很熟悉,他們學校就有這位先生的照片和雕塑,因為這就是他們南中醫的第一任校長。

  許陽沒想到自己竟然居然有幸能跟著承老學習針灸之術。

  要知道承老可不單單只是針灸大家,他還是偉大的教育家。現存中國的針灸大師一多半出自他的門下,澄江學派廣布海內外。

  承老對著許陽點點頭:“許陽同志,接下來你所有的針灸練習,都會在他身上進行。”

  許陽扭頭看向站著的另外一個人,這人目光呆滯,面無表情,站的筆直,也不說話,搞得像是個蠟像。

  許陽有點懵:“這位是……”

  承老道:“這是給你練習用的工具人,并不是真人!”

  許陽有些訝異,系統的東西感覺越來越厲害了。

  承老道:“開始吧,患者胃痛,進行診治吧。”

  承老話音剛落,那工具人立馬就捂著自己的肚子了。

  許陽看的眼睛一亮,嘿,真智能。他便上前開始望聞問切,診斷了起來,針灸也是治病的,要治病就要先明白病機是什么。

  許陽一樣樣診斷過去,四診合參,最后得出來的結論是患者剛剛暴怒發火過,肝郁而化火,木旺而乘土,導致肝火橫逆犯胃,而至胃脘脹痛。

  承老問道:“怎么樣,如何診治?”

  許陽想了一想,回道:“此病在肝,肝為剛臟,故以疏泄為宜。胃為六腑之一,腑內中空,瀉而不藏,因此胃以通為補。”

  “治法應以疏肝理中通腑。取肝之募穴與手厥陰心包經經金穴以疏柔肝氣,取手足陽明經原穴、合穴與胃之募穴理中通腑。”

  “針刺期門、中脘、間使、合谷、足三里、梁丘。期門為肝之募穴,有疏柔肝木的作用。因肝郁必化熱,所以取屬火之手厥陰心包經的間使疏肝清火。”

  “中脘是胃之募穴,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這兩個穴位是治療一切胃病的要穴,有和中通胃之效。”

  “通胃必滌腸,故取手陽明大腸經合谷以滌腸道。梁丘是足陽明胃經郄穴,有止痛的作用,尤擅治急性胃痛。”

  承老滿意地點點頭:“不錯不錯,來施針吧。”

  “好。”許陽內心也很振奮,他讓工具人患者除去衣服之后,躺在了診床上。

  許陽下針之后,問:“有沒有酸脹感?”

  工具人還沒回答。

  承老卻道:“錯了。”

  許陽愕然抬頭。

  承老解釋道:“中醫的針刺穴位是以得氣而論,并非是單純地問患者是否有酸脹感。醫者應該憑借的是自己手下的感覺,是否感覺到針下沉緊或者針下有徐為主。”

  “如果單純只憑借患者的感受而論,常常容易犯錯誤,因為你在沒有扎準穴位的時候,患者也常常會出現酸脹的感覺,一定要綜合考量。”

  許陽點了點頭,認真道:“我記下了。”

  承老道:“針灸之道,貴在實踐。這個練習室是普通中醫不具有的環境,你一定要認真學習,多加練習。”

  “是。”許陽回道。

  承老又仔仔細細一點點教許陽如何用針,反正躺著的那位是工具人,沒有脾氣,沒有感情。

  其實針灸之術一直都有工具人,宋朝的時候還做了針灸銅人來做針灸教學。學中醫的學生都知道,一上針灸,最遭殃的就是室友。課后練習,就是互扎。

  但不管哪種方式,都沒許陽這么好,畢竟這是系統的黑科技。

  承老一邊給許陽示范,一邊說道:“得氣一詞首見于內經,吸則內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

  “也就是說當針刺入腧穴之后,通過捻轉提插等手法,使針刺部位產生特殊的感覺和反應,這叫得氣,也叫震感。這時候患者和醫生都會有感覺。”

  “另外要分清楚的是得氣和氣至是不一樣的,內經曾曰‘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垂云,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其實氣至才是出針時候的關鍵,而我們這一輩的中醫卻混淆了氣至和得氣兩個概念,普遍認為氣至和得氣是一樣的。”

  承老的微微嘆息一聲,面色慢慢有些變得落寞起來。

  許陽心中頓時一緊:“您……沒事吧?”

  承老苦笑一聲:“我曾經跨越山河萬里,遠渡重洋去曰本學習他們的新派針灸理論,把我們古老的經絡穴位解釋成西醫之神經理論。”

  “也曾經為此奔波不休,可是在臨床診治之時,這套理論卻是很難行通。尤其是在遇到一些曲折為難的疾病,卻還是要常常借助古法。”

  “到了垂垂老矣的時候,才發現這條路已經走偏了。”承老抬起頭看著許陽,小心地問道:“你們后輩中醫人……沒被誤導太深吧?”

  許陽頓時心中一酸,眼淚都快出來了,他忙道:“您千萬別這樣說,如果沒有您,中醫針灸早就滅亡了。”

  承老卻是擺了擺手,搖了搖頭。

  針灸一道,傳承了千年。一直都是中醫的看家本事,千年以來興盛不衰。一直到道光二年,清政府突然下令廢止針灸。

  原因很簡單,因為道光皇帝說針灸之時,需要袒胸露背,此非侍君之道,然后又擔心醫者會用針來行刺。

  明朝正是針灸發展巔峰的時候,到清朝這里就戛然而止了,針灸之術瞬間沒落。

  再到民國時候,流行全面學習西方文化,一眾有識之士要求全面廢除傳統文化。作為其中代表的中醫,首當其沖。

  在整個民國時期,出臺了好幾次全面廢除中醫的政策。作為以經絡和穴位為診療手段的針灸,就更慘了。

  在那個最悲慘的年代,針灸幾乎都要走上滅絕之路了,都沒人學了。

  便是在這個最危難的時候,承老站了出來,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中國第一個針灸函授機構是他辦的,第一個針灸專業學校是他辦的,第一個針灸雜志也是他辦的。

  他在承接前人理論的基礎上,積極與西方醫學對接,還遠渡重洋,去曰本翻譯了他們的針灸著作。

  曰本之前也是學中醫的,他們叫漢醫。但自從明治維新之后,醫學界也改革了,他們也滅漢扶洋了,漢醫差點滅絕。

  針灸之術也是如此,為了活下來,他們積極改動針灸的指導理論,把經絡與西方的神經學說結合在一起,這樣才科學化了,終于保留了下來。

  承老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相互結合印證,在一條不可能成功的道路上狠狠地踏出了一步,終于保留了針灸這門技術,振奮了當時中醫人的精神。

  差點滅絕的針灸之術,終于在承老手上再度復興了起來。

  還不止如此,承老還培育了大批的針灸人才;還改進了針灸的手法;改進了針灸的器具,發展了針灸的臨床治療,這些全是有益的改進。

  可以這么說,承老絕對是近代以來對針灸貢獻最大的人,沒有之一!

  可承老卻還在擔心,自己的作為會不會對后世的中醫產生不好的影響!

  所以許陽心酸極了。

  只是在那個年代,真的沒有辦法,你不科學化,就只能被政策滅絕。所以當時這些中醫匯通學派的領軍人都是響當當的中醫大高手,比如唐容川、張錫純、還有承老。

  這些人在晚年的時候,無一例外,全都發現自己當初的路走錯了。所以又都從中西匯通的路上,再度走了回來。

  后世中醫常對中西匯通派有所苛責,但其實這是不客觀的,因為你并沒有處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

  在那個年代,在那個需要全盤西方科學化的年代,你不改革就是等死啊。而他們是在那個中醫最絕望的年代,苦苦堅守的人。

  這些醫者,都值得我們尊敬!

  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原先依靠神經學說指導針灸的理論,又被改了回來,重新用了經絡理論。

  氣至和得氣是因為神經學說的指導,才混淆在一起的。

  但是這兩個混淆的觀念卻一直沒有得到糾正,通俗來說呢,得氣就是扎準穴位了,可以施展手法治療了。氣至了,就代表有效了,可以出針結束治療了。

  現在把兩個觀念混在了一起,氣至等于得氣,那就沒有結束的標志了。所以現在普遍的臨床標準,就是留針三十分鐘。

  承老嘆一聲:“我們沒有弄懂的問題,需要由你們下一輩去探索了,中醫的未來終究是你們的。”

  許陽認真地點點頭。

  承老抬頭看一眼許陽,又慢慢低下眉,復又抬眼,他小心地問道:“你們后來……還必須要求用西醫的方式驗證中醫嗎?”

  許陽神情微微一滯,然后他立刻轉換了笑臉:“怎么會呢!中醫后來……可好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