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一百二十六章 我是好人

  “這不是廢話嘛,我這是在給自己單位蓋房子,是在給國家蓋,又不是哪家哪姓的,能有什么功勞,這都是應該的啊!哦,對了,我已經給區里打電話了,下午那些鋼筋和水泥就到,你放心,耽誤不了你的工期。我再和你說個事兒啊!你可先別到處說呢,區里要蓋一個辦公樓,我已經把你這個效果圖推薦上去了,到時候你可別給我掉鏈子,這可是給區里蓋的啊,不光區長要在里面辦公,副市長、市長什么的,檢查個工作也得常來常往!”周主任說了一半,突然把聲音壓低了。

  “這個恐怕不太成吧,我們所里馬上就要進行雨季前的房屋大檢查了,這個月底就開始,這一小塊樓蓋完,恐怕連裝修的時間都沒有,我們就得回去,這里的工人不光有我們所的,還有從別的所借來的,也都得回去上班去。”大姨夫不是不想干,而是真沒那個時間去干。

  “嗨!這些都是小事兒,現在還在初步計劃階段,估計這件事兒定下來,怎么也得夏天以后了,不耽誤你上班!而且等這里落成剪彩的時候,搞不好區長也得過來,到時候你好好和他介紹一下這里,我估計那個辦公樓最終就是你來弄了,反正我要是區長,我寧愿要你這樣的樓,我也不去天天待在骨灰盒里!”周主任笑著搖了搖手,表示不用急。

  和大姨夫說的一樣。其實這座二層樓并沒真正完工,除了南邊一樓的兩間房子已經按照洪濤意思裝修完畢之外,剩下的房子只是安上了門窗和玻璃。里面的墻體還是毛坯,地面、上下水、暖氣什么的都沒做。這些工作要等北面那一段樓全部蓋好之后,再統一施工,那樣比較省錢,而且不用再占這么多人手。

  最南邊的那間是裁縫店,現在不叫裁縫店了,門楣上的木質大招牌上刻著金光閃閃的四個大字。金梅服飾!門口是兩扇對開的柏木門,上半截是玻璃窗。下半截實木,只刷清漆,完全實木原色。進屋之后左邊是一個固定的轉角沙發,沙發前放著大茶幾。這里就是顧客的休息區。從休息區往里,一溜有三間用厚木板一直通到房頂隔開的小隔間,帶門,這里就是試衣間,顧客可以在里面換衣服。

  再往里就是隔斷墻了,墻那邊就是加工區,擺放著好幾臺電動縫紉機還有鎖邊機、蒸汽熨斗臺之類的設備,然后還有一張比雙人床還大的純木質案臺,這里就是制作紙樣和裁剪衣服的地方。而加工區的另一邊則是一大排高大的衣架。還有幾個木質人體衣架,這里是掛放半成品和成衣的地方。

  剛進門的右手則是一個大柜臺,把休息區、試衣間與加工區分離開來。一般的顧客只能在柜臺外面和工作人員交流,只有需要定做高檔衣服的顧客,才會被允許進入柜臺后面的小屋里,由裁剪師傅進行仔細的量體。柜臺與隔斷墻的交接處,也是一排大衣服架子,上面還有一格一格的儲物格。這里就是成衣展示區和購買區,顧客可以在這里自由挑選衣架上的成衣并且試穿。有意購買時再由工作人員從儲物格上、或者衣架后的衣柜里幫顧客挑選合適的號碼。

  和原來一樣,裁縫店與發廊之間,還是留了一個小門,不過這扇門只能從發廊進入裁縫店的休息區,而且中間不再是空的,而是安了兩扇雙向的半截門,中部是木門,上部是塊布簾,下面離地20多厘米都是空的。小門旁邊就是通往樓上的樓梯,樓梯上面那間房已經被洪濤訂下來了,裝修好之后將要開一家叫做玩意的商店,只是誰也不知道這個玩意店里賣的到底是什么玩意。

  裁縫店的隔壁,就是發廊,現在也不叫發廊了,而是叫麗都美容美發中心,它的門面裝飾和裁縫店完全不是一個風格,首先就是幾乎朝向馬路的這面墻全都是空的,玻璃能做多大就做多大,做不了那么大的,中間的木質框架也是越細越好,就連大門也是同樣的風格,只不過采用了更加結實的網格狀。

  進門之后,兩邊的墻上還是一水的大鏡子,從天到地,右邊是三排后世很常見的卡座,左邊是一溜4臺固定的大轉椅,往里就是一個一米多高的木隔斷,里面是3臺電加熱帽子,再往里是一扇通天的隔斷,只有靠墻一個門進出,那里是洗頭的地方,兩架躺椅并排放著,頂頭是兩個洗手池。而在加熱帽的對面,是一個8扇門的衣柜,這里就是顧客的儲物柜,柜門上都是暗鎖。

  儲物柜正好就在上樓樓梯的下面,樓上也是美容美發中心,不過那里是美容的場地,目前還沒開始裝修。在發廊的最里面還有一個小門,打開門進去還不是后面的院子,這里還是一個小屋,里面是儲藏間,放著洗衣機、備用的毛巾、燙頭工具和藥水等等,同樣的屋子在裁縫店后面也有一個。

  另外,現在店里這些女孩子不用再住在店里的折疊床上了,院子后面還有一排小平房,以前是琺瑯廠的庫房和辦公室,隨便騰出一兩間來,收拾收拾就是宿舍了,還可以再騰出一間來當成廚房,反正這里的房子都空著,暫時沒有安排,可以隨便用。

  洪濤自己也在這一排小平房里給自己挑了一間,然后慢慢的把原本存在小舅舅屋子的東西往這邊倒騰,包括那些自行車零件,這里將做為他的臨時庫房和工作間,門上特意多加了一道鎖。

  和洪濤想得一樣,自己利用重生的優勢,準確把握了時代的脈搏,邁出了搶先的第一步。但是這時的人里也不都是循規蹈矩的,既然有人看到了做買賣可以賺錢,而且現在國家還允許甚至鼓勵個體經營,愿意也往前邁一步或者邁半步試試水的人也不是沒有。

  那些家里日子尚且過得去的家庭恐怕沒這個勇氣和需求,但是窮則思變,一些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人已經開始行動了,尤其是那些返城的知青們,他們除了死之外,幾乎所有的苦都吃過了,也就沒什么可怕的了,既然國家允許,那還等什么呢?

  從81年春天開始,北京的街頭就如雨后春筍一樣悄悄冒出了很多私人小店鋪,有飯館、有理發、有裁縫、有電器修理、有雜貨等等,反正只要允許個體經營的項目幾乎都會有人去試試。光是北新橋這條街上,就有好幾家,最大的是一家飯館,專門經營羊雜湯、爆肚和炒肝,店主是個回民,店鋪開在方家胡同口上,就在發廊的斜對面不遠,站在門口都能互相看到對方。

  這對洪濤來說是個好事,他并不怕店鋪多,越多越好,只有這樣市場才能火起來,自然門面房的房租也就漲上去了。雖然這一條街的兩邊都是門面房,但是真正能用來做買賣的并不太多,這主要還是由于房屋管理的政策問題。這時候的房子除了單位和少數私房之外,一般都是由房管所來管理,房屋的使用性質是居住。

  但是你去工商局申請執照的時候,工商局會讓你出具一個經營場所的證明,也就是說人家需要知道你要把店鋪開在哪兒。這時候問題就來了,房管所的房子原則上是不能用來作為經營使用的,因為它是居住用房,想改變這種性質,也不是說不能,但是太難了,沒有區局一級房管部門領導的同意,基本是沒有希望的。

  就算同意了,你也得交一筆可觀的費用,用來變更房屋的使用性質,這筆錢的數目會根據你與領導的親疏程度成反比,反正作為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很難一次上這么一大筆錢。

  想做買賣!但是沒房子!太好了!

  洪濤等的就是這個時候,這個缺德玩意打算把自己蓋好的這個小二樓轉手高價出租出去,這樣就算啥買賣都不干,就可以天天在家數錢了。

  不過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從原則上講,這個房子并不是洪濤的,也不是大姨夫的,而是屬于街道辦事處的。雖然合同里并沒有注明不許轉租,但是在這個年代,誰敢和辦事處叫板合同的問題呢?所以還不能是簡單的轉租,必須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來美化一下轉租的行為、轉移一下大家的視線。

  這個借口洪濤早就想好了,在當初決定要租下這塊地蓋樓的時候他就琢磨出來了,那就是出租攤位。不過對外不能這么講,對外要說成是為了解決待業青年的就業問題,為他們提供一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不等不靠的機會!

  “好啊!老金!你這個覺悟是一天一天的往上漲啊!這是吃水不忘打井人!這是一人致富帶動全街道啊!這個不用再請示區里了,我拍板了,就這么干!說實話啊,為了那些知青的工作問題,我這一年多來都快把腿給跑斷了,你說那些年輕人啊,臨時工不愿意干、工作次了還不愿意干、離家太遠還不成,可是天天在家里你就好好待著吧,他們還不!沒事兒就三一群倆一伙的四處去招事兒,現在有了你的這個主意,至少能安排下十幾個人吧,我這個身上的負擔就算是小多了,這不是十幾個人啊,這就是一群大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