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二三章 自身定位(下)

  現在大順對外擴張的難題,就是一條腿走路。

  資本拿劍。

  誰來拿經?

  只靠劍,有些地方,是不太好辦的。

  那種地方,和遼東地區的開發不同。

  遼東地區,雖然小農經濟被劉鈺打的粉碎,但在文化上是全面復制粘貼過去的。

  “不慮而知”的一些東西,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傳統認同這些東西,壓根不用考慮。

  大洋洲方向,也不需要擔心太多。

  有了星表圖便有了三角跳的基礎,之前也有了一些準備和鋪墊,只要放出去那里有金山銀山的消息,搞一波密西西比公司類似的操作,既可以解決和英國開戰的資金問題,順便也就把那占了。

  挖金子,才讓種地有利可圖,讓糧食變成商品,才能讓資本在大順抓人,往那邊送。

  那地方封閉的緊,百十年內,問題不大。

  應該足夠大順引領工業時代的新文化了。

  而檀香山地方就不同了。

  大順對外擴張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有錢人不肯去、沒錢的想去去不成。

  所以,大洋洲只能靠“金山銀山”,來吸引資本抓人過去。

  美洲開拓,只能靠毛皮,先把點占了,等著蒸汽船可以橫渡的時候再說。

  靠毛皮的地方,又不適合種地。

  適合種地的地方,資本壓根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莫說太平洋的寬度太大。

  就算是狹窄的多的大西洋,弗吉尼亞公司黃攤子的原因,也是一開始琢磨著種地,后來要不是種煙草賺著錢了,早就破產了。

  就這距離在這擺著,大順的資本跑去美洲西海岸種地,能把褲衩賠進去。

  而真的缺地、活不下去的百姓,買得起去美洲的船票嗎?且不說有沒有定期航線,就算真有船去,船主又不做慈善,去一趟得多少錢?有船、有能力、隨便跑跑南洋掙多少錢?

  檀香山是有原住民的。

  數量還不少。

  約莫在二三十萬到百萬之間,距離數量,倒是很難說清楚。

  檀香山的土地,非常肥沃,非常適合種地。

  但那里的宗教是白板。

  就這么說吧,要是只讓資本過去搞事,一旦基督教傳過去,用不了幾年,直接宗教洗地了。

  別說那些白板,就是大順、朝鮮、日本,要不是官方出面干預,國家力量直接下場,也要出大事了。

  資本管你信啥?能掙錢就行。

  檀香山,對此時的大順朝廷,意義其實不是很大。

  對中國,意義很大。

  而此時此刻,對那些毛皮販子、投資了壟斷鯨海毛皮貿易公司的人,利益最大。

  因為冬天,那些在北極捕獵毛皮的人,可以選擇去那里過冬。

  也因為,那里的土地肥沃,相對來說距離更近,很適合做一個糧食產地,為毛皮公司提供谷物。

  同時,也可以作為毛皮、貿易品的中轉站。

  當然,也因為此時煤油產業還沒有發展起來,鯨油依舊是此時最好的照明燃料。

  尤其是大順的工業革命已經爆發,一些工場制、工廠制的產業,急需照明原料。這里作為捕鯨的補給基地,也是極為合適的。

  而這里距離大順本土有過于遠,指望像是在大順本土這種嚴格禁教的方式,顯然是不現實的。

  世界已經被帆船聯系在了一起,交流的速度大大較快,地圖、技術、經度法,這些東西沒可能保密。

  一旦傳教士捷足先登,就算大順的資本提前一步卡在了位置上,恐怕也很快就會轉向已經適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新教那一套東西。

  只靠劍而不靠經,最終可能就會念經的把劍奪走,尤其是這種遠離本土的地方。

  大順不管活著、還是死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對美洲的移民,只能依靠毛皮和舊金山的黃金、舊銀山的白銀。

  而檀香山作為優良的中轉站,還有大約幾十年的時間,在歐洲殖民者西進運動之前,將檀香山和大順形成一種特殊的關系。

  宗藩也好、文化認同也罷,總歸不能只靠武力解決。大順在那里的投送能力有限,而且顯然的對朝廷而言是入不敷出的賠錢貨。

  劉鈺之所以要找這群人,試圖勸他們去那邊嘗試一下,因為某種程度上,這是大順最容易找到的純粹的理想主義儒生了。

  而且,檀香山那里的情況,也特別合適他們去搞。

  雖然那些人文明比較落后,但又不是過于落后,已經基本算是階級社會了。

  加之島民自身就有原始的束發習俗,早期階級社會的風格,也和殷商有點類似,但似乎又比殷商稍微往前走了那么一點點。

  首領是一個階級。

  首領之下,就是士階級。

  因為在島上生活,所以這個士階層,除了武士、文化、舞蹈、祭祀、醫官之類,造船工匠也算是士。

  士階層往下,是平民階層。主要負責種植、捕魚等等。

  平民再往下,是奴隸階層,數量不是很多。

  基本上,距離一些人夢寐以求的《周禮》,單就經濟基礎上,肯定比大順這邊更近。

  歷史上,檀香山的上層對基督教是有過抵抗的,原因倒是和大順的一些士大夫差不多。

  “諸戒皆可守,惟不可納妾一事,難”。

  島上的上層階層是一夫多妻的,也是因為拒絕一夫一妻制,所以上層拒絕信奉基督教。

  加之,島上男尊女卑非常嚴重,基本上還是男耕女織、男外女內的邏輯,雖然是原始階段,但是諸如男人吃飯女人不許上桌之類的規定也已經出現。

  文化邏輯也是男為陽,女為陰;男人是堅強,女人是虛弱之類。

  因為經濟基礎在這擺著,要靠耕作、打漁、造船、戰爭為生,階級社會既然已經有了雛形,那么這個經濟基礎之下,男尊女卑也就是必然的。

  就這種情況下,相對來說,復古派的儒生,在那邊上層的滲透,應該還是比基督教傳教士靠譜的,最起碼不會出現因為要求離婚和戒酒之類而出現上層反對的情況。

  加之土地制度、文化習俗,相對來說也更適合他們搞復古嘗試。復古在大順這肯定是不行了,經濟發展的和古時完全不一樣了,倒是那邊說不定還真有可能。

  通過學識,非常容易就可以成為酋長之下的士階層,幫著搞出來一個扭曲成朝鮮國種姓制度那樣的魔改儒家朝貢國,還是很有可能的。

  終究,舊時代的瓦解,還是要靠經濟基礎的改變。

  而檀香山的經濟基礎、土地制度,短時間內沒有機會改變。

  因為要改變,需要資本滲透、土地私有化、兼并、種植園、農場這些東西,瓦解過去的經濟基礎。

  歷史上,瓦解了檀香山原有經濟基礎的,是美國的西進運動、美國和廣州的貿易。

  最終瓦解這一切的,是美國南北戰爭的爆發,使得北方的蔗糖市場、咖啡市場,出現了巨大的空缺。大量資本涌入,種甘蔗、榨糖、種咖啡,瓦解了原本的經濟基礎。

  而這對大順來說,這個情況又很難發生。

  畢竟,大順資本想種咖啡,甘蔗,也不會跑這來種,在南洋方便的多。

  南洋有的是可以種甘蔗、種水稻的地方,距離又近,利潤更高,大順的資本有病才會跑那去,瓦解當地的社會結構。

  是以只要美洲西海岸還沒有發展起來,資本就不會往這地方投資去搞農業的。而美洲西海岸想要發展起來,短期來看,是沒啥可能的。

  復古派儒生念念不忘的很多東西,如井田、王制、官造、士民等等,都可以在島上進行嘗試,不說是無縫連接吧,肯定比在大順的蘇南地區搞要契合的多。

  而且,應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順的毛皮販子,需要的只是一個冬天過冬的港口、一個有限的谷物提供地而已。

  檀香山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保持一種半靜止的社會結構。

  應該說,復古派儒生的一些想法,對檀香山這樣的階級剛出現的原始社會,還是有很強的文化吸引力的。

  尤其是上層,而且排斥度應該不會太高。

  說不定還能親眼目睹有活人祭改為人俑的過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周代商的巨大進步,也有助于他們理解先秦古籍記載的一些此時可能不能理解的東西。

  信上,劉鈺也算是說的比較明白。

  這地方,只靠劍去征服,是無意義的。所以,希望他們這些儒生,能夠做一些嘗試。

  改造他們。

  同化他們。

  藩屬他們。

  行三代之法、進井田之制。

  當然話還是說的比較客氣的。

  但看完這信之后,孟松麓還是能深切感受到自己老師之前的那聲嘆息。

  雖未明說,但這信里面的意思還是充滿了嘲諷。

  前后加在一起,其實就是一句話:讓他們找準自己的定位。

  未來,你們或許可以幻想一下、空想一下。

  過去,你們可以嘗試改變一下,往現在靠一靠。

  然而最關鍵的現在,此時此刻,現實問題,你們還是歇著吧。你們解決不了。

  至于此時,只能做時代大背景的附庸,妥協之后,融入改革,抓住時代下紡織業發展的機遇,把小小的、沒有地主佃戶矛盾的、理想主義儒生扎堆的這個鄉社的一堆問題,解決了。

  話很客氣,但越客氣,看下來就越覺得郁悶憋氣。

  仿佛是說,把圣教傳到那片島嶼、把那里搞成藩屬,是現實中你們最有機會,最切實際的“立功”方式。

  至于別的,并不看好。

  天才一秒:m.duoben.net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